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分析

2023-01-17蔡倩倩戴辉万斌舒文秀宋燕萍谌登兵乐静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位白蛋白化疗

蔡倩倩,戴辉,万斌,舒文秀,宋燕萍,谌登兵,乐静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占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15%~30%,以强烈炎症和免疫反应为特征。该病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及感染因素,如结核、隐球菌及EB病毒等相关[1-3]。AITL好发于老年人,起病时多伴B症状和淋巴结肿大,约70%患者发病时已有骨髓侵犯,45%有皮肤累及,其他结外器官较少累及[4-5]。AITL发病时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1],目前无标准治疗方案,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为18%~25%和33%~48%[6]。本研究分析了31例初治AITL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5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初治AIT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AITL诊断标准[7]。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其中消瘦定义为体质量6个月内下降10%。

1.2 治疗方案 4例患者(12.9%)因拒绝化疗或化疗不耐受行姑息治疗。23例患者(74.2%)给予一线CHOP(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瑞滨+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其中5例(16.1%)同时联合西达本胺治疗,7例(22.6%)在疗程结束后给予西达本胺维持治疗。其余4例(12.9%)治疗方案分别为DICE(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奥沙利铂+依托泊苷)、依托泊苷联合地塞米松、苯丁酸氮芥联合西达本胺、单药泼尼松。复发或进展的AITL采用二线方案行挽救化疗,仅1例(3.2%)进行了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

1.3 疗效评价及随访 参照2014年恶性淋巴瘤Lugano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R)为所有临床、影像学上可检测的病灶消失,无新增病灶;部分缓解(PR)为6个最大淋巴结或肿块最大垂直径乘积之和缩小≥50%,其他的淋巴结、肝脾无增大;疾病进展(PD)为任何新发病灶或病灶较最低水平增长≥50%;疾病稳定(SD)为未达到CR、PR及PD者[8]。通过电话、查阅病例方式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5.1(0.2~55.6)个月。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疗效分析采用Fisher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生存曲线绘制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31例AITL患者中男16例,女15例;中位发病年龄71(42~87)岁,发病时60岁以上27例(87.1%);中位发病至确诊时间为1.3(0.4~3.5)个月;大多以淋巴结肿大(58.1%)、咳嗽(35.5%)、皮疹(19.4%)等为主诉就诊。起病时伴B症状24例(77.4%),其中消瘦17例(54.8%)[消瘦组与无消瘦组间临床基线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16例(51.6%)伴脾肿大,3例(9.7%)合并多浆膜腔积液,7例(22.6%)患者有骨髓累及。Ann Arbor分期III~IV期30例(96.8%);国际预后评分(IPI)3~5分26例(83.9%),中位IPI 3(1~4)分。

实验室检查方面,血红蛋白(HGB)<110 g/L14例(45.2%),中位HGB 113(60~151)g/L[HGB<110g/L组与HGB≥110 g/L组临床基线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7例(22.6%)合并血小板减少,中位血小板177×109/L[(33~446)×109/L]。17例(54.8%)合并低蛋白血症,中位白蛋白水平34(19.9~45.2)g/L。中位C反应蛋白(CRP)为18.7(0.6~91.4)mg/L,乳酸脱氢酶(LDH)284(111~648)U/L,肌酐65.4(39.9~240)mol/L,铁蛋白317.7(78.1~1269)g/L,2微球蛋白5(1.85~16.7)mg/L,Ki-67表达为60%(30%~90%)。

表1 31例AITL患者临床基线数据 例(%)

2.2 疗效及生存分析 27例患者(87.1%)接受联合化疗,4例患者(12.9%)行姑息治疗。获得CR 10例(32.2%),PR 11例(35.5%),在缓解后接受西达本胺维持治疗7例(22.6%)。SD和PD分别为3例(9.7%)和7例(22.6%),总有效率(ORR)为67.7%。20例(64.5%)出现疾病复发或进展,17例(54.8%)死亡。中位PFS和OS分别为11.0个月和27.5个月,3年PFS和OS分别为28.9%和44.5%,见封三彩图1。

