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淑兰教授针刀“T”形术式松解联合神经触激术治疗偏头痛经验
2023-01-21冯年春冯淑兰
冯年春 张 弘 冯淑兰▲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2.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东莞 523000
偏头痛为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也是慢性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临床表现主要呈现为头部搏动样跳痛,有单侧额颞部多发性及间歇性的特点,可伴随其他症状,如畏光、畏声、呕吐、恶心及情绪不稳定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时可持续4~72 h[2]。据报告,截至2017年全球疾病调查,其中致残性疾病中偏头痛排名第六[1]。临床中起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3]。据统计,偏头痛的患病率我国达9.3%[4]。我国患偏头痛群体数量庞大,但目前中西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有限,并且大多存在不良反应多、治疗次数多、疗程长、难以坚持等弊端。因偏头痛胶着缠绵之性,患者饱受其苦,增加其患上抑郁的风险[4],应当引起重视。
冯淑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治疗痛症的经验,积累了丰富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经验。应用改良后的针刀“T”形术式松解枕下肌群,打破颈枕部形成的立体网状病理框架,调理肌筋膜张力;结合针刀神经触激术,通过触激星状神经节的位置,诱发神经“应激”反应,达到“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的效应,联合治疗以达活血养筋、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运用针刀“T”形术式松解联合神经触激术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冯淑兰教授对偏头痛的认识及经验介绍如下。
1 针刀医学
1.1 针刀治疗偏头痛概况
偏头痛受多因素影响,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神经、血管、炎症介质等多个方面。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最受推崇的是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学说中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与三叉神经血管反射系统受某种刺激有关[5]。该学说中,学者们将本病与神经的刺激、血管的异常舒缩、炎症介质的释放三者联系在一起[6],这些因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偏头痛迁延难愈。
长期伏案模式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习惯,使得颈枕部软组织痉挛、粘连及肥大,枕后三角解剖区域变狭窄,枕骨与寰椎间的间隙缩小,椎动脉直接或间接的被刺激、压迫,使得椎动脉供血不足[7]。与此同时颈枕部软组织反复的痉挛、粘连,刺激交感神经释放缩血管递质如儿茶酚胺等,使得其支配领域的椎动脉平滑肌收缩,进一步减少椎动脉的供血[8]。此外,偏头痛发作时,会刺激其传入神经——三叉神经,释放具有促炎和致痛作用的物质,作用于脑血管壁使脑动脉血管处于异常舒缩,同时可致无菌性炎症的发生[9],从而加重偏头痛,形成恶性循环。无论是已退出主导地位的血管学说,还是现在最为人们所认同的三叉神经血管学说,都离不开颈枕部力学平衡失调的因素。
临床广泛应用针刀疗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明确且远期疗效稳定[10-12]。针刀疗法既有“针刺”疏筋通络的作用,同时兼具有西医“刀”的原理,通过松解枕下筋膜及痉挛、粘连的肌肉,调整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进而释放局部过高压力,整体解除受累神经的异常张力,打破颈枕部的立体网状病理框架,纠正血管异常舒缩,抑制痛觉传导通路,改善局部血供,促进炎症消退[13-14]。此外,相关研究表明针刀疗法可降低中枢痛觉传递、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及增加体内β-内啡肽水平[15-16]。
1.2 针刀“T”形术式松解的应用基础
针刀“T”形术式松解以上项线的弧形平面上取点,中点为枕外隆突,向左右各旁开2.5 cm和5 cm,共5个点;大“T”形术式松解竖线选取C3~C7棘突,小“T”形术式松解竖线选点为寰椎后结节和枢椎棘突。冯淑兰教授根据解剖知识及临床经验,改上项线横线取点为下项线弧形平面上的5个点,竖线选择C2~C7棘突6点的“T”形术式。临床中发现疗效以下项线选点与上项线类似,但痛感更弱,且无需备皮,患者接受度高,更易于临床推广;改善枕部肌肉血液循环这些选点非常关键,其中枢椎后结节是椎枕肌的起止点。这些选点有利于解除项后肌群对颈椎、枕骨的牵扯,恢复脊柱弓弦力学系统动态平衡。
1.3 针刀神经触激术在星状神经节的应用基础
