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支书』的乡村梦
——记城区义井镇王家峪村『榜样兵支书』张恩

2023-01-20郭祯田

娘子关 2022年6期
关键词:王家村民

◇郭祯田

甘地说:就物质生活而言,我的村庄就是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世界就是我的村庄。

2022年9月15日,中共阳泉市委组织部与阳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关于表彰阳泉市第一届“榜样兵支书”的决定。城区义井镇王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恩与其他五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农村一线岗位上工作实,能力强,作风好的优秀“兵支书”,经逐级推荐,层层选拔,最终脱颖而出,获得这一荣誉。

秋分将至,一场秋雨过后,我来到了位于市南外环路义泉街旁的王家峪村。

初次与张恩见面,直观印象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干练。连着接了几个电话,似乎是在安排与村里有关的事项。放下手机,听我说明来意后,张恩感叹道:真的不容易,我领着你去咱村里转转就知道了。

张恩先给了我一份这次“榜样兵支书”的上报材料——《永葆军人本色,努力打造最美乡村》,说这个材料是村里整理的,主要的事情都点到了,你回去慢慢看。然后又拿出一本相册说,咱还是到现场去看看吧。

这本厚厚的相册,是村容村貌整治改造,尤其是全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期间,王家峪村拆除临建,整治修缮街道沟壑前后的对比照片。我们从陆家沟开始,到王家大院,又到王家大坡,响家峪……按照相册上整修前后的对比图一路走下来,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听着张恩对每一条街,每一道沟,每一座厕所,每一处临建进行整治的故事,听着他带领支村两委一班人在艰辛的劳作中取得山西省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村,山西省卫生村和省级善治示范村等一项项荣誉,我突然想起央视的一句广告词:除非亲临,无法言说。

在村里走了一圈,彻底解除了我心中一个最大的疑惑。

近年来也陆续到过一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达小康的明星村。但有些村只有耸立的高楼,宽阔的广场,可与城市媲美的健身娱乐设施,却怎么也找不到故乡和家园的感觉,勾不起乡愁的回味——我们记忆中的乡村消失了。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应该是我们对乡村,对家园,对故乡景致与精神寄托的最起码也是最深切的要求。而王家峪村,在张恩和支村两委一班人带领下,做到了。

告别低调而殷实的王家峪,我又想起了作家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中说过的话——

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

今年56岁的张恩,从1997年31岁当上村支书,至今已经25个年头了,这与义井镇各村,甚至于全市其他各村相比较,也算是名副其实的老支书了。对于自己的故乡,他离开最长的时间,还是入伍当兵的那几年。

张恩说,不去当兵,就没有我的今天。而谈起当初为什么当兵,他更是直言不讳:年轻时顽皮捣蛋,学习也不行,就想着报名参军,给自己找个出路。连着三年,头一年报名,岁数不够;第二年报名,指标满额了;到了第三年,也就是1984年11月7日,张恩终于如愿以偿,走进了渴望已久的军营,走进了这座锤炼意志与品格,责任与担当的大熔炉。

张恩所在的部队,驻扎在河北张家口,正值隆冬季节,有时气温会下降到零下30多度。四个月新兵训练更是超强度,超标准的严格。尽管也后悔过,但他选择了相信老班长的话——当兵可能后悔一阵子,但绝不会遗憾一辈子。

他选择了咬牙坚持。

当兵的第二年,张恩因表现优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参军并入党,对于过去少不更事,甚至有些顽皮捣蛋的张恩来说,就像一次浴火重生,从内心里更加坚定了自己跟党走,听指挥,重承诺,敢担当的决心。从此,有三组数字永远印在了张恩的脑海里:参军的日子,入党的日子,部队的番号。

