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探寻佳茗与往事
2023-01-20茶茶
茶茶
跟随杨海潮重走茶马古道,他可以在历史遗迹中为我们“重现”当年茶业鼎盛的民间光景,皆因杨海潮“千万不要小看实物史料里的每一个字,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的细究精神,唤醒了碑文或“宏大”或“微观”的鲜活叙事生命。一句“室内做茶室外香,一杯十里香全馆皆香”,是否也撩动着你的好奇心?张芳赐为守护昆明传统茗茶“十里香”付出了毕生心血。杨海潮与张芳赐沉淀的历史时光,让我们手心里捧的袅袅茗香甚悠远……
杨海潮,凤凰生活观茶家栏目品鉴推广大使,语言学博士,西南林业大学教师
杨海潮,语言学博士,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现服务于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主要领域为中国西南民族史和民族文化,长期从事历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目前的主要兴趣在理论语言学、茶马古道、茶的科学与人文研究。主要论著有《“萨当汗”考》《唐代白蛮语的辅音韵尾及相关问题》《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证茶文化初传藏区的时间与空间》《父子连名制与南诏王室族属研究的理论问题》《云南茶史考误》等。
“当面对一些大课题的人文研究或社会科学研究时,常常束手无策,如果要使它们像自然科学一样发展前进,就需要在具体的研究中寻找一些确定无疑的支点,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往前走。”语言学专业出身的杨海潮,早在多年前就对茶叶情有独钟。提及将茶作为研究对象的初衷,他坦言,第一,茶既有明确的起源地,又有确切的传播线索,使得在寻找或观察文化之间的接触上有迹可循。第二,通过考察“茶”在不同语言和方言中的发音变化去观察文化之间接触的痕迹非常有趣。第三,从茶的兴起,即社会对茶的态度变化可以反观社会的运作方式,由此可做一些可观察、可实证且有意义的研究。
在杨海潮看来,学术研究若缺乏基础性的历史史料支撑,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研究茶,就必须研究茶的历史,尤其是民间的历史。早在2005年,杨海潮就注意到一些引用民间历史书籍中的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等问题层出不穷。“一手资料的准确与完整是学术研究真实、可靠的关键,即使是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可马虎大意。”自那时开始,他便萌生了亲自考证核实民间史料的念头。看图片、看拓片……直到今年8月,开启了寻碑之旅。
景谷、倚邦、易武……他一路翻山越岭,多次前往当地博物馆、深山丛林等石碑所在地考察。他笑着说,“这是一个很轻松、很愉快的事情。”每到一块碑前,他便拿出纸笔,坐在碑前擦碑、拍照,逐字逐句辨认并抄录,细致到每一个标点,每一个断句。同时,他仔细地标注出碑刻残缺部分的缺失字数及行数。他说,“缺失的这些地方,之后也会尽量考证将其补充完善。”
滇南一带汉文化进入相对较晚,因此,站在“宏大叙事”的角度,村民修路修桥修庙等功德、行政诉讼官司等利益纠纷及政府公告等民间的历史和文化很少会被文献记载。这些年,微观史学的兴起,让杨海潮对这些细枝末节的民间小事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看似很细微的事,都是当地居民生活中的大事。”杨海潮认为,无论是从丰富历史认识的层面,还是从整体与个体之间循环解释的张力来看,“微观叙事”都有存在的必要。比如,在他摘抄的众多碑文中,均出现了少数民族的姓名,并详细地记录着他们为当地茶业发展捐出的金额数。这既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和,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程度及状态,为现在及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对过去的历史看得越深、分析得越透,对现实的谋划就越精准,未来发展就越可期待。“首先,将石碑中的文字转录出来,做断句、注释与阐述,并配上相应图片及拓片,将这一历史原貌准确无误地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为其他学者研究普洱茶历史文化及当地社会生活等提供第一手资料。其次,茶马古道的研究涉及修桥、修路、自然地理及人文等方方面面,我将在碑文中寻找并深入研究与茶马古道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实物史料,写一本关于研究茶与茶马古道的书,将茶与茶马古道的研究推向学术化、深入化。当然,站在当地茶农增收致富及云南茶产业发展的角度,通过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更好地推动茶业高质量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当问起抄录碑文的目的,杨海潮如是说道。
石碑是沉默的,但碑上的文字隔着百年岁月,总能从这些斑驳的痕迹中感受到历史演进的沧桑,使得历史文化愈发历久弥新。“千万不要小看实物史料里的每一个字,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下一步,杨海潮将继续前往易武、倚邦、勐腊县、勐海县和临沧市等各地,再踏寻碑之路。
張芳赐,云南省著名茶叶专家,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从西南联大新校舍出来,有两条街,凤翥街和文林街,都不长。这两条街上至少有不下十家茶馆……卖茶用细白瓷壶,不用盖碗。除了清茶,还卖沱茶、香片、龙井。”这是汪曾祺先生笔下上世纪四十年代昆明城茶馆的风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港台掀起普洱茶的热潮之前,昆明人的茶碗里泡的是什么茶?在云南这个以茶闻名的省份里,省会昆明与茶有着什么样的渊源与故事?
