APP下载

文化视域下校园欺凌成因研究*

2023-01-24汲安庆徐诗睿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校园家长学校

汲安庆 徐诗睿

探寻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人们多会将目光聚焦于学生个体心理、性格上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情意素养的忽视,还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家校社协同教育意识的淡薄等方面。这些研究固然也能切中校园欺凌的时弊,给家校社协同教育以启发,但总体上看,并未挖掘到深层的文化成因。文化成因是影响人心理和言行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如果没有触及这一层面,再多的分析和对策,都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从文化成因上看,校园欺凌主要与对传统文化的异化承继、对外来文化的盲目信奉及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相关。

一、对传统文化的异化承继

在众多校园欺凌事件中,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文化成因,总能不时找到对传统文化异化承继的面影。其中,片面崇尚“和”与“忍”、盲目践行“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味信奉“多一言不如少一语”等最具代表性。

(一)片面崇尚“和”与“忍”

对“和”与“忍”文化的崇尚,自古有之。《尚书》中记载的“协和万邦”“燮和天下”,《论语·述而》中记载的“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等,体现的都是对“和”之道的信奉,对“和”之境的向往。传统文化对“忍”的崇尚,也有很多文字记载,如《尚书》中提到的“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老子倡导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佛家提倡的“六度万行,忍为第一”,等等。不过,“和”与“忍”文化的魅力散发,是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的;过度的“和”与“忍”则会适得其反,导致在长期的层累中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一忍风平浪静”等心理,滋生怯懦畏葸或冷漠自私的个性。

关于“和”与“忍”文化的吸纳,无论是学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是家长对“和”与“忍”的言传身教,均不够到位。这导致学生难以形成一个光明澄澈、蓬勃有力的自我心像,在面临校园欺凌时往往无法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很容易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事物,陷入自我怀疑、自我逃避的困局。学校和家长片面强调“以和为贵”“小不忍则乱大谋”,带来的正是这种窘境。从校园欺凌案例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对“和”与“忍”文化异化承继的思想面影。例如,高一学生张某被同学逼到厕所殴打,回家向父母寻求帮助,没想到父母称“一个巴掌拍不响”,奉行和事佬心态,使得孩子求告无门,只能忍受同学的欺凌。另一个案例更为“离谱”:女儿受到校园欺凌,家长李某竟主动到欺凌者家中求和、道歉。一味忍让以求息事宁人,治标不治本,只会导致事件恶化。

“和”与“忍”不仅是受害者受到欺凌的重要原因,而且也可能会诱致受害者欺凌行为的发生。欺凌者有可能也是忍无可忍的受害者,他们通过欺凌行为,发泄自己内心忍受的愤怒、悲哀与绝望。当然,也不能忽视旁观者对于“和”与“忍”文化的片面崇尚,他们往往在不了解事情原委的情况下就为双方调和,美其名曰“化干戈为玉帛”。这种行为非但无法改善局面,反而会助长欺凌者为所欲为的嚣张气焰。

(二)盲目践行“狭路相逢勇者胜”

对“狭路相逢勇者胜”文化信条的坚守,也是有前提的。如果是为了自身正当权益,为了他人、集体或民族国家的利益,与邪恶现象针锋相对,勇敢斗争,那是值得提倡的;将之理解为弘扬大无畏精神,对学习上的难题有一种“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努力攻克,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为了逞强斗狠,欺凌弱小,甚至觉得通过“勇”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致使“勇”缺少道德的约束和引领,那么这种“勇”其实是一种野蛮、霸道。

缺少对相关文化精神内涵、产生语境、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正确考察以及文化精神的当代转化,就不加辨析地盲目践行,只能歪曲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给他人也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将“狭路相逢勇者胜”当作欺凌的理由从而肆意妄为,会带来严重后果。不少案例中的欺凌者就有这方面的思想倾向,他们希望通过校园欺凌,形成所谓的威望,进而满足虚荣感。学校、家长和社会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使此风愈演愈烈,甚至连原本循规蹈矩的学生思想也会被污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一味奉行“多一言不如少一语”

