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元节

2023-01-16邵凤丽祝何彦桃金娘

格言·校园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豆沙包骨朵烧纸

邵凤丽 祝何彦 桃金娘

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lóng)团子斋三官。”每年下元节,奶奶就用糯米粉包上素菜馅,做成小团子,蒸熟后祭拜三官。

爺爷还在门口竖上天杆,白天悬挂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等字样的黄色旗子,晚上挂三盏天灯,下设香案,祈求三官保佑全家吉祥平安。

豆泥骨朵

你爱吃香甜美味的豆沙包吗?小小的豆沙包可有历史啦。原来我们常吃的豆沙包早在几百年前的明朝,就已经是农历十月的节令食物了。至今每到下元节,北京地区家家户户都要用豆沙馅儿做成豆沙包,称为“豆泥骨朵”。

南楼忆旧

[清]洪亮吉

才过中元又下元,

赛神萧鼓巷头喧。

年来台阁多新鲜,

都插宫花粉杏园。

三官

三官是指天官、地官、水官,又称“三元”,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人们认为天官为尧,地官为舜,水官为禹。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烧纸钱的由来

传说,蔡伦的哥哥蔡莫和嫂子慧娘向蔡伦学习造纸,但是蔡莫的恒心不够,结果造出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慧娘急中生智,假装病死。蔡莫在她的棺材前,边烧纸边哭泣。

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打开,我回来了。”慧娘宣称她能再活过来是因为烧的纸在阴间能当钱花,她把钱都孝敬了阎王爷,就被放回来了。人们都信以为真,纷纷向蔡莫买纸,以烧纸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

猜你喜欢

豆沙包骨朵烧纸
贮藏时间对豆沙包水分迁移及食用品质的影响
烧纸变钱
诚实豆沙包
纸钱炉
“骨朵”最初是兵器
送钱
学雷锋
烧纸
庆功台/荷
“骨朵”原来是种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