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化学复习作业设计
2023-01-15戴慧敏
戴慧敏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江苏 南京)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针对作业这一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作业成了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让作业充分发挥其诊断学情、巩固知识、提升素养的作用,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从知识和素养两方面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一、以往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化学作业中,学生练习以真题为主,进入复习阶段之后,学生练习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但是以往题目没有经过精心的编排和筛选,会出现会做的题目反复做、不会的知识点训练强度不够、考试的时候出现新的情景和题型就抓瞎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在新的复习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新尝试。
二、作业设计的新实践
(一)评价先行
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学习的人,容易提出自己的见解,因为他对这个问题思索已久,脑海里储存了许多有关的信息,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易于发现并抓住自己所需的精华,从而解决问题。所以在每一个单元模块的新授课结束之后,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两类作业:本章内容的思维导图、利用教学大纲进行自我评价。两者结合共同评价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1.思维导图建构认知模型
每个章节开始复习前要求学生先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构建时必须要依据认知模型,一方面可以梳理学习的知识点,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思考和理解,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减少机械化的背诵,实现学生的减负增效。图1是有机同系物模型,图2是学生建构的思维导图。学生事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有助于减少课堂上对知识的陌生感,从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课堂效率。
图1 有机同系物认知模型
图2 学生建构的氯代烃认知模型
2.利用教学大纲让学生自我评价
利用考试局提供的教学大纲制成评价细则表,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时候会进行三级划分,R是指没有掌握,需要复习和老师的指导;A是指基本已经掌握,但是还需要额外练习巩固;G是指掌握得很好,无需额外练习。如第六章“能量中的盖斯定律”的学生自评表如下表所示。教师在复习阶段先督促学生自行自评,会给后续的分层提供依据。当然评价表在中期和后期也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查漏补缺。
表1 学生自我评价表
(二)知识点分层,详略有序
在复习过程中,采用知识点分层的基本策略。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学生自评表、以往教学中学生掌握情况,将知识点划分成几类:(1)课上梳理,课后练;(2)课上梳理,课上练,课后加强;(3)创设新情境,深入学习。这样设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升课堂效率,避免老生常谈,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在创造性学习上。另外在复习阶段,因为选择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一般让学生先练习选择题,在对知识点有基本的理解后再进行问答题的练习,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能力上升到表达和阐述层面。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就随之开始。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所以要求我们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故而在复习阶段,相关的知识点先以选择题的形式作为家庭作业进行巩固,注重第二天上课讲解,第二天会重复第一天的知识点练习,没有问题的知识点控制在一题,有问题的知识点则会适当增加题量。经过两天的知识点巩固后则会进入表述解答题的练习,从输入变为输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作业分层,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证所有的学生完成知识的掌握,这要求我们作业必须分层。所以在准备复习资料时,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简单题。必做题和选做题基本是平行的,选做题是为了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的空间,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巩固,而简单题则是针对基础薄弱学生的额外作业,这部分题对他们而言是优先作业,必须在必做题之前就弄懂弄会。通过这样作业分层,每个学生减少了不必要的练习,而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和巩固并没减少,实现了减负而不减质。
(四)举一反三,旧知新题
深入思考学生考试时出现新的情景和题型就抓瞎这一现象,究其原因还是思考不够深入,达不到迁移应用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作业的层面进行了两种尝试:(1)教师编制新练习;(2)学生编制新练习。
教师编制新练习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沿用新思路编制新题,如在练习中出现了一道利用电解法确定碘单质和硫代硫酸钠的反应系数之比的题目,则利用这一思路编制新题,确定电解水中的负极的电解反应;二是引入新的前沿背景考查“旧知”,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石墨烯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则编制新题,考查学生对BN类石墨烯材料、聚乙炔的性质预测。
学生编制新练习主要是遇到新的题型时让学生去反思这种思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遇到,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如有一道实验探究题,探究仪器误差会不会对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产生影响,则要学生列举哪些情况下仪器误差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哪些情况不会,最后总结归纳形成经验。
(五)素养为本,创新形式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通过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利用多种作业形式,让学生去探究和认识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能够知晓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不仅可以在多情境中进行学习,也强化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做到“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例如,鼓励学生开展化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认证项目,为他们提供学术指导。学生选题很多样,如化妆品为什么过期不能使用、水处理技术。这些选题都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文献调研、分析总结,最后又回归到教材,学以致用,促发了深度学习和知识的再生成、素养的再提升。
作业作为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诊断、巩固、提升的作用要得到充分的发挥,要求作业设计必须合理、科学,教师需要在作业层面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多措并举,实现知识和素养的双提升,让“双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