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写诗的百岁老人

2023-01-17吕若琦

家庭医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谢先生养老院儿女

吕若琦

“时间宽裕,高兴了我就写两句。”眼前的老人面孔白净,五官娟秀,看到笔者来采访,她笑眯眯地指着自己发表在杂志上的诗说。

这位老人就是章静娴,生于1923年,父亲曾是上虞的一位“师爷”。少女时代,她是章家“二小姐”,美丽聪慧,上过私塾,能写会画,至今仍写得一手好钢笔字。

老人发表在杂志上的诗一共32首,大多写于2007和2008年。那一年,耄耋之年的老人成了老年大学的学生,走进国画、诗词课堂,写起了旧体诗。绍兴的风土人情、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游往来,都被她融入诗中。这些诗句平仄对仗工整,读来余味悠长。

在谢先生的印象中,母亲一生都是位“文艺女性”。记得儿时母亲带着他一起背诵毛泽东的诗词,给了他当时稀有的文学滋养。

老人独居在古城一处老台门里,在她朴素的门楣上,显赫地挂着“一级文学师”的牌牌,这是社区对这位能舞文弄墨的老太太的最高荣誉,也是老人最珍视的荣誉。

因为听力不好,老人用笔和笔者交谈。儿子谢先生说,因为是当时难得的“文化人”,母亲参加过土改,当过国家干部,但母亲人生大部分岁月都是家庭妇女的角色。

为了抚养4个孩子,章静娴早早辞了职,全家7口人基本上靠做教师的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在家后面的园子里种菜养兔,母亲手工缝制衣服赚点微薄的工钱补贴家用。由于母亲手比较巧,四周邻居纷至沓来,因此母亲常年在煤油灯前飞针走线。

大约3年前,也就是97岁那年,老人突然开始写起了日记,而且每天坚持,用笔一点点整理自己的思绪,记录下对往日生活的回忆。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老人住进养老院。

老人意外跌倒后,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不过身体已大不如往日了。

老人生性要强,且身体一向健朗。尽管4个儿女个个孝顺,但老伴多年前过世后,她坚持独居,生活完全自理。和儿女们处得亲密有间,过得有滋有味,儿女们经常买菜送上门,老人也时不时地会打个电话给儿子,说自己烧了好菜,让儿子来拿。逢年过节,她早早来电话约儿女孙辈们到家里团聚。

在儿子的印象中,母亲十分“洋派”,她喜欢看报,当地晚报从创刊起就一直订阅至今。有时子女们聊起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她总会忍不住参与进来发表高见。“有时姐姐会开玩笑说,妈妈是时尚达人,外面的什么事她都懂。”谢先生说。

对儿女她也“谢谢”不离口。谢先生有时陪她到外面吃个饭,去医院看个病,拿点她叮嘱的东西回家,她都会说“谢谢”。

为了使母亲得到更好的照顾,儿女们最终决定把母亲送到专业的养老院。入院时,这位“洋派”的老人让儿子给她添了两样新物件,一个是老年手機,一个是机械手表。现在,这块手表就戴在老人手上。怕她在养老院不习惯,儿女们天天来陪她,谢先生说:“母亲高寿,我们可以陪伴,心有所系,是一件幸福的事。”

初夏

丝丝绿柳密成荫,灼灼红花耀眼明。车去人来声不断,香樟树上已蝉鸣。

沈园怀陆游

古越名园再次游,葱茏草木映亭楼。欣吟榭柱楹联句,乐赏清波紫鲤悠。纵有《钗头》伤感事,岂甘胡马破金瓯。《示儿》一曲碎心写,含恨骑箕痛不休。

猜你喜欢

谢先生养老院儿女
谢希德先生的魅力
天山儿女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江湖儿女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测字先生
老太太养老院
吃旺旺雪饼运气没有旺 男子向多部门写信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