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钢标丈量高原
2023-01-18田家琦
※文/田家琦
1967年,组织调我去贵州水城矿务局汪家寨煤矿工作,参与“三线”建设。汪家寨煤矿是当时我国江南十一省的最大煤矿,设计年产能150万吨,服务年限一百年。我到汪家寨煤矿后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前期测量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为日后的矿井测量做准备。
从未上过高原的我原以为云贵高原是地势海拔较高的平地,等到了那里才知道,云贵高原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和峡谷,几乎没有平地。我所在的汪家寨煤矿处于三面临山的山凹内,井口海拔高程是1700米,除经过平整的工业广场之外,矿区内的建筑物都在山坡上。
由于前期矿井工程建立的是独立坐标系,与国家测量控制网没有联网,而矿井投产后必须与国家测量控制网统一坐标系统,因此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与国家网相联系的矿区测量控制网。通过搜集与矿区相关的控制测量资料后,我们便开始在矿区踏勘核实已有控制网点,并同时选定矿区下一步生产所需的控制点位。
已有的控制点基本都在山峰的制高点上,与地面的相对高差在三四百米以上。矿区山高岭峻,云遮雾绕,没有登山道路,通视条件不佳,携带沉重的测量工具费了很大力气爬到山顶,却经常碰到通视效果不足以满足作业条件的情况,大家只得无功而返。
矿区控制测量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永久性的特点,为了防止坐标点位不被外界不可控因素破坏,我们选定了用耐腐蚀的角钢加工而成的钢质觇标标架。在如何将钢标架搬运上山的问题上,我们将标架化整为零分解为若干部件,运送上山后再组装埋设,所需的水泥、沙石和搅拌用的水,全靠手提肩扛向山顶搬运。
架设坐标点位的过程十分危险,有一次在“双山”制高点,山势陡峻无路可走,几位同志分散开各自寻路。当我爬到半山腰休息时,往下一看,脚下是深深的峡谷,顿时感到头晕目眩。我马上闭上眼睛,心里叨念着千万不能慌乱,一步一步慢慢挪出了危险地带。
就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我们在云贵高原的高山上埋设了数十个控制点和钢标,为矿区的控制测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时常想:我是幸运的。在我的一生中,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捍卫国家民族独立;六七十年代参加“三线”工程建设,振兴国家不受欺凌;八十年代后矢志高校人才教育,誓为国家培养栋梁。而与我共同战斗的许多战友早早牺牲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一线:战友李培荣长眠于六盘水;战友刘汉权在1971年7月2日井下事故中牺牲时年仅36岁;战友李清华在1983年木冲沟煤矿瓦斯爆炸中牺牲;战友聂朝阳在井下受重伤,失去工作能力……还有更多不知姓名的战友将年轻绚烂的生命定格在了祖国建设波澜壮阔的画卷中。在有生之年,我要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继续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