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规划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01-17龚皓锋曾志伟
龚皓锋,曾志伟,易 纯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师者教书育人的职责,其把传授学生道德规范、树立高尚人格放在了首位,因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坚持“立德树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广大教师的职责[1]。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增减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变化,还强调明确课程建设目标与凝练思政元素,要求围绕课程建设目标,聚焦课程思政元素遴选课程知识点、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是城乡规划专业的理论核心课程,讲述的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探索历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人类智慧和历史使命。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改革中,教学团队围绕“城市”这个主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形成了思政、专业、实践三结合的“一围绕两贯穿三结合”的课程育人新格局。《城市发展与规划史》课程已是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的系列课程之一,湖南省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
1 突出城市建设“工匠精神”,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提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3-4]。城市发展与规划史主要是对中外各历史时期城市建设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对城市的形成、发展、演变以及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演变进行阐述,并介绍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依据课程知识重点均围绕“城市”而展开的特点,课程团队深挖“城市”的多样化思政元素,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凝练出以培养学生为城市建设作贡献的“工匠精神”的思政育人总目标。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下,注重突出伦理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伦理价值、专业素养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的融合。为此,积极完善课程体系与内容,将“工匠精神”归纳为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和人文情怀三大价值导向,并一一对应各章节教学内容,形成围绕“城市”主题的育人体系(见图1)。
以文化传承为价值导向,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世界城市文明的史学观和使命意识。在讲述中西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由于各国发展时序的错位,容易造成学生价值偏差,因此,课程组调整了叙述时序,采用同时期对照讲解的方法,启发学生认识多元文化并存的自然图景,辅助学生理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深刻内涵[5],培养学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城市使命意识。
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导向,培养学生树立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城市规划意识。在讲述近现代城市建设发展历程中,通过对典型城市的规划结构、景观风貌、城市发展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环境就是民生”的绿色规划方式,倡导学生在城市规划中树立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守底线的意识。
以人文情怀为价值导向,培养学生具备顽强拼搏、报效祖国的情怀意识。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众多有志之士,他们为解决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发展不懈努力,敢冒风险。比如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先生,虽人生坎坷,但仍坚守规划实践的一线,为我国城市规划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些学者曲折的经历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历程,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更能有效激发出学生心中迎难而上、刻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品质。
2 思政入耳入行入心,打造独特“三课堂”模式
根据布鲁姆(B.Bloom)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将城市发展与规划史课程的知识体系分为基础知识、知识应用、难点突破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布鲁姆分类中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6]。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思政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工程知识能力与工程伦理相结合,搭建了独特的三个课堂。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三个课堂模式见图2。
2.1 线上教学第一课堂,开启学生初级认知
人的认知是一个从知识记忆、理解,再到运用、分析,进而评价、创新的过程。课程组将城市发展与规划史的基本概念、典型城市特点、规划理论概述等内容归纳为基础知识,对其知识技能要求是简单记忆和理解。依据认知特点,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我们制作了28个视频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并在线上为其配置了超百道的选择题,供学生课前、课后自测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为第一课堂的线上教学,不仅是简单完成理论基础的搭建,还需要点燃学生意识形态上的热情。因此,我们将蕴含有优秀工程实践的纪录片,如《航拍中国》等链接的地址一并发布在线上资源中,使学生在视听盛宴中让思政入耳,做到思政第一课堂,实践第一课堂。
2.2 线下讨论第二课堂,由初级认知到高级认知的过渡
课堂教学作为答疑解惑的主渠道,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提高,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线上教学已完成基础知识传授的前提下,课程将各时期规划思想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二课堂的教学以讨论形式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观察、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技能,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我们将教室搬至校园(案例式教学)、城市(现场踏勘),通过生活中的实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城市发展中的变化,更深刻的理解在城市建设中,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在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规划设计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论,实现思政入行的目标。
2.3 线上线下第三课堂,认知的华丽蜕变
如果说对城市发展特征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尚可以通过教师的个人讲解来解决学生的困惑,那么对各时期城市建设的评价和自我工程实践则需要学生完成“从学到用”的华丽蜕变。对于理论的应用,课程组通过邀请设计院高工经验交流、行业企业领导现身说法、大师讲堂等方式全方位突破转变难点。在他们的讲述中,前辈们在专业领域中的践行,领导们在博弈中的坚守,大师们在学科中的专研,都潜移默化地成为了课程思政的第三课堂,使思政内容内化于心。
3 典型教学设计与实施
结合上文中所提出的课程围绕“城市”主题,突出“大工匠精神”的城市发展与规划史课程思政目标,我们按照一二三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从线上导学开始,由“城市”释名入手,再通过线下讨论过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价值引导上,最后于线下上升到行动实践,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培养全过程的教学设计,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实施。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的知识目标是围绕“城市”这个主题,因此就能以城市是什么为引,展开简单知识的学习。为激发学生对城市建设的热情和对职业的认可,课程以视频任务为驱动力,用优秀纪录片为学生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再通过课程知识视频详细讲解中西方古代和现代城市含义。视频学习的最后留给学生一道思考题,引导学生从“什么是城市”的初级认知进阶到“你心中的城市”的深入思考。
第一课堂的思考题成为了线下课堂的引子,教师在课堂讨论中,梳理现代城市建设的规划思想,结合城市建设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理解规划思想的价值衡量和精神追求。第二课堂的教学促进学生去发现、思考城市建设发展中内涵特征的演变,并融合规划工程实践理解现代城市的特征。这一环节的教学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到“你心中的城市”与现今城市之间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并融合课程思政目标,提出“未来城市将如何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在未来城市问题的回答中,为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自我”城市到“人民”城市的转变,课程组将城市建设领导论坛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引入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城市规划价值取向。这一点在学生的课后习题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学生在线上的回答中,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方面的出现频率达62.5%,更有学生直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解答。在众多答案中,教师选择了某位学生的“以人为中心”的答案进行课堂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应改为“人民”二字更为贴切。显然,从“人”为中心到“人民”为中心,是学生政治站位提高的最好表现。
4 课程改革成效
4.1 学生学习成效显著提高
在“一围绕两贯穿三结合”的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下,“一二三”课堂教学新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正效应。“一二三”教学新模式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将知识点从易至难合理分配至各个课堂,达到重点、难点个个击破的目的。同时,新模式转变了单一课堂带来的学习惰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获得感也逐渐增强。根据2016级~2019级连续四年的学生考试数据显示,学生卷面及格率从原有的61.36%上升至92%,充分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见表1)。同时,对于需要“踮踮脚”的复杂综合性题目,得分率也逐步扩大,卷面优秀率从低于10%上升至33.33%,平均成绩年均增长26.76%。
表1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课程近四年成绩分析
4.2 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提升
学生在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竞赛,课程组指导学生以城镇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报告获得佳作奖;指导学生主持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省级学科设计类竞赛获奖20余项。学生对规划设计的追求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高,充分体现了《城市发展与规划史》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良好效果。
4.3 教学相长,行业推广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本课程的教学特色逐渐形成,对教师、行业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通过课程思政,既培养了学生,也提高了教师,团队成员获得省级教学能手、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不仅教师在教学中成长,团队的优秀经验也在2020年和2021年湖南省城乡规划教育委员会年会中进行了宣讲,得到了行业内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5 结语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讲好城市的历史,弘扬城市建设的“工匠精神”,是本课程所有教师的责任。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团队凝练出“一围绕两贯穿三结合”的育人模式,运用独特的“一二三”课堂,达到知识入脑、设计入行、思政入心的教学目的。课程在育人的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的方法与路径,希望为城市规划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