很多人信奉“多一言不如少一语”,但往往不会深入辨析:言是怎样的言?替谁而言?如何言?言的价值是什么?他们慑于欺凌者的淫威,总觉得不言就是最好的自保举措,殊不知,这是变相的助纣为虐。长此以往,会养成谨小慎微、胆小怕事、懦弱无为的性格。如果大家都持这种信条,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还会形成阴冷自私的集体人格。譬如,李某某的好朋友受到欺凌,他选择袖手旁观。问及原因,他自陈是怕“言多必失”,威胁到自己的人身安全。

有些旁观者面对校园欺凌行为虽然不会沉默,但不是为受害者仗义执言,而是站在欺凌者一方,拍手叫好、煽风点火,甚至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校园欺凌者的帮凶。譬如,张某等三人拍下校园欺凌的整个过程,其间还拍手叫好,觉得“像看戏一样”,“很好玩”。有的人貌似冷静客观,不分青红皂白地冷嘲热讽受害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更会加剧校园文化朝病态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值得教育者警惕,要从心理、文化的源头上将这些思想毒素肃清。

二、对外来文化的盲目信奉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化,境外涌入的文化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其间隐藏的暴力文化、“反学校文化”与“逃离文化”是校园欺凌的诱因之一,值得家长和教育者警惕。

(一)浸淫于西方的暴力文化

虽然有相关部门的文化审查,但是很多西方的暴力文化还是披上了“英雄主义”的面纱,悄然渗透到年轻人群体中。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影视、图书、网络等大众传媒对暴力行为的大肆渲染,会增强他们的攻击性。再加上他们本身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害性,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炫耀,从而引起他人的效仿[1]。

西方的暴力文化以美国文化为代表。暴力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在美国的政治和社会之中,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校园欺凌泛滥成灾。2000年,美国发表的一份全国性的校园欺凌调查报告表明:在6~10年级学生中,每天都有3成的学生遭遇到霸凌事件。其中,有320万学生被霸凌,370万学生霸凌他人。同一年,美国全国犯罪预防委员会(N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Council)调查显示:有多达四分之三的美国儿童曾是霸凌的受害者。霸凌在美国变得常态化,只要有学校,就会有霸凌。不仅如此,美国的校园文化甚至放纵一定程度的霸凌,家长和教师认为这是学生成长中的正常行为,是他们表现自己的方式。在这种情形之下,一旦我国的中小学生浸淫于西方的暴力文化,必将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学生模仿能力强,容易模仿暴力行为;青少年通过暴力游戏得到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快感,从而进一步将暴力带到校园中。不仅如此,这种暴力文化还常常以个人英雄主义为显现方式,使得校园的欺凌者们不仅不以欺凌为耻,反倒沉迷其中,将其看成一种“英勇之举”。

(二)“反学校文化”与“逃离文化”的不断侵蚀

源自西方的“反学校文化”与“逃离文化”是站在学校文化的对立面,对学校精神环境的一种侵蚀与污染。反叛学校主流价值观,背离学校与社会的文化规范,看似学生的无意之举,实则从侧面反映出学校文化的某种局限性和不完善。校园欺凌作为“反学校文化”和“逃离文化”的一种典型形式在校园内表现得颇为突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学校注重应试教育,较少关注到学生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缺乏对学生价值和观念的引导[2]。教师、家长也把这种现象看成理所当然,最终导致学生身心发展不够健全。某案例中学生王某因遭受校园暴力,无力投身学习而成绩下滑,遭到了老师和家长的一致批评。老师和家长过于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成长不健康就成了必然。有研究者指出:“传统教育‘物化’学生的弊病,在当今学校教育中依然存在。教师与家长过多关注学生考试分数、排名等客观数据,忽视了学生内在情绪与社会情感发展。”[3]那些在应试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更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自然而然被贴上所谓的“坏学生”标签,被认为是教育生产流水线上的失败品。另外,教师欺凌现象较容易被忽视,但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却非常严重。即便没有造成学生身体伤害,也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们的心理伤害严重[4]。如某案例中的教师陈某罚站、打压不听话的学生,导致该生为发泄不满而对其他同学进行欺凌,最终因此辍学回家,这其实与教师变相的冷暴力欺凌有很大关系。

