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词新义的多维考察
——以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酸”的新义为例
2023-01-14王馨雨
王馨雨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酸”作为重要的味觉词,其基本涵义为“像醋一样的气味或味道”,近几年来在网络语境中出现和“嫉妒、羡慕”相关的多种新用法,例如:
(1)国庆短视频博主集体夸一夸我的国,让“世界酸一酸”?(三湘都市报,2021-10-05)
(2)网友反呛苏贞昌“最会酸别人”(环球网,2019-09-24)
(3)美国媒体太酸了:只要我们这么做,中国疫苗就不是对手(环球时报,2021-05-08)
(4)数说港澳台丨回击酸民:大陆的钱到底好不好赚?(光明网,2021-11-05)
以上四例中,“酸”分别作动词(例1与例2)、形容词(例3)、类词缀(例4)使用,主要含义都和“羡慕”与“嫉妒”相关,分别意为“羡慕和嫉妒的心理”“因为羡慕和嫉妒做出的攻击性言说行为”“羡慕或嫉妒的状态”以及“羡慕嫉妒他人的人”。自2019年网络流行语“我酸了”走红以来,“酸”的新兴用法已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普遍且高频的使用。利用搜狗资讯,对2021年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酸”的用例进行检索(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共找出375条含有“酸”的新闻标题,其中旧义项有189条,新义项有186条,占约50%。新义项的使用频率和旧义项基本持平,证明其新义已经广泛融入了人们日常语言生活,可以被视为味觉词新义演变的研究对象。
国内外现有味觉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隐喻和词义衍生方面,以及跨文化对比方面。“酸”的词义研究也可以大致分为如下两类,即从隐喻与转喻角度解释“酸”的多义现象,以及探究“酸”语义的历时发展脉络。“酸”作为基本味觉词之一,对其新义的系统性研究可以丰富味觉词语义研究。而味觉词语义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注的是人类最基础的感觉来源之一,即味觉,这也是人类最基础的知识来源之一。约翰·洛克指出,知识直接来源于观念,间接来源于经验。而观念则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感觉的对象,二是来源于反省的心理活动。[1]117味觉属于第一类的观念来源,可以说是人类知识的首要来源之一,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味觉词研究对于语义学研究来说是亘古不变的重要话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关注到“酸”多种用法的演变机制,即其形容词、动词、以及类词缀用法的产生机制,也未曾从语用角度出发,探讨其新义演变过程。可以说,关于“酸”新义的现有研究更关注于抽象层面的总体概括,但对于其多种用法的现实复杂性却缺少描述与解释。因此,本文致力于系统地对味觉词“酸”新义的动词、形容词以及类词缀多种用法进行分析研究,从认知语言学与历史语用学多角度出发,探讨其新义产生机制以及背后的动因。
一、味觉词以及“酸”语义演变相关研究
目前现有味觉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隐喻和词义衍生以及跨文化对比。Sweetser曾指出,语义多义关系和语义变化经常涉及隐喻的映射,[2]19味觉词多义现象研究也主要将一词多义和味觉词隐喻一起讨论,很多研究被囊括于感官词研究中。Williams通过探索多种味觉形容词语义演变总结出其语义演变模式,即与感官形容词语义演变路径类似,符合一定的规律和迁移模式,并通过通感隐喻进行词义发展。[3]多数关注味觉词隐喻和词义衍生的研究认为,味觉隐喻就是从味觉范畴的认知域到其他范畴认知域的投射,并主张用隐喻的角度去看味觉词的词义通感引申。而跨文化味觉词对比研究则主要致力于对跨文化语言现象差异进行对比以及原因解释,主要将其归因于文化差异、语用习惯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酸”作为典型的味觉词之一,对其研究可以探究味觉词词义发展路径,丰富味觉词语义演变以及多义研究。作为基本感知词汇,味觉词词族在汉语里举足轻重,其一词多义的梳理也颇有价值,不仅能对对外汉语的多义词教学提供指导,其语义演变背后的文化意义也值得去深入探索。
