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发展历程、基本经验与时代要求
2023-01-20邵梦洁
邵梦洁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安徽 阜阳 236115)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50党的政治建设,是指党为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在政治理论层面开展的一系列自我发展与提升工作,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包含确定党的政治路线、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和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等诸多内容,旨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统一全党思想、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定政治信仰、站稳人民立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而凝聚全党上下,不断为党的事业向前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在中国共产党不断的理论探索和奋斗实践的历程中,政治建设作为党的生命工程,思路逐渐明晰、效果逐渐理想。实践表明,党的建设促进了政治建设的创新发展,也在政治建设方面累积了有益的经验。新时代,要全面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对管党治党的科学部署,进一步聚焦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1 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备受重视并持续强化。分析和总结党历经的各个阶段的环境、任务等情况变化,同时结合党加强自身政治建设的分阶段部署,可以从整体上将其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党对政治建设进行了奠基性的探索。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是围绕制定和执行党的政治纲领展开的。党的一大,对党的第一个纲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突出强调“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2]2。党的二大,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首次分别制定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这对党的政治路线的确定意义重大。为尽快纠正党内和军队中长期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一系列原则,强调“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3]87,指明了加强政治工作的重要性。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4]602,明确了党的建设目标等,构筑了“三位一体”的党建布局,党的政治建设的地位由此愈发彰显,为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更加坚强的政治保证。
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步入新阶段,依据新情况党对政治建设有了新的要求。但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的环境错综复杂,相关经验不足,使党的政治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可谓在曲折中前进。新中国成立后,全新的任务与挑战接踵而来,党的政治建设聚焦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政治领导上。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5]32,同年9月,党的八大科学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制定了党的路线,强调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同时,党相继发动了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运动,党内政治建设的工作重点转向阶级斗争问题上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党中央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党的政治建设受“左”的思想影响而遭到破坏,党的八大的正确路线也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1.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经过拨乱反正,党的政治建设实现了恢复发展,为党的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夯实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段时期,党对“文革”的错误进行全面纠正,做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的战略决策,将政治工作重点着眼于拨乱反正,使党的政治路线逐渐迈上正轨,在新形势下为党的政治建设指明前进方向。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存在一股错误思潮,锋芒所向,直接指向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江泽民同志针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党内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等问题,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6]455。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紧围绕提升政治建设水平这个任务,使其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7]203,使党的政治建设迈上新层面。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审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政治建设高度重视,提出了实实在在的思路举措,使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获得了显著成果,体现了时代特征,彰显了问题导向,尤其是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任务和重大命题,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统领地位。2019年,党内第一部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作出了全新的战略部署,细化了新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为党的政治建设带来了清晰的导向。同时,党内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已成为常态,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坚定了党员理想信念;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化政治巡视,以鲜明的政治站位,着力整治不良风气。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总而言之,日渐成熟的思想理论和日渐深化的政治实践都使党的政治建设得到了强化,营造了安定和睦的良好政治局面。
2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8]。在党的百年风雨历程中,党中央始终突出政治引领,一以贯之地推进政治建设。虽然经历了些许曲折,但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彰显了高超的政治智慧。科学把握这些宝贵经验,对开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不断增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有裨益。
2.1 坚定理想信念是内在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感召、唤醒民众,不断引领中国共产党阔步前进,推动党的建设事业健康发展。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党就有了至真至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革命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并结合国家的具体现实,朝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迈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建立新政权,打开国门迈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将其基本原理引入到国家发展中,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加以升华,坚定“四个自信”,这给党的政治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保障。在党的坚定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党带领人民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奋力迈进。据此可知,党之所以可以直面挑战、无所畏惧,主要是因为拥有不屈不挠的理想信念,这就是党的建设与发展的巨大的动力。