星状神经节属于交感神经节,由第6~7颈交感神经节与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支配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及痛觉传导等[17]。针刀神经触激术是指利用针刀深刺至神经附近,通过针刀锐性触激或针体钝性触激神经根、神经节或神经干,制造应激,使神经产生“逃避”反应和“应激”反应,以达抑制颈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解除局部神经卡压,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针刀触激星状神经,可抑制颈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抑制节前、节后纤维的功能,令支配区域的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并解除周围肌肉的粘连对交感神经的压迫刺激,从而改善椎动脉痉挛,使椎基底动脉供血得以改善[18],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抑制伤害性感觉纤维的痛觉上传[19]。适度刺激可提升神经活性,有效缓解偏头痛的头痛症状[20]。
1.4 针刀治疗偏头痛经验
冯淑兰教授在力学平衡失调、肌筋膜理论、颈肩运动模式等理论[13]的指导下,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偏头痛是由于颈枕部肌肉,在长期伏案工作的情况下,颈部生物力学平衡失调,牵拉、压迫椎动脉导致供血不足;刺激枕部神经及交感神经,释放具有促炎和致痛作用的物质,使脑动脉血管处于异常的舒缩状态,因此产生头部搏动性跳痛,以单侧额颞部多见。针刀通过“T”形术式松解对枕下肌群松解而达到“生物力学平衡”重建,治疗重点在于能够准确定位松解局部肌肉,改善枕部肌肉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供,促进炎症消退。联合星状神经节触激术,利用人体的应激反应和神经鞘膜反应来发挥自身的保护性生理反射,促使神经“逃避”至非压迫部位,与单纯针刀相比,在调整力学平衡基础上,增加对神经层面的治疗,从而较快缓解头痛症状。《灵枢》曰:“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故操作需寻求针刺“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的效应是针刀神经触激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
针刀施术取点定位主要依据解剖学及体征,“T”形术式是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委会制定的《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规定的颈椎病标准化术式,经临床检验,疗效显著,以项后受力大,粘连、瘢痕和挛缩最集中的弓弦结合部为选点[21-22]。冯淑兰教授以传统“T”形术式松解取点为基础,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解剖知识,发现疗效上横线选择下项线与上项线类似,但痛感更弱,患者接受度更高。这些选点旨在松解后枕部及患侧头部软组织与枕大神经、枕动脉、耳颞神经、耳颞动脉之间的粘连、瘢痕及挛缩,释放局部过高压力,解除神经卡压因素,改善血管舒缩功能,抑制痛觉传导通路,改善局部血供,促进炎症消退。针刀神经触激术采用前入路阻滞C6穿刺的方法,通过针刀锐性触激或针体钝性触激星状神经节,制造应激,使神经产生“逃避”反应和“应激”反应。
针刀操作在临床应用上仍存在安全性的疑虑,质疑在盲视下会造成神经、血管、脏器损伤。因导师熟悉人体解剖,具有多年临床操作经验,把握风险规避,缓慢探索式进针,实现仅对局部挛缩粘连的点及神经鞘膜进行触激,不伤神经、血管及延髓。在严格操作下,针刀是相对安全的操作,但考虑个别结构变异,临床上要实现推广,应尽可能借助彩超等影像学实现间接可视化操作。施术安全性及复刻性要点如下。
针刀“T”形术式松解。①针具选择:选用一次性无菌针刀(汉章牌,北京卓越华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72270978,规格:0.4 mm×40 mm),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疼痛,无需使用麻醉药物和激素,安全无副作用。②固定选点:“T”形术式松解,横线5个点,以枕外粗隆为中点,在下项线上距离后正中线向左右各旁开2.5 cm定两点,在下项线上距离后正中线向左右旁开5 cm定两点。竖线为C2~C7棘突顶点的6个点。③平面探索:在下项线操作时,采用缓慢探索式进针,纵疏横剥勿离开骨面,避免进针深度过深损伤延髓。④间接可视:施术前可参考颈椎MRI,通过影像视图软件测量棘突、横突位置及延髓与皮肤的直线距离,预估进针深度,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施术的成功性及安全性。
星状神经节触激术。①针具选择:选用刀口0.4 mm的针刀,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不用麻醉药物和激素,安全无副作用。②固定选点:进针点为环状软骨水平,中线旁开约1.5 cm,胸锁关节上约3 cm处,用左手食指或中指尖于胸锁乳突肌内缘先触及C6横突前结节,于动脉搏动的内侧,使得针刀垂直进针。③平面探索:颈前操作时,采用缓慢探索式进针。④直接可视:施术前可结合B超引导下操作,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施术的成功性及安全性。
