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3-01-20邹治豪
邹治豪
(楚雄师范学院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1919年包豪斯的创建正式给现代主义设计拉开了帷幕,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百年来,全世界的设计类院校或是开设有设计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几乎都继承了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与体系。我国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初,由广州美院的尹定邦和北京的辛华泉等人将日本成熟的构成教育模式引入内地,其中就包括了“色彩构成”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引入的日本构成教育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包豪斯构成课程,而是日本的一些教育专家和学者访问过包豪斯之后在日本国内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之后逐渐系统化的一套教育模式。①参见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30页。我国“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一直都是沿用了当年从日本引入的这套教育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效地缩短了与设计发达国家的差距,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优秀设计师,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与新媒体的崛起,设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设计类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要求更高、更严格。传统的教学模式机械呆板、针对性不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已经逐渐凸显,不能再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色彩构成”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关于色彩的审美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于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色彩构成”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一、“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效果不明显
这是“色彩构成”课程目前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为:部分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在设计实践中无法有效运用学过的色彩构成知识,少部分学生甚至是完全无法运用,体现不出学习痕迹;部分学生对于抽象的色彩构成理论难以理解,学习热情不高,作业完成质量较差;由于手机上网的便利性,学生普遍存在依赖心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不高,喜欢上网查找参考,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学生又无法分辨,造成对知识点的错误理解,加大了教学难度。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
“色彩构成”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前两个学期,主要教授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的组合规律、色彩的创意与实际运用。其中色彩基础理论知识的占比较大,实际分析与综合运用的内容占比较少,分析与运用的案例缺乏深度,且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而后续几个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又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前面课程内容,并要具备一定的分析与运用的能力,于是不合理的课程结构造成了学生的无所适从。
(三)专业特点不突出
“色彩构成”等构成类课程是所有设计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目前其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传统观点是将其视作一门“通识”专业基础课,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各个不同专业对于色彩构成知识的运用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色彩构成”课程内容与相应专业的关联性不够强,专业特点不够突出,对于后续专业课的支撑力度不够。
(四)课程作业表现手段单一,评价体系落后
“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依靠大量课堂与课后作业的练习。目前,这些作业的表现手段还是沿用传统的水粉颜料绘制,缺乏新的表现手段。当然,不可否认水粉颜料绘制作业对于学生客观地认识色彩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客观地来说,学生在余下的课程乃至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几乎很难再接触水粉颜料和使用水粉颜料完成设计,这就造成了认知与实践之间的割裂。在评价体系方面,“色彩构成”课程主要还是采取的由平时成绩和考查成绩按一定比例折合成最终成绩的常规办法,灵活性较差,反馈信息来源比较单一,课程作业与考查作业中画面表现质量仍占有一定分值。
