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信检测实验室认可现状分析与研究
2023-01-23史光华安晗亮
龙 跃,史光华,安晗亮
(1.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北京 100062;2.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北京 100041)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以及通信技术不断革新,通信行业的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以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和物联网(IoT)技术为代表的通信技术不断成熟,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带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车辆网、远程医疗等多行业多领域的产业升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实体经济向好发展。
2018年1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明确提出“支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全面完成质量管理体系升级,为广大企业树立质量提升的示范标杆”。认可作为国家质量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产品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实验室认可这一国际通行的做法已经成为通信行业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通信领域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通信检测实验室认可现状和认可体系进行研究,分析认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认可评审的关键技术点,从认可政策和制度的层面促进通信检测实验室技术能力的提升,以便更好地服务通信产业的发展。
1 实验室认可的总体情况
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CNAS)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6月已获认可的通信检测实验室共计616家,主要从事通信设备/产品的性能、功能和协议检测,通信设备/产品的安全和化学检测不在统计之列。
1.1 认可实验室地域分布
已获认可的通信检测实验室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中,数量最多的省市分别是广东(226家)、北京(77家)、江苏(68家)、上海(50家)和浙江(32家),共计453家,占通信检测认可实验室总数的73%。这些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通信企业和研究机构,对通信产品的检测需求巨大。同时,其他省份也有一定数量的通信检测实验室,反应出各地方对通信检测业务有普遍而广泛的需求。因此,通信检测实验室的地域分布与我国通信产业布局密切相关,体现了检测业务的产业依托性。已获认可通信检测实验室地域分布数量图如图1所示。
1.2 认可实验室增长情况
根据近两年统计数据来看,CNAS认可的通信检测实验室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20年的426家增长至616家,年平均新增95家实验室,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增幅排名前5名的省市依然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其中,广东省实验室基数最大,增长也最多,近两年新增通信检测认可实验室77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6%。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首次认可的通信检测实验室从事的细分领域也从移动终端、无线网络设备的性能检测以及天线的OTA(Over The Air)检测这些传统的通信检测领域拓展到物联网、卫星导航和航空雷达这些技术门槛普遍较高、新兴的技术领域。
通信检测实验室的数量增长、地域分布和专业分工直接反应出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说明认可在促进通信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实验室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为了规范实验室的运行和检测工作的开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会定期对已获认可实验室进行评审。不符合项是指实验室的管理或技术活动不满足CNAS发布的认可要求文件,包括认可规则、认可准则和认可方案中的有关规定,以及实验室自身管理体系和相应检测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要求。评审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实验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对已获认可的通信检测实验室中现场评审近两年来开具的不符合项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共收集到关于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5:2017)的不符合项1 316个。所涉及的实验室样本数量占认可实验室总数的50%,评审类型涉及初次评审、监督评审、复评审和扩项评审;实验室的性质包括国有、民营、股份制、外资;实验室规模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专业实验室。因此,统计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充分说明目前通信检测实验室的不符合性情况。
经过统计可以发现,通信检测实验室现场评审的不符合项主要集中在6.4设备(383项)、7.2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214项)、7.5技术记录(147项)、6.2人员(77项)、6.6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67项)、6.3设施和环境条件(65项)、7.7确保结果的有效性(51项)等条款上。其中,6.4设备、7.2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7.5技术记录和6.2人员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这4项条款对应的不符合项数量合计已达821个,占到不符合项总量的62.4%。
3 认可评审的关键点
通过对上述不符合项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梳理,以及对不符合项事实的分析,同时结合通信检测技术的特点和评审发现,总结出以下几个通信检测实验室认可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需要在检测实验室建设和评审中重点关注。
3.1 人员的技术能力
由于通信技术标准的更新迭代非常快,且产品种类繁多,技术体制复杂,很难有对各类产品的性能测试均非常熟悉的检测人员。特别是物联网产品涉及各行各业,世界各国又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物联网产品标准,对同一类产品的要求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实验室检测人员和授权签字人等关键技术人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检测人员是否具有相关专业学历,在相应岗位是否具有足够的经验从事相关检测工作,培训是否到位,是否具备学习、读懂复杂通信协议的能力,这些方面都应该在认可评审中予以关注。
3.2 自动测试系统的符合性验证
在通信产品检测过程中,由于其测试例数量庞大且复杂,很难通过人工手动检测的方式来实现,绝大多数实验室会使用自动化测试系统来实现。虽然部分国际性的行业组织对典型的测试系统,如公众移动通信2G/3G/4G/5G一致性测试系统、Wi-Fi测试系统、蓝牙测试系统,规定了与其认证相关的测试例及设备的相关要求,可为实验室申请认可提供参考,但是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情况,在系统投入使用前,需要验证测试系统的符合性,特别是测试系统型号及版本的有效性等。
同时,还存在部分未经过相关行业组织认定的测试系统,其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切换单元的路径和测试准确性都需要实验室进行验证。由于自动测试系统的不透明性,评审组在认可的过程中很难对自动测试系统的符合性进行确认。
3.3 校准方案制定与实施
由于检测实验室自身技术能力存在差异,一些实验室对其使用的检测设备/系统的测量范围和测试频点以及测试指标不是特别了解,不能提出准确的校准方案或要求,基本上是以校准机构提供的校准规程或者检定规程来执行校准或者检定,体现不出通信检测的特殊要求。如果实验室对校准报告确认时也没有识别出来,就有可能会出现校准范围无法覆盖其能力范围,或者常使用的测试频点没有校准,只校准了不常用的频点的情况等。这些都会对测量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也会影响不确定度的评定。
3.4 能力范围表述
由于通信技术的特殊性,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交互,为此根据用途不同在全球范围内诞生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全球性、区域性、行业性的标准。我国作为通信产品的制造生产大国,实验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申请认可的能力范围中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
通过日常评审发现,由于通信标准数量庞杂、种类很多,项目参数更是不计其数,各实验室在认可申请书中填写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时候甚至很难读懂,特别是检测标准和检测项目/参数的中英文翻译差异非常大。
4 结束语
技术更新快、标准版本更新频繁是通信检测领域的突出特点,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开展通信检测领域的技术研究活动,尤其针对不断出现新的产品对象和新的检测技术开展专题研究应是今后工作的常态,以提升认可服务的质量和认可的有效性,持续推动认可结果在政府部门的采信,支撑政府部门落实国家政策;不断满足我国企业“走出去”、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为国内企业获取便捷的检测服务提供便利,服务产品出口,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