2 验案举隅
沈某,女,40岁。初诊日期是2021年5月5日。主诉:反复右侧头痛14年,加重6 d。现病史:14年前因工作需要,长期伏案工作诱发偏头痛,以右侧额颞部为主,每月发作2~3次,不间断于外院就诊,服用中药治疗及理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反复。6 d前因劳累后诱发头痛,右侧额颞部为主,与体位变动无明显相关,呈搏动样疼痛,持续性,遂来诊。刻下:纳差,眠稍差,大便日1行,小便正常。舌暗,苔薄白,脉弦。查体:颈枕部肌肉紧张,T1~T7椎间叩击痛(+)、T1~T3棘间旁深压痛,右侧甚,并向上放射感,压颈试验(-),臂丛牵拉实验(-)。中医诊断:头痛(寒凝痹阻,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偏头痛。
针刀治疗。针刀“T”形术式松解取点,选取“T”字形横线5个点,以枕外粗隆为中点,在下项线上距离后正中线向左右旁开2.5 cm和5 cm分别定两点,竖线以C2~C7棘突顶点6个点。操作:①选用0.4 mm×40 mm针刀,第1针针刀以枕外粗隆定点,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向脚侧倾斜45°,与枕骨垂直,严格按照四部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项筋膜达枕骨骨面后,纵疏横剥3刀,然后调转刀口线90°,向下铲剥3刀,范围0.5 cm。然后提针刀于皮下组织,向左右呈45°角贴枕骨向下铲剥3刀,以松解斜方肌起点、头半棘肌止点及肌硬膜桥。②第2、3、4、5针操作同第一针针刀。③第6针针刀松解,以C2棘突顶点进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针刀体向头侧倾斜45°,与棘突呈60°角,严格按照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项筋膜达C2棘突顶点骨面后,纵疏横剥3刀,然后将针刀体逐渐向脚侧倾斜与C2棘突走行方向一致,调转刀口线90°,沿棘突上缘向内切2刀,范围0.5 cm,以切开棘间韧带。第7~11针针刀操作方法与第6针针刀操作方法相同。④出针刀:术毕,拔出针刀,局部按压止血3 min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针刀神经触激术。①体位:仰卧位,双肩下置一薄枕,令头尽可能后仰,充分暴露颈部。②定位:进针刀点取环状软骨水平,中线旁开约1.5 cm,胸锁关节上约3 cm处,左手食指或中指目于胸锁乳突肌内缘先定位C6横突前结节,于动脉搏动的内侧进针。③针具:选用一次性无菌针刀(规格:0.4 mm×50 mm)。④操作:于颈椎横突前方,选用0.4 mm×50 mm针刀前入路阻滞C6穿刺的方法,取环状软骨水平,中线旁开约1.5 cm,胸锁关节上约3 cm处为进针点,用左手中指定位C6横突前结节,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令之与气管食管分开,后于动脉搏动的内侧进针,针刀垂直进针,一般刺入深度为2.5~3 cm可刺到横突前结节上,当针尖触及到患者的C6横突时,缓慢提插反复3次,再退出少许,向C7横突方向刺入1 cm左右,以触激星状神经节。出针刀:术毕,拔出针刀,局部按压止血3 min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2021年5月15日二诊,诉无明显头痛。针刀选点同前,共13点,其中颈前颈内动脉内侧2点行针刀神经触激术。此后复诊3次,分别行针刀治疗3次,3月余后至门诊就医,询问之,述行5次针刀治疗后,头痛未再发。
按:本案患者因长期维持不良姿势致颈项部生物力学失衡,诱导颈项前后弓弦结合部粘连、瘢痕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出现颈椎骨质增生等病变,终致机体无法完全代偿,使得颈项部疼痛僵硬[23]。针刀通过松解颈项部张力过高的肌肉,释放局部过高压力,解除神经卡压因素,促使颈椎动静力学系统恢复再平衡。联合针刀神经触激术刺激星状神经节,抑制颈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改善血管舒缩功能,抑制痛觉传导通路。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从机械卡压、炎性刺激、免疫反应三大机制衡量,定性为以卡压因素为首。施以解剖为依据针刀“T”形术式松解结合针刀神经触激术,使得疼痛缓解,得到整体施治。
综上所述,冯淑兰教授以中医“整体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针刀神经触激学术”理论研究与应用,运用针刀“T”形术式松解对枕下肌群松解而达到“生物力学平衡”重建,治疗重点在于能够准确定位松解局部肌肉,改善枕部肌肉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供,促进炎症消退。联合星状神经节触激术,利用人体的应激反应和神经鞘膜反应来发挥自身的保护性生理反射,促使神经“逃避”至非压迫部位,与单纯针刀相比,在调整力学平衡基础上,增加对神经层面的治疗,从而较快缓解头痛症状。采用针刀“T”形术式松解及针刀神经触激联合治法,在传统调整生物力学的层面上增加了神经层面的治疗,对本病进行全面地调整力学结构整体施治,经济时效,可为丰富针刀治疗偏头痛诊疗思路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