最初本想通过当兵,找到一条跳出农门的出口,但是,1988年1月退出现役后的张恩,在郊区武装部干了五年,却未能转正。于是他于1993年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王家峪村干起了个体经营。有过部队历练与机关经历的他,靠着坚韧与机灵,靠着讲诚信、守承诺,那几年他的个体经营可以说顺风顺水,每年能挣个几万元,还能有将近半年的休闲时间。已到而立之年的张恩,本可以就这样自在而殷实地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过好自己的小光景,但现实和命运却早已为他安排了更大的重担。

1997年7月的一天,张恩接到镇党委的通知。通知说,经过王家峪村党支部推荐和上级党委考察,虽然王家峪村党支部还没到换届的年份,但根据村里的现实情况,组织上决定让他临时担任王家峪村党支部书记。

王家峪村当时的现实状况是个什么样呢?可以说是王家峪村有史以来集体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也是王家峪人心最涣散的时期。除了长期欠缴电费、水费、税费外,还欠了两百多万元的外债。由于邻村煤矿的越界开采,造成王家峪村140余户民房不同程度受损。每天都有村民到乡镇和市政府上访,最多时一天的上访人员达百余人。

临危受命,张恩接下了王家峪村这个烫手的山药。他不是不想拒绝,但是拒绝的理由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他知道自己是当过兵的人,也是一名党员,王家峪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党组织让他承担一个党员,一个基层党组织应当承担的使命。这就如同战时的军令,什么样拒绝的理由都是软弱自私的。他想起了早已熟记于心的军人的优良传统,那就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

从此以后的二十五年里,张恩将这三个“特别”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那些难熬的日子里,张恩顶着巨大的压力,顶着许多村民,甚至是村干部的观望和不信任,白天东奔西跑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运用法律手段与邻村进行赔偿协调。晚上还要挨家挨户做上访村民的劝阻工作。每天晚上过了午夜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与过度焦虑,一段时间内他总是失眠,有时吃三次药都无法入睡。

就这样,经过五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和据理力争,终于合理合法地为房屋受损的村民争取到了赔偿。但是村集体两百多万元的外债,仍然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支村两委的肩头。为了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民就业,经过支村两委会议研究和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张恩主动联系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村办煤矿的开采手续,经过反复奔波与不懈努力,终于使村办煤矿手续齐全,实现了正常开采。

张恩说,其实当时村里的小煤矿开采能力很有限,都是些边边角角的剩余煤源,但煤质还不错,每年开采一万来吨左右,不仅逐步还清了外债,集体经济也开始有了盈余。

张恩的习惯是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亲力亲为,尤其是人命关天的井下采煤,是他最放心不下的。那些年,白天忙完工作,他都要换上“窑衣”,与上夜班的矿工下井工作,督促检查矿井安全。就这样从1997年到2007年,村办煤矿又运营了10年,为村集体经济积累了一定的家底,直到矿井政策性关闭。

从当上村支书到支村两委“一肩挑”。张恩就给自己定下了“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的规矩。同时给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标:一要强化党的建设,做支村两委一班人的领路人;二要创新发展思路,做全村经济建设的带头人;三要关心群众利益,做村民的贴心人。

规矩也好,誓言也罢,说在桌面上容易,落实在行动中才能服人。

当时村里没有钱,但摆在张恩面前的三件事又必须做。他的做法是,在具体行动中抓党建,立规矩。在为村民办实事、办要事、办急事中,锻炼队伍,树立党员干部在村民心中的形象

第一件事是解决村民的吃水难。2002年之前,村民的饮水主要靠的是天水,村里的居民用水只能做到定时定点开水接水,引起过不少村民的抱怨甚至是争斗。于是他带领支村两委班子实地考察,请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在2003年修建了300立方米的蓄水池,铺设管道3万多米,将自来水引进了每家每户,保证了村民全天候有水吃。

第二件事是解决村民的出行难。多年来,王家峪村的村道小巷全是土石路,村民出行晴天尘土飞扬一身土,雨天道路泥泞一身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恩多次到公路交通部门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动员党员带头,群众自愿参加义务劳动,在2002年硬化了村里主干道2公里,户户通3公里。为了让村民能到最近的狮脑山锻炼身体,同时打通在馒头山(五指山)开发采摘园与红色旅游景点的路,又投资修建了2公里的健身路。

