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新媒体语境下基于共同体的校园传播体系建构*

2023-01-20

高校辅导员 2022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校园大学生

周 琳

(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共同体是当代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社会生活的某种组织方式、联系纽带和结构原则。”[1]共同体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常态,且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集体中。对于现代化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高等学校来说,相似的学习经历、兴趣爱好、归属感、身份认同、相互间的交流等等,都是促发学生结成共同体的重要因素。这其中,信息的传播和接收对于共同体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移动新媒体普及和流行的背景下,当代校园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事实上,新媒体这一概念是在不断变化和演进的。相对于书籍、报刊,收音机和电视曾被称为新媒体,在互联网出现以后,新媒体又变成了以电脑、手机为载体的新的传播形式。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智能手机迅速成为区别于电脑的新一代信息传播载体。因此,笔者所讨论的新媒体,是便于随时携带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其他移动电子设备的新媒体。它们的主要特点是没有绝对的传播中心,以所有人对所有人实现即时信息传播。在这样的传播语境下,校园生活中各种资讯、观点、潮流蜂拥而至,在给高校学生带来海量信息输入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建构,原有的以“大学生”作为身份共同体的集体理念也受到了挑战,进而也给当代高等学校的传播生态带来了系列影响。

一、新媒体技术语境中的校园传播体系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2年8月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手机仍是上网的最主要设备”。[2]以智能手机为主要网络终端的移动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信息获取渠道,大学校园信息传播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使得校园传播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化,挑战也由此而来。

(一)信息来源的多渠道

从传播平台来看,传统的媒体频道仍然在固定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以网络为代表的第五代媒体也成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学校官网、微博、新闻媒体的网络主页等,都在各自领域或快或慢地传递着各种信息。然而,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5G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新媒体当中,以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大学生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兼具声音和动态画面的短视频当中,接收到的信息便不再局限于学校官方平台传播的内容,而变得更加复杂多样,更加受限于各类商业短视频平台的推荐。同时,随着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人人都成了信息源。受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通过评论、转发、转帖等方式实现从受众向传播者身份的转化。就高校内的信息传播来看,生活在校园内的学生、教师、行政管理者(部门),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甚至社会的好事者也会在某些方面发布引人关注的社会信息,这些都造成了高校信息来源的复杂化。

(二)信息形态的多样化

在移动新媒体的语境下,信息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和随意。以抖音短视频为例,一则短视频往往时长不超过3分钟,不仅有画面的吸引,还有贴合的音乐背景以及抓人眼球的字幕解说,新鲜的信息只需要动一下手指就会源源不断地到来。这种充满吸引力的传播方式,让大学生在感官和感情上获取到更为多样的消费体验,是传统的文字传播和图片传播远远达不到的效果。与此同时,伴随着多样性的传播,现代信息的传播自然也会带有随意性,时间、地点、形式上的不确定完全区别于传统的信息传播。传统媒体往往在信息的传递上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它们的传播形态也更为系统,但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更为灵活多样,专业的和业余的、历史的和现代的、官方的和个人的等各种看似矛盾却又协调一致的信息以片段化的方式展示在各个平台,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

(三)信息反馈的个性化

移动新媒体空间传授主体一体化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格局,移动互联网兴起,社交媒体技术实现了受众的自由书写,使以往传统以身份建构所形成的共同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网络交互媒体使得受众可以自由地在网上与他人互动,分享信息与讨论对话,个人化的观点和反应层出不穷。在对某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认知和评判上,各种话语交叠出现,甚至一些针锋相对的观点也屡见不鲜。与此相应,在对媒体的传播价值的认定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信息传递的好与坏从官方认定转变到民间认同,移动新媒体中的各类即时互动平台使得观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可以自由表达个人意见,且观众在利用移动新媒体时,具备充足的选择权,因此观众的认可决定了各种媒体平台和各种信息形式的生存,这也是出现在新媒体中的信息形态不断更新、不断淘汰的直接原因。

二、移动新媒体传播在当代校园共同体建构中的角色解析

从传统媒体到移动新媒体的转变,所带来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但就高校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思维活跃、热爱探索,同时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他们往往能接触到信息的最前沿,这也使他们成为受移动新媒体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群体。

(一)从信息信任到信息依赖,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的共同体建构呈现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挑战

大学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场所,不仅对于培养青年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而且是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个层面来看,大学所提供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质量无疑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评价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一是教师的素质,二是图书馆藏书的质量。这些,无疑都指向了对学生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但在移动新媒体的迅速普及之下,传统依靠教师和图书来传递知识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因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大大拓宽,无限的知识内容只需要一个搜索引擎就可以不断地呈现在他们面前。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知识的思考也不再局限于个人或者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而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的支持,获得更加直接和便捷的信息来源。但是,从信息信任到信息依赖,这其中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当习惯了从网络获取知识,难免就会产生思维上的惰性,搜集网络资料,从别人的既有成果当中寻找完成作业的捷径,甚至直接利用他人的知识成果来冒充自己的思想观点等行为屡见不鲜。这无疑会造成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极大丧失,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二)移动新媒体传播语境中,大学生身份共同体的集体认同难以达成,众声喧哗成为常态

