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3-01-15徐慧娟
徐慧娟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该病具有突发性、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诱导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过量、情绪激动、暴饮暴食等,同时,也会诱发血栓的发生,最终出现心肌坏死,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心肺复苏是现代临床诊疗中十分重要的急诊手段,这也是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对于现在各种危重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抢救来说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抢救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在患者发病后立即进行抢救工作,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将会对患者的脑部或其他器官、组织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性的损伤,给予其高效的心肺复苏工作可以使得患者恢复正常的心肺功能,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2]。但值得注意的是,心肺复苏虽然能够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但是后续是否能够恢复健康,需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心肺复苏的总有效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致有效的配合,才能保证患者心肺复苏的质量[3-4]。传统的心肺复苏护理工作主要以配合主治医生完成后续治疗工作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理念的逐渐改变,现代护理人员认为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当摒弃传统的护理方案,采用急诊优质护理的方法应用于心肺复苏,能够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5-6]。在本次实验中,将以1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急诊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入的13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7例。实验组患者年龄为49~80岁,平均(62.4±3.8)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男34例,女33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40min~11h,平均(5.38±0.27)h。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年龄为50~82岁,平均(63.1±4.1)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男37例,女30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43min~12h,平均(5.37±0.21)h。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统计学资料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②患者从发病时间到入院就诊时间应≤12h;③患者及家属对于本次实验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的其他器官存在严重的功能障碍;②患者患有恶性肿瘤、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③患者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或精神障碍,不能顺利配合实验的进行;④患者及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实验中。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急诊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常规急诊护理、急诊介入术后干预相关护理工作。实验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急诊护理。
入院前抢救及转运流程安排:首先,急诊人员在接到求救电话以后,应该在10min内出发,临床医生应该采用电话的方式向病人家属来了解目前病人的情况,同时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救治措施,例如,让病人原地休息,不可以随意地搬动病人,让患者的情绪保持稳定等等;其次,在临床医生到达现场后,应该立即对病人采取面罩吸氧的救治方式,建立起一条静脉通路,然后给予患者输液治疗,使得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完成基础救治工作后,应该立刻进行转运,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转运到周围的医院进行救治。
接诊流程确认:要求临床医生在120救护车上,应该和接诊人员获得联系,接诊的责任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急救治疗的相关准备工作,如果高度怀疑患者为急性心肌梗塞,应该在就诊的5min内就让病人采取绝对的卧床休息,吸入氧气,采集血液,并进行血液常规、心肌酶学等相关的临床检查工作,尽快确诊是否为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交接流程的优化:要求护理人员在接到患者的病情相关信息后,应该立即向医务室进行上报,结合患者的病情,通知相应的科室做好接诊准备,第一时间与临床医生交接,准备下一步的抢救治疗工作。
PCI手术流程准备:如果患者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应该在确诊之后在患者的左下肢建立起一个静脉通路作为留置诊断,然后进行碘过敏实验,同时做好观察时间的详细记录,然后采取阿司匹林500mg、氯吡格雷300mg,将两种药碾碎混合或者进行嚼服,然后在患者的右侧腹股沟部位进行备皮,帮助患者进行衣物更换,叮嘱患者自行排尿,做好相应的保暖工作。
给予实验组患者急诊优质护理,具体操作见下文。
在完成脑部复苏后,需要密切监护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生命体征,可采用湿毛巾在患者的颈部、额头以及面部进行湿敷需要维持患者病房,温度在18~20℃尽可能加强患者的脑部代谢率,保证患者的在灌注状况,尽可能降低患者的神经损伤。
在完成患者的心肺复苏后,应当立即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主要观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多项生命体征,为患者建立持续性的心电图监护,将30min作为时间节点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在观察期间密切监护患者是否存在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当立即与医务人员联系,并做好患者的抢救准备。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观察,值得注意的是,是否出现气道阻塞现象,同时,要用胶带将气道导管的两端固定住,使得器官长期处于湿润状态,防止患者将气管导管咬扁,在吸痰处理前,应该先给予患者吸入纯氧,保证呼吸道畅通,然后定时减轻内囊的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时往往较为急促,大多数患者都十分容易受到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导致情绪状态较差,所以为了缓解这类现象,当患者恢复后,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个人性格以及受教育程度,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消极和不良的心理状态对疾病造成的影响。