国内现有关于“酸”的多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酸”的语义进行不同感官域的划分,并看其语义发展道路。这类研究主要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来看“酸”的语义在不同感官域之间的演变,但是尚未有对于“酸”多种用法的系统性研究。二是探究“酸”语义的历时演变。这类研究则主要对于“酸”的语义演变做历时梳理,但却缺少对“酸”新义的深入探究。“酸”新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流行语“我酸了”和“柠檬精”的相关网络流行语研究,例如考察“酸”在“嫉妒和羡慕“的语义范围内由贬义到中性的语义发展。从上述研究的总结中可以看出,目前仍缺少对于“酸”新义多种用法的全面探究,多数研究对“酸”的新义仅做了概括性的语义研究,对其产生机制的研究也只考虑到“酸”作为情感形容词的用法,并且缺乏从语用的角度对于“酸”实际使用的复杂情况的深入分析。因此,本文致力于对味觉词“酸”新义的动词、形容词以及类词缀多种用法进行分析,探讨其语用价值,并以功能主义视角,从认知语言学与历史语用学多角度出发,探讨其新义产生机制以及语义演变背后的动因。
二、“酸”的新义及其语用价值
(一)作为情感形容词强调引起情感的原因
“酸”的新义作形容词使用,意为“羡慕或嫉妒”,常在新闻标题中出现以强调引起情感的原因,以便吸引读者的注意和拉进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依据孔兰若总结的情感形容词的语义特征以及鉴别框架,我们发现“酸”能够满足其提出的情感形容词语义特征鉴别框架的检验,即可感性、亲验性或自明性,[4]属于典型的情感形容词。
“酸”作情感形容词时原本就有“嫉妒”的含义,其新义则表达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将“羡慕”也囊括其中,这是因为“我酸了”在形成之初并不带有负面的评价义,主要表示羡慕和轻微的嫉妒之情。黎聪指出,“我酸了”虽也包含“嫉妒”的意味,但是就感情色彩而言,它更多是一种正面、善意且有节制的嫉妒,与“柠檬精”“酸民”所代表的负面情绪宣泄是截然不同的。[5]本研究认为,“酸”作为情感形容词,是较为负面的“嫉妒”还是中性的“羡慕”,其具体含义需要根据语境判断,若在上下文中显现出说话人批评或不赞同的感情色彩,“酸”在这类使用中就通常带有负面评价义。
作情感形容词使用的“酸”着重强调“酸”的原因,也就是“令人感到羡慕和嫉妒的某事,或是他人(或机构)具有的某种特性”。常见于网络新闻标题,主要使用目的是引出想要称赞的事件,常见固定搭配为“酸了”或是“被酸到了”,例如:
(5)酸了!腾讯工资又涨了,人均月薪超8万元(腾讯网,2021-11-15)
(6)被酸到!奥运冠军谌利军“云求婚”一脸羞涩讲情话(北青网,2021-08-24)
以引出下文为目的的“酸”通常以不带发出者的固定搭配“酸了”或是“被酸到”的形式出现,置于句首,或是搭配“网友”“同学”等宽泛指称以及第一人称“我”来使用。由于其语用目的为强调变化的原因,而非变化的主体,因此极少以明确人称或是范围较明确的群体作主语来使用。这类“酸”的用法常见于网络新闻标题,在我们对于2021年网络新闻标题的检索中,使用“酸”新义项的新闻标题有186条,占比约50%,其中用情感形容词“酸”来引出新闻具体内容的标题有109条,在“酸”新用法中占比最高。这也证明了引出新闻具体内容,即强调引起情感的原因,是“酸”新义在网络新媒体语境中最重要的语用价值之一。
本研究发现,带有人称的“我酸了”构式强调的是引起羡慕嫉妒情感的原因,而非情感的主体。这一点可以通过对于网络流行语“我酸了”和“酸了”的使用频率变化的对比观察中得出。“我酸了”是“主语+形容词+助词”句式,在其流行初期总是以构式形式出现,随后在语言使用中逐渐出现主语脱落现象,例如:
(7)我酸了!腾讯员工工作满15年可提前退休:退休福利还丰厚(搜狐网,2021-11-09)
(8)酸了!腾讯工资又涨了,人均月薪超8万元(腾讯网,2021-11-15)
网络流行语“酸了”和“我酸了”在使用频率上有差异,我们以“搜狗资讯”提供的新闻标题为语料来源,以折线图的形式统计出二者在网络新闻标题中使用频率的年度变化。
图1 报刊新闻标题中“我酸了”和“酸了”频次年度比较