2.2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首要任务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唯有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地位,保障党的政治权威,才能使党在实施统筹协调过程中,真正彰显自身的功能,获得人们的认同。毛泽东曾说,“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5]303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针对国内出现的否定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权威的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交织在一起的状况,提出“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加强……没有中央、国务院这个权威,不可能解决问题”[9]319。党的十九大强调,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在于强化党的权威,保障党的统一领导地位。大量实践证实,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唯有坚持加强党的统一领导,保障党的权威,才可以使党排除万难,获得革命与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新时代,应当积极落实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党员同志一定要强化自身“四个意识”,积极践行“两个维护”,切实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发展改革工作方方面面。
2.3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是重要手段
党历经百年而永葆青春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遵义会议之前,因为没有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使党受到严重损害。自此,党总结经验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同时积极践行,促使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打赢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场战役,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对崭新的社会发展局势进行了深度探讨,将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作为核心战略任务,大力推进“一化三改”,迎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阶段,国家积极正本清源,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导向,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全方位实施了变革与创新工作。为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将全部力量凝聚到正确的价值目标上来。习近平强调:“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10]93所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路线至关重要,不仅是稳步推进政治建设工作的前提基础,还是新时期强化党对国家建设事业政治领导地位的重要保障。
2.4 关注民心汇聚民智是基本立场
中国共产党是在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得到发展并不断壮大的,因此不管任何时期,党都必须要关注民心民意、集聚民智,如此才能够取得事业成功。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同时还是时代发展的引领者。习近平曾说过:“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最可靠的力量源泉。”[10]94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开展行动的,在发展中从不忘记对民心的关注,充分引导群众参与决策部署。故此,新时代党要深入推进政治建设,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扣住群众的心弦,关注群众的需求,顺应人民的愿望,使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释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从根本上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这不仅是对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新时期驰而不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全方位思考。这一思想在实践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国家领导人更是多次深入到贫困地区慰问,引导群众发展,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3 稳步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同志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11]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结合新情况,结合党的二十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以党的核心战略任务为导向,稳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实现兴党强党的战略目标。
3.1 继承发扬党的政治建设的经验
经验产生于社会实践中,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了解事物发生的缘由、经历了何种变化、表现特点是什么以及妥善处置的做法。百年来,党善于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上升为理论问题来进行总结学习、潜心研究,尤其在政治建设的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实践路径等方面下功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用来指导政治建设实践,从而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推进实践向前发展,要注意利用好已有的经验资源,尤其是社会发展目前正在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阶段,党的政治建设面临挑战,更应当厘清现实与历史的关系,注重从政治上审视和解决问题,继承和发扬好党在政治建设具体实践中已经形成的有效的规律性的经验总结,坚持并加以发展,从而确保党的政治建设成效更具稳定性,促使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3.2 深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作为国家向前发展的核心,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党执政地位得以维护的根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党要以人民的需要为核心,彰显党的政治建设的群众性特征。长期实践经验证明,在党的政治建设中,人民群众不可或缺。党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将公民利益的维护作为重要基点,进一步对群众投诉机制、意见表达机制、保障机制等进行完善,推动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确保这项任务被真正地践行到位。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也日渐提升,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初步得到保障,高层次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党要紧扣最大的政治——民心,全面分析人民群众需求,以严格的规范制度引领社会发展,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增进与群众的交流,同时对政治建设的基础进行巩固,完成新时代的使命。
3.3 分步骤分内容加强政治认同建设
政治认同属于思想层面的工作,是公众内心情感的反映。因为政治主体的不同,对政治文化、政治业绩、政治程序等都有不同的认识。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即便是同一政治主体在不同的时期的政治认同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加强政治认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运用综合性评价方式,在详细分析各个主体政治认同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分步骤、分内容的引导方式,确保政治认同建设获得显著的成效。现阶段,应立足于人民的现实需求,全方位剖析人民的差别化与主体性特征,将社会服务与治理重心移到基层,以便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保证群众可以借助于多种渠道参与各项事务,增强群众的政治认同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4 坚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是群众的带头人,是党的队伍中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党的形象息息相关。唯有抓好党的领导干部这一主体,才能更好带领人民群众落实中共中央的诸多政策举措、方针原则。倘若领导干部具有政治问题,必然会阻碍党的建设步伐。因此,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开展政治建设的方法学——从领导干部抓起,严格抓好这一“关键少数”。对领导干部,坚持以正确思想引领为切入点带动政治建设,方能起到更好效果。广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旗帜鲜明讲政治,尤其是当前针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新要求,要带头学习、带头思考、带头贯彻,才能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真正具备与自身担负的政治责任相符合的政治能力,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的强大合力,稳扎稳打地做好各项工作,以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4 结语
在中国共产党这一路的发展历程中,虽面临过困惑、经受过挑战,但始终将政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历经艰辛,成就辉煌。对这些辉煌成就进行梳理与总结,旨在理清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时代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坚定自觉地将党的政治建设各项要求切实践行到位,不断开创党的政治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