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风采耄耋时
2023-01-18解惠英
※文/解惠英
在美丽的咸阳湖畔,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位满头华发,戴副金丝边眼镜,穿着得体,精神矍铄的老人背着书包,出入湖边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一所咸阳人的老年大学。她就是从咸阳市妇幼保健所所长岗位上退休多年的老干部、老党员强秋芳。自从十几岁与党的事业结缘,近八十年来,一直初心不改,坚定地跟着党,风风雨雨走到现在。
与革命事业结缘
强秋芳,1931年出生在乾县一户农民家里。1949年乾县解放后,她当了村里的妇女主任,从此便与党的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1950年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天,当了妇女主任的强秋芳,参加土改工作组,由于积极肯干,成绩出色,曾胸戴大红花、身骑大红马代表九乡妇女到县上去开会。之后,她又相继参加了“三反”“五反”及“肃反”等运动,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之后成为一名正式干部,被介绍到永寿县的人事部门。
永寿县山多沟多路难走,她在这里的工作主要是下农村,到基层组织和发动群众。从组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她全程参与。
朴实能干的强秋芳,九年当中跑遍了永寿县的三原九条沟,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沟沟坎坎都洒下了她的汗水和泪水。
后来,她先后担任过县妇联主任、百货公司经理、县卫生局局长等职,一干就是十多年。
1969年,她被任命为乾县卫生局局长,上任后先抓几个公社卫生院的建设,进而又抓“三大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在乾县北山区,梁山、峰阳等几个地区,祖祖辈辈吃窖水,卫生条件差,克山病、大骨节病和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长期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在她任期内,一边大力宣传地方病的防治知识,一边带领群众打井,落实许多具体措施,来改变他们旧的生活习惯,使得这项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几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克山病。省卫生厅十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在这里召开地方病防治现场会,让大家来学习经验。
1977 年,她离开了工作十七年的永寿、乾县,调回咸阳市,结束了多年夫妻两地分居的日子。
老有所学,乐在其中
调到咸阳后,她被安排到咸阳市妇幼保健所当所长,老伴南亮当时在中医学院上班,一家人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不久爱人南亮却因脑出血突然离世。失去亲人的打击让一贯坚强的强秋芳竟有五年时间闭门不出,沉浸在痛苦中。
“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度过余生吗?——不!”痛定思痛,强秋芳决心走出痛苦的阴影,进入新的天地,于是她开始上老年大学,用知识填充她的脑袋,在新群体中找新朋友,在新平台实现新价值,在新环境找新平衡,这一上就是二十年。
在这里,她学声乐,懂得了简谱、五线谱,参加合唱,表演独唱获过奖;她学习钢琴电子琴,学习弹奏“拍皮球”“大象走路”这些儿童教材;她学摄影,拍摄的好多照片都进入学员摄影展并获奖;她还报了园艺班和历史班,不但学会养花种草,对于园艺盆景修剪等也样样精通。她把自家的阳台经营成一个美丽的小花园,连卫生间也到处是绿植鲜花。
在历史班,她比谁都认真,通过学习把我国历史朝代顺序歌背得通熟。几年后,又进入书画班,开始学画梅兰竹菊,学画牡丹,学“大蛋小蛋一只鸡,兰花叶子撇四笔”;人物画她记住“立七坐五盘三半”等口诀。当时她自己在家一连画了七幅仕女图,拿给老师看,老师说,精神可嘉,不过你画的不是仕女,是几个胖和尚呀!她一笑了之。她在这里图的就是一个作画的过程。后来她又报了文学班,几篇习作获了奖,让她也萌发了写回忆录的想法。从八十岁开始,经过回忆,走访,与老朋友、老同志聊天等方式收集了大量材料,想多少写多少,一直坚持不懈。写作过程她不断地向老师学,向同班的学员学,也向自己的儿女学,从不因自己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而自卑,也不因八十多岁而懈怠,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写成。在老年大学,也有和她年龄相近的,但没有一个比她大的。可她从来不倚老卖老,从来不迟到,在班里还担任党支部书记,谁有困难她都积极照顾,各项活动从不缺席。她感谢大家让她告别了昔日的孤独,找到了新的乐趣、新的平衡。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尊敬她,亲切地称她为强大姐、强阿姨。周日或假期,常常有同学老师结伙到她家,一块做饭,一块娱乐。人人拿她既当榜样,又当朋友。
2017年,咸阳市评选“风采老人”,强秋芳以压倒多数的得票优势被评选为“最美风采老人”。一年多后,也就是在她米寿的时候,她写的二十多万字的回忆录《耄耋絮语》出版了,一下子轰动了古城咸阳。渭水之滨,五陵原上,到处传诵着这位耄耋老人的故事,好多人争着读她的回忆录。虽然只有小学程度,虽然八十多岁才写书,可她的作品却以朴实的文风,流畅的语言,获得了谁看谁爱看、谁看谁喜欢、谁看谁赞美的阅读效果。有人评论:《耄耋絮语》语言朴实,叙述接地气,雅俗共赏,既是一部家族成长史,又是一部社会变迁史。也有人说:看似一席家常话,实则一部千秋史。
虽已九十二岁高龄,秋芳老人仍眼不花,耳不聋,每周依然活跃在老年大学三四个不同班级的课堂上。对公益的事情,对自己的进修仍像当年一样,认真坚持,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