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卫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问题与路径研究

2023-01-16刘俞宏

山东体育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刘俞宏

(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1)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患慢性疾病比率呈上升趋势,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时指出[1]:“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2021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将中小学生体质与作业、睡眠、手机、读物管理督导作为2021年责任督学重要内容,简称为“五项管理”[2],足以说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存在较大问题。学校体育作为中小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开展健康指导的主要课程载体,承担着提升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重要使命。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在各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体质健康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学校经常开启居家线上学习的模式,相比在校期间,学生在家长时间久坐不动,缺乏锻炼,为本就存在短板的学校体育工作增加了难度。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3]。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学校体育改革已迫在眉睫,而认识学生体质状况、厘清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不足才能够对症下药,通过有效方式实现学校体育改革。

本研究以山东省中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以及调查问卷对山东省部分市学校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同时结合现阶段山东省体卫教融合的现状,为学校体育改革路径提供参考。

1 中小学生体质状况

根据研究的相关目的性,2019年底至2020年底对山东省青岛、潍坊、临沂、聊城、日照5个市部分区县中小学共2 811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进行了调查问卷研究,经过信度效度检验,最终回收有效样本量为2 244。其中男1 197人,女1 047人;城镇1 043人,乡村1 201人;四年级302人、五年级395人、六年级506人、初一284人、初二251人、初三331人、高一62人、高二63人、高三50人。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

1.1 近视患病率

调查结果显示(图1),山东省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随着学段增加明显呈直线上升趋势,小学段15.8%、初中段51.8%,高中段学生患近视率高达70.6%。这一数值与全国范围内发现的近年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近六成,总体呈现高发性、低龄化、重度化趋势基本一致。近视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非常大,通常伴随散光、青光眼等其他症状,高度近视还伴有眼底黄斑、视网膜脱落等多种并发症,不仅增加学生成年后患白内障的概率,严重时会导致失明。除了给日常生活带来影响,还将产生后续的矫治费用,加剧贫困家庭经济负担[4]。

图1 山东省部分市不同学段近视患病率比例

1.2 超重肥胖率

本次调研结果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 筛查分类标准[5],计算不同学段的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发现超重和肥胖中小学生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10%和8.1%,而且超重肥胖率随着学段上升呈下降趋势。据统计,2015年我省中小学生平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8%和12.8%,说明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宣传和各部门的干预,山东省内中小学生肥胖率得到了相对有效的控制,但是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率相对2015年的下降,并不表示可以放松警惕,超重肥胖对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心理、体质、智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甚至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而且研究显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若不加以控制和干预会增加成年老年后心血管以及各种代谢系统疾病的风险。

1.3 脊柱健康

本次调研没有涉及中小学脊柱健康,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脊柱侧弯已经继近视、肥胖之后,成了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6]。脊柱侧弯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往往当孩子出现非常明显的体态畸形才会被父母或者老师发现。脊柱侧弯给患者带来的外观上的改变不仅会严重降低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2 学校体育工作的不足

结合调查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出现的体质健康问题反映出学校体育工作存在一定不足。

2.1 认知意识层面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我国的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根据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共包含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内容[7]。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授中还是以竞技体育的运动参与和传授运动技能为主。通过调查学校是否宣传过与科学健身有关的知识可以发现,74.4%的学校经常宣传,但是有22%的学校从来没有宣传过科学健身知识,而且这部分学校60%以上处于乡村;学校两年才举办一次运动会甚至没有举办过的占调查总数的5.6%,相对集中在聊城等经济落后的地区。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体育在学校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地注重文化成绩、升学率,体育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学校对体育的态度也对学生的体育认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调查中近30%的学生认为体育成绩优秀在同学中没有差别,甚至不受欢迎,也说明了体育在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

2.2 制度保障层面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体育课时无法保证。体育课或者课间操被其他课程占用的比例高达40.8%。《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明确要求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不够到位。学校体育软硬件设施相对欠缺,据调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比例达到27.3%,很多学校只配有简单的体育场地和器械,而且只在体育课时部分开放,课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软件方面,在一项有关山东省体育教师体育核心素养的自身具备情况的调查中,“只有25%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完全具备,另有2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运动能力方面还需要加强,18%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健康行为方面尚且不足”[8]。

