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魔戒》到《阿凡达2》,新西兰崛起电影工业

2023-01-15谷立恒

看世界 2022年26期
关键词:维塔魔戒卡梅隆

谷立恒

《阿凡达2》

“嗖—”,利箭从你耳边飞过。山上茂密的松林中突然冒出无数半兽人,它们嘶吼着冲向山下,吓得你连忙闭上双眼。

再睁开眼时,周边却变成了青翠连绵的低矮丘陵,小丘上分布着一个个球状小洞,洞口装着半人高的木门,丘陵的顶上浮起袅袅炊烟。

你正在疑惑,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巨吼,吓得你一个趔趄,从空中坠落。恰此时,一个蓝色巨人骑着巨龙飞翔而来,你挣扎着,跳向那红色魅影……

你不需要阅片无数,大概也能猜到,这三个场景分别来自《魔戒》《霍比特人》《阿凡达》三部电影。这些著名电影的主要取景地或画面灵感,都源自一片梦幻大陆—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西南太平洋,由南岛和北岛两个大岛及7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超过英国,西侧距离最近的大陆澳大利亚仍有1600千米。

从理论上讲,新西兰属于一块独立的大陆。作为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它在1.6亿年前逐渐分离出来。如今它所在的位置,正是两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两大板块的挤压,造就了如今狭长的岛屿。北岛相对低一些,南岛中部隆起巨大的山脉—南阿尔卑斯山脉,海拔超3000米的山峰众多,其主峰库克峰海拔3754米,为新西兰最高峰。

板块运动使新西兰火山活动频繁,火山达50多座。北岛中部的陶波火山是目前仍活跃着的大型火山,其上一次喷发是过去7万年间地球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事件。活跃的火山活动还为新西兰带来诸多奇妙的地热景观以及丰富的温泉,一些地区还在利用地热资源发电和供暖。

《魔戒》及后来的电影,在新西兰创造了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产业—电影后期制作。

新西兰常年受到温和湿润的西风影响,西风恰好与其南北走向的山脉垂直,于是山脉的西侧迎风坡降水异常丰富,山脚下丛林密布,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山顶有大量的冰川发育,覆盖在山脉上,仿佛白云一般,这也是新西兰被称为“长白云之乡”的原因。

冰川运动将山顶侵蚀得棱角分明。冰川的冰舌沿着山谷运动,将山体间侵蚀出一条条巨大的峡谷。峡谷一直深入大海,形成了壮观的峡湾景象。

在山脉的另一侧,已经被挤干了水分的西风形成下沉气流,导致山脉的东坡降水相对稀少。相比于云雾缭绕的西侧,这边的阳光明媚得多,山坡上布满了灌木丛,沿海狭长的平原上则密布着草原,这里是新西兰广袤的牧场所在。

新西兰资源丰富,历史上曾经靠采掘业获得大量收入,后来依靠其广袤的森林和牧场,大量出口羊毛、乳制品、肉类及木材等农产品。而今的新西兰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产业,电影工业就是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南阿尔卑斯山脉主峰— 库克峰

霍比屯的取景地马塔马塔小镇

电影产业在新西兰的发展颇具戏剧性。在《魔戒》问世之前,人们对新西兰的印象大概只是:一个偏远的国家,有着奇形怪状的岛屿,上面挤满了绵羊,还有一个新西兰人能分到十头羊的传说。然而,当2001年护戒使者们踏上征程,镜头摇过云雾笼罩的迷雾山脉时,新西兰就变成了中土世界。

在惠灵顿城郊的维多利亚山上,人们可以找到佛罗多在夏尔城外躲避戒灵的小路,并模仿佛罗多大喊“离开道路”,然后跳下路基。游客也可以驱车从奥克兰向南,去马塔马塔小镇寻觅那片青翠的牧场,霍比屯的取景地就藏在其中。

这样的诱惑对于影迷来说是难以抵挡的,也正因此,《魔戒》成为了新西兰的高效免费广告。在《魔戒》上映后的五年内,新西兰的游客猛增了40%。如今,哪怕距离第一部《魔戒》上映已經过去了20多年,仍有近1/5的游客是因为这部电影而踏上新西兰的土地。

《魔戒》不仅将新西兰的名片递给了游客,同样也递给了全球的导演们:高耸的山脉、绵延的冰川、壮丽的峡湾、咆哮的瀑布、茂密的松林、金黄的牧场,羊群如天上的白云一般飘动,碧蓝的海水拍打着漫长的黑沙滩;入夜后,南十字星下,强壮的毛利汉子围绕着篝火跳起哈卡战舞;战吼高涨时,热泉喷涌上高空,仿若白色的焰火……

