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1-21张林
1 种子处理要点
种子处理会影响后期樟子松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对种子进行恰当处理以提高发芽率,保证樟子松的成活概率。首先需要做好催芽处理,一般情况下会选择用温水对种子进行浸泡,该种处理方法最为简单,操作方便。将樟子松的种子放入到温水内,温水的温度控制在18℃即可,在浸泡2 d后将种子捞出晾干。晾干时需要在种子下方铺上一层干草,同时在种子上喷水,并控制水温,30℃即可,在晾晒的过程中需要翻动种子,观察种子是否出现裂口,若出现裂口就可进行播种。在播种前3 d精选种子,将干瘪、破损、带有病虫害症状的种子筛除出去,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剩余下的种子,浸泡时间为30 min,对种子进行消毒,消灭种子内的病原菌以及害虫虫卵,降低后续病虫害的出现概率。
2 苗圃地块处理要点
育苗是樟子松栽培的主要环节之一,需要选择合适的苗圃地进行栽培,要求苗圃地拥有合适的排灌条件,土壤肥沃,光照资源充足,满足樟子松的生长需求。在播种前对苗圃地进行翻整,为了能够提高翻整效率,可以选择旋耕机作为翻整设备,在耕地之前按照每公顷150~225 kg的标准施用硫酸亚铁粉,可以消除土壤内的病原菌,杀死虫卵。翻整深度保持为30 cm左右,可以有效提升土地的透气性,并将土地中的杂物清理干净,防止出现细菌感染现象。苗床高度和宽度分别为20和90 cm,长度没有限制,步道间隔需要控制为60 cm。
3 育苗栽培技术要点
种子在7℃的环境下最容易萌芽,可以选择4月中旬阶段进行播种,可以为樟子松的生长发育打下重要基础。播种行距保持在8~10 cm,在播种完毕后在种子上方覆盖表土,厚度保持0.5~1.0 cm,如果土层过厚会影响苗木种子的萌发,做好保温处理。当苗木生长到适宜的高度后选择合适的时间移植,需要结合具体的作业条件选择相应的移植方法。垂直壁法是最为常见的移植方式,通常在沙地栽培过程中进行应用,操作方便,利用该种方法移植的苗木,普遍成活率较高。在栽植过程中要求苗木和小坑处于垂直状态,在相距一臂的位置挖坑,深度控制在40~50 cm,上口宽度20 cm。在栽植过程中沿坑壁扶正苗木,将后1个坑的土放入到前1个坑内,可以有效提高栽培效率。在填土完毕后需要做好压实处理,可以避免樟子松根部位置的水分出现流失的现象,保证可以向樟子松供应充足的水分。在栽培过程中也可以选择明穴栽培法,应用也较为简单,在不同地形和地域环境下均可以进行应用,但是栽培效率较低。在栽培时挖出土坑,深35 cm,长40 cm,将苗木放入到土坑的中央位置即可,将苗木扶正,将根部上层位置的土壤压实。
4 水肥管理要点
水肥管理是樟子松栽培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管理环节之一,能够确保营养的充足性,为樟子松及时提供相应的营养元素和水分。樟子松对于肥料的需求量较大,需要结合樟子松的生长情况确定追肥时间、追肥量和追肥频率。在初生叶阶段需要进行追肥,可以促进樟子松幼苗快速生长,在追肥时可以选择将肥料和水进行混合。尽量选择在傍晚时间进行追肥,在完成追肥后对叶面进行冲洗,避免肥料过多出现烧苗的现象。在追肥时需要对肥料的使用比例进行控制,在樟子松速生阶段需要重点使用氮肥,在后期生长阶段主要使用钾肥,能够强化木质化程度。在播种后及时进行浇水,保证土壤浇透,为幼苗提供充足的水分,在生长初期需要提升浇水频率,让土壤始终处于湿润的状态,按照量多次少的原则进行浇水。在生长后期应当减少浇水量,否则会影响樟子松根部位置的成长。除去水肥管理外还需要定期进行除草,特别是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极其容易出现其他杂草,和樟子松争夺营养成分,在除草时需要按照2周1次的频率进行。
5 过冬保暖要点
樟子松虽然具有较强的耐寒性,但是在幼苗生长阶段仍然难以抵抗冬季,特别是河北地区冬季寒冷,会给幼苗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也容易因天气干燥出现水分不足的问题,严重时会使苗木枯死。在苗圃上方需要铺上杂草,可以有效提高苗圃温度。在冬季也需要定期对枝条进行修剪,可以提高木质化程度,在樟子松内部积攒大量的营养成分,提高苗木的耐寒程度。
6 病虫害防治技术
6.1 松叶红斑病防治技术
红斑病会导致松针的颜色出现变化,呈现为褐色的状态,在叶片的上方出现大量的病斑,最后叶片会出现脱落和枯死的现象。病害会从树冠下方位置不断蔓延,导致樟子松苗木出现火烧状的症状。在新叶生长前是处理红斑病的最佳时间,可以选择75%百菌清600~1 000倍液作为防治药物,每间隔7 d喷洒1次药物,连续给药2~3次即可缓解病情症状。
6.2 松苗立枯病防治技术
立枯病多数会在1~2年生的幼苗中发病,其中一年生发生立枯病的概率最高,会随着苗木的不断生长而出现相应的变化,主要包括茎叶腐烂型、根腐型、立枯型以及猝倒型4类。在对立枯病进行防治时可以选择30%苏化911乳油作为处理药物,按照每公顷1.08万mL的标准进行给药,将药物和250~500 kg的水进行混合,以喷洒的方式进行给药。在喷洒药物后需要再喷洒1次清水,避免出现药物腐蚀叶面的现象。
6.3 落叶松毛虫防治技术
落叶松毛虫幼虫会以针叶作为食物,啃食叶片,导致松林和火烧状较为相似,严重时会导致樟子松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松毛虫会在幼林松针丛内越冬,部分选择在树干皮层内进行越冬,会在后期给树木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在防治落叶松毛虫时可以利用松毛虫杆菌作为防治药物,选择75%药物溶液进行喷洒。落叶松毛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林间放置黑光灯,将害虫吸引到一处进行集中处理。
近年来樟子松的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在造林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能够起到防风阻沙的效果,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樟子松栽培过程中,需要重视提高樟子松的成活率及产量,认识需要对樟子松的栽培技术进行调整和改善,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选择合适的苗圃地,落实栽培要点和水肥管理要点,并重点针对常见病虫害进行防治,以此来保证樟子松能够拥有健康的生长发育环境,提升樟子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今后的造林工程中需要对樟子松的新型栽培技术进行推广,使相关人员可以掌握樟子松的栽培要点,提高栽培质量,促进樟子松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