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现状及发展特征
2023-01-15蔡孟媛任学志
蔡孟媛,任学志
(东丰县东丰镇人民政府农机技术推广站,吉林 东丰 136300)
0 引言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面积常年超过3 500万hm2[1],同时,水稻也是世界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水稻种植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水稻产量,提高水稻种植环节生产效率对于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综合实力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着我国的民生与发展[2]。
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是提升水稻种植效率的重要技术支撑,主要包括水稻直播与水稻移栽[3]。目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呈现出总体水平较低、南方低北方高的特点,是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难点及薄弱环节。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1 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地位与作用
1.1 是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我国水稻种植农户分布广,数量多,约占全国农户的65%左右,涉及约超过6亿人左右,种植水稻是大部分农户主要收入来源。水稻种植环节主要包括育苗、插秧、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是目前劳动量最大的作业环节,各环节的科学实施对于水稻后续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实现水稻高产稳产(表1),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表1 水稻机插与手工插秧产量对比 单位:kg·hm-2
1.2 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水稻生产标准化、现代化、高效化及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规模化开展,同时也是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条件,在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稳定农村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劳动者从简单的体力劳动向农业生产操作者角色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农村、农民及农业发展之间的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对于推动现代农业的转型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不同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为探明不同水稻机械化栽植方式对不同品种水稻的生长及抗倒伏性的影响,科学研究过程选择常见的籼粳交水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的生长性状及抗倒伏能力为指标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如表2、表3所示。试验结果表明,钵苗机插栽植模式下水稻产量最高,其余依次为毯苗机插、水稻直播。不同栽植方式下,水稻抗倒伏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水稻直播>毯苗机插>钵苗机插[8]。
表2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表3 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倒伏指数的影响
3 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现状
3.1.1 水稻机械化种植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近年来,通过科技攻关及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引用,基本解决了水稻机械化种植关键环节的技术瓶颈,初步建立了水稻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效率,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并且拥有多种我国自主生产的水稻移栽机,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逐渐趋于成熟。
3.1.2 水稻生产机械化种植装备逐渐成熟
近年来,我国通过推动国内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国际组织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先进经验,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合作推出水稻机械化移栽机,并逐步投入生产应用,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水稻机械化技术逐渐趋向成熟,配套农机装备生产性能不断提高,基本满足水稻机械化种植需求。
3.1.3 水稻生产机械化种植装备保有量快速增加
随着国家投入力度及扶持政策的逐渐加大,我国水稻生产机械保有量及作业水平逐年提升(图1),但水稻种植机械化装备保有量增长较为缓慢,说明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相对较低,未来应该进一步增强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及装备的研制。
图1 水稻机械装备及作业水平发展趋势
3.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水稻机械化种植中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部分地区的农户还未意识到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性与其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益,农业部门对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投入力度较小;二是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装备较为落后,严重制约了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与提升;三是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的装备能力较弱;四是多数地区尚未完善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相关服务体系不规范,服务力度及服务规模较小;五是不同区域之间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相差较大。
4 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趋势
由于不同地区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严重不平衡,因此针对不同水稻生产区域制定不同的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目标(表4)。基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全面提高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种植制度、栽培技术及土壤环境条件进行分类指导,重点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统筹兼顾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目标。
表4 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区域发展目标
加强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支持水稻机械化种植新技术与新装备研发,以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为基础,农艺技术改进及农机装备研制要充分考虑农机与农艺技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农机部门与农艺部门共同协调、密切发展,对农机人员进行农艺培训,进一步加强新技术与新装备的开发,更加贴合农业生产措施,逐渐优化不同生产区域水稻种植技术模式与生产标准体系,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本地化与普及化,加强水稻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与技术推广。
5 结论
推广和应用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综合实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地位为研究背景,系统论述不同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针对目前水稻机械化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全面提高”的发展原则,有利于实现我国不同生产区域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