对有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多次电复律时,对除颤部位皮肤要进行保护,除颤前要检查并清洁皮肤,正确选择电极板,并在电极板上涂抹导电胶,对于消瘦患者可使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在除颤部位,保证电极板能均匀接触除颤部位。对于除颤部位有皮肤灼伤的患者,根据皮损情况进行局部换药处理。
护理人员应该对病房内环境进行调节,主要包括温度、湿度,保证患者在温馨、舒适的环境内康复。
在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叮嘱患者卧床进行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而影响治疗效果,另外,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来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通过饮食来控制定量摄入胆固醇、脂肪等,保证各类营养元素的摄入充分,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叮嘱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护理人员还应该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患者的生物钟,保证患者的睡眠时间充足,在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良好的情况下,结合患者的康复状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使得患者的机体能力有所恢复。
1.3 评价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CCQQ生活质量评估表来评估生活质量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应项目的生活质量越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实验数据录入Excel表格进行数据记录,采用公式以及函数进行统计分析,并选择SPSS 21.00 for windows开展资料统计,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应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则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状况[n(%)]
2.2 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表2 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导致的管腔狭窄或是闭塞,导致患的心肌严重供血不足,甚至出现坏死的情况,当冠状动脉闭塞超过18min后,心内膜以下的心肌细胞出现坏死,闭塞超过3h以后,心肌坏死区域会一直扩大,直至全层的2/3左右,在闭塞超过6h以后,会导致透壁性心肌坏死的发生,所以,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会把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以后的6h内作为临床救治的“黄金时间”,一旦超过这个时间范围,临床救治效果会出现大幅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病人出现死亡,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7-9]。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通常较为突然,病情发展十分迅速,病人患病初期的死亡率较其他心脏疾病更高,根据资料统计,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病例中,大约有50%的病人在发病后的1h内出现猝死,而导致其死亡的干扰因素较多,其中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为致命性心律失常[10]。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工作,往往需要做大量的准备时间,而临床护理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单一地遵照医嘱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缺乏明确的护理目标,所以护理人员的相关专业水平、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急诊护理流程成的优化,使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使得患者的就诊时间明显缩短,为抢救工作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临床抢救成功率[11]。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确诊初期以及采取相应的院内救治后,会明显地提高临床治愈率,使得病死率进一步下降,而以往的临床急诊工作,没有指定的负责人,分工不够明确,临床护理人员只是遵照医嘱进行护理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规范化的护理流程以及护理目标,进而使得急诊处理时间明显地延长,在采取优化急诊护理工作后,使得临床护理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患者合适的救治措施及护理流程,使得病人的救治时间明显地缩短[12]。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13],在患者心肺复苏完成后,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护,有助于降低缺血缺氧对患者机体功能造成的损伤,这也是现代临床研究的关键方向[14]。
结合当代临床研究,虽然心肺复苏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起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该病的诊治过程中的急救性有待进一步地提高,传统的急诊护理工作只是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基础的护理干预,并不能有效地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而言,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定期进行急救工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急诊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高效护理方案,在心电监护、脑复苏、呼吸道护理以及心理干预、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更好地治疗与恢复提供了基础[15-16]。
而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时[17],以患者的不同阶段复苏情况作为基础,给予患者合适的护理干预方法,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尽可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在完成复苏后的生理功能和肺部功能都能够恢复至正常状态。急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心肺复苏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各项护理操作温柔且舒适,使患者在接受心肺复苏后能够获得足够的护理支持,而最为重要的是对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因素进行干预,这样获得的护理效果最优,并且能够尽可能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18-20]。
综上所述,对于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采用急诊护理的护理方法进行心肺复苏后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