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歌对打造特色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研究
——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2023-01-21雷娟
◎雷娟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理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过去对衣食住行的重视逐渐转变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由此便为文化旅游项目拓展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越来越受游客欢迎。把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构建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文化旅游模式,已成为诸多旅游区域的发展趋势。国内各著名旅游景点相继打造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如西安的《梦回大唐》、杭州的《宋城千古情》、湖南张家界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等都是以地方音乐为主线,既传承、发展地方音乐文化,又极大地推动地方旅游文化和经济发展。本文以四川阿坝民歌为对象,以文化旅游的兴起为背景,对四川阿坝民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阿坝民歌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可开发性,并对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开发阿坝民歌进行思考。
一、四川民歌艺术简述
四川有丰富的地貌,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混居省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劳动方式不同,因此各地域、各民族的民歌也各有特色。风格上,四川民歌有非常复杂的分支,歌曲的曲风和形式多种多样,以民歌类型进行分类,分为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其中,前者从类型上囊括了平地、江河、山地等不同类型的民歌,从地域上又被划分为川北、川南、川东、川西以及川中五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完全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民歌。后者则以不同民族特色为主,主要涵盖了藏族、羌族、彝族的民歌形式。
四川山歌是当地最普遍的民歌形式,作品通常由人们在山间劳动时为缓解疲劳而创作,所以节奏多以振奋人心的旋律为主,曲调悠扬,音域宽广,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太阳出来喜洋洋》,活泼的曲调和接地气的歌词内容直观体现出人们在劳作时的愉悦心情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号子是除山歌之外最广为流传的民歌形式,最初的号子多为船工在江边劳动时创作而成的,具有相当普遍的实用价值,最初的创作目的为帮助船工协调劳动节奏,形成统一的向心力,具代表性的有《放排号子》《川江号子》等,节奏强,歌词简单易懂,以语气助词为主,如“哟呵”“嗨嚯”。小调则主要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一般在节日或者闲暇时演唱,主要是歌唱生活的美好,歌词质朴,感觉像是在聊天一样,代表民歌有《绣香袋》《跳花灯》等。
四川少数民族众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丰富的以民族语言为载体的传统民歌资源。民歌的地域性强,不同地域、民族的民歌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是独唱、有的与舞蹈结合。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文简称“阿坝”)的藏族羌族民歌则主要是与舞蹈融合,以羌族的萨朗为例,其是最能代表该民族独特风采的地域文化,表演形式灵活多变,既可以单人独唱,也可以多人组合演唱,舞蹈也分为单人表演和多人组合;藏族也拥有独特的舞蹈文化,叫作“堆谐”,同样边唱边跳,和羌族的萨朗不谋而合,不过主要以踢踏舞为主,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伴随着热情的舞蹈通常会尽情高歌,同时也会有节奏明快的琴声(扎木年)来伴奏。四川少数民族民歌民族色彩浓厚,藏族的《康定情歌》《格桑花开》,羌族的《清亮亮的咂酒》《花儿纳吉》,都具有丰富的题材和内容。
阿坝州拥有非常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旅游价值,该地区独有的自然元素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组合在一起,使这一地区成为喜欢传统文化游客的必到之处。考虑到藏族和羌族都起源于古羌族,代表着这两个地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始终保持着相辅相依的紧密关系,甚至有很多特征都不谋而合。因此,本文不再单独分别探讨阿坝藏族和羌族民歌,而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二、四川阿坝民歌——可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
四川阿坝是拥有得天独厚优势的旅游胜地,如九寨沟、四姑娘山等自然风光瑰丽而神秘,人文资源丰富,是四川开发文化旅游的最佳地域之一,有效利用民歌文化优势推动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愈加浓厚的传统文化富有的民族色彩和地域风情,成为表现不同民族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而民歌则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体系。民歌旋律简明洗练,鲜明生动,表现手法多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加之我国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大多拥有能歌善舞的文艺特质,各民族所处地区不同,民歌风格也各有千秋。
(一)藏族、羌族民歌的民族色彩
1.藏族民歌
四川范围内的藏族民歌主要集中在甘孜和阿坝两个区域,阿坝也是展现藏族文化的核心区域。该地区受高原地势以及藏族独特文化习俗的影响,创作的民歌具有非常独特浓郁的藏族特色,加之藏族人民自古以来拥有能歌善舞的文艺特点,故藏族民歌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民歌在表现风格和形式上更适合开发旅游项目。如山歌、牧歌、情歌、酒歌等都体现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细节。藏族民歌曲调雄浑辽阔,风格朴素,自然韵味浓郁,歌词内容展现了藏族人民奔放、热情、粗犷、乐观的性格特征。
2.羌族民歌
羌族在我国众多民族中发展历史最为悠久,主要聚居在阿坝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丹巴、平武等地区,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该民族音乐作品题材丰富,有为劳动所创作的民歌作品、表现民族风俗的民歌作品以及专为跳舞创作的作品等。
(二)阿坝民歌与文化旅游
民歌与文化旅游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传统民歌因为文化旅游的兴起而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也因为引入了民歌这样内容与形式丰富的文化资源而提升了地域竞争力。
首先,民俗文化经过有效推广能够直接作为旅游资源走入市场。如外国游客只要来到北京,不可错过的重要行程就是到戏院去听一出地地道道的京剧,也就是说,京剧是北京具有代表性的文娱项目。所以,好好欣赏原汁原味的藏羌民歌也将会成为来到阿坝州的游客不可错过的重要行程。民俗文化,尤其是民歌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中创作而成,具有原生态特质是不可替代的优势,和这一地域的其他民俗文化现象在美学理念上其实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在接触阿坝民歌时,游客更能加深对藏羌文化的理解。