图1 31例AITL患者PFS和OS

2.3 白蛋白水平及治疗方案 治疗有效(CR+PR)组白蛋白水平高于无效(SD+PD)组(t=2.509,P<0.05),见封三彩图2。CHOP样方案化疗组及非CHOP样方案化疗组ORR率分别为82.6%和5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096,P>0.05)。

图2 治疗有效组(CR+PR)和治疗无效组(SD+PD)之间白蛋白水平

2.4 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 CRP水平升高、HGB<110 g/L和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PFS的不良预后因素(均P<0.05);HGB<110g/L和消瘦是OS不良预后因素(均P<0.05),血小板减少在AITL预后不良组更常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GB<110 g/L是AITL患者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消瘦是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见表3。CHOP样方案治疗组较非CHOP样方案组有更长的PFS和OS(Log-rank2=5.669、4.947,均P<0.05)。联合西达本胺组较未联合西达本胺组有更长的PFS和OS(Log-rank2=4.869、6.405,均P<0.05),见封三彩图3~4。

表2 影响AITL患者PFS和OS的单因素分析 个月

表3 影响AITL患者PFS和OS的Cox多因素分析

图3 CHOP样方案组与非CHOP样方案组AITL患者的PFS(a)和OS(b)比较

图4 联合西达本胺组与未联合西达本胺组的PFS(a)和OS(b)比较

3 讨论

AITL疾病侵袭性高、临床进展快、疾病预后差,发病时多处于进展期,部分可合并自身免疫病[9]。本研究多以淋巴结肿大(58.1%)、咳嗽(35.5%)、皮疹(19.4%)起病,71.0%的患者可检测到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

AITL的发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10]。AITL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 包 括5q+(55%)、21+(41%)、3q+(36%),5号及21号染色体三体(41%)和6q-(23%)[11]。

目前国际上仍没有统一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基于CHOP方案的联合化疗仍是当前治疗首选,总有效率约为70%~79%,CR率为39%[12]。文献报道,在CHOP方案基础上联合依托泊苷作为诱导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疗效[13]。ECHELON-2研究发现,维布妥昔单抗联合CH 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泼尼松)方案的疗效及预后均优于传统的CHOP方案[14]。

近年来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了多种与AITL发病相关的突变,包括ras家族(RHOA)(50%~70%),表观遗传学调控因子,如DNMT3A(20%~30%)、IDH2(20%~45%)、TET2(47%~83%)等,为AITL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靶点[15]。文献报道,CHOP样方案联合西达本胺治疗ORR率为65.9%,CR率为41.5%,中位PFS为9.6个月[16]。本研究ORR率为67.7%,其中CR率为32.2%,与既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CHOP样方案组较非CHOP样方案组具有更长的PFS和OS(均P<0.05),由此看来CHOP样方案仍是目前治疗AITL的基石。本研究还发现,治疗有效组白蛋白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提示白蛋白可能成为AITL疗效预测的指标之一,但仍需更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目前关于影响AITL的预后因素仍有争议,Zhang等[17]认为大于5个淋巴结区域受累、年龄和2微球蛋白水平是影响OS的因素。国际T细胞工作组最近提出了AITL预后积分系统(包含年龄、ECOG评分、2微球蛋白、CRP共4个危险因子),依据危险因子个数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组,其5年OS分别为65%、54%和21%[18]。本研究中位PFS和OS分别为11.0个月和27.5个月,3年PFS和OS分别为28.9%和44.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HGB<110 g/L和消瘦是AITL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AITL好发于中老年,临床侵袭性强、预后差,HGB水平和消瘦可能是影响AITL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样本小,有待更大样本的研究证实。下一步研究方向应致力于结合二代测序等检测技术,探索基因导向的靶向治疗新方案,寻找可靠的预后评价指标,从而提高AITL患者的疗效及生存。

猜你喜欢

中位白蛋白化疗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