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2023-01-14赵元伟王丽丽石艳红
赵元伟 王丽丽 石艳红
1.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邳州 221300;2.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江苏邳州 2213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有上百万,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其病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1]。抗肿瘤药物是癌症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由于这类药物的特殊性,为了应对当今世界范围内癌症发病率大幅度增加的趋势,这类药物大都是通过速批程序被批准,因此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且严重[2]。铂类药物具有一种独特结构,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在肿瘤的化疗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70%~80%的化疗或联合化疗方案中都需要使用铂类药物[3-4]。在使用铂类药物后肿瘤患者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一方面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另一方面,病情的加重又会增加患者家庭的各种负担。为了有效地保障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86例在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我院)接受铂类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我院选择铂类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486例,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2例,女174例;年龄31~68岁,平均(54.18±2.08)岁。所选患者的用药类型:顺铂172例,奥沙利铂176例,奈达铂138例。本研究收集的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获得的血样标本都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
1.2 方法
通过对患者病历的调阅记录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选用的药物种类,在抗肿瘤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等资料,以患者使用不同药物进行分组,然后比较与分析在治疗期间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类型。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对症干预,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转归情况都进行观察,转归情况分成无效、好转与痊愈,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借助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不良反应转归的影响因素,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86例患者中有14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9.01%。其中顺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奥沙利铂次之,奈达铂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的比较
2.2 不良反应类型比较
本研究中使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胃肠毒性、肾脏毒性、血液毒性及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发生率最高的是使用顺铂的患者;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最高的使用奥沙利铂的患者;胃肠毒性的发生率最高的是使用奈达铂的患者;肾脏毒性的发生率最高的是使用奈达铂的患者,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类型比较[n(%)]
2.3 不良反应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
141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患者50例,好转患者88例,无效患者3例。对影响患者转归的因素进行分析,对表3中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 60岁及男性用1表示,≤60岁及女性用0表示;最终的转归结果为应变量:有效为1,无效为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体质量与年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见表3~4。
表3 不良反应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情况
表4 转归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正常剂量的药物在进行治疗、诊断及预防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而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没有关系的有害反应[5]。癌症作为肿瘤中最为危险的一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癌症是人类因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肿瘤药物则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铂类是临床上常用、不可或缺的一种抗肿瘤药物[6]。铂类药物是1965年由美国学者发现的,三代铂类药物相继用于临床,顺铂是第1代,奈达铂是第2代,奥沙利铂是第3代[7-8],目前,铂类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多种实体肿瘤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上铂类药物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克服铂类在瘤体内的耐药性,二是改善铂类药物的毒副作用[9]。不可否认的是在临床上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虽然铂类药物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长期应用会出现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这不仅会影响铂类药物的治疗效果,还会加大肿瘤患者的痛苦,这严重限制了铂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10]。
临床实践证实肿瘤患者在应用铂类抗肿瘤药物时出现胃肠道毒性反应、血液毒性反应、神经毒性反应及肾脏毒性反应等多种不良反应[11-12],这些不良反应不仅增大了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得该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严重影响。本研究所选的486例接受铂类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癌症患者中有14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所用铂类药物中顺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奥沙利铂不良反应发生率次之,奈达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三种药物的平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9.01%。铂类药物的血液毒性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下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本研究结果显示顺铂是铂类药物中引发最严重血液毒性的药物,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会在使用顺铂治疗一个月时发生明显减少。奈达铂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会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血小板的减少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奥沙利铂单用时骨髓抑制作用并不十分显著,血小板及白细胞数量下降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血小板的下降速度与药物的用量大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13-14]。针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多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由于铂类药物对胃肠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导致患者在选择使用铂类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以顺铂的胃肠毒性不良反应最为严重。神经毒性是由于癌细胞杀死大量正常神经细胞,顺铂的神经毒性表现为神经末梢障碍,耳鸣及听力下降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神经毒性最为显著的是奥沙利铂,迟钝及手足感觉异常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当使用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会出现感觉障碍及运动异常等表现,这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15]。奈达铂的神经毒性以耳神经系统毒性为主,听力下降及耳鸣是其主要临床表现。铂类抗肿瘤药物的肾脏毒性反应以铂元素在肾脏沉积所致,铂类药物中肾脏毒性最为严重的是顺铂,它会造成患者的肾功能障碍,无论剂量如何都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肾毒性反应,小剂量以损伤肾小管为主,其损伤是可逆的;大剂量则会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永久的损伤。针对铂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临床上医生多采取针对性的防御对策,其目的是尽可能地降低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体质量与年龄是影响发生不良反应肿瘤患者转归的关键因素。这是由于体质量较轻的人群容易在抗肿瘤药物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另外体质较差的肿瘤患者自身营养摄取不足,这就提示临床医师对体质量偏低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营养的补给。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因此使用抗肿瘤药物时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对老年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需要加强对年老患者的观察,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应用铂类抗肿瘤药物时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胃肠毒性、肾脏毒性、血液毒性及神经毒性为主,针对不同铂类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制订有效的、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保障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