在网络平台,众声喧哗成为常态。网络空间的交互性、低门槛、动态化等特性天然地成为最大数量的人们意见交换的平台,大学生会因为各种话题与兴趣结成某种类型的共同体。但是,正是这种便利的交流平台,也造成了某种类型共同体严重的不稳定性。在网络空间的狂欢中,每个人都似乎成了观点、信息的“发声体”,大学生通过对同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增进共同体意识,个体的言语和行为通过与他人的不断互动而得以巩固。但是,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低把关性等特点,片面肤浅的观点输出和缺乏客观公正的思考评价,很容易导致对同一个事件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造成尖锐的对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同群体之间的集体认同,必然是非常微弱的。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同一“阵营”中的学生,也会随着一些现实条件变化或者认知的改变,而脱离原来的群体,甚至反向攻击原有群体,其集体认同当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三)新媒体语境下校园共同体的人际疏离,导致学生的现实交往呈表面化和变动化趋向

有学者提出“人际关系失落说”,认为网络共同体中大多属于松散的、非组织化的群体,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书写互动是肤浅的、非个人的而且经常充满了敌意,欠缺理性和共识精神。“网络空间只是一种共同体的幻象,离理想的公共领域还有距离。”[3]这一观点并非没有道理。由于网络空间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大学生的交友时间,因此大学生习惯了这种人际交往后,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机会大大减少,久而久之,这也会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社会交往的恐惧心理,限制了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1980年,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出版的著作《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用“容器人”的说法描述了现代人的行为特点。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4]而在新媒体技术普及的今天,现代大学生的交往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着中野牧的“容器人”观点。不可否认,移动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壁垒,那种基于面对面深度交流而产生的友谊,正变得越来越少。

三、组织传播视野中的校园智慧化传播体系构建

“‘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特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5]传统的拟态环境理论揭示的是传播媒介作用机制的共性规律,而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拟态环境”的呈现主体和呈现样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尤其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信息源”的传播模式使“拟态环境”的生成和作用机制呈现出“个体化”特征,并形成了更为复杂的传播形态,这成为做好当前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理论参考。

大学生群体是手机媒体用户最活跃、影响社会舆论生态最深刻的群体之一。“拟态环境”视阈下完善高校在舆论引导中的应对措施,是高校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一)发挥高校集体组织的权威性,在网络信息的专题策划与传播上进行积极引导

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阵地,高校是网络信息发布的主体之一,必须充分认清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及时准确地为学生推送和他们密切相关的新闻、天气、音乐、校园信息等适合移动场景的信息流内容,主动打造新型的“智能网联校园传播”。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准确及时的校园信息,借助高等学校强大的内容审核能力,让学校推送的新闻信息树立毋庸置疑的准确性、权威性,牢牢把握校园主流舆论阵地。同时,以共同体建构为导向的当代高校传播体系的确立,必须正确区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区别,重视现代受众的阅读范式和审美习惯,在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给予积极引导。

(二)充分利用以云计算为内动力的“大数据”技术,不断加快“智慧校园”建设速度

学校需要立足于组织传播的特性,不断提高组织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优化传播层级,提升传播满意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学校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校园内的舆情变化,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和信息发布;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动员更为广泛的受众,不断参与高校信息的内容生产,扩大传播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推进学生的现实问题更快得到重视和解决。高校应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合规合法而又有创造性的角色发挥“建设性”作用。

(三)通过集体记忆的凝炼与价值行为的塑造,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智慧互联使学生容易成为集体记忆的生产者,同时也可以促进其价值观建立。针对记忆生产,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去除平面化和庸常化,通过智慧课堂、校园活动引导其持久沉淀、庄重刻写。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化书写,把关其有效内容,加以强化,这样可以获得价值传播的叠加效果,重新彰显价值理性。集体记忆承担着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任务,是民众形成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莫里斯·哈布瓦赫将集体记忆概括为“具有精神涵义的东西”“群体共享的东西”。[6]高校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往往通过课堂教学与集体活动两种手段,帮助学生塑造大学的群体记忆。因此,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集体活动,增进学生的“集体”仪式感,利于形成凝聚群体合力的群体记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增强媒介素养教育,强化网络课堂的补充作用,增进群体交流,消除信息壁垒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同网络技术的融合形成了人类崭新的社会生活空间——虚拟空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对于社会新的认知。高校应建立具有吸引力、说服力的信息网络,通过技术手段把不健康信息过滤掉。深入开展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积极引导他们理性分析、理解吸收具有积极意义的新媒介信息。同时开设一些有关网络专业知识的讲座或线上咨询,不断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意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与自我管理意识。

猜你喜欢

共同体校园大学生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