第三件事是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由于王家峪村属于阳泉市城区规划范畴,多年来一直没有批准宅基地的建设,再加上刚上任时邻村越界开矿造成的村民房屋损坏,村民住房紧张成了王家峪的一大难题。张恩带领支村两委班子迎难而上,通过到土地、住建、规划等部门争取政策支持与协调,2002年村里修建起了第一栋住宅楼,解决了36户村民住房紧张的困难。2005年修建了11户二层小楼。2011年又在关闭的村办煤矿原址上修建起了16000多平米的四栋住宅楼,使138户村民住进了敞亮舒适的“佳峪”小区,居住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王家峪村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对村里原有的老旧住房没有拆毁,保留了原有的村容村貌。许多村民既拥有旧的房屋窑洞,又住着现代化的楼房,留住了儿时的旧宅院,也留下了可以记得住的乡愁。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的深入人心,村里原有的煤矿、砖厂等村办企业陆续关闭。如何在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中掌握政策,抓住机遇,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了张恩和他的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关注的重点。

2004年开始,张恩通过朋友介绍,互联网招商,主动到企业对接等多种渠道,将现代销售4S店落户王家峪村。2003年和2009年,他经过协调分别引进了宏厦三建和彰德驾校在村里落户,既增加了集体收入,也为村里解决了数十人的就业岗位。

王家峪村坐落在狮脑山下,南外环旁边,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后花园。2017年王家峪村与整个义井镇一起,由郊区归属城区管辖后,接着全市又掀起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新高潮。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标准严,要求高,难度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张恩与支村两委以及村民代表商议,经过“六议两公开”程序,投资1300万元对全村人居环境进行了提档升级,大面积改造铺设污水管道6000多米,污水管网全部并入市区管网,为全村224户进行煤改气,完成了183户旱厕改造,修建了6个水冲式公共厕所,整修危房3000平方米,密闭了村里的河道,在上边修建了文化长廊和凉亭。如今的王家峪村干净、整洁,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道敞亮,小巷幽静,连片的古院落垂花门、砖雕、木雕、石雕等保存完好,参天的古树与葳蕤的花草相映成趣,既有古村落的厚重与沧桑,又呈现出新时代的雅致与亮丽,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每天的清晨与傍晚,周边的市民都愿意来这里边健身边观光,节假日更是成了市民休闲、采摘、访古、尝鲜的网红打卡地。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场硬仗。王家峪村陆家沟的改造就是一块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至今让张恩记忆犹新。当年的陆家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蚊蝇乱飞,气味难闻,几乎就是一条脏乱不堪的垃圾沟。在全市创卫初期,市有关部门几次下沉调研,市委书记亲自到现场暗访,陆家沟成了市里创卫改造的督战点,要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改造完成,并且明确了市领导带领各部门人员来王家峪进行现场观摩的具体时间。2019年5月1日一大早,张恩带领支村两委全体人员,发动党员群众齐上阵,没日没夜连轴转,清理垃圾拆除临建,修护边坡整修危墙,开挖污水管道,改造沿路旱厕,建造化粪池……张恩每天都穿着工服雨鞋盯在工地上督战。

21天半,陆家沟的改造圆满完成。过去脏、乱、差的垃圾沟,蝶变成一条干净整洁,曲径通幽的村巷。5月26日的观摩现场,市委书记再次来到陆家沟查看,对王家峪的当家人和全体参与陆家沟改造的村民竖起了大拇指。在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后,王家峪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市里几大班子,兄弟乡村干部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那天与张恩在村里走了一圈,沿路除了雨后落下的几片树叶外,竟然没有见到一个烟头,一张废纸片。

