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逻辑契合及建构策略
2023-01-20关明
关 明
(1.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荆州 434023;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4)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性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紧扣时代要求寻找新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1],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场所,有必要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积极探索思考“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契合逻辑与建构策略,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帮助其建立“四个自信”,增强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在高校推动立德树人工作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史”教育作为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两者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因此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增强了“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共鸣
在人才培养的标准上,“四史”教育与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也是落实人才培养、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将理论价值与精神力量进行吸收和转化,变为创造物质价值的实践动力。“四史”教育就是要通过让学生掌握历史中所包含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深刻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改革开放、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历史必然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自豪感[3]。“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能为“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提供历史线索,找到事实依据,夯实历史支撑,能将思政元素进行串联,使思政元素与历史进行有效融合,让专业课产生“味道”。同时,“课程思政”与“四史”教育的融合,强化了学生辩证历史思维,让学生以历史自觉来把握历史规律、辨析现实情况、判断发展大势,用学生易于认同和接受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的学理性、生动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在将“四史”教育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同时,增强了“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共鸣。
2.拓宽了“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
从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我们可以知道,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能够助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判断、借鉴历史的能力,从而保证其对历史过程、现象、事件和人物的准确把握[4]。“四史”教育不仅需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还需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的“课程思政”作用。目前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践运用过程中,均要求各门课程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重任,而“四史”教育恰是达成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四史”教育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历史人物出现的特殊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发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跳出历史虚无主义的窠臼,进而系统性地分析、思考历史人物和事件,避免断章取义、片面理解,甚至以当下背景去审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掉进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同时从改善“课程思政”供给侧来看,“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不仅增加了专业课程的鲜活气息,也增强了授课内容的生动灵活性,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拓宽了“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
3.增强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仅包含“思政课程”讲授,还包括“课程思政”教学,当然也少不了“四史”教育。“四史”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三者相互融合,才构成了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课程思政”如果忽视“四史”教育,往往易成为枯燥而没有味道的讲授,不仅会削弱育人效果,还会导致学生思想认识上出现反向错误理解,从而倒向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支持者和传播人。“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不仅为“课程思政”输送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同时也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正确认识历史规律的视角。一个思政元素背后所关联的历史背景、人物,使得课程教学更加立体,并能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从而达成育人目标。“四史”教育通过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提升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将“四史”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5]。例如:地质方面的专业课教师在讲授学科发展起源时,一定会提到李四光,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也为中国原子弹、氢弹成功研制和国家石油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讲授他的事迹,进而介绍学科发展进程,引领学生投身行业发展,实现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二、“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逻辑契合
探明“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逻辑契合点是寻求建构策略的重要前提。“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之间不是分割独立的,他们彼此之间互有关联,在教育内容、教育价值、教育主体等方面存在共通性,具体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同向性、教学主体的同行性和教学内容的联结性。
1.“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存在价值的同向性
“四史”教育旨在通过让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6]。因而,“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存在价值取向的同向性。一是“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在培育正确国家观方面具有同向性。“四史”教育极为鲜明的育人目标就是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四史”的全部内容当中,有着明确的价值指向[7]。 “课程思政”通过讲述专业发展史、学科建设史来展现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二是“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在培育正确发展观方面具有同向性。“四史”教育通过讲述党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来帮助了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阐释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课程思政”中的诸多课程同样揭示了自然界、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倡导遵循客观规律与增进人类福祉的发展观。三是“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在培育正确奋斗观方面具有同向性。“四史”教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共和国先辈、新时期的开拓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驱敢为人先、奋斗拼搏、努力追梦的历史过程与精神面貌,可以很好地感染受教育者。同样,“课程思政”的内容也包括许多关于奋斗、拼搏的生动故事,这些故事向受教育者展现了专家、工匠、军人、医护、企业家等社会角色的奋斗精神,传递了奋斗经验。综而述之,“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存在价值取向的同向性。
2.“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存在主体的同行性
