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天地之悠悠
2023-01-16臧明艳
阅读(中年级) 2022年12期
臧明艳
在唐代诗歌史上,陈子昂是继“初唐四杰”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他的《登幽州台歌》,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极富感染力: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地主家庭,从小习武,后弃武从文,发奋读书。他曾经两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考中。公元684年,陈子昂第三次参加科考才考中进士。当时武则天执政,非常欣赏陈子昂的才华。但陈子昂却直言敢谏, 并一度因反对武则天的做法而下狱。
公元696年,契丹叛乱,时任右拾遗参谋军事的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征讨契丹。武攸宜因决策一再失误,导致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陈子昂一再劝谏,武攸宜不但不予采纳,反而一怒之下将其职位降为军曹。面对这样的境遇,陈子昂备受打击,在极度忧愤中登上了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俯仰古今,他不禁感慨万千:现在再也见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的古代明君,后世也不能看见求贤若渴的明君了。天地悠悠,人生匆匆,而我却不能建功立业,怎不悲伤落泪!
《登幽州台歌》表达了诗人理想破灭、报国无望的孤寂郁闷的心情,让我們感受到深沉悲凉的气氛。
公元700年,陈子昂因受陷害在狱中冤死,年仅41岁。他虽然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却开创了唐代全新的文风。“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度荆门望楚》)“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他那充实、刚健,关注社会、关心百姓生活的诗风,深刻影响了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等,也深刻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