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什寒村公共基础设施民族文化元素应用

2023-01-17邱建坤乔淑英

江苏商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黎族广场海南

邱建坤,乔淑英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旅游学院MTA教育中心,海南 三亚 572022)

一、引言

目前,“公共基础设施”“海南民族文化”均有不少学者开始涉及两个领域的研究。查阅文献发现,学术界对两个领域的研究呈现为分别关注的分离状态,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搜索中国知网,键入“公共基础设施海南民族文化”关键词,这个主题的文章只有1篇,作者冉旭分析了海南民族文化的特征及其在环境设计中应用,从社会、文化、审美等方面研究了海南民族文化传承在环境设计中的的价值①。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怎样在未来新的蜕变中充分发挥自身文化魅力优势,如何保持独具特色的吸引力,是海南国际化进程中地方性文化角色承担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以海南琼中什寒村为例,对海南黎苗文化在少数民族村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在现状分析基础上探讨提升策略。

二、什寒村介绍与基本概念

(一)什寒村介绍

从经纬度上来看,海南琼中什寒村大致经纬度为东经109.8°/北纬19.0°。从行政划分上来看,什寒村是一个黎苗少数民族聚居地,由苗村、冲沙、什托、元也四个自然村组成,地理位置大致如图1所示。2012年,琼中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出资对什寒村进行危房改造、道路修建、文化室、广场、游客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以便打造旅游地。2016年,什寒村等黎苗文化村寨被国家民委评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海南什寒村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图1 海南省什寒村大致地理位置

(二)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按照本文的分类,主要分为六小类已如前,即相关卫生设施,如垃圾、公厕等;相关休息设施,如休息椅、公共椅等;相关交通设施,如地砖、公交站等;相关住宅设施,如标识牌、墙绘等;相关公建设施,如绿化带、广场雕塑等以及其他设施。本文以琼中什寒村为分析对象,选择几类什寒村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分析。

(三)民族文化元素: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亦称文化元素。文化元素分为物质化的形式和非物质化的形式③。民族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象征和符号,是凝结着民族文化精华的具体表现形式④。海南省民族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三十多个民族,世居的主要有汉、黎、苗、回等民族。黎族与苗族分别是海南少数民族人口中占比第一与第二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在海南岛的中部和南部山区。黎族拥有自己语言黎语,不同地区方言不同,琼中县什寒村黎族属于“杞方言”方言区黎族⑤。黎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目前在黎族文化传承中织锦工艺黎锦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此外还有制陶技艺等载体。黎族文化符号元素通过世代手手相传的黎锦、陶器等来传播和延续。海南岛的地理环境因素,导致几何印纹陶的文化遗存尤为明显。几何印纹陶的纹样中曲折线和几何形的构成模式应用非常广泛,黎锦以及藤器、藤席上的传统图案都延续其构成模式(见图2、3)⑥。

图2 “大力神”符号

图3 什寒村“船形屋”实拍

三、什寒村公共基础设施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分析

(一)“什寒村”村庄大门

什寒村位于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内,是海南省内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海拔约八百米,素有“天上什寒”的别称,图4为什寒村村门实地照片。文字书法元素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什寒村大门口将传统书法与现代造型结合起来。图内右边区域由三种颜色组成标识牌,字体颜色搭配和谐,令人充满了愉快的心情,使在什寒村旅游的游客看到此情此景,身心感受到放松。“最美中国乡村”,是什寒村面向中国的名片。“天上什寒,醉美琼中”,最美是最高级形容词,醉美相对于最美又进一步提升了意境。如果说前面文字颜色的搭配是中国各地普遍适用的搭配,那么什寒村的大门局部就显示出了它的独特民族特色。村大门是公共基础设施中,住宅设施的一种;有个形容词叫“门面担当”,什寒村的村大门就是它的门面。什寒村的村大门门顶呈金字形。什寒村除了大门基底部分采用水泥底,更多的大门主体是使用当地竹木构筑而成,风味古朴。中间红色的图案部分,是黎族的图腾符号大力神⑦。古代图腾更多的是代表一种信仰,而在21世纪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现在,图腾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标志,“大力神图腾”在大门及各种其他载体的出现,象征着力量、进取与向上。什寒村大门,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蓝天白云皆友情,青山绿水真醉美。”人文工匠与大自然的馈赠、合理的搭配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传统木头构筑与现代水泥地基打造出大门的主体,搭载饱含民族元素的图腾,运用现代的铭刻文字技术,展现少数民族文化,体现出什寒人的智慧。