将“四史”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体系中,进而构建起“课程思政”的教育平台,其中一个很关键的逻辑契合就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师与讲授“四史”内容的专职思政教师之间存在教学主体的同行性。何谓“教学主体的同行性”?一般是指,“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师和专职的思政课教师之间存在教育使命、教育情怀等方面的一致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四史”教育的专职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存在教育使命的一致性。“课程思政”的教师在依托非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四史”教育时,其教育使命在于帮助学生从“四史”中汲取精神养分,使其服务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扎实的本领、过硬的技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而“四史”教育的专职教师,其教育使命更加明确、更加鲜明,就是让学生通过“四史”学习了解中国人民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以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从最终的教育使命来看,“四史”教育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主体在教育使命具有一致性。第二,“四史”教育的专职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存在教育情怀的一致性。历史教育不是简单讲述故事,而是以一种对党、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爱护、自信的情怀去教育学生,解析个人发展与家国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对知识灌输的超越性。“课程思政”的教师在讲述“四史”的时候,通过介绍英雄先烈们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地将个人发展前途与国家命运炙热相融,引导学生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去。
3.“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存在内容的联结性
研究“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逻辑是否契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之间是否存在教学内容的联结性。从知识元素的联结性来看,“四史”教育讲述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科技等关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内容。而高校开设的课程,譬如政治、外语、物理、机械制造等本身也蕴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四史”与高校课程之间存在知识元素上的联结性。从思维元素的联结性来看,“四史”教育本身是成体系的,看似相互独立的历史内容,其实具有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党的领导贯穿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使得这些历史形成一个整体,即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全过程。所以,“四史”蕴含了一种思维层面的教学元素。“课程思政”依托了很多强调整体性思维的学科,包括气象学、地球物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国际政治学等。因而,“四史”内在的整体性与其他突显整体性特征的课程之间,容易达成思维的相通性。从情感元素的联结性来看,“四史”中包含着诸多鲜活的、积极的具有主旋律、正能量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在其他学科中同样存在,比如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报效祖国的故事,本身就带有“历史教育”的承载功能与价值属性。
三、“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构建
构建“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需要依循两者在教育价值、教育主体、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契合逻辑,对照现实推动过程中的迫切要求,实现“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双向融合,为此,需要从顶层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能力提升、角色互动等方面入手。
1.注重顶层设计,树立“课程思政”落地的实践自觉
“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多部门共同发力、多主体全面参与,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首先,学校党委领导要积极谋划,推动“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学校党委要认真领会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四史”教育的文件的精神,在研读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校情、学情,推动“四史”教育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党委要担当起领导、落实、监督、评估等多项职责,引起学校教师尤其是非思政理论课教师的重视,推动他们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四史”教育;督促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制定计划、开展动员活动,推动“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其次,构建宣传、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实施体系。学校宣传部门要积极宣传,力争在全校师生中掀起学习“四史”的热潮,营造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教学部门要积极落实,鼓励专业课教师担当起“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领路人角色,同时建立相应的完善的质量评价机制;科研部门要围绕“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设置专项课题,强化对“课程思政”相关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2.打造“金课”,构建合理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需要力求形成一个分门别类、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只有依托这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才能有的放矢。因此,这就必然要求学校有意识地打造“金课”,构建融合“四史”教育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一要按照“学院-课程-教师”为构建思路,进行“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由学院对“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形式方法进行宏观设计,紧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由教师作为“主力军”承担好“课程思政”的育人责任,进而将“四史”教育的资源实现科学合理覆盖。二要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融合交叉,完善“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要充分把握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等不同课程类型的特征,按照课程类型召集相应的课程教师实施集体备课,调集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开展课程设计,一起完善“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三要选树典型,打造校级、省级、国家级课程思政“金课”体系。要建设一批“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打造校级、省级、国家级课程思政“金课”,展现“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是合乎政治性、合乎思想性与合乎艺术性的。
3.围绕课程教学问题,多途径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如何掌握“四史”、如何看待“四史”、如何讲述“四史”,是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增强教师融合“四史”教育的教学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面向“课程思政”教师进行“四史”专题教育,增强教师知识储备能力。事实上,对于很多专业课教师而言,尤其是理工科背景的教师,其对“四史”的熟悉程度未必比学生多。针对这种情况,鉴于“四史”教育专职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在教育使命、教育情怀上的一致性,学校层面必须选派“四史”教育的专任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师进行辅导培训,开展专题教育,将“四史”蕴含的道理讲透,深度挖掘专业课的思政教学元素。第二,面向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培训,加强教师教学拓展能力。必须对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培训,使其精准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根本宗旨、基本要求、主要方法,深刻把握“四史”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重点内容,进而将“四史”教育贯穿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实现教育内容的嵌套与教育价值的融合,同时赋予自身更有政治性、伦理性、人文性的教学能力。
4.鼓励角色互动,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学生参与性
在新时代,面对“00”后大学生,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当中去,形成良好的互动。第一,在“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教学。借助专业课“小班制”教学的有利“地形”,大胆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弥补“大班制”教学在有效互动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二,在“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讲述“四史”。新时代青年学生往往具有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新思路、新想法,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开展“给你45分钟,讲述课程思政”“一线课堂,讲述‘四史’”等活动。第三,在“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依然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作为高校思政课的管理者和教学人员,需要抓住“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契机,在“四史”教育全面开展的大环境下,注重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中来,形成不同院系、不同学科学生共同评价的机制,这既是“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的共性要求,也是“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特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