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分析
2023-01-21孙丽梅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对中国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农业领域的水资源利用出现问题,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分析并解决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要。
目前中国农业常用的施水方式为地面灌溉,然而这一方式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水的利用率较低。对于甘肃地区的农业建设来说,必定要进行更高效率的灌溉,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改造,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行。对农业灌溉工程进行更新改造,是在维护农业正常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然而,中国对于农田节水灌溉的研究时间较短,也有一些问题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只有进行分析并解决,农业绿色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1 农田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分析
1.1 有助于加强对再生水的科学利用
目前,中国整体呈现水资源紧缺的情况,甘肃省位于中国内陆,该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在甘肃地区进行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极大意义。水是农业生产中使用量较大的资源,其利用率关系到农业成本的支出。因此,进行农业的节水灌溉,加强再生水的二次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成本,同时保护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循环,是以一项兼具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工作。再生水的使用,也是甘肃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1.2 促进农田灌溉技术发展
要改善农田水利灌溉问题,需要应用科学的农田灌溉技术,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为了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农田灌溉技术也应不断进行优化发展,通过积累实际应用积累,可以进一步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更多的新型技术,即农田水利灌溉和节水措施引用能够加快中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科学灌溉技术对农业种植结构具有改善作用,同时可以规避水资源的浪费,保障农业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研究节水灌溉技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田的适应程度,有效应对干旱天气,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此外,分析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还必须从实际环境出发,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才能保障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实现。
1.3 推进农业科学规划的实施
此外,在农业的发展规划中,节水灌溉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农业规划的落实。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时,国家相关部门会进行审慎研究,考察当地环境是否需要进行节水灌溉,确保规划得当。此外,规划还会明确节水灌溉的强度,体现其科学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农业规划,需要推进农田的节水灌溉工作,在保证经济收益的基础上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1.4 实现对农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节水灌溉的推进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水资源利用,优化农村水资源的利用结构。水资源在中国各地区的分布具有很大差异,部分地区有严重的缺水现象,约束了农业发展,其中就包括甘肃地区。因此,在甘肃开展节水灌溉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维护农业经济稳定,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提高经济收入。同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可以改造产量较低的农田,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节水灌溉管理
当前,中国农业的灌溉手段以自流灌溉为主。这种方式的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会消耗大量水资源。而节水灌溉要求一定的设备,这是现有农业中有所缺失的部分。完善的节水灌溉设施可以更好地改善农业浇灌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此外,农业作业中需要翻动、挖掘农田,对于开展自流灌溉的水稻田来说,翻动会导致农田上沿水资源的外溢,对农作物的生长效率有所影响。近年来,中国农业逐渐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也逐渐开展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然而,与之而来的是节水灌溉管理的问题。当地的节水管控的规划不够完善,成本投入不足,使得灌溉设施难以推进,无法实现节水发展。
2.2 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灌溉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现有的资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农田灌溉维护资金不足。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利用一些设备。设备不仅仅有安装的需要,也要进行后期的维护,如果检修、维护不及时,节水效果也不好。此时,如果维修资金缺失,这一问题就难以解决。另一方面的资金需求量过大。甘肃具有一些山地地形,导致施工难度大,同样工程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导致项目开展困难,影响节水灌溉目标的实现。
2.3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缓慢
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有效改进中国农业产量,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灌溉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来说也有较为重要的影响。目前,中国灌溉技术已经实现了一定突破。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中国灌溉技术发展还没有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水平。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灌溉技术也应尽快与信息化结合,才能开辟新的灌溉手段,实现农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如何从技术层面改善农业灌溉现状,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节水意识的缺乏
中国农业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往往不足,没有意识到水资源短缺以及水资源浪费问题带来的危害。一方面,部分农业工作者的资源保护意识较低,唯一目的是尽可能提高农业收益,仅从眼前利益出发,过度使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农业工作者对节水灌溉认知不足,节水灌溉的未来也不甚明确,因此不能正确对待节水工作的推广,导致农田节水灌溉措施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2.5 节水技术应用范围较小
上文已经提到,部分农业工作者的知识不够充足,受教育水平也并不高,与现代化技术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也无法熟练掌握并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因此,农业工作者无法对节水技术加以应用,即便灌溉设备等铺设完成,农业工作者也没有能力进行实施。此外,节水技术的应用往往以小规模的示范开始,这种示范区地块面积较小,带动的人群也很有限,灌溉技术的广泛推广以及大规模推广无法实现,限制了节水技术的发展。
3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重视节水灌溉管理
首先要促进节水技术信息化的推广。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工操作都可以由信息技术代替。在农村水利工程中,也应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可以极大地提高工程效率。同时,信息化技术可以避免传统人工操作存在的问题,减少人力操作的成本,也会促进工程更加稳步地开展。再者,开展节水灌溉工程时,应当使用一定的激励机制,通过一些激励手段改善工作积极主动性,同时提高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队伍的工作质量。此外,应当通过各种手段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农业工作者的节水意识。同时要借助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帮助农业工作者掌握灌溉技术。最后,完善水资源利用的奖惩制度。对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户进行奖励,增强人们的节水积极性。
3.2 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然而农业工作者的收入本就微薄,仅靠农户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应当发展更多的资金渠道,积极筹备资金。首先应当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出具有竞争性的项目,吸引上级项目进行投资。再者,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政策进行补贴,比如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供部分资金供给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展,并对这一工程的实施进行奖励,争取财政支持。此外,当地乡镇政府也应当拨出部分资金服务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通过补助手段改善农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应当引入社会资金,这需要一定的机制作为基础,利用财政支持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最后,还可以加大信贷投入。资金的投入应当政府作为主导,而农业工作者出资出劳,并由社会资金作为补充,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体系,同时应当对资金投入机制进行把控管理,将资金利用到实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3.3 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改进
节水灌溉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的成本,降低生产投入,并能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一般会应用水资源调配的手段进行浇灌。然而,时代在不断发展,农业的灌溉技术也应得到改进。只有选择更加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效率才能得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才能得到提升,才能更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此外,现有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涉及到了卫星定位等方面,也包含了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这些信息化技术使得农业生产者可以对农作物的需求进行统一把握。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的水分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促进农作物更好地发展,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
3.4 加强节水灌溉意识的宣传
相关部门与管理者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对农业生产者宣传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同时,还应积极推进节水灌溉技术,使农户了解这一技术,才能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推进。此外,由于部分农户受教育程度不高,可以选择话剧等视觉形式展现节水灌溉带来的作用,尤其是长远利益。通过宣传改变农业工作者对水资源利用的认知,促进节水灌溉意识的普及,从而加速节水灌溉工程的推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5 合理规划节水应用面积
节水应用范围应适当,将充分考虑地质环境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作为基础,才能为节水灌溉工作的推广提供铺垫。对于甘肃地区,首先应当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的经济状况,还应调查主要作物种类,并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挑选合适的灌溉方式。在此基础上,划定节水灌溉的应用范围。除此之外,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从小范围的示范点不断扩大,直至实现综合治理,提升经济利益。
农业是中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目前中国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都推动了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农业水利灌溉问题形成已久,需要进一步改革灌溉技术,推动现代化灌溉设施的应用。从灌溉方式的转变到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