如图中1数据显示,二者均于2019年走红,其中省略主语的“酸了”表现出语言选择的优先性,在使用频次上远远超越“我酸了”。可见当使用频率大幅提高时,受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影响,省略主语的双音组合更具优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酸了”构式强调的是引起羡慕嫉妒情感的原因,而非情感的主体。这佐证了情感形容词“酸”的重要性语用价值在于强调引起情感的原因。
通过对于新闻标题中“酸”的用例分析以及“酸了”和“我酸了”的使用频率变化的对比可以看出,“酸”作为情感形容词使用的重要语用价值在于强调引起情感的原因。
(二)作为心理动词突出羡慕心理以及作为言说动词强调攻击性言说行为
作动词使用的“酸”主要有两种新义:第一,因某事或他人具有的某种特性而产生的羡慕心理。第二,因嫉妒和羡慕而做出的调侃与讽刺行为。前者为心理动词,如例9,后者为言说动词,如例10,其语义判断需要借助上下文以及语境。
(9)让世界酸一酸!民族饮料广告亮相纽约时代广场(佛山头条,2021-10-09)
(10)高雄一条巷子道路塌陷造成民宅倾斜 网友“酸”市长(中国新闻网,
2022-08-15)
“酸”能够独立地用作动词,除了可以搭配宾语以外,也常以被动式的形式出现,例如:
(11)“被罢议员”王浩宇转战高雄选议员被酸:淘汰的政治产品苟延残喘播报文章(锐看台湾,2021-09-11)
“酸”作言说动词使用时表示因嫉妒和羡慕而做出的调侃与讽刺行为。和作为心理动词的“酸”不同,言说动词“酸”重点突出的并非是某种情绪,而是对他人作出的攻击性言说行为。通常和受事搭配,或是以被动式形式出现,以突出其动作特性。在新闻标题中,言说动词“酸”也会通过和“狂”“狠”等程度副词搭配来加深其动作属性,从而强调以及批判这种冷嘲热讽的攻击性行为,例如:
(12)丁真火遍亚洲却被韩国网友狂酸:这种长相我们农村随处可见(腾讯网,2020-12-04)
作为动词使用的“酸”有两种新义,需要根据具体的语用目的以及语境来判断其具体含义。从共现频率来看,和宾语搭配使用以及在被动式中出现的动词“酸”普遍为言说动词。“酸”作为心理动词和言说动词的语用价值在于,前者可以突出羡慕心理,而后者可以强调攻击性言说行为。
(三)作为类词缀组成网络骂詈语以实现语言的工具功能以及情感功能
作为“类词缀”使用的“酸”可与其他名词搭配,构成“酸XX”词族,词族中心含义为“羡慕或嫉妒他人的人”。所谓“类词缀”指的是一类构词要素,虽然比一般自由语素黏着性强,但是在语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尚且不能称作为前缀或是后缀,吕叔湘将这类构词要素称为“类词缀”。[6]55曾立英曾以《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中收纳的8万词条为语料素材,通过实例考察对类词缀给出较为明晰的定义,即具有定位性、语义上比较虚化的能产性强的不成词语素。[7]从这一判断标准来看,“酸XX”词族中的“酸”属于“类词缀”并且为“类前缀”。首先“酸”在这一类词族中位置总是固定在前,后面搭配名词使用,具有定位性。其次,其意义存在虚化,并非指代“类似醋一样的味道或是气味”,而是指代“酸”这个语素的比喻义以及引申义。并且“酸”的能产性强,以微博用语为例,存在大量“酸XX”范式的词语,如酸鸡、酸狗、酸鸭、酸龟、酸猪、酸虾、酸民、酸男、酸女、酸黄瓜、酸菜鱼、酸柠檬等。最后,“酸”是一个相对不成词的语素,具体来说,“酸”可以充当形容词或动词,但是在指某类人时“酸”则属于不成词语素。本文认为,网络语境下的“酸”在其构成的“酸XX”词族中属于“类前缀”。
“酸”作为类词缀,常常构成“酸XX”词族在网络语境中内作骂詈语使用,来达到侮辱、挑衅、威胁、谴责以及嘲笑等攻击性目的从而实现语言的工具功能,即“用语言取代自身的实际行为,从而达到某种目的”,[8]203例如:
(13)还举报我骂人,骂的就是酸鸡,不爱看你选择取关或者划走别给我评论行不行。(微博,2021-11-21)
“酸XX”词族作骂詈语使用不仅能实现语言的工具功能,还能实现语言的情感功能,也就是“用语言抒发主观情感的功能”。[8]204骂詈语的主要情感功能就是借助语言来表达宣泄不满或不愉快的情绪。“酸XX”作骂詈语使用,根据其针对对象不同,其实现的情感功能有所区别,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类,针对他人不满情绪的发泄,如:
(14)愿世界上所有酸鸡去死。(微博,2021-11-21)
第二类,针对自身不愉快情绪的发泄或是自嘲,如:
(15)谁是酸鸡?原来我是酸鸡,我就是看不得自己过得不怎么样还操心别人的样子。(微博,2021-11-05)
