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山之乐

2023-01-16刘云利

思维与智慧 2023年1期
关键词:半山山脚平视

◎ 刘云利

我曾有幸攀登过胶东半岛的昆嵛山、招虎山、天崮山、五莲山、崂山等,登山越多,思索愈多,虽然山的具体模样随着时间流逝大抵忘却了,但登山之乐却久久地印记在脑海里,让人回味无穷。

山脚之下,有茂林修竹、枝繁叶茂,有弯弯小溪、潺潺流水,有茅屋野舍、小桥憩园,可以赏林驻足,可以聆听鸟鸣,可以游玩戏水,可以休憩养神。如果再品尝山林之宴,更是流连忘返。然而,我喜欢在山脚下仰望苍穹、畅想宇宙之妙,仰望云淡风轻、看白云悠悠,仰望高山巍峨、欣赏雄奇壮观,更是惬意十足。细细想来,我们有多久没有仰望星空了,现代社会我们都成为手机的“俘虏”,低头族成了我们生活的代名词。在科技不发达的上古社会,古人积累智慧的渠道就是仰望星空、寻访自然。《易经》中 “艮”为山卦,是山外有山、两山重叠之相,释义为“止”,止原为趾,根植于足,此卦教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如此而言,适时驻足也是一种智慧。

半山之中,也自有妙趣横生。凡登山之人,处半山之中,大都有驻足歇脚、捶腰伸颈、平视观望之时,在不上不下的山境中,感受另一番景象。或抬头看看已处山顶之人的豪气,或低头看看山脚之下爬山之人的英气,或歇歇脚、喘喘气,积攒更上一层楼的勇气,或驻足观望山中飞驰而下的湍湍流水,抑或评头论足半山之腰娇艳的烂漫山花。虽然姿态各异、表情万千,但喜悦之情、不舍之意溢于言表。细细想来,人到中年,颇似几分半山之人,上有花甲之年的父母,下有少年懵懂的孩子,为了工作和生活,背负希望与责任负重前行。即便再苦再累,但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

山顶之巅,有无限风光,那种登高望远的辽阔心境无与伦比、透彻心扉。我们可以仰望凌云的天空,可以平视远方的群山,可以俯视山中的野花,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霸气,也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包容。此时此刻,我想起当下流行的词语——“佛系人生”,真是颇有几分相似。当站在山顶,再次仰望琼宇的时候,仿佛自己是置身浩渺宇宙的一粒尘埃,那些所谓的征服、所谓的成绩、所谓的拥有,都是那么渺小。细细想来,当我们工作有了一点成绩的时候,不能骄傲自满,不能目中无人,因为再高的山也只是天空的脚。

《论语》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我理解的登山之乐大抵就这三种,山脚之下的仰望之乐,半山之中的观望之乐,矗立山巅的包容之乐。虽然这三种乐趣,各不相同,但又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寓乐于无形之中,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半山山脚平视
今天,我们因何而『平视世界』?
今天,我们因何而『平视世界』?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少华山石门半山度假酒店
平视
浓雾
我是云
抵达山脚
王安石
峨眉半山七里坪 邂逅半山梦幻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