三、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除了受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当下社会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因素,如对零和博弈过度宣传、固化的性别规范和外部形象认知、城乡社会的差异等,也会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一)对零和博弈的过度宣传

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指参与博弈赛局的双方,在严格遵守博弈规则的前提条件下,若是其中一方可以获得利益,也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利益必然受损[5]。零和博弈广泛应用于有赢家必有输家的竞争与对抗,用于学习竞争、学校竞争,其实是一种恶性的竞争。理想的竞争应该是非零和博弈、参与方共赢的竞争。在媒体激烈竞争、自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为迎合家长、学生的升学焦虑心理,学校教育的零和博弈被过度宣传,所谓“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这必然导致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在这种恶性竞争的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可能变成伤害者或受害者,某案例中的学生小张、小林便是如此。两人原本是一对好朋友,却因成绩互有上下不断发生矛盾。在一次比较成绩时两人发生口角,最终上升为人身伤害行为。

在零和博弈带来的恶性竞争之下,学生的共情能力降低,不懂得包容、理解他人,形成嫉妒心理,甚至希望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去超越对手。有学生就选择通过校园欺凌的途径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从而达到自我成功的满足感。某案例中的学生小宜成绩优秀,宿舍的其他学生觉得很有压力,便联合起来排挤她,最终酿成群殴小宜事件正是由于这一原因。

(二)固化的性别规范

固化的性别规范,经过媒体的放大,也很容易对学生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大众对于主流的性别与外在形貌的外铄规范,具有高度的服从性。学生的性别与外在形貌的表现一旦不一致,便很容易遭到校园欺凌。

在涉及性别规范的校园欺凌中,欺凌者常将暴力行为解释成“规范”与“约束”受害者。例如男生外貌、行为或性格上如果有女性偏向,便会遭遇“伪娘”“娘娘腔”一类的言语攻击。而这类男生是少数群体,极少有人会主动为他们发声;他们甚至还会遭到社会的鄙夷和嘲讽,认为他们受到欺凌是“活该”,是“咎由自取”。

教师的性别偏见,更使校园欺凌于无形中加重。大部分教师对于性别的理解是本质主义的,他们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看成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教师很大程度上对于“男生”“女生”抱有性别的刻板印象,认为“男生要有男生样,女生要有女生样”。他们所谓的“男生样”实则是推崇霸权型的男性气质,而希望女生有相对应的气质[6]。所以,在教师的教育中,学生就被潜移默化地灌输了这样的理念:男生就应该爱运动、力气应该很大……女生就应该喜欢洋娃娃、性格温柔端庄……一旦男生、女生突破了这样的性别规范,就会引起老师的反感,而这种反感的情绪很容易传递给学生,从而诱导学生之间言语或是行为上的校园欺凌。

(三)城乡社会的差异

城乡社会的落差由来已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就揭示过这种情形:“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有几分藐视的意味……”[7]长期以来,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的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这种社会现象,也反映在学校里,有时甚至会演变成校园欺凌。

此类校园欺凌的成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是家长教育问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实质就是一种自我心像的相互传递、相互影响。负面的、有害的自我心像传递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有钱人看不起穷人,很大程度上源于家长的思想灌输。这种理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使得他们以这种不良思维去看待人和事。另一方面是学生交往问题。城乡学生在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他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在以城市文化占据主流的城市学校中,随迁子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变得性格孤僻,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中的受害者。某案例中的学生林林就是如此。因为父母是农民工,加上自己体格瘦小,性格内向,林林被同学歧视、欺凌达四年之久,最终在一次欺凌中脾脏破裂。

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成因非常复杂,且变动不居,需要每一位教育主体引起高度的重视。只有挖掘出学校欺凌背后的文化根源,教育才能真正应需、应性,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标本兼治,还学生一个温暖、安全、明澈的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校园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