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价值及方法探索
2023-01-21何冰歌
◎何冰歌
国画艺术作为传统的绘画模式,其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与传承中渐渐构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与表现形式。可以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画是一块瑰宝,留存至今的经典国画艺术作品非常之多。在创作国画艺术的过程中写生属于重要环节,其有效地推动了国画艺术创作的展开。写生是古代画家所深切关注的创作手法,艺术创作中把它视为重要步骤,并且在长期创作中形成了一套生动、有效的写生手法,极大地推动了后世绘画创作的发展。伴随绘画语言的丰富以及理论的发展,加之人们品位的提升,将更高的要求抛向了国画艺术创作,并且艺术家也更加重视写生手法,把它视为艺术创作质量提升的关键。对此,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方面内容,本文就写生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价值及方法展开论述与探究,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国画艺术创作的发展奠定基础,并提供相应的方法支撑。
一、国画创作中写生的应用价值
大量的写生为国画创作积累了较多的素材,丰富了创作者自身的情感,进而能够把国画作品更加生动地创作出来,可以说,在国画创作与发展中写生的作用显著。
(一)写生能够保证创作质量的提升
在国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获得优良的画面质量,创作出来优秀的作品,写生的作用很关键。有效利用写生,创作者能够强化自我观察力,在创作期间更准确地把控事物变化规律、本质特征等。从而在头脑中生成充裕的信息资料,进而利用创作语言、绘画技巧将艺术创作一气呵成,真正实现下笔如有神。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画竹是他所擅长的,其笔下的经典作品多数都与竹有关,这就得益于写生,经过长时间观察“竹”这一事物,从而将充裕的形象资料存储于脑海之中,通过长时间仔细地揣摩,加工与处理“眼中之竹”,进而达到“胸有成竹”的目的,之后再利用高超的绘画语言与创作技法让其真正成为自己的技能,有机融合主客观,艺术和现实相交融。石涛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他注重写生,又不拘一格,通过深入观察自然现象,借景抒发情感,在景中融合情感。
(二)写生对创作风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就绘画艺术来讲,创作者的审美情趣、社会阅历、生活场景以及自我修养等都会对自身的创作风格产生影响,通过大量实践形成的艺术作品更具鲜明个性。国画艺术中的山水画属于其重要组成部分,画家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内,使得他们创作的作品也在风格上存在差异。比如,在北方生活的画家其描绘对象多集中于描绘雄浑的峻岭崇山;在南方生活的画家,把锦绣山水风光作为描绘对象,可以说,他们所创作的作品都源于长期的体验和观察,与平时的写生息息相关。例如,黄筌是五代时期的画家,他在宫廷中任后蜀宫廷画师四十余年,由于在宫廷内长期生活,奇花异石较多,因此画风富力工整,与宫廷的品位正好相得益彰。其中,同时代的画家还有徐熙,他主要是生活在乡村,经常游玩于田野之间,因此他的绘画创作对象集中在了蝉蝶虫鸟、蔬果花竹等方面,其野逸的画风同黄筌宫廷画风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在画家的艺术创作中,写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其生活体验最直白的手段,可以说,画家创作风格的形成直接受到写生的影响。
(三)艺术创作可通过写生映衬时代审美与精神
不同时代的绘画艺术作品其艺术特征也不尽相同,映射着不同时代的审美与精神。通过对国画艺术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发现,不同时代下所创作的国画艺术在构图、笔墨语言、风格以及审美特点方面都存在差异,既表达了不同时期国画艺术的发展情况,又反映了所创作艺术作品的时代审美与精神。借景抒情是中国画创作的一大亮点,注重情景交融,在相同景物面前不同创作者所表达出的情感也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出了多元的发展态势,当代画家学习与借鉴古代画家写生手法,并紧跟时代脚步不断优化与完善绘画技法,创作了很多迎合时代审美、时代精神突出的作品,在新时期有效地推动了国画艺术的进步。在以往的山水画创作中,林泉之心大多蕴含于画家内心之中,一种虚怀澄静的审美胸襟与态度被传递了出来。在当代山水画作品创作中,画家往往通过山水的秀丽景色来表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这是一种时代审美与精神的展现。传统人物画创作中,他们所绘出的人物虚静无为,而放眼当代,画家笔墨之下的人物是开放自由、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不论是山水、人物画,抑或花鸟画,在当今时代都在不断发展与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在新时代环境下,新的活力与生机开始出现在国画艺术中。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艺术创作以生活为源泉,因而当今画家创作的国画作品时代特点鲜明。写生能够诱发创作,是画家深入社会、体验与感悟生活的重要方法,利用写生积累经验与素材创作,在生活中萃取养分,进而获得启发与灵感。所以,国画艺术创作离不开写生的支持,写生能够多维地影响国画艺术创作。
写生的时代性显著,这是从画家的现实生活与外部社会环境角度来讲的,此外,伴随不断完善的绘画理论以及多样化绘画语言的出现,国画创作艺术中的色彩、笔墨、构图等都有所改观,单一地通过临摹或可对不同年代人、物造型特点进行掌握,然而这样却无法透彻地理解其时代审美与特征。在体现差别性、时代性方面,写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写生能够感受古今差异,能够创作出迎合时代审美、反映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
(四)写生是国画艺术创作的必经之路
