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丘陵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与发展分析
2023-01-15康丽春马琛洋艾子卿许赛文颜玄洲
康丽春,马琛洋,龙 乐,艾子卿,何 权,许赛文,颜玄洲
(江西农业大学 工学院,南昌 330045)
0 引言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指把耕地、翻地、种植(移栽或播种)、植保、施肥、收获、灌溉、还田等环节中一个环节或多个环节的作业委托给农机经营者、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由农机经营者、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调配合适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所需作业,并向作业需求者收取合理费用。我国南方地区水稻、北方地区小麦机械收获的“跨区作业”现象均为常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形式。目前,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正蓬勃发展,服务范围逐渐从耕整地、收获环节向耕种收整个生产周期发展。
1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意义
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为粮食主产区,农机服务较为常见。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占比较大,分散的土地使得小型农户成为种植业的常见经营者。个体农户在面临农机使用的问题上,亟需解决农机价格昂贵与租赁手续繁琐问题。因此,应加快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相关的农机维修、供应、中介、租赁等有偿服务,降低农户种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1 解决小型农户种植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机使用需求量稳步提升,然而部分农机价格高昂,小型农户购买困难。因此,租赁农机或者购买农机从事作业服务成为农户降低种植成本的选择之一。农机社会化服务,极大地降低农机使用成本,使得每位农业经营主体能在预算之内购买到合适的农机服务,通过跨区作业可以使用到个性化需求的不同农机,提高了小型农户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及其经营效益。
1.2 提高农机普及率及农业机械化率
农机普及率的提升不仅代表农机基数的提高,通过“一台农机,多户使用”的社会化服务模式更能提高单台农机的使用率,减少部分农机长时间闲置的现象,我国农机普及率如图1所示[1]。
图1 农机普及率现状
我国农业机械化率一直显著低于其他农业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2]。截至2022年初,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56亿kW,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1%,比“十二五”期末提高7.4%,其中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7%、90%和84%,分别比“十二五”期末提高3.5%、8.6%和6.2%如图3所示。预计202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3]。
图2 农业发达国家与我国的机械化率对比
图3 我国农业的机械化率
1.3 响应乡村振兴,加大农业大国至农业强国的步伐
为响应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加大了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农机制造行业产量稳步提升,同时各地对农机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农机相关第三产业市场空间也有所回升,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对农机维修、机具存放、农机购置甚至农机作业提出补贴。在这一利好趋势下,我国农机服务行业遇到了良好地发展机遇。响应政策趋势,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完善农机产业链的下游,成为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率,让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
2 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
我国合作社数目达222.2万个,其中种粮合作社48.3万个。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鼓励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种农业经营主体发展。2022年中央《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的通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起大力引导作用。2021年7月,农业农村部下达《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和组织形式等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小农户生产,支持大力培育服务主体,提倡创新服务机制,展开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来讲,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问题如图4所示。具体来讲,服务水平不高约占28%,产业化程度低约占26%,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整约占25%,缺少政策支持约占21%。
图4 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问题
2.1 缺少政府有效支持
农机社会化服务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作业服务时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作业操作及农机农艺融合相关知识,但目前我国基层农机服务人员短缺,各地农机局实际在岗人员极少。在多数偏远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政府很难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许多乡镇甚至没有配备农机技术指导人员[6-7]。加上多数小型农户文化水平低、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知之甚少,导致农机社会化服务并未得到大力推广。
2.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整
由于农机社会化服务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模式[8],常见结构如图5所示。但是,总体来看,当前的体系并不完善。
图5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1)农机社会化服务信息缺失。供求双方信息碎片化、不对称,导致社会化服务市场不成熟。
2)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主要是不重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9],导致农机社会化服务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基层管理人员难以发挥真正的职能。
3)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宽。现有的农机社会化组织多由农户自发组成,服务对象分散缺乏科学管理和保障[10],服务领域狭小。
2.3 产业化程度低
1)当今农机社会化服务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了解较少,用户资源短缺。地方农户多而可用耕地少及地形限制的原因,大部分农户认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不便捷导致买方市场萎靡。
2)农机拥有者缺乏有效推广平台,租赁服务信息发布手段不多,未形成统一便捷的发布方式,加之部分农机成本昂贵,导致卖方市场饱和甚至亏本。
3)当前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过少且规模有限、覆盖面狭窄,所能提供服务有限,往往只能从事简单的粮食收获等作业服务,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产业链不完善。
2.4 服务水平不高
1)能够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化农机服务公司与合作社较少,多数为零散的农机销售公司或地方合作社,而专业从事农机服务的经营主体并不多见。由于体系尚未完善,从业人员缺乏系统培训,服务水平不高,对农机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
2)多数农机服务组织面临资金不足的现状,无法更新设备、提升技术。加之政府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视程度不一,导致农机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完成高质量农机服务。
3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建议
3.1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扶持
目前,大型农机价格昂贵,虽有农机购置补贴,小型经营主体依然难以承担。而刚刚兴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市场潜力巨大,符合“三农”政策发展需求[11-12]。一方面,政府与农机站应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的倾斜扶持力度并对当地农机行业提供技术与资源支持[13-14];另一方面,政府应从农机服务方面对各地农机站进行整改规范并提供相关政策保障[15-16]。
3.2 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共赢
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农机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17]。因此, 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法律为依托,以“十四五”规划为战略,整合政府涉农部门和相关农机企业[18],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高效平台,紧抓机遇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3.3 建立农事农机综合服务信息中心
为了便于买方卖方双方市场共享信息,应打破以往线下租赁农机或购买作业服务的模式,建立一个将农户、农机生厂商及农机租赁服务合作社三者紧密联系的综合服务信息中心,如图6所示[19]。农机生产商或者合作服务社将可提供农机的信息上架到综合服务信息中心提供的平台;农户从平台获得相应农机来选择想使用的农机;农机生产商或者合作服务社可接受农户在平台的订单,将其所需农机提供给农户。综合服务信息中心可将农机供求资讯快速地传递至三者之间,从而提高对接效率。
图6 农户、农机生厂商及农机合作社三者关系
3.4 利用互联网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
应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打造可推广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提供农机购买、维修、租赁与作业服务在线预订与交易,做到实时性、有效性,随时随地能买卖农机服务[20-21]。农机技术培训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如图7所示。
图7 政府、农机技术培训机构及专业人士的关系
1)为保障农机作业服务的健康发展,平台定期组织农机使用与维修的相关培训并能下发到基层各农业机械维修网点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农机服务业务技术水平。
2)为完善每次服务,平台提供用户评价功能,对服务供给方实时点评,借助市场杠杆有效刺激服务供给方良性提升,保障服务需求方权益。
3)为科学规范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提供各种机具的技术规范、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等常规知识及咨询服务。
4 结论
当前,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整体处于缓步上升阶段,农机的社会服务尚未健全其体系建设。而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归根结底在于政策扶持与信息共享,唯有明确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引导与沟通,深化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规模化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才能蓬勃发展。
以江西省为例,农机服务主要依托农机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或基地展开,但由于财务管理不规范、股份占比不平衡、农机手数量匮乏、经济作物及林牧渔机械化服务能力弱等多重因素,并未实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的较高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存在问题,但在地方政府与从业人员的调控与工作下,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加速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将解放农业从业者的体力,促进农业自动化发展,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与作业效率,使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至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