上面两个例子中使用的骂詈语虽然相同,但是其实现的情感功能却不同。宁戈菲和范志超指出,网络詈语俗词在使用过程中并不单一承担辱骂、诋毁、贬低对方的功能,在不同情境下同一个网络詈语俗词表达的情感指向可能甚至是完全相反的。[9]25在第一类使用中,骂詈者通常是因为讨厌他人的羡慕嫉妒心理或是讨厌其出于羡慕嫉妒而做出的攻击性行为,通过骂詈语抒发自身对其的不满情绪。而在第二种使用中,骂詈者通常是在进行自嘲,或是责备自己的嫉妒和羡慕心理。
在网络语境中,“酸”的新义除了可以作为形容词和动词使用,还可以作为类词缀使用来构成“酸XX”词族。其语用价值在于作为网络骂詈语以实现语言的工具功能以及情感功能。
三、“酸”的新义产生机制及其动因
(一)隐喻与转喻机制
为了探究“酸”新义的产生机制,本文首先考察了其语义演变的路径。通过在BCC语料库以及几十本字词典中大量的句例查询,总结出“酸”众多义项出现的大致年代(见表1),以便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理清“酸”新义的产生机制。
表1 “酸”的不同义项出现的大致时期
“酸”最常见的含义是“像醋的气味和味道”,与嗅觉和味觉相关,而如今其新义与情感义关联。为了理清其语义演变脉络,本研究从以上“酸”的传统字典释义出发,整理了“酸”的义项,再以“酸”义项产生大致年代为先后依据,以感官域为划分标准,按照隐喻和转喻的角度绘制了语义发展图(见图2)。
如图2可见,本文认为“酸”首先通过转喻机制进行了语义演变。本文认为,味觉词的认知域划分需要考虑其特殊性,在“酸”的释义中“酸的气味”和“酸的味道”二者密不可分,可以划分为同一认知域。Lakoff曾指出,“一词多义起源于不同认知域以及同一认知域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10]13也就是隐喻(不同认知域)和转喻(同一认知域)这两种关系。一般认为转喻基于邻近性(contiguity)强调相关性,而隐喻则强调相似性(resemblance)。[11]2Winter认为,由于味觉和嗅觉二者的感知形式是高度整合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转喻关系而非隐喻关系。[12]86据此本研究将“酸”的基本义“酸酸的气味”和“酸酸的味道”视为同一个义项,在“酸”的感官域划分中,将嗅觉域和味觉域合并。“酸”原属于嗅觉味觉域,通过转喻进行了词义的发展,基于“相关性”再演化出了“醋”“化学物”和“酸败”的义项,总的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部分代表整体,某个特质代表整个事物或事件的关系,也就是“酸酸的气味、味道”这一特性代表这类名词或者动词。
图2 隐喻和转喻视角下“酸”语义发展图
“酸”除了通过转喻机制以外,还通过隐喻进行了词义演变,产生了归属于其他认知域的义项。首先是通过通感隐喻将“酸”原属于“味觉嗅觉域”的词义衍生到了“触觉域”和“视觉域”。所谓通感隐喻指的是将一个感官或知觉域的语言表达的意义转移到另一个域。[13]本文对于“酸”的语义演变路径考察显示,味觉词“酸”的词义从“味觉嗅觉域”投射到了“触觉域”,这个发展结果和Williams提出的通感隐喻发展方向有所差异,他明确指出味觉词语义发展不会传递回触觉体验,[3]并且与Winter总结的公认通感隐喻发展方向标准模式(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12]101)也有所不同。其次是通过“以身喻心”隐喻将“酸”的语义从“味觉嗅觉域”投射到“情感域”和“特性域”。所谓“以身喻心”描绘的是从和身体感知相关的认知域到情感认知域的投射。Sweetser总结了几种和身体感知相关的认知域,即视觉域、听觉域、味觉域到情感认知域的投射,并认为味觉域和个人喜好关系密切。[2]37这一点是具有语言共性的,在德语中“sauer”一词既有“酸”的义项,也有“生气”的义项。本文发现汉语中“酸”的含义从“酸酸的味道”通过以身喻心隐喻投射到了“情感域”和“特性域”,与和令人不适的情感和特性相关,从而发展出“悲痛”“吃醋”和“嫉妒”的情感义以及“迂腐”“不讲情面”“黏乎,不爽快”和“装腔作势”的特性义。
从对于“酸”语义演变的历时梳理中可以看出,“酸”在网络语境中表达“羡慕和嫉妒”并非“无本之木”,而是在古时旧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与转喻机制自然发展出来的。总体围绕着“令人不悦的感受”这个语义中心,因此“酸”新义的各类用法都有类似的中心含义。
(二)类推与经济机制