张恩说,全村的角角落落,他躺在床上或坐在办公室里都能清清楚楚地知道哪儿是个什么样子,哪儿预计会有什么问题。全村有两名保洁员,每天的任务除了清扫保洁,就是督促村民做到垃圾不落地,全部倾倒在定点设置的垃圾箱内。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素质与文明意识也大大提升了,大家都像爱护自己家的客厅一样,爱护着村里的一草一木。

与张恩一起在王家峪村里边走边聊,在村委会门前,碰到张恩的妻子王玉萍正在广场上的核酸采集点做核酸。于是便趁机对王玉萍做了一番采访。

王玉萍是魏家峪的娘家,当年张恩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在郊区武装部临时干着,工作还没有稳定下来。这一时期,经人介绍玉萍与张恩谈上了对象。当时张恩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两人刚结婚那阵子,因张恩家的住房紧张,还在魏家峪村王玉萍的娘家住过几年。

玉萍说,他家的条件比起俺家来还差不少,当时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就是看准了他的实诚,为人忠厚。最后又加了一句“就是脾气不好,经常得罪人”。

在一旁一直没有吭声的张恩有些急了:“那些年刚当上村支书时,亲朋好友见了我都是这样一句话——不要得罪人。可是在村里当这个家,不得罪人就开展不了工作,不得罪人就等于不作为。”

王玉萍说,张恩刚当上村支书那阵子,因为要重新按照政策法规和村里的实际情况对土地承包、砖厂承包等事项进行核查调整,对私挖乱采等违规行为明令禁止,牵涉到了部分村民的个人利益,于是得罪了不少人。最严重的时候竟然有人趁着夜色,连着三次向他们家里放炮。炸破窗户不算,穿过窗户直接在屋里爆炸,吓得玉萍抱着孩子躲回了娘家。

王玉萍提起当年那些事也有些激动。说,有人大过年往家里放炮,我们娘儿俩心惊胆战东躲西藏。他张恩倒好,自己干了一年开不上工资,还要向亲朋好友一万两万地借,为村干部和工作人员发工资。一年到头,我得不到他一分钱,俺妈家过年过节还得接济些米面油,我还得自己出去打工,养活儿子。

张恩说,组织上让我做王家峪的当家人,我就得将王家峪的光景当作自己家的光景来过,就不能怕得罪人。而要想让村民信服,就要把每个村民当作自己的家人,不对的地方要批评教育,遇到急事难事,更要出手相助。

村里有个青年,一次大阳泉矿的拉土车要经过村里,提前打了招呼后村领导已经批准。但是这个小青年喝上酒拦住人家的车要钱,张恩知道后,觉得太不像话,丢了王家峪的人,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当场将这个年轻人狠揍了一顿。后来虽承认了自己不该动手,还赔了人家一万元钱,但二人从此结下了梁子。一些搞私挖乱采,乘机想捞些好处的人,因为张恩强硬地阻止,便怀恨在心,挑唆年轻人到处告张恩的状。告来告去,这个年轻人看到的现实是,张恩所立的规矩,所办的事情,都是为了全村人好,为了王家峪好,从此再不告张恩的状。

村里的商允书如今已是76岁的老人。当年重新核查前任村干部与村民签下的土地承包合同时,张恩按规定进行了调整,因为利益关系,商允书一家对张恩意见很大,全家人见了张恩就像见到了仇人,横鼻子竖眼。那一年商允书的儿子开车进村委会的大门时,不慎挑断了大门的横梁,当场被砸身亡。张恩及时赶到联系抢救,操办后事,又为商允书家申请了低保,村里有什么活儿计就记着让商允书的家人去挣些钱贴补家用。如今说起张恩来,商允书一家是赞不绝口,因为他们切实体验到了这个当家人的难,更知道了这是一位为了整个王家峪好,公正公平又不乏温情的当家人。

