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实现2021全年强劲利润增长
2023-01-15
巴斯夫集团在2021年显著提升了全年销售额及利润。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博士(Dr.Martin Brudermüller)表示:“巴斯夫在2021年达成强劲而成功的业绩表现。”他和巴斯夫首席财务官Hans-Ulrich Engel博士共同发布了2021年业绩报告。
薄睦乐还表示:“2021年,我们的产品售价提升25%,销量同步提高11%;所有业务领域实现售价与销量的双增长。”
2021年巴斯夫集团销售额达到786亿欧元,比2020年提升
33%。
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为113亿欧元,较上年上升39亿欧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为114亿欧元,较上年上升49亿欧元。
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为78亿欧元,达到2020年的两倍多;相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则提升了67%。巴斯夫积极的利润表现主要由化学品业务领域及材料业务领域推动。表面处理技术业务领域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也对强势复苏作出贡献。
已动用资本回报率(ROCE)为13.5%,显著高于9%的资本成本率。ROCE的提升主要由于2021年实现了77亿欧元息税前收益,远好于2020年水平(1.7%)。
欧洲能源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巴斯夫的汽车相关业务继续受到半导体短缺的负面影响。2021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及物流成本的增加也给所有业务领域的收益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巴斯夫欧洲基地来说,2021年由于天然气价格进一步上涨,导致额外成本约15亿欧元,仅2021年第四季度就达到8亿欧元。
发布会上,薄睦乐宣布:“我们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进一步大幅提价,以应对成本的急剧增长,从而提高下游业务的收益率。”这些业务的既定定价程序导致了这一延迟。
2021年全年及2021年第四季度现金流情况
2021年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72亿欧元,2020年为54亿欧元。这一大幅增长主要源自净收益的提高,达到55亿欧元。2021年自由现金流从上一年的23亿欧元提至37亿欧元。
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增加了12亿欧元,达到33亿欧元。自由现金流为18亿欧元,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增加了84%。
2021年第四季度销售及收益情况
巴斯夫2021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4%,达到198亿欧元。Hans-Ulrich Engel表示:“尽管2020年第四季度表现强劲,但巴斯夫在2021年第四季度除材料业务领域外,其他部门的销量相比去年同期都有所增长。”
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增加了约1亿欧元,达到22亿欧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达23亿欧元,而2020年第四季度为20亿欧元。
第四季度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为12亿欧元,2020年同期为11亿欧元。2021年第四季度息税前收益为12亿欧元,2020年同期为9.32亿欧元。
拟议每股派息3.40欧元
在巴斯夫2022年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巴斯夫执行董事会及监事会将提议每股派息3.40欧元,相比去年提升0.1欧元,巴斯夫将根据年底的股票数量支付31亿欧元。薄睦乐表示:“如这一提议被采纳,基于2021年年底股价,巴斯夫将提供5.5%的高股息收益率。”
实现非财务目标
巴斯夫已设立目标,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8年减少25%。2021年,巴斯夫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 020万t,相比2020年的2 080万t有所降低。薄睦乐表示:“考虑到产量的强劲增长,这一降幅非常出色。”
远早于原有计划,巴斯夫已实现到2025年超越型产品销售额达到约220亿欧元的目标。这些对价值链可持续发展贡献卓越的产品,在2021年的销售额已达到241亿欧元。薄睦乐表示:“正因如此,我们将在2022年期间调整这一产品组合的指导目标。”
对增长项目的投资
巴斯夫在2022年—2026年的计划资本支出为256亿欧元,比前一计划周期(2021年—2025年)高出了27亿欧元。Hans-Ulrich Engel表示:“主要原因来自于我们在全新的湛江一体化基地以及电池材料业务这两大关键增长项目上的投入。它们对推动巴斯夫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巴斯夫在现有业务上的投资稳定在平均每年26亿欧元的水平。Hans-Ulrich Engel表示:“巴斯夫将十分审慎地对待用于维持和实现现有业务盈利增长的投资。这将确保我们同样能以平均每年约26亿欧元的资金用于增长项目。我们在增长项目上的资本支出将在2024年达到顶峰。”相比2021年的34亿欧元,巴斯夫在2022年的计划资本支出达到46亿欧元。用于研发活动的年度预算约为21亿欧元。
大中华地区销售额创历史新高
巴斯夫大中华区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2亿欧元,本地生产销售比例为79%。
巴斯夫大中华区产量持续增长,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稳步下降。如位于巴斯夫上海科技创新园和巴斯夫漕泾基地的光伏发电站每年减少超过1 600 t二氧化碳排放;湛江一体化基地首批装置将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中国6个基地参与可再生电力直接采购,2022年年底预计减少18万t二氧化碳排放。
巴斯夫2022年展望
“我们在2022年迎来了一个非常强劲的开始,1月份呈现的数字高于去年同期。”薄睦乐在展望2022年的业绩表现时表示。
巴斯夫预计,在经历了2021年的强势复苏之后,全球经济增长将在2022年趋于平缓,实现3.8%的增长。薄睦乐表示:“由于工业领域的订单积压较多,我们预计全球工业生产将增长3.8%,化学产品生产将增长3.5%。”公司预测,布伦特原油每桶的平均价格为75美元,汇率方面为1欧元兑换1.15美元。
基于这些假设,巴斯夫预计将在2022年实现740亿~770亿欧元之间的销售额。巴斯夫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预计在66亿~72亿欧元之间。已动用资本回报率(ROCE)预计在11.4%~12.6%之间。预计2022年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 960万~2 060万t之间。(3)甲烷与二氧化碳干重整制备合成气,与Linde合作,2019年已商业推广。
立足本地,全面服务中国市场
碳管理项目助力实现气候中和
巴斯夫的碳管理项目能够助力公司实现气候中和,通过提高能源和工艺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比例;研发突破性技术实现低排放生产。
巴斯夫独特的创新工艺概念将显著减少碳排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下几个案例:(1)无碳排放甲烷裂解制氢装置,中试反应器于2020年在德国路德维希港投入运营,甲烷裂解制氢是一种低碳工艺。电加热甲烷将其裂解为氢气及固体碳,与电解水制氢工艺相比,甲烷裂解制氢的耗电量少80%,如果使用可再生能源,该工艺能实现零碳制氢;(2)电加热蒸汽裂解装置,与SABIC、Linde合作打造的全球第一台电加热蒸汽裂解装置中试炉,最早将于2023年启动;
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及政策举措成为巴斯夫加速布局中国的“催化剂”,巴斯夫已做好准备,加码布局中国市场,助力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巴斯夫计划将位于中国广东的湛江一体化基地打造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低的综合性化工生产基地之一。
与中国石化进一步扩建南京一体化基地为国内市场提供高端新材料供给;与杉杉股份在中国成立电池材料合资公司,聚焦于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领域;巴斯夫上海创新园三期总投资约2.8亿欧元,将于2022年下半年竣工,加速为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博士表示:“中国政府提出‘双碳’目标,与巴斯夫目标一致。在中国,巴斯夫各个生产基地已自行光伏发电、采用直接绿电采购等,降低碳排放。巴斯夫在中国信心非常强,我们会继续在华投资,新项目、新的产能会不断落地;同时会进一步加强在华研发投入,今后会进一步将研发资源向中国倾斜,因为业务增长的同时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特别是中国的制造业向高质量、高端制造发展,也需要更大的研发团队。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推进可持续发展,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可持续发展在中国落地、在中国深耕。”
未来,巴斯夫将继续立足中国,面向未来,以化学创新驱动可持续增长,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