二、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课时较少,学生得不到充分练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前所未有的高涨。因此,对环境设计师的要求也就水涨船高。作为设计公司而言,则更希望尽可能缩短毕业生到熟练设计师之间的成长期,这就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除去必修的通识课程,在专业课程方面要解决设计基础、室内设计、景观设计、陈设设计、效果图、手绘、施工图、材料、施工、预算等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些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在人才培养的整体课时不能增加的前提下,要不断加入新的专业知识就只能压缩设计基础课程。“色彩构成”这种构成类课程就是首当其冲被压缩的。以楚雄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色彩构成”课程为例,课时数仅为54 课时,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中低水平,有部分院校该课程甚至超过80 课时。“色彩构成”课程中基础理论的内容相对较多,需要占用一定课时,而实际分析与综合运用需要大量、反复的课堂练习与教师讲解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课时被压缩的直接结果就是课堂练习的数量与强度欠缺,仅能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分析与运用的课时严重不足。以目前的课时量来算,该课程从始到终大约能完成8至10次练习,一个知识点最多只能进行一次练习与讲解,部分重要知识点无法进行反复练习与深入练习,拓展运用和创新表现也就无从谈起。
(二)教学资源匮乏
“色彩构成”等构成类课程当前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资源的匮乏。匮乏的教学资源又分为硬件上的和软件上的。
从教学硬件资源上来说,首先是教学场地的局促,“色彩构成”的教学班一般在50 人左右,在理论教学环节一个普通教室正好可以容纳全部学生。但在实践环节,因为每个学生都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那么普通教室就显得捉襟见肘,在实践环节采用临时开设两间教室的办法,其效果也不理想,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第二就是缺乏高质量的显示设备。教室里一般只配备有普通投影仪,虽然投影面积大,亮度较高,但是色彩的准确度和饱和度较低,在“色彩构成”这种专门研究色彩精度与区别的课程上,普通投影仪无法达到专业的色彩显示要求,显示的色彩有较大偏差,容易让学生对色彩的原理产生误解,间接提高了授课的难度。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实物投影仪,造成任课教师动手演示不够直观。
在软件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任课教师的缺口较大。色彩构成是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的融会贯通,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授课教师大量地、有针对性地、逐个地分析与讲解,因为任课教师的缺口,所以该课程经常只能采取50 人一班的“大班”教学,无论从教学效果还是学生反馈等方面对比曾经只有20 人左右的“小班”,“小班”明显要优于“大班”。横向对比国内艺术类院校与同类院校,也是采取人数相对较少的“小班”教学居多。
(三)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我国现在的色彩构成教育在课程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方面一直都是延续的20世纪80 年代初从日本引入的色彩构成教育模式。尤其是在理论方面,国内院校一直在反思日本色彩构成教育模式的本土化问题,认为日本色彩构成教育中的理论过于呆板和机械,是包豪斯相关课程的简化,呼吁要重新引入包豪斯构成类课程的精华内容并与国内情况相结合完成相关理论的本土化或者是重新整理发展出自主的色彩构成理论。①参见庞梦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24页。但是,几十年时间过去了,国内仍未有权威的、统一的专业理论出现,不少问题还处在争论的过程中。
三、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一)适当增加课时,优化课程结构
在编撰人才培养方案时,适当增加“色彩构成”等构成类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基础课始终是专业课的根基与基础,其支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加大基础课程的建设力度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是具有长远效益的。在开设的时间上,可以尝试与平面构成或者立体构成开设在同一学期,相互穿插知识点,形成课程之间的合力。课程结构方面,可以优化教学大纲,修正教学目的与要求,增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要求,减少对工具材料、尺寸规格等技术性要求。增加学生实际分析、综合运用、分组研讨等实践式、体验式学习环节的课时,凝练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适度减少抽象理论、机械模仿等教学环节的课时,增加对自然形态、具体色彩的分析,便于学生快速适应后期专业课程的要求。
(二)改进课堂教学,突出专业特色
在课堂教学方面,改进当前部分已经滞后的教学手段,进一步降低课程作业中水粉颜料绘制技法的要求与比重,对绘制的精细程度、作色的均匀程度不做过多要求,提倡使用现有的、标准的、工业化的有色纸进行组合与拼贴,可以提前让学生收集好规格统一、颜色标准的纸片,在规定的尺寸范围内进行构成主题练习,既减轻了学生操作的难度,增加了练习的时间与数量,又提升了作业的表现效果。
鼓励使用多种手段完成课程作业,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自然色彩与实际运用的能力,在课程后期,作业可以不必拘泥于水粉颜料、有色纸、卡纸等传统材料和表现手段,可引入立体构成的部分表现手法,合理使用综合材料,丰富作业的表现形式。
在充分的调研和广泛求证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兴趣和激发创造力为出发点,探讨使用课题式教学整合部分内容与章节,如课程中前几章节内容: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混合等,可以整合为:三原色的调和与色卡的制作、三原色静物写生、经典作品的色彩分析、丝网印刷的原理与模仿等等。课题式教学可以跳出传统色彩构成中过于偏重理性分析的问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更多的锻炼,使得教学更加回归实际运用。
