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沙石峪》中张贵顺的人物塑造分析
2023-01-21梁语
◎梁语
一、引言
《沙石峪》这部作品取材于“愚公村”沙石峪以张贵顺为代表的第一代建设者的人生经历,其中展现了沙石峪人艰苦奋斗的拼搏历程,以及在辛苦劳作过程中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并真实再现了沙石峪百姓质朴坚韧的性格特点。该话剧是以遵化市沙石峪村支书张贵顺带领村民担土造田、开山平地的真实故事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主人公张贵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带领村民走向富裕,实现现实版的“愚公移山”。该剧本着尊重现实、大胆创新的创作原则,在剧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塑造张贵顺这一人物形象,将这一模范人物塑造得真实又鲜活、动人不煽情,在这一点上《沙石峪》为如何在戏剧创作中塑造模范人物提供了参考。
二、话剧《沙石峪》中张贵顺的人物塑造方式
(一)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人物
“有的描写英模人物的戏不感人,不是英模人物的事迹不感人,而是描写英模人物的戏剧作品写得不感人。”①真实的事迹是打动人的,但有时如果人物塑造得离生活太远,离观众太远,则会导致使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沙石峪》始终让主人公张贵顺处于矛盾冲突中,因为在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剧中的人物都按照各自的自由意志和性格特点采取行动,相互产生碰撞,并在行动中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和人格魅力。整部话剧分为三个部分:“担土造田”“开山平地”“兴修水利”,除“人与自然的矛盾”贯穿始终,每个情节中也掺杂了人物之间的矛盾。
1.人物与自然界的矛盾冲突
“沙石峪”,从名称上看是只有沙石的地方,剧中的沙石峪地处环境恶劣的大山里,这里“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导致村里太穷,因此大多数村民认为“出去要饭也比待在村子里饿死强”,外地的女孩子也不愿嫁过来,人人都想逃离却没人想过改变,或有改变的想法也被残酷的现实吓退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贵顺来到沙石峪担任村支书,上任之前有人劝他:“别接下这苦差事,赶紧走!”但他留了下来,想要彻底改变沙石峪的境况。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摆在张贵顺面前最根本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与天斗、与地斗。在这个缺水缺土、漫山遍野大石头的地方想要让村里人吃上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田地问题。那么,当地根本就没有土,何来田呢?张贵顺一往无前,坚定了“担土造田”的想法。他带领村民从石头缝中取土,从外面担土,一锄头一锄头在光秃秃的青石板上铺土造田。为了加固土层,张贵顺提出“社员外出不空手,每人都要带点土”的口号,发动全村老少造田。但天不遂人愿,即使是日夜不耽搁,全村一起担土也架不住造田效率低,收效甚微。
因有高山阻挡的原因造成担土路途遥远,大部分的时间都耽搁在路上。张贵顺心一横,咬紧牙关决定“开山平地”,从山里直接开出一条隧道,带领村里的青壮男女不分昼夜“用尖镐凿,铁锤锤,双手挖”,硬是凿出了一条几百米长的隧道。
天不降雨,村民只能每天步行十几里到旁边的大老峪挑水,张贵顺又带领村民向地下寻找水源,用钢钎打下十几口水井;为防止山上的水土流失,张贵顺带着村民在山上打了几千个石坑,用从远处石缝中搜土填满,全部栽上苹果树……张贵顺身体力行实践着“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彰显了张贵顺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让沙石峪的村民都富起来”这个理想贯穿了张贵顺的整个人生,他穷其一生都在为之奋斗。最终这个“穷山沟”从400亩荒山变成良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
2.人物之间的矛盾
