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文刊》
2023-01-19辽宁省通俗文学学会
辽宁省通俗文学学会
冬游中庙
◆◇张青林
此刻,湖水是安静的
老僧在寺庙打坐
古树们在寺院里失语
一座七百年古庙
在八百里巢湖边闭目养神
冬阳穿过袈裟把光照进僧人心田
把寺庙的影子投进湖水
千万尾虔诚的鱼儿
朝拜在湖水里
看不清昨天的我可在其中
天空倒扣湖水
几朵祥云沉入湖底
风是自由的
一艘快艇把我们送上姥山
在山顶我睁大被岁月惊醒的眼
回望一眼
陷了巢州长出庐州
只一声长叹
目光所及
早己人间千年
远处,湖水还在拍打那坐寺庙
寺庙依然在我的心中紧闭双眼
冷光斑
◆◇扬臣
你说,它是今晚的造访者
我们经常环湖散步,随意交谈
也许,冷光斑就在那里
也许,这短暂的沉默让它进入
我们视点的交合处,让这一截弯路
成为今后唤起某种记忆的暗号
脚步声跳出石板路
要替时间维持节奏的习惯
两个身影相互占有,在追逐中彼此消长
比周遭固守的一切更加活跃
若以湖心亭为原点,我们重复画圆
半径明确,只差两颗心的距离
“每转一圈,它都要加固我们的默契”
在路人眼里,我们一直朝前走
趋于完美,冷光斑并不存在
风的钥匙突然打开侧门
两个影子便有了又一种选择
小竹林
◆◇罗方义
竹叶,青黄错落
旧痕新迹,衬映斑驳春秋
叶尖,仿佛隱匿墨客与武侠,润笔试剑
竹笋,毛茸茸
超萌的小神童,似柔却锋芒
耸耸肩,他就是他,穿透想象的空间
与竹相击,风顺着竹节向上翻飞
萦萦绕绕,竹节有声
一节千字寂寞,千字万言典籍
我,把这当私密站台
昆虫鸣笛,明月相邀
不确定的等,或行,清流由竹叶滑向肌肤
夏夜,与母亲
◆◇朱俊
把夜晚穿在身上的母亲
一辈子都在赶路
春天的百花和叶片上的纹路
在母亲的脸上拓下
故乡的阡陌,布满她的眼睛
不善言辞的季节里
月亮和蝴蝶,盘旋在两个时空
一边是母亲的怀抱
另一边,是拉扯着我的梦
挣扎与逃离都是一场不对等的角逐
晚风清爽,人间匆忙
话语,简单朴素
这一生,最初的梦都种在故乡的月亮上
造梦人只有一个
编织的栅栏和荆棘是最好保护
草木繁盛,庄稼成长
在一个夜里,云走,月藏
母亲望着我,像一朵盛开的南瓜花
萤火虫在她的眼眸里闪烁
你是我种下的,最满意的苗子
一张报纸在向我走来
◆◇钟秋生
一张报纸倒立着
在向我走来,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那是刚学会走路的女儿
在学我看报,我的宝贝女儿
她肯定不知道
是和非,爱和恨
奋斗与安逸,坎坷与平坦
春夏与秋冬,高山与大海
并存于世但不可颠倒
也许,在她看来
父亲俯身亲吻然后抱起她
转圈圈
就是周游世界
小镇
◆◇吴日梅
它有消瘦的河流
和古旧的埠头
它有狭长的街巷
和夹杂在日子里的风雨
放眼时光
远眺无声的岁月
牧渔人和流水的跫音
已老去
行走在青石板上的少年
没有再回眸
那个浣纱姑娘远嫁到哪里
如今
我只想豢养一个春天
在骑楼老街的旧标语里
或老字号的故事里
读取它的孤独,沧桑
秋日遥寄
◆◇李嘉轩
该怎样向你讲述,我所生活的土地
秋雨常拜访这里,同虚度的每一岁里
那些未曾预料的相遇,抵达我的生命
然后离开,汇入北去的江水
江面有时高过沙洲,有时高过我
倒影替我在人间吃饭,读书,微笑
我则安静地躺在江里,只是躺着
环顾四周,唯有西岸的山孤独地立着
山上的枫叶落了,油茶林也躲在暗处
水鸟说,许多往事正在寂静中陨落
我在历史的某刻向逝去的时代默默致敬
同时深深渴望着行将破土的明天
时光如此隐秘,而爱情,是另一种神圣
它穿过山间的迷雾,栖居九天云上的月
月不堪其重,一轮轮玉盘坠入人间的湖
湖泊在沐浴,水雾中,窥见你含笑的面庞
不远处,西山以千载的默契跟江流打趣
而一切化作文字,汇成诗,托秋风寄给你
爱情之声
◆◇梁兵
当那声音如雷贯耳而来
所有神经触电一样
抽搐而震撼着
眼睛睁大瞪圆注视着世界
心内惊喜地接受上帝创造下的
男女之间掀动内心波涛巨浪的
日出般绚丽与澎湃的心潮
男女间的娱悦以爱为统领
控制着精神的宇宙
风霜雨雪朝阳西夕
每每上演着刻骨铭心的大片
由每个人,每对情人出演
生死与共,或反目成仇
人间迷幻的场景莫大于此
如黑洞上演着亿年尚未解知的天意
任由评说随意解读
最后,仍是一筹莫展遍地鸡毛
尽管如此仍要歌颂仍要朝拜
一刻也不能放下我们之间
最伟大的爱情
在如来的掌上继续出演
述说不清的爱或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