王家峪村的村民如果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愿意让张恩来当总管。一来是张恩办事公道,有威信;二来张恩是村领导,办这类事情懂政策,有分寸,不该花的钱绝不让乱花。村民郗瑞家的孩子要结婚了,来请张恩当总管,张恩就故意推辞说,你郗瑞到处告我的状,我给你当这个总管不合适。郗瑞笑嘻嘻地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谁挑唆我告你我也不告了。你是个公正的人,这个总管你必须得干。因为郗瑞心里也有一杆秤,当他家的生活遇到困难,孩子犯病需要花钱时,是张恩根据实情为他家申办了低保,还为他的妻子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说起村里的红白事,村党支部副书记吕志文说,以前办事人们好攀比,硬着头皮花钱撑面子。这些年因为村民家遇上红白事大都请张恩书记当总管,风气就渐渐地变了。以前是前后吃三天,现在帮忙的人只吃两天的饭。以前凡是上门帮忙的人都要给3盒烟,现在帮忙的写在榜单上,一人给2盒烟。别看这一个小小的变化,给办事的主家能节约不少钱呢。

在吕志文的办公室,正好碰上来商量工作的村委会副主任王东。听说我是来采写张恩书记的,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拉开了话匣子。王东说,他跟张恩搭班子二十多年了。苦是吃了不少,但是干得心顺,干得自豪。王家峪跟人家富裕村比起来,还是家底薄,但是实实在在干了些让村民能感受得到的民心工程。224户的煤改气工程,183户的旱厕改造工程,在全市都是最早的。这些工程的实施,让王家峪的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蚊蝇少了,空气好了,村民也变得文明了,你说咱这当村干部的自豪不自豪?

吕志文说,张恩书记是个谋事的人,支村两委碰头定下的事,就必须干成,今天的事必须今天干完。问起两人对张恩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们的书记有些“抠”,什么也舍不得。村里投资进行大面积环境改造时,拆掉的旧房,每一块砖他都舍不得扔掉,能用的就一块块刮干净备用。他说,一块砖三四毛钱,省下的就是赚来的。看到南外环上有拉混凝土块的车辆,张恩就引导人家把这些弃用的混凝土块拉到村里,修建村里的河坝、护坡时全部用上,既美观又坚固,为村里又省下一大笔钱。

吕志文说,张恩书记把村里的光景当自己家的光景来过,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在他们家,用过的牛奶盒、方便面箱,他都要叠起来,压整齐,让嫂子卖给收废品的。我们一起出门办事,到了饭点,张恩书记点的菜总是炒土豆丝、炒白菜之类。

张恩当了25年的支书,在这个位置上,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经历过。他说,当领导挨群众的骂是很正常的事,这是群众的权利。关键是自己的头脑要清醒,看看这群众的骂是不是有道理,如果是自己性格急,脾气暴,工作方式简单粗暴,那就认个错,道个歉,今后注意。如果是因为公道公平,干涉了人家的个人利益,也应该理解,有冤屈自己憋在肚子里慢慢消化。如果是因为自己不公道、谋私利,那群众骂你就是活该,党纪国法也不容许!

25年前,张恩刚当上村支书时,只有31岁。经过多年的历练,他深深感觉到支村两委班子的团结是最重要的,必须拧成一股绳才能产生战斗力。当过兵的他,知道部队的锻炼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因此他不仅鼓励自己的儿子参军服役,对村里的现役军人和军烈属也很关心。村里的王晓瑞2021年参军,晓瑞的母亲有残疾,作为退役军人事务站站长的张恩,一面叮嘱王晓瑞安心在部队服役,一面多方关照晓瑞的母亲,为她申办了低保。

在支村两委班子中,张恩也很重视对有过军队历练的人员进行培养锻炼。现在支村两委班子只有四人,支部副书记吕志文就是退役军人。张恩说,现在我们班子的平均年龄44岁,最年轻的33岁,而且有两个本科文凭,两个大专文凭。支村两委的年轻化,高学历,团结一心,为王家峪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说起王家峪的未来,张恩更是满怀信心。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早已在他心中绘就——