“酸”的新义产生除了受到隐喻与转喻机制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类推机制以及经济原则的推动。伍铁平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概要》中总结了语言的几种机制,即预设机制、排除机制、补偿机制、多余机制、类推机制、对称机制以及经济机制,[14]45-67其中类推机制与经济机制在“酸”语义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类推”也称“类比推理”。索绪尔将“类比形式”解释为:“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形式”[15]232,并指出类比是语言创造的原则。类推机制能够帮助人们在语言使用中通过现有知识来适应陌生未知的语言现象,这符合语言交际应遵循的“经济原则”。语言的经济原则最初由法国学者马丁内提出,他认为为实现语言目的而花费的能量将倾向于与要传达的信息量成正比。[16]139-140也就是说,由于经济原则的驱动,人们在实际语言使用时,在不影响交际的前提下,会自觉不自觉地“简省”语言。
作为情感形容词的“酸”从构式“我酸了”中独立出来,并逐渐在类推机制以及经济原则的推动下演变出动词用法以及类词缀用法。“酸”最初是作为情感形容词出现的,其新用法高频出现在“我酸了”形容词谓语句搭配中,随后很快出现和“有点”“太”“好”“非 常”“特 别”等程度副 词 搭 配的现象,例如:
(16)奥运首金落入中国手中,两家主流外媒有点酸(极目新闻,2021-07-25)
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发现,“酸”和程度副词的搭配与“我酸了”出现时间大致相当,都产生于2019年初。情感形容词“酸”通过类推机制,在经济原则的作用下从“我酸了”中独立出来后,进一步在句法上受程度副词的压制,使其形容词新用法固化下来,即使在脱离“我酸了”这一固定用法以及程度副词的修饰下也能自由使用。例如:
(17)中国申请加入CPTPP,日本、澳大利亚又酸又慌,美国火速表明态度播报文章(海拔新观察,2021-09-20)
在网络语境中“酸”作为情感形容词,受到经济原则以及“语义特征前景化”的影响,通过类推机制又逐渐发展出动词用法。“我酸了”中“酸”的动性凸显,使得其表示心理动作的语义特征[+羡慕嫉妒的心理]前景化,赋予到“酸”字上,通过与宾语的搭配以及在被动句中出现,使其完成了从情感形容词到心理动词的蜕变。并且情感形容词“酸”作副词使用时,常与言说动词连用,如“酸讽”“酸问”;作定语使用时,也常与言说名词搭配,如“酸话”“酸言酸语”等。这类的固定搭配给表言语行为的语义特征[+因羡慕嫉妒而调侃讽刺]的前景化提供了条件,促使其产生言说动词的用法。
具有新义的“酸”通过类推机制逐渐产生词缀化倾向,在“酸XX”词族中承担类词缀功能,并在经济原则的影响下产出一类词义相近的名词。基本构词模式是“酸”作为“类前缀”搭配一系列单音节以及双音节的名词。词族中心含义为“总是感到羡慕和嫉妒,并多会因此讽刺和讥笑他人的人”。和“酸”的其他用法相比该使用范围较窄,多在网络语境中内作骂詈语使用,除了指责他人以外,也可作自嘲使用。总体上看,“酸XX”词族成员可以分为三类:与禽兽有关,如:“酸鸡”“酸狗”“酸鸭”“酸龟”“酸猪”“酸鼠”“酸鸟”“酸蛆”“酸虫”“酸驴”“酸蛙”“酸虾”;与特定人群有关,如:“酸民”“酸男”“酸女”;与食品有关,如:“酸黄瓜”“酸菜鱼”“酸柠檬”。
“酸”在类推机制以及经济原则的共同作用下,从原本的形容词用法演变出了动词用法以及类词缀用法。具体来说,在网络流行语“我酸了”走红后,情感形容词“酸”受到类推机制以及经济原则的影响,从构式中逐渐脱离出来,可以作为独立形容词和其他名词搭配使用。在实际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在经济原则和类比机制的推动下,将“酸”的含义从特性领域衍生到了事件领域,使得“酸”可以作为独立动词使用。在“酸”演变出类词缀用法的过程中,类推机制与经济原则也同样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使得“酸”可以作为能产性较强的类词缀使用,产出“酸XX”词族。
(三)社会发展与“求同从优”语用心理影响