在突出专业特色方面,主要是针对课程基础中后部分的内容,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与生理和心理、色彩的应用、综合实训等这些章节,在完成传统练习的基础上,引入与专业相关内容的练习。如:给学生发放印制好的户型平面图或立面图,让学生进行主题填色练习,以纯色彩的语言体现诸如儿童、老人、夫妻、青年人等概念;主题概括练习,以办公室、客厅、火锅店等功能特色分明的室内空间为题,让学生以纯色彩的方式来表现对这些室内空间的印象。类似这种主题练习的专业特点明显,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紧密,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以色彩构成知识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尝试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部分课程作业。在具备相应教学硬件条件的前提下,对已有计算机软件课程的开课顺序不做调整,仅在“色彩构成”课程中安排少量课时来教授Photoshop 或CorelDRAW 软件的最基本操作,内容以满足可以完成课程作业的最低限度为准,避免对后面的专业软件课造成干扰。部分课程作业用软件绘制完成可以显著提升作业表现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最主要是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降低色彩认知的偏差,为后期的专业课与实践提供了紧密联系和有效支撑。①参见李星丽:《论色彩构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第8期。
(三)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
在硬件方面,首先要解决教学场地问题,使教学有充分的空间可以利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可以使用投影仪,在涉及色彩分析与讲解的部分提倡尽量使用液晶电视。液晶电视在选购时,要着重考查其色彩还原能力、面板类型和广色域支持能力,可以选购具有OLED面板且支持高DCI-P3 色域的电视,在尺寸方面不可过小,必要时可以采用多个拼接的方式获得较大的可视面积。还可以给教室配备实物投影仪,为教师现场演示提供便利。
在师资方面,积极引进专业教师,经常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专题交流沟通,鼓励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色彩理论与实践知识。探讨让不同的专业教师适当参与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作业进行集体点评与讲解,从专业学习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辅导,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后期专业课的学习打造一定的基础。
(四)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色彩构成”课程的评价方式改革首先可以从课程作业的点评与讲解着手,在以任课教师点评与讲解为主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点评与讲解。如:班级中的学生以5 人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先逐个讲解自己作业的想法、创意及创作过程,后逐一进行相互点评,指出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再由小组内部推选出1 人代表整个小组在全班展示本组的作业,讲解本组作业的特点、优点与缺点,最后让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评选出最佳小组,任课教师做最后的分析与点评。采用小组点评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其理清学习内容与作业要求,评选最佳小组也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则可根据学生在点评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作为部分平时成绩的依据,从而使成绩评定更加客观公正。
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阶段性作业或全部作业采用课程作业展的形式进行一个汇报式的展览。所有学生从展览的主题、作品的挑选、展厅的布置、展览的宣传、相关文案等多方面着手准备展览,并做好分工协作,任课教师对展览整体进行把关与指导。展览完成后,任课教师对展览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根据学生在整个展览过程中的表现打出相应分数,再按比例折合进最后的总评成绩。
四、结语
构成类课程从引进到我国,就一直饱受争议。1982 年、1983 年和1986 年的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就对构成教学形式、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反思,其中针对“色彩构成”教学改革的讨论更是首当其冲。时至今日,这样的讨论仍不绝于耳。有的专家与学者认为,从日本引入的构成教育是一种“错误”,只是包豪斯的“皮毛”,理由是:日本的构成教育是从小学、中学开始推广的,只是小学生的“填图游戏”;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并没有这个课,他们不学这些;①参见陈岩:《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看当代三大构成教育》,《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第9期。我国已经有成熟的图案设计课,比构成类课程更好、更合适。提出的解决方案总体来说有两种:一是抛弃日本通过简化、格式化包豪斯所搞的“构成”,直接沿用包豪斯的经典教学方法;二是不要再学引进的构成,回归到我们传统的图案设计,或者是融合部分构成设计的内容来补充传统图案设计课程。无论何种观点与解决方案,我们都必须承认的事实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贯彻构成类教育的日本其整体设计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第一梯队;我国设计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其中构成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不能以欧洲国家没有构成课程或日本从小学开始推行构成教育等为理由来全面否认构成教育。直接沿用包豪斯的教学方法或许能适合国内少数条件优越的专业艺术院校,但绝不会适用于全部高等院校,也满足不了设计类人才规模的需求。
综上所述,“色彩构成”等构成类课程在我国发展到今天,肯定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为存在问题就要全部取缔是片面、盲目的,在我国现阶段的设计教育中还应具有一席之地。各院校应该针对实际情况及客观条件对“色彩构成”课程进行融合或大规模的改进,走出具有特色及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才是设计人才培养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