图4 什寒村村门

(二)“什寒村”文化广场

什寒村其他公共设施同样有着民族元素的内涵。公共设施最基础的属性是造福于民,为民所用⑧。民族元素是在其基础上锦上添花,通过各种载体来更好地体现出内涵。文化广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图5)。伴随着我国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和乡村文化挖掘,我国许多乡村修建了广场。随着大众活动需求的提高,在广场公共基础设施的修建上也有了新的需求。一个广场设计出来不仅为了休闲目的,同时这也是公共建设的艺术品。乡村广场的修建需要综合实用性与地区文化性,亦需要敏锐地从这个乡村所处民族性的历史文化中去深入探索与挖掘,找到那些能够充分体现和突出广场独具特色的人文民族元素与自然景观元素,并有机结合起来。什寒村的文化广场有着极强的民族气息,石柱与地面上雕刻的是民族的图腾。广场地面上是大力神图像环绕。文化广场平时的主要用途是用来跳广场舞与晒稻谷。据当地人介绍,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在每年的三月三或者是有特殊节日的时候在这里举办庆典活动,黎族的阿哥阿妹会在庆典上跳着竹竿舞并唱着歌。“美丽什寒,黎苗家园”,红色的灯笼与红字宣传短语渲染着喜庆的同时也体现出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什寒村的广场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设计。什寒村文化广场的公共艺术独特,黎族与苗族混居,和睦相处,体现了居住在这里的黎苗民族的团结,这种融洽增加了居民强烈的归属感。

图5 什寒村文化广场鸟瞰

(三)“什寒村”房屋墙绘

房屋侧立面在少数民族村寨中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元素以绘画形式展示在道路墙体等公共设施上,是一种较低成本且有效的传播方式(图6)。什寒村房屋建筑中房屋侧立面以白色墙为背景主体,青灰色外砖块装饰均匀铺设,再配上彩色的房屋墙绘,给游客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如图7所示,这些符号在什寒村房屋墙绘中得以运用,三位衣着黎族民族传统着装的女子用手工传统的方式围成圈进行人工碾米脱粒,周围已装有收获的稻谷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其特色工艺品亦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元素。黎族特有的黎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黎锦制作出的成品具有精致和色彩靓丽等特点。在墙绘中,三位女子的衣物颜色与配饰细节均体现出美感。

图6 什寒村房屋墙绘一(舂米)

民族文化元素视觉上的传达如果要想更加出色,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提炼并创新。如图7所示,同样也是什寒村黎族房屋墙绘的优秀代表。一面房屋墙绘顺应着中间窗户,从视觉主体上自然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其中左边是一个黎族民族图腾的符号,右边则是海南黎族传统竹竿舞的局部图。一般见到的图腾是单色的(例如上图5什寒村文化广场),但是这里将色彩使用提炼出来并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形成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图腾民族元素符号,这对于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播极其有益。具体来说,就是将已经是符号形状的民族图腾图案加上艺术性的效果,适当变形再加多种色彩,使局部颜色各有不同,整体形状和谐统一。右边传统竹竿舞墙绘图中,跳舞者两人衣服主体颜色以及民族图案则略有不同彰显细节,舞蹈姿势也各具魅力。以上民族元素在使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大小主次以及图案符号都进行重新调整与简化,与设计语言保持一致。

图7 什寒村房屋墙绘二

四、综合分析

如果说“公共基础设施”是“肉身”,那么“民族文化元素”就是“灵魂”。倘若仅有肉身没有灵魂,就会成为行尸走肉;肉身可以通过自身的锻炼(更好的公共设施修建水平)形成肌肉,灵魂亦可以通过某种锻炼(民族文化元素更好的合理搭配运用)的增强变得强大。而其中色彩搭配、表现载体、灵活应用三点极为重要。

色彩搭配在公共设施中的运用至关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合理的运用色彩搭配,在心理上会给居民和外来游客带来正面积极愉悦的感受,好的民族文化元素宣传能使民族村寨别具风情,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也为村寨的旅游开发服务。大门与广场是一种吸睛出彩的民族文化元素表现载体,不过这种载体一经使用很难改变。房屋墙绘是一种常见的较低成本,易出效果的表现载体,可以多次粉刷重复使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房屋墙绘内容反映了少数民族生活的文化和艺术,在公共设施上传播了少数民族文化。从什寒村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黎苗文化与乡村生活注入现代理念。在保持民族文化元素的同时,抓环境整治。村中道路等公共设施与私人农户庭院都应在保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进行改造,在公共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上改造提升,力争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什寒村民族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还有待完善和提升,公共基础设施载体的运用尚显不足。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在公共设施上要保持自然和浑然一体原则,需要村民委员会或开发企业或者政府规划科学引领。

什寒村是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为背景下推动乡村振兴共建民族和谐的一个典型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案例。未来在村寨建设和乡村旅游结合方面应做更多拓展和探索,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代元素创新结合,力争成为少数民族村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功的典范。

注释:

①冉旭.海南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环境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7):70-71.

②李晖.旅游开发背景下琼中什寒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9.

③张靖,董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14(06):46-50.

④薄杨.中国学派动画中民族文化元素运用的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DOI:10.

⑤韩晓康.《海南省志》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

⑥李莹.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7(9).

⑦马骁.黎族织锦中大力神图案解析[J].艺术品鉴,2017(12):79-80.

⑧陈里思.黎族织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08):156-157.

猜你喜欢

黎族广场海南
黎族小伙闯“深海”
布鲁塞尔大广场
《黎族母亲》等
在广场上玩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广场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