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开 花落

2023-01-15张兆华

绿叶 2022年5期
关键词:花落樱花牡丹

◎张兆华

世人大抵都更喜欢花开的季节,一直以来,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并无二致。几年前搬家时,一株瘦瘦弱弱被人遗弃的贴梗海棠被极爱花的爱人一起带了过来,种在临近小区的山谷一角。当时,我内心里对爱人的做法还有点不以为然,心想这样的花还怎么会再开呢!但出乎意料的是,自前年起,这株海棠逐渐葳蕤丰茂起来,已由一株慢慢地变成了一丛,并开了稀稀疏疏的几朵花。因为新冠疫情,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早上,步行出小区来到山边聊寄踏青之情,突然发现这丛海棠花枝上缀满了大大小小的花朵,有的已然怒放,有的含苞待放,“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良辰美景,海棠春睡,在仲春温暖的阳光下,花影婆娑,刹那芳华,煞是曼妙可人。这时,我方才意识到我的自以为是是多么荒谬!

01

花开多好啊!

在人生十大雅事中,古人对花有着堪称精彩、精湛的形容:“花,难觅归鸿暮霭霞。蒹葭白,绮梦飞天涯。”唯美至极!中学时,课本里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里面写到樱花,“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就让从来没有看过樱花的我一直为此心驰神往、念念不忘。薄如蝉翼的轻云,颜色还是绯红的,光是这样想一想,就觉得奇美无比!后来,虽然一直没去过日本,但实地观赏过南京鸡鸣寺路的樱花,果然绯红的灿若云霞,白色的流风回雪,云蒸霞蔚,分外妖娆,也算是圆了我多年萦绕于心的樱花之梦。

与樱花相比,牡丹更是中国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花。洛阳牡丹自古有甲天下之说,菏泽牡丹也非常有名。我和爱人与一个温文尔雅、风姿绰约的姚姓画家友善,她是一个著名的山水花鸟画家,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造诣尤深,品位尤佳,爱花尤痴,与我们算是很能聊得来的朋友。她燕居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里,屋子里是一盆一盆各色各样的兰花,院子里植了几株非常名贵的牡丹花,有魏紫、姚黄、豆绿、二乔等名花,她说是专门去洛阳和菏泽买回来的。我想,姚姓画家如此花团锦簇可能也和她的职业绘画特别是花鸟画有关吧。大凡绘事,初要得其形,再则得其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总要遵循这个路子去做的。艺术高于生活,但也来源于生活。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师也都是从摩物绘形开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慢慢攀登上艺术高峰的。去年4月中旬一个星期六的上午九点多,她兴冲冲地给我打电话,说她院子里的牡丹开花了,下午准备邀请几个好朋友过来茶会小聚观赏,问我和爱人是否有空。感其盛情,于是我和爱人决定附庸风雅一回,欣然前往。

应邀来赏花的人有10余位,其中有一两位我也熟识。一个古色古香的圆桌摆在院中的花园里,大家顾不上品尝主人精心准备的明前碧螺春绿茶,正围在一丛主人引以为傲的“魏紫”之前。“魏紫”正怒放,紫红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地绽开,如同千手观音伸出的无数只手,金黄色的花蕊耀眼夺目,娇艳欲滴,文字实在难以描绘其妙。芬芳异香,在暮春午后温润的空气中氤氲,拂柳过槛,满园香溢。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十分渊博的李先生娓娓道来,“你们有人可能知道魏紫有花后之称,但对魏紫的来历可能就不一定清楚了吧?这个在欧阳修的著作《洛阳牡丹记》中有详细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精通诗词歌赋的顾先生一边把高度的近视镜扶正,一边和盛开的花朵无缝对接,一边吟咏着“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赞颂牡丹的诗句,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其中,如沐春风……日薄西山,暮色渐合,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尽兴而归。“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回来的路上,我不由得想到唐人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想象得出唐朝百姓倾城出动观赏牡丹花的空前盛况,肯定人流如潮,摩肩接踵,蔚为大观。

02

世间最美,是花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据植物学家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3万多种花卉,既有大小、形状、颜色、香味的迥然差异,气质又千差万别:或鲜艳明媚,或璀璨绚烂,或柔情万种,或清丽温婉,或幽姿别生,或冷若冰霜……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千娇百媚、盛装娇颜,如同盛唐时悠游于秦淮河畔的各色丽人,如孔雀开屏,内心里都暗暗地憋着一股劲,各擅其美,各展风流,不遑多让。