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的实力是基础。张恩说,现在的王家峪村还有一千五百万的家底,村民人均收入大约在1.5万元。守好家底的同时,他计划让已经住进新家,还有旧院落的村民,有经济能力的按规划进行整修,通过出租、办小超市、农家乐等方式增加村民的收入。还有些古旧院落整修成本大,村民负担不起,经过与村民协商,由村里收购,统一投资规划整修后,用来开发古村观光、民宿等,增加村集体的收入。

投资1300万元对全村人居环境进行大面积,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到明年可以基本完工。下一步将重点开发打造狮脑山下的馒头山(五指山)抗战遗迹遗址,争取创建成省级红色旅游景点,为狮脑山这座红色的山、英雄的山再添一抹亮色。

在馒头山二十五亩种植采摘园的基础上,明年开始立项一百亩农业项目。在村里重点修缮王家大院古建筑群,改良提升农家乐和民宿,将王家峪与狮脑山红色景区连通,使王家峪村逐步具备红色旅游,古村寻访,花果采摘,以及品农家饭菜,住别样民宿的城市后花园功能。

走进位于南外环边,书有“王家峪村”的花岗岩牌楼,沿着宽阔的大街前行,街道两侧绿树成荫,“仁义礼智信”等宣传墙画鲜艳夺目,长廊、凉亭以及健身器械让人感觉来到了一处很大的城市居民区。但当你来到那棵挺拔而繁茂的百年古树旁,看到巍峨的大山石上“峪康”二字时,往两边的古街、小巷走去,立即会感受到城市所没有的曲径通幽,屋舍俨然,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描述会跃然心头。

在响家峪路边,四组“王家峪乡风文明”的展示墙分别讲述着这块神奇土地上的古往今来。

王家峪最有名的古建筑群要数王家大院,从清雍正年间王家祖上迁居于此,到清末民初王家在京城前门大街租赁房屋,开起染坊,凭着吃苦、勤俭、不亏尺、不错乱的经营理念,一步步创建了“东晋和”“西晋和”著名品牌。家业发达后,王家在故乡置地修宅,“纯一堂”“寿山堂”等偌大的家业,形成了可与大阳泉“魁盛号”、小河“石家花园”、官沟“银圆山庄”相媲美的王家大院。

张恩说,王家峪村就是因王家大院而得名。如今以王氏兄弟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定人“走染坊”的传奇经历虽已成为历史,但王氏家族从农耕到经商一路创业,又反哺回馈乡梓所体现出的勇于进取,锐意开拓的阳刚之气;崇尚信义,诚信经营的公德意识;不畏艰苦,崇尚勤俭的创业精神,对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的后人,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应该继承下来,传承下去。

在“全民支前保家园”展墙前,张恩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力主在与狮脑山相邻的馒头山(五指山)打造红色景点的设想。他说,因为馒头山就是狮脑山的一部分,并且就是抗战时期抗日军民反击日军“囚笼政策”的主战场。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为了支援子弟兵作战,王家峪村民和狮脑山附近村子的百姓,在这一带设立了七个野炊点,为子弟兵烧火送饭。在1947年解放阳泉的战斗中,王家峪人更是户户出动,人人出力,为彻底解决盘踞在狮脑山上的阎锡山部队,为阳泉市全境的解放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第一座人民城市,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张恩说,当年的炮楼、碉堡、战壕等遗迹,虽然已经随着岁月的流淌而逐渐消失,但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在王家大院“纯一堂”西南方向的空地上,耸立着一棵有数百年历史的皂角树。伴随着岁月的流淌,它默默地见证着王家峪村的沧桑巨变,从艰苦创业享誉京城的王家染坊,到全民支前的抗日模范,从大集体时代全市农业战线的旗帜“红星果园社”,到如今的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善治示范村,以及市级文明村,阳泉市美丽乡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等等。——如今仍枝繁叶茂的皂角树,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它将进一步见证“兵支书”张恩带领王家峪村走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王家村民
有了“红色代办员” 村民办事不出村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王家新的诗
王家湾
王家春:一场“自我”的绘画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