2.3 课程设置层面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过于依赖《体育达标标准》项目,学校开设的体育课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占比达到25%;从学生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中可以看出,占比最高的集中在跑步、健步走、跳绳、跳远、篮球、足球等项目,其中跑步占比86.4%,跳绳占比69.7%,跳远占比57.4%,一是这些项目与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的项目基本一致,学生为了达到教育部门下达的标准而进行这些项目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这些项目所需要的器材和场地相对比较简单。而一些特色体育项目的开展如网球、武术、柔道、跆拳道、空手道、滑雪、滑冰等参与度和接受度普遍偏低,最少的项目不足10%。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也无法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2.4 体育锻炼要素层面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在校学生每周有3天上体育课的占比最高,为40.1%;而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的仅占20.6%;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达到84.2%。随着网络传播速度的加快,教育类话题特别是学生在校发生的意外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学生在体育课中发生运动损伤甚至猝死案件等类似新闻事件的发酵,使得学校为了避免责任降低风险,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也在随之降低,学生在体育课上身心都得不到释放,也就失去了体育本身的教育意义。

2.5 教学评价层面

目前升学率仍然是社会评价学校教育、甚至是学校自我评价优劣的单一维度指标。本次调查结果对文化成绩和体育成绩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体育与文化课成绩之间虽然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sig>0.5),但也发现,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学生中体育成绩优秀占比较高,同时体育成绩不合格的比例最低。这也从另一角度证实体育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成绩,这也与美国学者很早之前认为的运动可以改造大脑的结论相一致,因此学校体育理应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2.6 家校社协同层面

中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父母或者平时的照顾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仅为53.5%,父母不上班时最经常做的事情是参加体育锻炼的仅占24%;但有93.6%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说明家长对于体育锻炼的认知在不断提升,但是自身并没有做好榜样,以身垂范,无法给孩子带来正面积极影响。仅有48.6%的孩子经常参加学校以外的机构组织的体育活动,39.7%的学生居住的地方或周边有比较充足的锻炼场地和设备,说明在很多地方15分钟健身圈并不完善,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造成一定的障碍和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普遍存在将无疾病和体质健康等同的意识,他们的态度和认知很大程度影响着孩子的决策,以及监护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频率时间、进行的体育消费、以及对体育兴趣爱好等都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王富百慧等也研究发现,个体锻炼行为源自于家庭体育氛围的引导,参照、学习和模仿是其形成锻炼行为的基础,而其中父母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最为重要[9]。

社会的影响在于一是政策导向,从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标准使跳绳、跳远等项目的参与度及熟练度大幅增加,足球进校园也使得足球项目参与度大幅提升,政策的导向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具有很强的指向性;二是体育场地和设施设备的建设无法满足学生校外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3 体卫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路径探析

3.1 学生体质健康应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

学校体育教学中要增加健康教育的比重,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慢性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康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往基于儿童青少年已经出现近视、肥胖以及脊柱侧弯等严重的体质健康问题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压力,从宏观政策上选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常态化治理模式[10],如2007年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及2021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将脊柱健康检查纳入中小学生体检项目。总体是从客观全局的角度进行了统筹,但是没有后续具体可行的思路和相关举措及明确各主体责任,学校体育的实际功效也并没有体现。

首先从意识上引导学生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学校体育不仅是竞技体育运动技能的教授和传承,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竞技体育对大众的影响不言而喻,冠军榜样的力量更是激励了很多中小学生的竞相参与,但是竞技体育倡导的是更快、更高、更强挑战生理极限的理念,而学校体育承担的除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外,更多的则应该通过竞技体育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科学化发展个体的健康。体育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主要方式,不仅以技能为主的身体活动,更是以科学运动为主的知识体系[11]。2022年3月《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要让每个青少年较好掌握1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12]。

其次,教育系统在对学校进行评价和考核时应该把学校体育纳入其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应该作为衡量学校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学生体质健康下降,要问责地方政府以及学校监管部门。制定并完善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是激励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体育教师的动力源泉。

此外,在体卫教融合背景下,从宏观政策到微观效果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也要借助体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医疗部门等多方力量,应该尽快出台《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法》等专门的法律法规[13],界定清晰各职能部门的权责;其次,逐步完善和修改已有的配套相关政策,明确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在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应肩负的责任义务,使体、卫、教能有效结合,从而改变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14]。

3.2 加强学校体育的基础建设

首先,学校要保障体育课的课时,对占用体育课、放羊式体育课的情况绝对零容忍,保证学生每天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至少满足每天1小时的要求,且运动强度要达到中等以上,以此达到体育活动的有效性。2020年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3]。2019年,青岛二中调整课时安排,率先推行一天一节体育课,自实行至今,学生体质发生了显著提升[15]。体育老师既要做教练员,也要做好监督员,提供简单易完成的体育活动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校外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学校定期举办运动会或者体育节,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体育项目,选拔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力宣传,并且进行专门培养。