“酸”新义的产生机制可以总结为隐喻与转喻机制、类推机制以及经济原则的共同协作,而其用法产生的动因则为社会发展以及“求同从优”语用心理影响带来的语用需求。袁昱菡和匡鹏飞指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依赖社会产生,并伴随社会发展而变化。[17]“我酸了”能够快速流行并持续保持其影响力,“酸”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作为情感形容词独立出来,并衍生出心理动词、言说动词以及类词缀用法,离不开社会生活环境变化的影响。相对于建国初期,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伴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增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此同时媒体行业发展快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习惯于通过网络媒体获取范围更广的信息,因此在对比中感受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这导致了这种“羡慕”“嫉妒”文化在网络上盛行,也因此产生使用特定词汇去表达“羡慕和嫉妒”这种微妙情绪的需求。“酸”新义的产生绝非偶然,早在2009年就出现网络流行语“羡慕嫉妒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这个网络流行语并未得到持续的高频应用,因此还需要其他相关的词汇来满足这类语言需求,“酸”就很适合表达这种微妙情绪,因为其原有的各个义项就都是围绕着令人不适的感受展开的,尤其适合表达“羡慕”“嫉妒”这类不适情感,于是“酸”的新义应运而生,发展出一系列的新用法。社会发展对语言产生的必然影响是类词缀化产生的动因之一,“酸”作为类前缀可以和大量的名词搭配,通过类推机制构成“酸XX”词族,这既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又满足实际社会生活需要。
除了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外,“求同从优”语用心理对于“酸”新义在走红以后保持高频的使用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媒体在新闻标题上总趋于求新,从而倾向使用当下热门网络流行语,以便抓住读者的眼球,拉进读者与媒体的距离。新闻标题中频繁使用“酸了”这类固定搭配,其主要目的是先以情感引起公众的注意,再通过解释情感产生的原因引出想要详述的事件。“酸”作为单字结构,本身就用法灵活,意义多样,符合大众情感表达的需求,再加上媒体的推动,人们在生活和网络语境中更容易产生“求同从优”语用心理,即在言语使用上主动使用和模仿流行词语。社会发展影响带来的语用需求以及媒体传播影响下大众的“求同从优”语用心理是“酸”能够在网络语境乃至生活交流中流行的重要原因。
结语
本文对于在网络语境中产生新义的汉语典型味觉词“酸”的形容词、动词以及类词缀用法进行多角度研究,在探索其语用价值之后,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进一步分析其语义演化机制及其演化动因。研究发现,“酸”从情感形容词演化出心理动词、言说动词以及类词缀用法,其语用价值在于突出引起情感的原因、表达羡慕心理、强调攻击性言说行为以及构成骂詈语,从而实现语言的工具功能以及情感功能。“酸”新义以及新用法的产生是在其古时旧义的基础上演化的,“酸”在历时演化中本来就发展出和不适感受相关的一系列义项,其中“嫉妒”含义给“酸”衍生出“羡慕,嫉妒”的新义项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网络流行语“我酸了”走红则起到了助推作用,其高频使用让人们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理解“酸”新义的具体含义,即与“酸”原本具有带有贬义意味的“嫉妒”有所差异,还可以用来表达中性含义的羡慕心态。“酸”新义演变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演化过程,演化背后是转喻与隐喻机制、类推机制与经济原则共同协作的结果,其演化动因则为满足社会发展以及“求同从优”语用心理影响带来的语用需求。
本文发现,汉语中“酸”的语义发展方向和Williams提出的英语感官词发展方向[3]以及Winter总结的公认通感隐喻发展方向有所偏差,[12]463-464即“酸”的语义演变可以从“嗅觉/味觉域”返回投射到“触觉域”。汉语其他味觉词的语义发展是否和“酸”一样,出现从“味觉域”到“触觉域”的投射,需要对其他味觉词的语义演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