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慎家族家风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2023-01-20聃,洪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杨慎家训家教

赵 聃,洪 智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家风指的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世代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的风气、风尚,是家庭或家族生活作风、传统习俗、道德面貌、精神情操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①陈延斌,张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的若干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8期。家教指的是家长对后代的道德伦理、礼仪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家教是家风形成的实践基础,家风是家族(庭)教育道德伦理风范和文明水平的外在显现,二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家族(庭)健康良续发展的文化基础。杨慎家族是巴蜀历史上少有的名门望族。自杨玫始,在近百年的时间内,杨氏一门四代,不仅培养出了七名进士、二位举人、二位监生、二位贡生,更诞生了明代四川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形成了“一门七进士,科第甲全川”的文化大族。通过探究其中原因,我们发现这一家族的繁荣与其家族优良的家风关系密切。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时代背景下,对杨慎家族家风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就具有了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杨慎家族家风产生的文化背景

家风家训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它不仅同社会制度联系密切,也与其生成的文化土壤密不可分。杨慎家族作为明代四川历史上唯一培养出状元的大家族,其家风文化的形成不仅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与其产生地优秀的巴蜀文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杨慎家族家风文化产生的背景时,不仅要将其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更要深入探讨巴蜀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正如胡昭曦先生所言:“地域文化、家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对其缺乏研究,就不可能整体地、准确地、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②胡昭羲:《宋代“世显以儒”的成都范氏家族》,《胡昭曦宋史论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14页。总的来看,杨慎家族家风文化产生的文化背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巴蜀文化的熏陶与浸染。巴蜀地区自古以来以儒为主、融贯诸学的学术文化传统对杨慎家族家风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受文翁化蜀的影响,蜀学得以比肩于齐鲁,自此之后蜀地一直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杨慎家族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如杨春在教育子弟时不仅提出了“以德行为先”的主张,还将儒家的修齐治平之道融入家教之中,提出“修身正家,吾人分内事;居官能推之国与天下,乃为实用”①靳贵:《杨公春墓志铭》,焦竑:《献征录》卷八十八。的教子之道。与此同时,蜀学融贯诸学的学术文化传统,也影响到了巴蜀地区的家庭教育,形成了以经、史、百家之说传家和倡勤俭,重家业的家教传统。这也对杨慎家族将节俭与勤劳结合在一起,形成“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的家训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二,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巴蜀文化有着重视家庭教育的优秀传统。②赵聃:《巴蜀家风家训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天府新论》2019年第5期。据《华阳国志》记载,早在汉代仅成都地区就出了“柳、杜、张、赵、郭、杨氏”③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6页。等较大的家族。至宋元时期,“西川四路乡村,民多大姓,一姓所有客户,动是三五百家”④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1477-1478页,的情况,出现了眉山苏氏家族、广汉张氏家族、华阳范氏家族、浦江魏氏家族等众多重视家庭成员教育的大家族,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巴蜀地区形成重视德行修养的家教传统。这些都对杨慎家族家风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杨慎家族家风文化的主要内容

受巴蜀家风家训历来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影响,杨慎家族成员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自杨玫宣德年间始登科第以来,杨慎家族就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其妻熊氏留下了“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⑤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5页。的“四重”家训。受母亲熊氏影响,杨春以“修身正家,吾人分内事;居官能推之国与天下,乃为实用”⑥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第19页。教育子女,并告诫在外为官的儿孙“以法度律身,以勤俭治家”。⑦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第63页。官居首辅的杨廷和则把“修身正家”作为子女教育的“第一事”。可见,自杨玫始,杨慎家族已有重视家教的传统,并确立起了优良的家风。具体而言,杨慎家族家风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修身齐家、重礼崇教

