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01-18李亚瑞杨凤东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脑膜瘤脑组织水肿

李亚瑞 杨凤东 胡 岩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23,38:0112~0114)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附着在上矢状窦的脑膜瘤,约占颅脑内脑膜瘤17%,基底处在矢状窦壁,存在局部浸润倾向,因肿瘤和脑组织间存在明确分界线,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1-3]。治疗原则为在手术操作中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组织,但矢状窦旁脑膜瘤和矢状窦间的关系紧密,术中如处理不恰当,则会出现脑水肿、静脉梗死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存在丰富血运,脑膜瘤不同程度地侵袭重要皮质回流静脉和上矢状窦,肿瘤次全切除,无法将肿瘤组织彻底清除,术后仍会残留、复发肿瘤。矢状窦旁脑膜瘤周围增厚蛛网膜中会存在少许肿瘤细胞,增加术后复发概率。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较多,且这些因素间存在相互协同作用,了解复发影响因素和复发间的关系有利于临床选择更佳治疗和防控方案。本研究选取我院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患者84例,分析术后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84例,男性33例,女性51例;年龄:<60岁32例,≥60岁52例;肿瘤大小:≤4 cm 48例,>4 cm 36例。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MRI、头部CT等检查确诊为矢状窦旁脑膜瘤;②均接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者;③矢状窦前1/3者存在痴呆、头痛、人格改变等状况,矢状窦中1/3者存在局限性癫痫发作,侧肢体力弱。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者;②哺乳期、妊娠期者;③心肾功能不全者;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1.3.1 资料收集 采用我院自制《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收集年龄、性别、病理分型、钙化状况、肿瘤大小、WHO分级、瘤周水肿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共发放84份调查问卷,全部有效收回。

1.3.2 质量控制 经预试验,本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5,各维度分别为0.64~0.77;重测信度为0.83,各维度分别为0.56~0.69,内容效度为0.95。

1.4 观察分析

1.4.1 单因素分析 比较未复发组与复发组患者性别、病理分型、钙化状况、年龄、肿瘤大小、WHO分级、瘤周水肿、术后KPS评分等信息,分析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相关因素。

1.4.2 多因素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以术后复发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复发率

本组84例患者,未复发68例,复发16例,复发率19.05%(16/84)。

2.2 单因素分析

性别、病理分型、钙化状况和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无明显关联性(P>0.05);年龄、肿瘤大小、WHO分级、瘤周水肿、术后KPS评分、脑膜瘤形状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例,%)

2.3 多元素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肿瘤>4 cm、WHO分级较高、存在瘤周水肿、术后KPS评分<70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脑膜瘤形状为非蘑菇形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元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作为脑膜瘤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基本为良性肿瘤,常发生于蛛网膜粒,通常不侵袭脑组织,但往往和大脑镰存在粘连,大约有1/4属双侧性,大部分肿瘤处在矢状窦中的1/3位置,其余可在前1/3、后1/3[4-6]。矢状窦旁脑膜瘤存在血运丰富的特点,受脑内血管、脑膜血管双重供血,临床常以显微手术治疗,属神经外科出血最多的手术中的一种。手术治疗原则上应尽可能对肿瘤侵犯的静脉窦、硬脑膜等进行切除,但显微手术中需要处理受累矢状窦,也需保护皮质中央区脑组织、中央沟静脉,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7-9]。矢状窦旁肿瘤对周围静脉形成损伤,于手术操作中难以完全切除,增加术后复发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率19.05%,年龄、肿瘤大小、WHO分级、瘤周水肿、术后KPS评分、脑膜瘤形状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肿瘤直径>4 cm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复发可能性远高于肿瘤直径≤4 cm,原因可能为矢状窦旁脑膜瘤愈大,肿瘤和毗邻的组织、蛛网膜存在黏连的可能性也愈大,脑组织受肿瘤组织浸润程度更深,肿瘤组织存在压迫并破坏周围血管、神经的现象,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增加肿瘤复发几率[10-11]。WHO分级较高者,分级为Ⅱ级、Ⅲ级者其手术切除风险、术后复发风险均较高,在进行显微手术操作中,医师能依照肿瘤生长状况,适当切除周围脑组织。针对WHO分级较高者,医院可增强术后随访,及时发现复发情况,并采取适当治疗,尽可能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最大程度减轻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存在瘤周水肿会增加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在危险,可能原因在于肿瘤周围水肿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伴发的肿瘤周围神经组织中水含量增多,会影响医师对肿瘤的诊断、治疗乃至预后。瘤周水肿会减少术中肿瘤暴露,加大肿瘤切除难度,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增加颅内压,同时瘤周水肿区的脑组织局部血流量、葡萄糖利用率会降低,产生细胞毒性脑水肿,加重肿瘤占位效应,使肿瘤周围组织更加疏松,降低局部结构抵抗力,促进和侵袭有关的黏附细胞活动,加速肿瘤生长扩散,这些都不利于手术操作,会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增加术后复发率[12-13]。针对存在瘤周水肿者临床应在术前重视对瘤周水肿的控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复发可能性。KPS评分是作为机体健康状况的评分标准,当得分越高,机体健康状况越好,患者耐受程度也越高,能接受更加彻底的治疗。术后KPS评分<70分作为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可能原因在于,术后KPS评分<70分者机体功能较差,术后状态差,存活期较短,抵抗力低下,难以抵御疾病,提高术后复发风险。脑膜瘤形状为非蘑菇形作为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当脑膜瘤形状为蘑菇形时,肿瘤浸润程度较高,恶性几率大,肿瘤可能侵袭脑组织及颅骨,往往无法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提高术后复发风险。鉴于肿瘤基本都在原灶或其周边复发,针对蘑菇形肿瘤的手术治疗应当在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手术范围扩大,而对处于颅底、大静脉窦旁的肿瘤,切除会受限,不必完全追求彻底切除,避免严重后果产生。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肿瘤>4 cm、WHO分级较高、存在瘤周水肿、术后KPS评分<70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脑膜瘤形状为非蘑菇形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临床可据此实施针对性防控干预措施,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结合上述影响因素针对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猜你喜欢

脑膜瘤脑组织水肿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