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康复及腰椎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3-01-15郭强

智慧健康 2022年30期
关键词:摘除术孔镜椎板

郭强

临汾市尧都区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还会存在潜在脊柱不稳定性。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成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具有出血少、微创、术后恢复快、不损伤神经根和血管的优势,逐步应用在LDH的治疗中[1]。此术式需在局麻下进行,无需切除椎板和黄韧带,易抵达椎间盘,尽管当今内镜设备的技术得到很大改进,但是部分专家认为椎间孔入路(PETD)并不能完全将突出的椎间盘切除,如椎间孔狭窄、髂嵴高等,而经皮椎板间入路(PEID)则非常有益。本文就对比PETD、PEID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应用在LDH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LDH患者,均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采用奇数偶数分组法其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1~69岁,平均(40.35±3.24)岁;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病史1~25个月,平均(8.45±1.39)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22~70岁,平均(40.39±3.27)岁;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病史1~24个月,平均(8.56±1.4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下肢疼痛病史满足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影像学检查均为单节段LDH;②均为单侧下肢神经根性麻木、疼痛;③经保守治疗失败者;④患侧无既往手术史;⑤患者知情此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中转开放术治疗者;②先天性腰椎骶化者;③影像学显示有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2]。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PEID术,局麻手术,屈髋屈膝俯卧位,C臂X线机透视定位并标记椎板间隙,常规消毒铺巾。在皮肤标记点行纵向切口,置入软组织扩张器,透视正确后,插入工作套管,对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部分椎板切除,于关节突内侧以及椎板下缘用微型魔钻打磨或椎板咬钳,置入工作通道,将内窥镜置入,灌注生理盐水,遇出血点及时电凝止血,将游离脱出的椎间盘组织用髓核钳摘除,缓慢松解硬膜囊外神经根,减压后,稍微缩回;移除突出髓核后,检查神经根活动度,确保充分减压,无髓核残留,退出工作套管,依次缝合[3]。对照组采用PTED术,C臂机定位,选取腰4/5或腰5-骶1间隙,于腰4棘突左侧作1穿刺点,腰椎左侧或右侧旁开适当距离8~14cm以体型胖瘦术中酌情定位。采用2%利多卡因+罗哌卡因5mL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在C型臂机透视下于腰4/5或腰5-骶1椎间隙穿刺进入腰5患侧或骶1患侧上关节突尖部,将导丝置入,切开皮肤1cm逐步扩大组织,将上关节骨质用环锯成形切除,建立好工作通道,C臂下见通道尖部位于椎弓根内侧、棘突左侧未过中线,充分暴露黄韧带并咬除,显露患侧腰4/5、腰5-骶1,将腰4/5、腰5-骶1椎间盘脱出髓核用髓核钳摘除;再次探查,若未见硬脊膜以及腰5及骶1神经根受压,椎管内无活动性出血,则退出缝合,术毕[4]。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优良率;②JOA评分、ODI评分;③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④椎间盘类型;⑤并发症发生率。

1.4 评价标准

根据髓核突出的位置来判断髓核分型;包括中央型、外侧型、旁中央型;依据神经根与椎间盘的关系将突出髓核分为肩上型与腋下型;当椎间盘移位程度>椎间盘后缘测量的高度,称之为高度移位,反之,则称为低度移位[2]。采用腰痛JOA评分评价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腰痛程度,量表满分29分;手术的优良率根据JOA评分改善程度,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治疗前评分)×100%。优>75%;良25%~49%;中、差0%~24%,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3]。2组的腰腿功能障碍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对术前、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进行评分,包括行走、站立、睡眠、坐疼痛、生活自理、性、社会活动、疼痛、旅行、提物等10方面进行评价,每方面0~5分,量表总分50分,分数越低,功能障碍越轻,反之则越重[4]。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手术优良率

两组手术优良率对比,对照组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优良率对比[n(%)]

2.2 JOA评分、ODI评分

两组治疗前JOA评分、ODI评分比较(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上述评分依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分)

2.3 手术相关指标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表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2.4 椎间盘类型

2组腋下型、肩上型、中央型、旁中央型、外侧型比较(P<0.05),见表4。

表4 两组椎间盘类型对比表[n(%)]

2.5 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n(%)]

3 讨论

LDH是骨科常见的疾病,其机制是椎间盘变性、髓核以及残存的纤维环突出椎管内或者突出椎间盘后外侧,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引发的腰腿痛,发病原因为受损、负重,临床表现为腰部僵硬疼痛,严重时,可限制患者的肢体活动。此病是青壮年常见的疾病。传统的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疗效并不好,且创伤大,恢复时间较长,还会存在潜在的脊柱不稳定性,因此,传统的开放手术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外科治疗也逐渐向微创化发展,随着孔镜技术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5]。