张贵顺的形象同时也是沙石峪第一代建设者的代表和缩影,他以自己的“愚公”精神影响着沙石峪的村民。剧中的群众形象也十分出彩,有一心一意支持张贵顺工作的妻子、小舅子等,也有只顾眼前利益的村民等,还有之前反对但最后全力支持的副书记……这些形形色色的群众形象共同构成了沙石峪第一代建设者的形象,他们受张贵顺精神的影响共同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因而,在剧中主人公与其他角色形象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成为舞台上精彩的部分。
在“担土造田”这部分,张贵顺考察了沙石峪的情况后提出“担土造田”的方案,却被村民们认为是天方夜谭,大家充满不屑。副书记李旺书看不上大字不识几个的张贵顺,对其冷嘲热讽,一时间无人支持这个新上任的支书。但张贵顺并没有因此放弃想法,而是转头带领自己的家人不分昼夜地在山上担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真诚无私感动了村民。
到了“开山平地”这部分,剧中用“种树拔树”这样充满戏剧性的情节作为导火索,引发了村民和张贵顺之间的矛盾。张贵顺种苹果树是想防止水土流失,村民认为有限的土地应该种粮食,遂认为应将树拔掉。村民们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有偏激者动了手。
因为有这次矛盾在先,后来张贵顺“炸山开路”的想法一提出就再一次遭到村民们的拒绝。“这是多么大的工程量!”“如果那山炸不开呢?”一声声的质疑几乎将张贵顺淹没,他一个个地去劝说村民却无济于事,大家认为他是一个只会说空话的支书,张贵顺又委屈又生气,知晓他想法的家人又一次站在了他身边。
炸山开路时,张贵顺和小舅子李铁龙豁出命冲在第一线。一锤一锤的凿山声落在了村民的心上,他们再一次被书记的冲劲儿和干劲儿震撼。大部分的村民纷纷加入了炸山开路的行动中。
在“兴修水利”部分,经过村民数年的努力有了土有了田,可却少了水。庄稼种在地里,却要眼睁睁看着被旱死,老天不下雨,村民们病急乱投医,就请人做法事。张贵顺认为封建迷信只会让本就贫苦的村民雪上加霜,地里的粮食继续干旱枯死,更无人管理,便禁止了一系列的封建迷信活动。不想此举却惹得全村百姓都反对他,这次连家人也站在了对立面,张贵顺无法阻止众人,气得病倒了。全村人趁着书记病倒之际请来算命的盲人找地下水,由此爆发了一场科学和迷信之争。结果可想而知,往地下挖了十几个十米左右的深坑愣是没有一滴水。算命的跑了,劳民又伤财。张贵顺拖着病体劝解失意的村民,亲自带领村民朝几个深坑继续往下挖,虽没有地下水,但那几个没有水的深坑竟成为村里的蓄水池。
这些人物之间的矛盾,“都不是传统意义上善与恶、美与丑、正面与反面的较量,其背后共同指向的,都是人在极端恶劣自然条件下的搏斗与抗争。”②因此,剧中没有绝对的反派,但这些矛盾冲突都围绕张贵顺展开,他始终生活在现实的矛盾中,他所做的每一次决定,所获得的每一项成就背后都充满了艰辛和不易,汗水和泪水,需要克服的重重苦难,需要忍受的不理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张贵顺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宁折不弯的骨气,秉持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忍受着他人的不理解、谩骂甚至羞辱,以身作则冲在第一线,化身为现实版的“愚公”带领村民一点点地“移山”,让“穷山沟”的村民不再世代困于荒凉的大山里受穷。
3.人物自身的矛盾
遇到问题张贵顺往往会迎难而上,但剧中他也有犹豫、退缩的时候。第二部分张贵顺提出“炸山开路”的方案时,村民将积怨已久的情绪发泄在张贵顺身上,他们咒骂着、埋怨着,张贵顺也因此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在自我怀疑中渐渐失去希望。他满心委屈,自己一心为了帮村民摆脱穷困,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不理解和咒骂。他动摇过,或许要认命,“在青石板上造田”或许真的就是天方夜谭。他自我怀疑过,是不是自己当初的承诺就只是一厢情愿,到头来只能败给现实。可就在亲眼看到李铁龙与寡妇闫桂花的爱情因闫家看不上沙石峪的穷困而告吹,听到沙石峪人因为贫穷在外面饱受歧视时,张贵顺被狠狠敲醒,这些事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上,敲打在他的耳边。这一刻他在内心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发誓要带领沙石峪人富起来,不论有多少困难,都不会让沙石峪人因为穷而被人看不起。此时此刻,舞台上的他眼神坚毅绽放着光芒,让人无比动容。
(二)依据真实生活塑造立体的人物