“吃水要吃吴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用吴井水泡十里香茶曾是昆明人心中一杯好茶的标准。传说十里香茶早在唐朝就有栽培种植,繁盛于明代,原产于昆明东郊金马山的十里铺、归化寺一带。清光绪年间,今天金碧路附近的“广马大街”上就有一家叫做“十里香”的茶庄,专营十里香绿茶。可惜的是民国时期茶山和茶园遭遇了焚毁、砍伐,随着昆明的城市化发展,曾被列为皇家贡品的十里香茶一度难觅芳踪。“室内做茶室外香,一杯十里香全馆皆香。”这传说中的馥郁茶香不仅撩动着今天众多茶客的好奇心,也激起了云南茶叶工作者满腔的热忱与责任感。如何在以大叶种普洱茶为主的云南茶产业里保留好十里香茶等 “特色中小叶种绿茶”宝藏,一代又一代的昆明茶人为保存濒临灭绝的历史名茶名种资源付出了大量心血。
云南茶叶高等教育的创始人、茶树品种资源的发掘与呵护者、昆明十里香茶的保护和研究者……提起昆明传统名茶,便不得不提张芳赐这位老茶人了。 张芳赐,福建人,1954年从安徽农学院茶学专业毕业后,他积极响应中央“有志大学生支持大西南大西北祖国边疆建设”的号召,志愿到云南工作。自此余生都付与这片高原红土地。数十年来,张芳赐为云南茶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其中,“复活”十里香茶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一项。“当时的十里香茶树只有零散分布的50棵左右。”如果没有足够的产量作为支撑,十里香茶就会灭绝。在创建茶学专业那年,张芳赐组织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对十里香茶产地进行调查,形成专题报告,相关部门述对十里铺村坡头坝角的31棵茶树进行保护。1955年到1976年,他将十里香的开发和保护作为农业大学茶桑果系的科研项目,并撰写了《昆明十里香茶调查》和《昆明十里香茶调查及恢复发展十里香建议》的研究材料,向省市有关单位提出建议并受到重视。几经研究,省外贸局划拨近8万元的专款用于保护和开发十里铺的十里香茶。此外,为了在十里香茶的不同植株中选出最好的种苗,他在学校和观测点之间来回奔波,每次都要花费几个小时。
2008年,已经退休的张芳赐退而不休,不辞辛劳,跑遍昆明十多个县区,寻找适合十里香茶生长的环境。通过反复进行土壤、气候、光照等对比分析验证,将十里香茶生产基地选择在石林风景区附近的山头上村,使两大自然、历史、文化品牌得以完美结合。目前,已经建立了200多亩的十里香贡茶繁育生产示范基地,每年可繁育十里香茶苗17万株。使得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十里香茶,在石林台创园重新焕发了生机。功夫不负有心人。苦心孤诣几十年,十里香茶终于迎来了曙光。2009年,云南茶界庆祝祖国60华诞“国庆杯”名优茶评比,获金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名优茶评比,获金奖;2010年,第六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获优质农产品银奖;2011年,日本全球绿茶协会名优茶评比,获最高金奖;2018年十里香茶入选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芳赐说:“昆明十里香茶曾是‘贡品’,是中华民族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来之不易。将它保护好并发展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的责任。”
原产于昆明市宜良县宝洪山宝洪寺旁,属中小叶種高香型茶,传统加工工艺为炒青、烘青抑或混制。
现有极少株母树存于昆明市西山华亭寺海会塔园区内。传统加工工艺应是炒青、烘青。
凤凰生活联合广州古树茶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打造茶文化栏目,致力走进茶人世界,对话茶文化和茶产业相关人士,寻访兼具匠心传承与探索创新精神的杰出人物,开展各类茶文化专题研究和交流活动。带动文化交流、促进产业研究、增进茶人友谊,栏目将邀请茶界领军人物及优秀代表,授予凤凰生活观茶家特邀专家及品鉴推广大使等荣誉头衔,不断发掘报道传统茶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