这些梦幻的景色,纵览全球,也只能在新西兰找到,这里是电影造梦的完美布景。更可贵的是,这些美景之间,往往只有几个小时的车程,使电影拍摄进度大大加快,完美解决后勤问题。于是在《魔戒》后,《最后的武士》《金刚》《纳尼亚传奇》《X战警:金刚狼》《霍比特人》《异形:契约》等电影纷纷到这里取景。

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时,新西兰封锁了国境,却独为卡梅隆开了绿灯。

《魔戒》及后来的电影,在新西兰创造了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产业—电影后期制作。以维塔数码为代表的诸多影视相关公司,得以崭露头角。维塔数码最初只是彼得·杰克逊创建来给自己的电影制作特效的小作坊。在制作《魔戒》时,杰克逊坚持要求在新西兰拍摄,并要求使用维塔数码制作视觉特效。

最终,这份坚持得到了回报,《魔戒》爆火,维塔数码也借东风三获奥斯卡奖,从此奠定了其在世界影坛视效领域的地位。

在《魔戒》之后,维塔数码2009年再次获得奥斯卡奖,这一次源于其对《阿凡达》的支持。

《阿凡达》的部分真实生活元素,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拍摄,而本土影视制作公司维塔数码则负责创建这一科幻史诗的特效场景。詹姆斯·卡梅隆携《阿凡达》,开启了一个新的异想世界,《阿凡达》也一跃成为全球影史票房冠军,这一纪录多年后才被《复仇者联盟4》打破。

惠灵顿机场的巨型咕噜雕像

卡梅隆与新西兰的关系,远早于电影制作。早在1994年,卡梅隆在前往南极的路上,由于航班延误被困在了新西兰南岛。“我租了一辆车,开始在南岛兜风,这真是太棒了。我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卡梅隆将新西兰描述为“喜欢的国家”,这里的风景既熟悉又充满异国情调,与他的家乡加拿大安大略省小镇十分相似—有着冰川、峡湾,还有鳗鱼。

他认为,这里自然环境带来的感官刺激“与人建立了真正的联系”。也正是从这一年起,卡梅隆开始撰写《阿凡达》的剧本。第一部《阿凡达》的特效画面中,新西兰的高山和瀑布、森林与萤火虫等风景、独特的毛利文化均有体现。而《阿凡达2》,即《阿凡达:水之道》,沿用了诸多新西兰本土元素,真人实景纯实拍也在惠灵顿郊外的维塔工作室完成。

在《阿凡达:水之道》之后,卡梅隆计划将《阿凡达》后三部续集的拍摄均放在新西兰。其中,《阿凡达3》预计于2024年上映,取景地为《魔戒》三部曲的主要取景地格林诺奇。它位于新西兰南岛,离皇后镇不远。

不過,《阿凡达:水之道》的拍摄可谓一波三折,几度延期。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时,新西兰封锁了国境,却独为卡梅隆开了绿灯,可见新西兰政府对于卡梅隆和《阿凡达》系列的重视,也算是一场双向奔赴。

为了支持新西兰电影产业的发展,新西兰政府推出“新西兰影视项目补助金”计划。以《阿凡达》4部续集为例,电影方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补贴,同时大约有2400名新西兰人参与了电影的制作。

旅游业和影视业的兴盛,为新西兰的发展找到新的方向。如今,惠灵顿机场还展示着一个巨型咕噜雕像。也许不远的未来,这里会树立起一座阿凡达的雕像。造梦之人,也终将受到逐梦人的追捧。

距离《阿凡达》上映已经过去了13年,这十多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转变不仅体现在电影技术的迭代上,更在于阿凡达世界中的冲突也在人类生活的星球上发生—人们越来越缺少去影院的理由。

《阿凡达:水之道》的上映,对于受疫情影响及流媒体冲击而表现低迷的影院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也许它能像前作一样,让许多人重回久违的影院,在三小时的梦幻中,体验那个从大洋中央、与世隔绝的梦幻世界中传输来的梦。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

猜你喜欢

维塔魔戒卡梅隆
阿维塔11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会飞的大鲸鱼
维塔斯开枪打鸟获罪
闭上眼睛数到十
卖报姑娘
视觉奇观·空间书写·符号隐喻——论电影《魔戒》的空间叙事策略
中文风暴,经典版图游戏巨著《魔戒圣战》中文版消息公布
卡梅隆的细节
维塔斯丢了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