中国古代家族多注重后世子孙的修身教育。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把《诗》和礼作为子孙立言、行事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5页。的主张。与此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之本,主张君子务必立足于以孝为根本的仁。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48页。以此为出发点,中国传统家族逐渐把《诗》礼、孝悌作为修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最终确立起了以《诗》、礼、忠、孝传家的家教传统。如三国时期的王昶在诫子时,就将孝、敬、仁、义四种品德作为立身之本,提出“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也”⑩萧绎:《金楼子》(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21册),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第33页。的主张。王祥在《戒子孙言》中,在将孝悌作为立身之本的重要内容时,对孝悌的具体表现也做了说明。他把“扬名显亲”作为“孝之至”,把“兄弟怡怡,宗族颀颀”的家族和谐景象作为“悌之至”。⑪刘清之:《戒子通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页。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开篇就把以《诗》为代表的圣贤之书和忠孝的家教传统结合在一起,提出“圣贤之书,教人诚(一作忠)孝”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页。的思想,认为学习圣贤之书是培养忠孝品行的重要方法。为此,颜氏主张把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

受孔子以来确立的《诗》、礼、忠、孝家教传统影响,新都杨慎家族历来非常重视家族子弟的教育,确立起了“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的家训。这一点在对杨慎的教育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据李贽《续藏书》载:“母夫人教之句读,并授以唐绝句,辄成诵。慎奋志诵读,不出外户。”②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十一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58页。可知,杨慎的母亲黄夫人非常重视杨慎的教育,从小就注重培养杨慎发奋读书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杨慎在回到新都老家后,祖父杨春也利用这个机会亲自教授其《易经》和作文。

大父留耕公并授以《易》,两旬而洽,不遗一字。③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十一册,第258页。通过以上杨慎从小所受家庭教育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新都杨慎家族已经形成了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

在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杨慎家族也非常注意家族成员的品德培养和良好家风的养成。受《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杨春不仅用“修身正家”来教育杨廷和诸子,还把这一思想上升成为了杨氏家族每位家庭成员的分内之事,并将修身之道推及至为官治国。他说:“修身正家,吾人分内事;居官能推之国与天下,乃为实用。”④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第19页。受杨春“修身正家”家教的影响,杨廷和在对杨慎进行教育时,也始终把“修身齐家”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他说:“读书登科是第二事,修身齐家乃第一事也。”⑤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第19页。在这里,杨廷和通过读书登科与修身齐家的对比来突出“修身齐家”在子女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与此同时,杨廷和还以正、直、忠、厚教育子女立身行事,提出“立身四字:正、直、忠、厚”⑥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第27页。的家教思想。在父亲杨廷和的教育下,杨慎重礼崇义,养成了“礼不忘于口诵,义每绝于币交”⑦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第27页。的优秀品格。从以上杨慎家族的家教案例和家训中,我们可以知道杨慎家族已然形成了重礼崇教、修身齐家的家风传统。

(二)节俭持家、以勤守业

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御孙就把节俭当作人们共同的价值遵循,提出“俭,德之共也”⑧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79页。的主张。此后,节俭这一美德逐渐发展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汉初名臣萧何就希望后世子孙能够继承自己节俭的品格,提出了“后世贤,师吾俭”⑨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19页。的家教主张。诸葛亮则把节俭放在君子品德养成的基础性位置上,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⑩张边科,科淑珍:《诸葛亮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的诫子名言。与此同时,部分家训对后世子孙如何践行节俭也做了明确规定。如东汉大经学家郑玄就指出家人应该从饮食和穿着两个方面来践行节俭,他说:“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恨”。⑪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10页。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则从礼仪角度对节俭做了规范,提出“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⑫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42页。的思想,要求后世子孙要简省礼仪。

受节俭这一传统道德影响,杨慎家族也非常重视勤俭节约这一良好家风的养成。杨玫之妻熊氏在丈夫到贵州做官时精心操持家务,养成了“一钱不妄费”的节俭习惯,并在长期家务料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了“四重”家训,赋予了“勤”“俭”这一中华传统家风以新的内容。首先,“家人重执业”指的是家族成员要重视事业,通过勤劳于事业而自力更生,让家族得以延续发展。对此,其子杨春解释道:“人必有业,方可生财兴家。故此取邓禹十三子,各择一业之法,首重执业,以期尚勤也”。①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第56页。通过杨春解释,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熊氏所说的“重执业”之“重”具有“尚勤”的含义。“家人重执业”即家族成员不仅各自要有自力更生的事业,还要勤勉于自己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生财兴家”。不仅如此,“四重”家训“家产重量出”一条也赋予了“俭”以新的含义。通过杨春“此量入为出之法,亦期崇俭之意也”②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第56页。的注解,我们可以知道“俭”不再仅仅指的是饮食衣服等个人生活方面的“菲”与“薄”,它指的是整个家族所有支出要节俭和家产管理上要量入为出。可见,杨春认为此条家训的重点在于告诫家庭成员要崇尚节俭,生活上要量入为出,不要寅吃卯粮,入不敷出。虽然,此条家训的目的在于告诫杨氏子孙应重事业,但却从侧面反映了杨氏家教对子孙“尚勤”“尚俭”的要求。与此同时,杨春对“四重”家训的注解,不仅表明熊氏的家教思想在家族内部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也标志着杨慎家族已经确立起了节俭持家、以勤守业的“尚勤”“尚俭”家风。