为了呈现真实的张贵顺以及沙石峪几代人担土造田的经历,主创团队曾多次前往沙石峪体验取材,并连待数月体验当地真实的风土人情,因此《沙石峪》在选材还有人物形象上做到了深入生活。正是因为主创人员用其创作的真诚将张贵顺这一模范人物的形象塑造得真实、可信、立体、鲜活,才让这一形象在舞台上显得无比动人。
张贵顺曾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被选为河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十大、十一大、十二大代表。但是剧中没有一味地只写“好人好事”,而是将他褪去光环,还原成普通人。一个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活”在舞台上进而打动观众。张贵顺这一模范人物的塑造并未停留在对其品德高尚、无瑕的刻画上。剧中并不避讳展现人物的“瑕疵”,张贵顺身上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会在小舅子李铁龙准备娶闫桂花时囿于偏见,始终反对这门亲事,使得两个有情人没能在一起。李铁龙第一次领着闫桂花上门时,就遭到了张贵顺的激烈反对。因家里的长辈皆去世了,姐姐姐夫就是家长,这段没有家长祝福的感情注定无缘。最后铁龙在得病去世前,还是没能迎娶桂花。桂花在心爱之人去世后,不顾世俗观念毅然选择留在沙石峪,继续建设沙石峪,张贵顺也摒弃旧观念,将桂花接到身边当家人照顾。这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将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十分出彩,有为了娶桂花努力脱贫最终累病去世的李铁龙,有温柔贤惠不顾世俗观念的闫桂花。张贵顺在这个情节中虽不是主角,但却在其中实现了“人物弧光”,从一个自小接受旧观念成长的人,到最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摒弃旧观念完成了蜕变。
话剧中张贵顺在刚开始工作时也会犯错误,随着对工作熟悉逐渐后会时刻警醒自己。这样的张贵顺显得尤为真实鲜活,他就像我们身边的某个人,他会有缺点,有自身的局限性,会放弃、会犹豫,但同时他也会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进而去改正、去弥补,由此观众便看到一个真实可信的张贵顺。这样有血肉的人物才会牵动观众的心,因此他建设沙石峪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的过程才打动人,他的性格魅力才为人所折服,他“让沙石峪富起来”的人生追求才为人所支持和赞扬。
三、结语
《沙石峪》讲述的是张贵顺的故事,亦是第一代建设者的故事,他们发扬的“不畏辛苦”“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得以代代传承。张贵顺在实现让沙石峪脱贫这个愿景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不只是恶劣的环境本身,还有村民们的不理解。剧中张贵顺虽是模范人物,但编剧并未将其形象固化成一个完美的“模板”,而是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在带领沙石峪脱贫的道路上迸发出人性的光辉。由此也让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长为“模范人物”的真实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会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重重困难,体会到种种心酸,会对从挫折中站起来的人肃然起敬。这些人也许会被命运给予的挫折蹂躏得“血肉模糊”,但即使再艰难也会爬起来和命运再战。这样的英模人物不断被人们歌颂,他们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以及困难终究会被战胜的信念,鼓励着世世代代的人,这样的人物形象是鲜活的、感人的、令人敬佩的。本文以改编自真实“模范人物”的话剧《沙石峪》为例,重点分析了张贵顺这一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注释:
①刘平:《让英模人物形象绽放出思想光芒看话剧〈桂梅老师〉有感》,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年版,第39页。
②穆海亮:《话剧《沙石峪》:“活愚公”精神的历史铭刻与艺术再现》,当代戏剧出版社,2022年版,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