纵观古今,画家在绘画领域有所成就的,大部分都在写生方面下了大功夫,他们利用写生进行自我创作能力的锻炼与强化,从大自然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把思想情感与自然的美感融合起来,从而灵巧地在作品中利用笔墨语言进行传达与表现。在长时间的写生创作中,画家获得了很多感悟与体会,认识到绘画艺术创作同现实生活关系密切。荆浩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画家,在创作山水画作品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他在太行山隐居期间,创作了很多以太行山为题材的山水画,在现实中他通过观察山体的不同形貌与部位,进而从整体上把控了山水的自然规律,大山大水的境界在其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感染力与表现力丰富。由此可知,创作国画艺术要以写生为途径,对创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五)写生能提高造型能力
国画艺术学习中写生与临摹都是重要的手法,借助临摹能够对传统绘画艺术精髓进行深入了解,对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学习掌握,而利用写生则能够促进绘画造型能力有效提升。长期的写生对画家独特的感知力与观察力的培养意义重大,这两种能力又是形成造型能力的前提,是创作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基于客观事物的结构、色彩与形体,画家从整体角度入手有序地对其进行安排与组合,在将整体客观物象形态凸显出来的同时,使其在画面上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利用写生,画家能够客观、直接地感受物象以及其在不同方位与角度的变化,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打好基础。
(六)通过写生能提炼个性符号
国画艺术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一套表现手法,后人在借鉴、学习、继承以及创新中加快了国画艺术的发展步伐。比如,创作人物画的手法、创作山水画的皴法等都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借鉴,在当代国画艺术创作时,画家站在前人的肩上学习传统绘画艺术语言与技法,并不断在创作实践中创新,使得国画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与创作技法愈发丰富。通过对古今画家的了解能够发现,他们中很多人不仅笔墨技法高超,而且文化艺术素养也很高。当然当代国画创作者不能完全沉浸在古人的技法与思想之中,要在实际生活中萃取养分,不断创新,重视写生环节,从而导致所创作的作品内容匮乏,感染力不足,无法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绘画艺术注重艺术风格与个性,这是与他人艺术创作相区分的重点所在,艺术风格与个性的塑造并非立竿见影,是画家经过时间的磨炼逐渐在实践中构成的独特创作技法,以及对物象特点的理解与认识,并基于此通过相应的个性化符号去展现与表达。写生对个性符号的提炼帮助巨大,对形成艺术个性、艺术风格影响显著,画家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从对生活的感悟与体会入手,与自身的主观情感结合,把客观物象通过艺术语言转化成欣赏价值与审美价值丰富的图像符号,进而将作品个性化特征展现出来。
二、写生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方法
国画创作中写生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如何将写生有效应用到具体创作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尝试,对此,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展开研究。
(一)注重客观景物和主体精神交融
写生在国画艺术创作中的融入并非是对客观物象的单纯再现,而是与本身的主观感受结合,通过绘画语言来创造和表达艺术,实现客观景物和主体精神的交融。写生应把绘画艺术放在首位,而并非如实地再现、照搬所见物象,写生过程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一致,通过艺术处理和加工技巧令平凡的具象或者个体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实现“抒胸中逸气”,达到借意造境的目的。比如,在山水画创作中,创作者把握了树木和山石形态等要素,并非利用笔墨在纸上直接再现眼前的山水景色,而是通过眼前的山水景色加入情感表现为创作内容增添意境。写生在山水画中的应用并非是对自然表象的表现,也是在对自然山水风光描绘的基础上对创作者主观意境的抒写,展现其精神世界,进而达到借物抒情的效果。
(二)应用形式化语言
中国画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发展至今,其文化内涵深厚,呈现了多样化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国画艺术中山水画最为典型,其与风景画不同,主要是因为山水画有其程式化艺术表现语言以及特有的形式,国画创作中笔墨皴法为基本表现手法,为历代画家总结、萃取、发展而构成与流传下来的,意蕴和形式美感独特。国画艺术写生中融入主观情感固然重要,然而也不能忽视笔墨皴法的运用,需要创作者在对古代画家笔墨皴法深入了解和学习的前提下融入更多的情感,找寻笔墨语言和客观事物的融合点,灵活有效地运用笔墨表现方式艺术化地勾勒与描绘客观物象,进而将创作的表现力最大限度地提升。
三、结语
总之,在国画艺术创作中,写生不但使创作者通过深入观察积累了创作经验,锻炼了笔墨技法,还促进了创作者个人风格的形成,进而推动了现代创作与传统创作的融合。生活中的艺术创作资源可谓是取之不尽,作为当代国画艺术创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写生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之中有效落实,要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为必修课,通过不断地写生在生活中汲取营养,将内心情感和客观物象有机地结合进来,促进国画创作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