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院校《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2023-01-16戴本林

广州化工 2022年16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课程设计

戴本林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普通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1]。随着国家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的政策以后,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有一定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经验的学生。而现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授课方式已无法达到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环境评价发展的要求。因此,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实训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故笔者主要针对普通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实践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该课程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环境影响评价》等一些环境科学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具体的办学实际情况,可知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1)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知识体系,与国家环保要求及相关政策息息相关,故实践性较强,而在制订该课程教学大纲时,则需指定教材。但须指出的是,相比于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环评相关教材的建设相对滞后[2],从而使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存在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针对具体工程灵活运用课堂知识的能力。

(2)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是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至今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环评课程设计内容仅涉及到建设项目方面,而诸如规划、战略、风险等方面的课程设计还未有涉猎,从而会限制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深入了解。

(3)我校环境科学专业见习与实习基地主要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站等,涉及的内容主要包含污废水、固废处理与处置等环境工程内容,而对具体建设项目、规划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方面的见习与实习几乎没有,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全面而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也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面和继续深造的可能。

(4)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实训,可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过渡,并且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显得至关重要[3]。目前我校仅安排课程设计这一实践项目,而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实训方面的实践项目安排还较缺乏,从而使学生无法真正的了解整个环评的评估过程。

2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深化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对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4]。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专业教育的效果保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鉴于本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往往具备普遍性,为持续不断的提升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革与优化。

2.1 教学内容

对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需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环评工作的结合。而如何对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使之能够与现行注册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相匹配是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所在。然而,现有相关教材内容与现行注册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还存在较大的出入,且教材内容滞后,无法体现不断更新的国家政策法规、标准、环评技术导则等,从而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5]。为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必须更新与修订相关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用于环评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也不断涌现,因此建议剔除现有环评教材中过于陈旧及实践性不强的相关知识点,添加与实际环评项目和注册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密切相关的知识点[6]。具体可与其他环评任课老师一起编制教本,及时更新上课内容,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国家的政策法规、标准、环评技术导则同轨;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注册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不断修订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力求做到与国家注册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同步[2]。

2.2 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是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手段[7]。因此,在制订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大纲时,设计内容应当尽量合理与全面,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建设项目环评方面,还应加强规划、战略、风险等方面的环评设计。其中,各专项环评课程设计选题也应具有典型性,如建设项目环评设计可偏向于实际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环评案例,而不是一些偏冷门的环评案例。

具体可在理论教学前,给出相应的课程设计题目,如:某自动化设备及配件生产线技改项目、某新材料研发中心装修及消防改造项目、某主要入湖河道及支浜应急清淤工程、某新型包装材料制造项目、某8.8级以上紧固件制造项目、某通用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制造与加工项目等,要求学生以组(4~5人一组)为单位完成报告表或书的编撰工作。这样,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就会有所侧重,带着目的和问题学习理论课程每一章节相关内容。进一步,还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学校电子图书馆等资源学习相关国家和地方的环评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搜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要素质量监测数据,熟练土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软件的使用等。在报告编制过程中,老师还需及时了解到学生在报告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上述方式,使学生了解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8]。《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期末考试结果也显示学生平均分达到81.6,及格率为100%;课程设计质量整体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这也间接说明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2.3 实习环节

专业见习与实习是培养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学内容的核心[9]。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环境影响评价见习与实习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环评项目实践锻炼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专业知识和实际环评项目的具体评估流程。而目前我校专业见习与实习内容还主要集中在环境工程相关领域方面,故应拓展从事环境评估业务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加强建设项目、规划等环评内容方面的见习与实习,从而使学生能全面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体系。

具体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专题讲座与参观实习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环评项目报告编制全过程的学习。(1)专题讲座。邀请校内外环评专家给学生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可激发学生对环评课程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交流学习经验,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也可对就业前景进行初步的了解[10]。因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邀请了大量的环评专家为学生讲解环评法律法规、环评发展动态以及环评技术等内容。专家传授的大量的环评工作方式以及经验,都是理论课堂上未涉及的。专题讲座可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环评知识体系,大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绿色产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以及“碳达峰、碳减排”等术语都将不再是课本上空洞的概念[11]。(2)参观实习:结合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建立相应的环评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进行现场观摩,了解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环境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等,并实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程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认识项目环境评价问题,使学生在实习中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吸收与运用,提高对环境评价问题的解决能力[10]。

2.4 工程实训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实训课程的训练,可综合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也是加强学校与社会沟通与联系的重要纽带,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机遇[12]。针对我校目前环评工程实训存在的问题,可安排一些校园环境现状调查、预测与评价的工程实训实践项目,如可分组制定校园大气、水、噪声监测方案以及核算校园大气、水污染物和生活垃圾的排放量等,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现状做出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3]。

为此,在《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教学过程中,专门配套了《环境监测实习》这门实践课程。目的是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一项模拟或实际环境监测任务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环境监测方案的制订,根据监测任务确定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合理布设采样点,学会样品采样及样品保存与预处理,运用确定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训练学生科学地处理监测数据的能力,提高对各项目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学会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制。该门实践课程包含三部分内容:(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实习。主要对校园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评价,了解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13]。(2)地表水和污水环境质量监测实习。通过对校园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掌握校园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校园污水排放情况,并对校园地表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实习。通过土壤监测实习,学习土壤采样布点和土壤样品采集;学习土壤中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及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学习土壤监测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通过监测,判断污染状况,分析污染来源,为土壤污染治理和科学规划土地用途提供依据[15]。

3 结 语

新形势下,环境问题将越来越凸显,从而对环境进行保护在我国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技术导则也不断更新,使得社会需求与现行的理论教学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论教学、设计内容的调整以及实习环节、工程实训项目的拓展,可有效增强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环境影响评价人才提供了坚持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互联网+时代以项目引导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