(三)清正廉洁、报国恤民

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的典型特点。正如《周易·序卦》所说:“有父子然后有君臣。”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6页。由父子而君臣,《周易》将家庭伦理直接引申为社会伦理和政治道德。以此为依据,孔子提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48页。的主张,不仅将子对父的孝扩展为臣对君的忠,也将治家作为了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孟子对此进行了发展,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83页。的观点,进一步明确地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的基础。由此,中国传统家教多强调为官清正廉洁、报效国家体恤百姓。受清廉门风影响,徐勉认为与其留给子孙大量的黄金还不如让他们学通一部儒家经典。当门人故旧在劝徐勉置营产业之时,徐勉的回答是:“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軿;如其不才,终为他有”。⑥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83页。可见,徐勉很好地传承了家族清正廉洁的清白家风。与此同时,报效祖国、体恤百姓也是传统家训的重要内容。如许相卿在其《许云邨贻谋》一书中就详细地规范了家族子孙的为官之道。他说:“壮而入仕,固当不论尊卑,一以廉恕忠勤,报国安民为职。”⑦许相卿:《许云邨贻谋》(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33册),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第181页。另外,许相卿在家训之中也对如何周济邻里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家族成员多做“周族邻,赈贫贤,恤孤嫠,给佃人,修桥梁”⑧许相卿:《许云邨贻谋》(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33册),第182页。的义事。可见,报效国家和体恤百姓也是中国传统家风家训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自杨玫中贡生走上仕途,新都杨慎家族就开始养成清正廉洁、报国恤民的家风。官居明代内阁首辅的杨廷和在辅佐世宗之时尽心竭力,“事事有所持诤”。⑨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036页。对于嘉靖二年(1523)明世宗在江南秋后旱涝灾害相继发生,民困财竭时仍然派遣内官提督苏杭织造的情况,杨廷和多次上疏请求停止织造。他在第二疏中就说道:“非敢固执己见,违拗不通也,执祖宗之法,欲望陛下遵而行之,以保宗社。”①杨廷和:《杨文忠公三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97页。对杨廷和这一为国为民敢于直谏的行为,蒋冕评价为“忠诚而刚正,知有国家而不知有身”。②焦竑:《国朝献征录》(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503页。杨廷和为官一腔忠爱、一心为国为民的品格,也深深影响了其子杨慎。在供职翰林院期间,针对明武宗荒淫无度而导致朝纲废弛的情况,杨慎敢于上疏直谏,写下了著名的《丁丑封事》。不仅如此,杨慎还在诗中对明武宗在宣府的荒淫行为进行了批评。诗云:

石头城畔莫愁家,十五纤腰学浣纱。

堂下石榴堪系马,门前杨柳可藏鸦。

景阳妆罢金星出,子夜歌残璧月斜。

肯信紫台玄朔夜,玉颜珠泪泣琵琶。③杨慎:《升庵全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7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21页。

诗歌从字面上来看写的是莫愁之事,而实际上是借莫愁写明武宗留宿妓馆的事情,对武宗不顾边患、嬉游淫乐的行为进行了讽刺与批评。杨慎的这一做法,不仅体现了他“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谅无补于事业,要不负于君亲”④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第13页。的义利观,也是杨氏家族清正廉洁、报国恤民家风的最好传承。