其次,民间一些流传已久的古老乐器和工艺技术也能够结合民歌特质经过适当开发成为旅游商品。我国民乐悠久的历史发展,汇集了不同时期的民众智慧以及不同地区的习俗和审美理念,创造出多种乐器,根据我国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各民族现有的乐器数量约400余种。如羌笛便最具有代表性,年代最为久远的单簧气鸣乐器,追溯其发展历史已有两千余年,通常在四川北部阿坝羌族居住地较为流行。
(三)阿坝民歌旅游资源的特性
通过对国内和海外部分国家民族文化的开发和重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较为成功的案例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资源的完好性与现实性
被确定具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保存形态通常较为完整,如建筑、民俗服饰、生活习俗、生产技能以及艺术作品等均能够直观呈现出较为完整原始的民族文化特征,未遭受严重的错误修改和破坏,也体现了民族文化所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将最原始的状态代代沿袭下去,而不是传承到现在已面目全非。阿坝在1980年前几乎处于隔绝的状态,直到90年代才开始了缓慢的旅游资源开发,因此很好地保留了原始的建筑风貌、服饰特色、古老习俗、民族歌舞等。
2.资源的艺术性与魅力性
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华文化和人民智慧经过长久发展积淀而成的结晶,直观体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拥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而这也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国都拥有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如埃及金字塔便代表了该国的建筑文化发展,对于四川阿坝州来说,当地民族歌舞创作历史悠久,代表着该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3.资源的可展示性和参与性
旅游产品的意义在于通过为游人提供观赏服务而开发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由此可见,旅游产品的对外形象非常关键,当地载歌载舞的民族歌舞拥有相当程度的观赏价值,把文化资源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最大化地向游客进行展示,提高展示性特点的同时加大参与性的节目设计,邀请游客共同加入民俗活动中。以浓郁的地方色彩唱响阿坝州景区景点,使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影响力更大。
(四)阿坝民歌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要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开发具有独特代表意义的项目,就要具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还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是拥有独特的民族习俗。游客通过合理的消费获得视觉、听觉、感觉三位一体的精神体验。既能一览阿坝的自然风光,又能亲身加入该地的民俗活动中,与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共同歌舞欢唱,尤其在节日来临时,当地的民俗氛围将会更加浓厚,形成了该地区的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旅游开发的重要元素,究其核心,旅游项目的开发要建立在精神文化的基础上,旅游产品所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也直接体现着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旅游项目的各个要素也应直观体现出精神文化的重要价值,将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当地审美水平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当地人民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旅游项目。这一基本规律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等,而阿坝民歌的原生态形式以极高的音乐表现力作为特点,依靠当地方言进行表现,生动地体现出该民族对传统文化和文艺审美的充分理解和挖掘,经过大量的提炼和包装令听众获得更好的体验。
三、四川阿坝民歌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通过对阿坝州当前已开发的旅游项目,如阿坝民族风情园、少数民族村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开发阿坝民歌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应突出自身地域风格,打造独具风情的旅游经典,拓展阿坝州的发展方向,推广当地传统民歌,严守藏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承载力原则,要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通过群众的大量参与进行更好地推广,以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为核心思想,坚持原生态特色,更要重视作品核心传递出的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资源。
实践中要加大旅游中民歌的开发力度,阿坝民歌的开发不能仅浮于表面,而是应深入民歌内在灵魂之中。民歌演唱方式可通过表演者的演绎为游客展示民歌原汁原味的演出形式,其中包括旋律、唱腔、歌词内容及地方方言等,描述完整的民歌作品所承载的精神以及其中包含的情感。民歌表演形式以原有形态在旅游项目中展现,在原生地区进行发展和推广对于保护民歌的原生态具有一定的优势,让民歌在自身所熟悉的有利环境中得到保护,并能保持它珍贵的原生态味道,大大提高民歌的艺术魅力,提升民歌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四、结语
我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为旅游市场发展带来了非常有利的正面影响,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由过去追求物质享受而逐渐转化为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之旅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已成为当前旅游市场最受关注的主流趋势,把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构建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文化旅游模式,已成为诸多旅游区域的发展趋势。人们憧憬更深层次的文化追求,尤其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更加热烈,阿坝民歌在心口相传中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作为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保证自身独有的原生态特质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强化优势和竞争能力,既保持一致的发展目标,又突出独有的特征和风貌。一定会激发游客对民歌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热情,同时带来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心灵体验,阿坝民歌作为文化产品,其成为旅游开发中的下一个重点对象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