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江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3-01-20胡国良
□ 胡国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江苏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明确部署,“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努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江苏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过去数字化转型是道“选择题”,现在则成为“必答题”。加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江苏中小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不二之选,是打造“数实融合第一省”的重要基石。
江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进展
数字化转型渐成企业共识。江苏以实体经济见长,长期以来企业家群体形成了与工业化相匹配的认知结构,善于抓住传统市场机会,但对数字经济等新事物认识相对不足。加之中小企业多分布于传统产业和传统部门,企业缺乏数字化转型的强烈意愿。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市场倒逼和数字化企业示范引领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江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明显增强,向数字化要空间、要动力、要活力已经成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企业界主流认知。这一共识的形成来之不易,构成江苏中小企业面向未来深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前提。
涌现一批数字化转型典范。数字化转型之所以成为大势所趋,本质上在于数字化有助于增强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盈利。江苏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涌现了一批典范标杆,验证了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的重大价值。一是数字化驱动成为江苏专精特新企业的显著特征,涌现出一批既坚守实业又拥抱数字化的“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形成江苏“数实融合”的骨干力量。二是实施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推进工程,建设江苏省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云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成为“智改数转”的重要力量。三是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企业集群,如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全国领先,相关领域企业超过3000家,培育了一批创新型、数字化中小企业。
形成数字化转型丰富场景。数字化转型离不开特定的应用场景。江苏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生产经营面临复杂情境,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形成丰富的应用场景。一是疫情倒逼构筑数字化应用场景,中小企业加速线上化进程,也让大量具有数字化基因的新企业加速涌现。二是推动线下成熟业态转移至线上形成新应用场景,为广大中小企业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增长空间。三是构建数智化平台应用场景,以消费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大数据中心等为驱动,形成多类型数智化平台,并把中小企业作为平台应用对象,营造出为数众多的数智化应用场景。四是涌现一批嵌入在线应用场景的典型地区。如一些网红城市、网红镇、网红村,数智化驱动的中小企业构成这些区域的重要发展主体。
江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突出挑战
“初级化”“浅应用”现象较为普遍。虽然广大中小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并且采取了一定的举措,但受到企业认知、平台供给、投资门槛、落地场景等复杂因素制约,目前江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覆盖面不全、应用深度不足等问题。例如,在消费互联网层面,苏北电商崛起带动大量数字化中小企微企业发展,但多数企业仍停留在“特色农产品生产+数字化销售”等初级运营阶段,受疫情冲击、成本上升等影响,盈利能力偏弱。在工业互联网层面,江苏中小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智能制造就绪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上仍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
“不敢用”“用不起”问题依然明显。调研显示,江苏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虽基本解决了“不想用”问题,但还未打消“不敢用”的顾虑。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等深度应用阶段,需要企业进行智能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升级。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往往还会遇到一定的运行风险和技术融合难点,让企业在短期内难以取得实际收益。在数字威胁频发、网络攻击日益增多等情况下,中小企业对开放数据态度谨慎,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数字化深度应用的动力。
“缺要素”“缺生态”瓶颈仍未突破。人才要素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专业人才支撑,但中小企业招引人才条件有限,成为数字化转型现实制约;资金供给方面,数字化应用对资金投入要求较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融资难度;技术要素方面,数字化转型重在解决适宜技术供给问题,但广大中小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积累不足,缺乏创造和适应适宜技术的能力。此外,大量中小企业分布于传统制造业领域,由于缺乏成熟的数字化应用模式,增加了数字化转型的不确定风险,亟需健全数字化综合生态,强化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撑。
推进江苏中小企业数字化深度转型
推进政策精准供给。近年来,围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央和省级层面出台了众多行业指导性政策,产生了积极作用。在落实好相关政策的同时,应紧紧围绕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战略目标,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工程,科学研判中小企业数实融合的特色优势和痛点堵点,深入分析江苏中小企业行业性、区域性、集群性和阶段性特征,加强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精准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政策宣传、诊断评估、资源对接、人才培训、工程监理等公共服务能力,以精准性政策增强数字化转型实效。
提升企业数字能力。一是提升中小企业“数商”,既要继承江苏企业以实体经济见长、善于深耕主业的务实性特质,也要培育互联网思维,增强企业在创立、运营、转型等各阶段主动拥抱互联网、融入数字化的自觉性。二是提升管理数字化水平,探索构建与数字化转型适配的组织架构,引导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跨部门数字化转型合力。三是提升业务数字化水平,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营销服务等业务环节数字化,积极发展按需柔性生产,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产品数字镜像,提升产品数据管理水平。
强化典型示范引领。结合“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态势,遴选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为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示范。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培育和遴选一批可复制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转型的典型模式,助推广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模式,有效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鼓励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聚焦中小企业转型痛点难点,提供“小快轻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精准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高、应用难、成本高等难题。
健全数字综合生态。树立系统思维,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大格局下谋划思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综合研判江苏中小企业所长、所能、所需,全面把握数字化转型规律、趋势、特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生态、产业生态、要素生态、服务生态、创新生态。重点优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环境,加大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纳入地方营商环境评估考核范围,基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优化财税金融、人才培引等政策措施,稳定中小企业转型政策预期,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