正所谓“治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在修其身”,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8、10页秉承着杨春“修身正家,吾人分内事;居官能推之国与天下,乃为实用”⑥李汤,李晓宇:《清白与丹心——新都杨慎家族传世家语》,第19页。的家教,杨氏家族的家风家教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始终把“修身齐家”放在“第一事”的位置上。在修身方面,重视家庭成员的教育和良好品行的养成,把“正、直、忠、厚”当作立身根本,提出了“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的家训。在齐家方面,重视勤俭节约家风的养成,提出了“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的家训,形成了“尚勤”“尚俭”的杨氏家风。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教育在外为官的子弟要“清素”,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上要“事事有所持诤”,形成了清正廉洁、报国恤民的家风。

三、杨慎家族家风文化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5版。这要求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都杨慎家族家风文化作为巴蜀家风的典型代表蕴含了丰富的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杨慎家族家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不仅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有利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建立。具体而言,杨慎家族家风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杨慎家族家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⑨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杨慎家族家风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勤俭、忠孝、仁义等道德伦理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涵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杨慎家族家风中所包含的修身治家、行善乡里、报国恤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要求联系密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来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①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光明日报》2014年5月5日,第1版。杨慎家族良好家风的养成正是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展开的。在修身方面,把“正、直、忠、厚”作为立身根本;在齐家方面,提倡勤俭节约,形成了“尚勤”“尚俭”的家风。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教育在外为官的子弟要“清素”,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上要“事事有所持诤”,形成了清正廉洁、报国恤民的家风。杨慎家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层面的优秀家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的要求提供了精神滋养和可资借鉴的方法,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层面落细、落实,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家庭与社会中的传播与认同。

(二)弘扬杨慎家族家风,引导孕育社会好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的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②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293页。在传统中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③秦惠田:《五礼通考》卷168,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5页。的社会结构影响下,传统中国家庭家教强调与邻为善,行善乡里,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产生于中国乡土社会的杨慎家族家风,非常重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和睦关系的养成。受“修身正家,吾人分内事;居官能推之国与天下,乃为实用”家教的影响,杨慎家族成员在外做官,始终不忘为国为民的同时,也非常重视造福乡邻,建设家乡新都。杨春就是杨氏家族中造福乡邻的代表,他就曾拿出俸禄的一部分来修缮新都南门外清源河上的桥梁。当见到新都城墙年久失修,他就动员儿孙们将原本为杨慎修筑状元牌坊的资金用来加固城墙,让乡邻们免受叛军伤害。受父亲杨春影响,杨廷和守孝在家时也不忘民生疾苦,组织乡亲兴修水利。杨慎家族和睦与邻为善,行善乡里的家风,不仅造福了家乡人民,也有利于良好乡风的形成。当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时期,杨慎家族家风对于社会主义好风尚的孕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④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第293页。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杨慎家族家风蕴含的与邻为善,行善乡里的思想有利于更好地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淳朴民风。杨慎家族家风倡导的勤俭节约有利于约束村民间“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的行为,引导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⑤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第294-295页。

(三)挖掘杨慎家族家风,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6日,第2版。朱熹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8、10页。这要求我们重视家庭的建设,注重良好家风的养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⑧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5年2月17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17/c_1114401712.htm,2022年5月30日。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需要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⑨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杨慎家族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孩子品德、和谐家庭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杨慎家族家教注重子女正直品德的培养和勤俭持家作风的养成启示我们当代家庭教育应该重视青少年德育。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广大家长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帮忙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杨慎家族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也启示我们当前青少年的家庭德育要重言传身教,通过身体力行、耳濡目染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①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这要求家庭教育要将爱家与爱国有机统一起来,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家国天下思想,充分利用传统家风家教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建设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共同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尚。

此外,《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规定党员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这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②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页。杨慎家族清正廉洁的清白家风启示领导干部应把家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生活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在做到廉洁修身之时,也要做到廉洁齐家,过好亲情关。同时,要加强对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的作风教育,培育清正廉洁的良好家风,筑牢拒腐防变的家风防线。

猜你喜欢

杨慎家训家教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训伴我成长
小杨慎智对先生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杨慎:这个状元郎没有情趣
杨慎的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