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评价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023-01-20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回民小学王凤敏

学苑教育 2022年36期
关键词:小学生家长评价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回民小学 王凤敏

多元评价,教育学术语,是指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强项。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价理论体现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长久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忽略了科学性评价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开展适当的多元评价策略是促进学生向完整的学习主体发展的根本途径,多元化的评价无论是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实施多元评价的必要性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提到教学评价,很多教师的第一反应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单一,对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性不强,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素质教育理念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评价方式缺乏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综合评价,阻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考试成绩对小学生而言只是一个学习结果,无法体现学生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这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二、多元评价的原则

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应当以小学生的行为特征为依据,充分考虑其认知能力、心理状态、习惯水平等因素。为了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应坚持三个原则:

首先,要坚持前、中、后期经常性评价,关注到学生认知能力、心理状态、习惯水平的有序发展。例如对某一项学习活动的评价,要从活动前的准备、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评价,我们要看到每一个孩子努力与付出的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

其次,坚持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民主性评价。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的发展情况,采用等级评价,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学生操行情况的评价采用定性语言表述的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小学生还处于发展认知阶段,有时候还不能准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所以要采取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民主性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后,坚持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相符的全面性评价。通过评价,要明确每个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个性优势,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今后的个人发展指明方向。协调处理评价过程中小学生个性与整体性、灵活性与统一性之间的关系,“对症下药”,区别对待,充分认识多元评价对小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积极交往的影响,以及对他们个性、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自信、习惯良好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多元评价的实施者,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基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保持客观性,使评价结果能够最大限度激励孩子向全面发展要求积极靠拢,彰显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在小学生培养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例如,每学期完毕我校都会依据不同孩子的发展水平,写出适合他们发展特点的评语,颁发不同的证书,有“学习小标兵”“运动小健将”“助人为乐小明星”“小小书画家”“劳动小能手”等等,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成长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实施多元评价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学生全面发展理念。

在进行多元评价时,想解决以往评价中存在的弊端,教师就应先树立正确的学生发展理念,这是其中的关键。教师要知道,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在考试中能考什么样的成绩,而是通过教育来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评价理念,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局限在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等,应该让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和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平衡好学生的智育和德育发展,所以要注意评价方法多样化。依据评价主体不同,可采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是学习者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与标准,对自身的学习、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他人评价是指学习者以外的人所进行的评价。而他人评价可信度较高,具有一定权威性。依据评价内容不同,可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量化评价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工具,收集、处理评价对象的资料,通过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进而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一般为标准化测验、常规测验等。

自我评价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有着特殊的意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利于学生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我评价方面我们采用了“个人成长记录袋”。学生将这一学期内最有意义或者最值得警醒的内容放进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每一学期学生对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进行客观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进步。每个学期末的“成长记录袋”的展示环节,都能让学生收获满满。例如,我班上有一个小女孩儿,学习知识有些慢,成绩要比预想的差。孩子慢慢地失去了自信,上课很少举手,活动很少参加。我发现她书写很工整,做事很仔细,于是及时进行了表扬鼓励,并且安排她帮我整理作业。慢慢地孩子重新找回了自信,上课时能看到她高高举起的小手。她的“记录袋里”就积攒了不少的书法作品和获奖证书。

他人评价可信度较高,具有一定权威性。依据评价内容不同,可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量化评价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工具,收集、处理评价对象的资料,通过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进而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一般为标准化测验、常规测验等。为了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我校在学期末的学习质量验收方面采取的是“星级评价”和“等级评价”。从来不在班级里公布分数,以及对学生进行排名。一二年级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测评。例如:“奇妙数学园”“儒雅语文园”“神秘科学园”“叮咚音乐园”“五彩美术园”“智勇体育园”“最强劳动园”……学生带着一身的本领快乐游园。最后给学生一个综合评价。这样合理的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每一个孩子也将成为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这样家长也不会再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就能更好地去关注自己孩子的进步与努力的方向。

2.利用好社会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主体是指那些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评价主体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参与评价活动的人除了教师外,还可以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同学和小组以及学校以外的有关人员。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学习的过程是始于家庭,长于学校,成于社会,并最终在社会得到应用的过程。社会中资源丰富,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天然氧吧。这些资源通常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制约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耳濡目染,有利于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社会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发挥其社会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案例要典型且具有说服性,帮助小学生深刻理解社会规范,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我们经常利用“生活小剧场”,让学生把身边的人和事搬到课堂上,通过一些真实案例带给学生满满的正能量,让他们能正确评价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同时,要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全面发展培养体系。老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这就要求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挥自身对孩子的重要引导作用,真正实现让孩子长远健康发展。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是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能否正确地评价孩子的问题、积极地引导孩子健康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建立了“家校联动”机制,与家长及时沟通,正确引导,杜绝出现“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象。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家校联动”共同见证学生的点滴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家长经常会抱怨孩子做事拖沓,没有自控力。其实,这时家长要给与孩子积极地评价,不要过分放大他们的“问题”。我建议家长:“我们不能太焦虑,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要想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周评价规则,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纳入其中。每天进行总结。每天完成的项给孩子在集星卡上得红星,每周集齐五颗星就可以自选一个奖品;如果没能达到评价标准,就不能给予奖励;如果完成情况不好,以前画上的那一颗星也会被擦掉。假如在家里集齐五颗星,就能在班级里得到一朵小红花,参加班级综合测评。”

这一项规则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有一天,爸爸觉得亮亮太累了,就想让他放弃每足球训练,可亮亮却没有接受爸爸的建议:“如果我不坚持,那就是不遵守规则,那我就不能得星了,那我离自己的目标就远了一步。”

原来做事拖沓的诺诺现在能够专心地完成一件事以后,再去做其他事情。不光得了“星”,还多了很多和小朋友游戏的时间。最近,诺诺发现妈妈工作很辛苦,主动把每天帮妈妈收拾桌子和刷碗写入“每周评价规则”中。

学生的转变实际上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老师和家长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每周评价规则”起到催化的作用。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究;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探索前进。教师不要一味地赞美雄鹰,因为这样会伤害更多的小鸟。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的滋润,给每一个孩子激励与期望,让每一个孩子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和谐、自主、幸福地生长!

3.制定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内容多维化。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至少有9种智能: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身体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几种智能中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不能单独从一个方面去评价学生技能的高低,而应综合评价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不止关注学习,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我校开办的“美德商行”就是以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加强对小学生爱护卫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等具体动作的培养来实现。将这些日常行为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评定体系,以打分的评价方式来量化学生的遵守情况,比如教导学生要爱护卫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爱护公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1.爱护个人卫生,仪容仪表合乎小学生形象(10分);2.爱护室内卫生,教室内保持干净整洁(10分);3.爱护室外公共卫生,主动保持校园环境优美(10分)等。学生利用这些量化的分值,可以兑换美德币,到美德商行购买商品。班上有些男孩,书写不工整,成绩不理想,总是被一些同学排挤。在开办了“美德商行”以后,他们却成了“美的商行”的常客。因为他们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例如:班级的风扇、窗帘、电灯……都有他们来负责,他们还是学校爱护花草的“小标兵”,主动帮助老师拿教具等等。正确的多元评价让这些“怯懦”的小男孩长成了一个个“阳光”的大男生。同时营造出一个你追我赶的积极的局面,彰显多元化评价在小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评价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一种巩固和延伸,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评价开展深度学习,而且能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促进学生发展多点开花。因此,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发挥多元评价的导向作用,促使学生取得全面、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小学生家长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