其次,地方财政以及学校增加体育场地和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大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力度,让学生不仅在体育课上,在课间或自由活动时间,能够尽可能选择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体育锻炼物尽其用,同时设置专项资金,用于维修和更新场馆和设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再次,优化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体育运动项目的局限性、单一性以及枯燥性也是学生无法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之一,学校的运动场地和设备及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社会资源进行填补,比如学校可以和就近的大型体育场馆进行合作,将学生的部分体育课程放到大型体育场馆进行,增加现有场馆和器材设备的利用率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为学校体育发展助力[16]。此外,随着全国“双减”工作的大力开展,减掉了与智育相关的不合理的学习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德育、体育和美育教育的培训迎来了非常大的发展机遇[17],因此可以多方联动开发和激发儿童青少年兴趣的科学化、特色化体育课程与游戏,借鉴德国学校体育发展创新模式“以多促学”,吸引学生的眼球[16]。比如通过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的契机,冬奥赛事得以大力宣传,类似冰壶、滑雪、滑冰等这种平时不常见的运动项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增加他们的兴趣参与感,从而使孩子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借此优化已有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将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需要的竞技体育为中心的内容转化为以健康为主的教育[7]。

此外,在体卫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也要加强和家庭、社区、体育机构以及医疗机构的横向联动,尽可能消除体育教育的盲点提升体育价值观的同时,增加学生离校后进行体育锻炼的可能性。

3.3 提高体育教师体育素养,培养体卫教复合型教师队伍

通过非学历性培训和学历培养两方面,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体育科学运动知识以及运动技能等水平,增强体育教师本身的体育素养。一方面有效利用资源优势,激发现有体育教师职能保障,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相对小,学校可以提供机会多参加专业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除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运动风险评估,还应掌握一定医学和运动康复知识,如脊柱侧弯风险筛查、教授青少年脊柱健康的科普知识和预防干预方法等,打造体卫教复合型教师。另一方面,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引导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人才输出时,注重就业需求,重构教学团队,优化课程体系,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不断提升已有专业的高度和深度,聚焦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是解决未来提高体卫教复合型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借鉴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模式,引进专业运动员和健身指导师在学校开展常态化或项目化教学。

3.4 研制适合学生的运动处方库

教育、体育、卫生、医疗以及社会组织可以共同研制适合学生体质发展的各个年龄段的运动处方库,针对学生体检结果和体质动态变化的每个阶段进行科学评估划分等级,科学性、针对性、专业性地给予体育锻炼的指导和建议,对于体质优秀的学生,进行以预防为主健康教育、改变现有不良体育及生活方式,推荐合适的运动方式保持健康状态;对于体质中等的学生,以预防及控制为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体质继续下降的风险,通过体卫教融合的方式评估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改变体质恶化风险;对于体质差的学生,以治疗、康复为主,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防止出现疾病以及疾病并发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慢性疾病、运动损伤等起到预防、治疗、干预、康复等作用,为学生成年甚至老年后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3.5 构建五维联动模式,助力学校体育改革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18]提出“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而目前体卫教融合发展存在壁垒,业务不融通的问题,导致长期以来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卫健部门关联度不高,难以实现各种资源优势互补。近年来,虽然各部门已经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但由于组织体系相对独立,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沟通媒介、责任分担以及顶层设计的政策支撑,部门之间协作仍然困难,很难走向实际意义上的融合。

因此各职能部门应该联合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整合体育、卫健和教育部门的信息、场地、设施、人才、技术等资源,借鉴国外成熟的体医融合经验,联合成立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委员会[19],负责协调规范各部门资源、经费分配、实施评估细则保障制度制定等,保障政策的具体落地实施。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机构以及医疗机构五维联动模式,针对学生健康体检、体质监测、学校体育进展以及课外运动等相关数据在政策、资源、制度、平台建设、人才支撑、开发完善课程体系、标准化各维度形成科学预防、科学运动、科学干预、科学监控、科学评价的闭环系统,助力学校体育改革(图2)。

图2 五维联动模式

4 总结

综上所述,从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梳理发现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体卫教融合背景下提出学校体育的发展路径。学校体育改革并不是单纯通过教育系统自身调整能够完成的,特别是在体卫教融合的背景下,与体育、医疗、卫健部门的交叉融合保障学生体质健康已成必然趋势,因此学校体育改革要立足现存的发展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反馈改革完善创新模式,为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体育课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