椎间孔镜技术是将一个配有灯光、成像和工作通道的孔镜系统经LDH患者身体侧方或侧后方经椎间孔放置于病变位置,在内窥镜直视下,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这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行的手术,内窥镜下可清晰的看到神经根、碎核、增生的骨组织和硬膜囊,对受压神经根、增生组织及硬膜囊得以清晰的显示,经过抓钳经孔镜工作通道,将突出的髓核组织、增生的上关节突骨质以及增厚的黄韧带摘除,将神经根管扩大,直接接触神经根压迫,再对病变位置进行持续灌洗消炎,再经射频电极对神经纤维环进行修补,消融技术可应用在神经致敏组织中,阻断环状神经分支,解除患者组织疼痛。手术方法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及相关配套器械、成像系统组成的脊柱微创手术系统,进行椎间孔镜的优势众多,不仅进入,也不经过椎管,不会造成椎管内瘢痕和粘连,不会破坏脊柱解剖结构,不影响脊椎稳定性,手术精准,可迅速缓解疼痛,术后3周,患者即可投入到正常生活中,患者舒适度极高。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入路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该手术于20世纪末由Anthony Yeung应用在临床,具有较高的优势,使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技术迈开了很大一步,近些年,在国内也发展迅速,具有创伤小、手术用时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青睐。经皮椎间孔镜可减少传统脊柱后入路的手术方法,减轻创伤,减少甚至避免对神经根和硬脊膜的损伤,较为安全可靠,治疗LDH可取得不错的疗效。PETD、PEID经皮椎间孔镜是较为新型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治疗LDH中得到广泛应用。术者可根据患者症状、习惯、影像学来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6]。PEID是由德国Ruetten医生在21世纪初最先报告,对于L5横突肥大的,经椎间孔穿刺入路困难的,可选择这种入路方式。PETD术需熟悉椎间孔安全三角区的解剖结构,避免对神经根造成损伤[7]。PEID穿刺非常容易,(但)需术者熟悉腰椎解剖结构[8]。腋下入路可获得更广阔的操作范围,手术更容易抵达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的损伤非常小,但对于肩上型突出的髓核,硬膜囊与神经根夹角小,容易损伤L5神经根,且此入路方式需切开黄韧带,对脊柱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术中还会牵开硬膜囊和神经根,容易造成牵拉损伤,术后依旧不可避免造成不同程度的椎管内粘连[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优良率、JOA评分、ODI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ID适合摘除腋下型脱垂突出的髓核,PETD适合摘除肩上型或中央突出的髓核。无论是PEID还是PETD都是在椎间盘纤维环外进行的手术,都能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也可以将增长的骨质解除,来缓解神经根的压力,减轻对神经根造成的疼痛。这两种手术采用的都是局麻,术前也无需禁食禁饮,术中患者意识清楚,可与医生交流。椎间孔镜利用腰椎一旁进入,符合人体骨骼结构的自然通道,无需切除更多的韧带与骨骼,不会对腰椎的稳定结果造成损伤和破坏。患者术后2h就可以下次,切口非常小,出血极少,达到开刀手术的效果,避免开刀手术的损伤。总的来讲,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多角度在低温下就可直接消融碎核,修复破裂的纤维化;安全绿色,避免传统手术对神经和椎管的干扰;镜下追群摘除突出髓核;可处理几乎所有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和部分椎管或椎间狭窄、钙化等病变,适应证广;平均3~6周就可正常恢复工作和进行体育锻炼;术中可以消除无菌性炎症和水肿,预防术后感染,创伤小,感染和血栓的发病率极低,也不会在重要结构处留下疤痕,但是,此手术毕竟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式,虽然并发症低,也会带来一些损伤,而这些损伤也是可以避免的。本研究结果又显示,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有硬膜损伤、椎管内静脉丛损伤、马尾神经损伤。尽管PEID和PETD是将传统开放椎间盘碎核摘除术与内镜技术相结合的微创手术,但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这就要求术者具备开放性手术的经验,还需要熟练上我显微外科技术,由于微创和镜下操作有一定的限制,术野受到一定的影响,器械开窗时反复多次操作,对镜下硬膜囊、神经根以及周围组织解剖关系辨认不清楚,若不能做到手眼合一,很容易造成硬膜撕裂、出血、神经根损伤以及马尾神经损伤,较难处理。因此,对单阶节段,单纯突出以及椎管神经根管狭窄不严重的患者,操作熟悉后再进行合并纤维化钙化、椎管狭窄的手术。术中,医师应灵活使用射频刀,清除视野中的软组织,控制神经根周围环境,避免神经丛出血;造影剂注入也许慎重,避免渗漏,保证穿刺位置准确,充分利用影像学资料确定病变组织位置;为了确保术后神经刺激征,需彻底清除椎间盘内毒性代谢物,并用顺利盐水反复冲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指征并非一成不变,掌握适应证,积累经验,提高操作技巧,就可拓宽适应证,对于一些多间隙椎管狭窄的患者,再考虑实施手术椎管粘连时需要慎重。

综上所述,PEID、PETD治疗腰5-骶1的LDH患者短期疗效相当,但对于中央型、腋下型的患者,PEID更具优势,而PETD更适合肩上型和外侧型的患者。

猜你喜欢

摘除术孔镜椎板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超声骨刀椎板成形椎板植骨在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两种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