为什么大多数的花都开得那么艳丽、那么璀璨、那么绚烂呢?有一次在南京中山植物园,我专门向一个比较熟悉的研究动植物学的专家请教。他告诉我,这是有缘由的,花朵主要有繁殖后代、用以入药、供人观赏、净化空气四个作用,其中繁殖后代是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世人一般都更多地注重其雍容华贵的外表。美丽漂亮、璀璨夺目的花朵更引人注目,当然也更容易招蜂引蝶,这样传花授粉更有优势,有利于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他还半开玩笑似的说,其实稍微深入一点想一想,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你到大街上看,每一个年轻的女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回眸一笑百媚生;每一个年轻的小伙都收拾得利利索索,看上去神采飞扬、玉树临风。其实从深层次上说,这些也都不外乎是为了从外在上吸引异性的关注,有利于完成人类自身传宗接代的使命而已。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我们人类也并不比植物高明到哪儿去。说着说着,他一下子扑哧笑了,我也笑了。

03

当我们在欣赏这花开盛景的时候,可能总是都不由自主地会想到花落。“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要是花一直开着多好啊!爱花的少女有时候可能不免都会这样痴痴地想。春华秋实,生命轮回,我想这应该是宇宙既定、无法更改的法则吧,古人称之为“道”。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历代无数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翰墨风流,似乎总是把花落和伤春联系在一起,总体上是一种悲凉的调子。这如果放在以前我老家的乡亲们那里,他们肯定会嗤之以鼻,笑话上大半天的。正像俗话说的,看书掉泪瞎替古人担忧的那样,看花落而伤春,他们会觉得你这个人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或者就是吃饱了撑的,无聊没事干。在他们看来,冬去春来、日升月落,几千年都是这样,花也一样,该开就开,该落就落,哪来那么多伤感。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话糙理不糙,不得不说,这近似简单粗暴的话语背后有时可能也恰恰包含着大道理、大智慧呢!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美是多侧面的,花开是美的,花落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你看:无风的时候,就在你可能都不太留意的某一刹那,一片花瓣似乎犹豫、似乎留恋、似乎不舍地,就那么轻轻悠悠地落下,无声无息,层积于花的根部附近,叠落成冢;微风的时候,花儿轻轻地挣脱了束缚,随风飘摇,时高时低,轻飏曼舞,身姿婀娜,衣袂飘飘,如同正在跳着《天鹅湖》的芭蕾舞女,左旋右转,最后在拥抱大地的刹那间戛然而止,瞬间定格;风大的时候,飘兮舞兮,几不知其行止,特别是暴风的时候在高空中上下急剧翻飞,有时如唐宋时西域传入中原的著名胡舞,飘舞如风,有时如断线的风筝径飞远去,有时如飞机做特技飞行的样子,最后或旋落于河畔,或凋落于山边,或息影于沟壑,或坠落于江河湖海,随波逐流不知何往……由此,我不由得想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为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而唏嘘不已,“……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金钗蒙尘,香消玉殒,如花凋零,“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千百年来让人屡屡为之叹息。这也是一种美,一种震撼人心的悲美。哲学家认为,悲剧是另一种别样的美,比喜剧更震撼人心,更直击人的心灵深处。

04

世间万物,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生不息。花,开也不易。梅花香自苦寒来,花之所以能够摇曳在春风里,都是经过了数九寒冬的风刀霜剑,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结果,其间甘苦自知;花,落亦从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源于浮尘,最后还是回归于泥土;蓬勃于大地,最后还是回归到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

每个人的一生,也都如同这花儿一样:不管是富也罢,贫也罢,顺也罢,逆也罢,成也罢,败也罢……一朝花开,一夕花落,如是而已!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花开了,远观近赏,如坐春风;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花落了,优雅转身,期待重逢。与其看花落泪,不如拥抱春光;与其感伤花落,不如憧憬未来。近几年来,一些人在面对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时,甚至有个别人直接选择了彻底放弃,这可就是有点连花也不如了呢!不是吗?花落花开,潮落潮起,如此方不枉如花岁月,如此方不愧瑰丽人生。

猜你喜欢

花落樱花牡丹
最终,菲尔兹奖二次花落女得主
赏樱花
11月,花落寒轻
“三不够”牡丹节
赏牡丹
樱花
樱花站
南国牡丹
绿牡丹
花落不知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