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湿地写在武汉的名字里

2023-01-14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12期
关键词:缔约方公约共生

165条大小河流奔流不息,166座璀璨湖泊云蒸霞蔚,万里长江滚滚向东,三千里汉水在此汇聚,两江交聚,江汉朝宗。“江城”和“百湖之市”的浪漫叠加,让武汉成为万物共生、万鸟翔集的湿地之城,武汉是全球现有“国际湿地城市”中唯一的千万以上人口城市,也是全球首个举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的“国际湿地城市”。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举办期间,《湿地公约》的各缔约方围绕“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审议公约发展战略性议题,发布《武汉宣言》、公约战略框架等大会成果,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湿地保护上,中国行动、中国方案、中国成就,在本届大会上受到关注。

“湿地”一词英文译为Wetlands,其实,武汉很早就把湿地写进了自己的名字里。

W 代表着水(WATER),武汉坐落在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之滨;武汉是百湖之市,拥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武汉人喜爱与水有关的一切;

U代表着这个世界最独特的地方(UNIQUENESS),武汉为世界首座人口超千万湿地城市 ,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三座城市之一;

H 代表着(动植物的)栖息地(HABITAT),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 代表着动物(ANIMAL),在武汉,湿地高等维管束植物有408种,湿地上栖息野生动物有41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8种,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0种,灰鹤、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8种,357种野生鸟类在此栖息,新发现鸟类11种;

N 代表自然与生态(NATURE and ecology);武汉正在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绿色正在融入城市血脉,湿地成为武汉的发展基础和底色。

武汉的湿地资源“家底丰厚”,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湿地资源位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武汉拥有10个湿地公园,其中6个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安山国家湿地公园、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省会城市,建设了蔡甸沉湖、江夏上涉湖、新洲涨渡湖、黄陂草湖、汉南武湖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

武汉通过实施长江大保护、“大东湖”生态治理、六湖连通、四水共治、海绵城市、沉湖湿地修复、“智慧湿地”监测等,持续不断推进各项湿地保护工作。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武汉,这座新晋国际湿地城市,将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进一步守护好、利用好武汉的绿水青山,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

猜你喜欢

缔约方公约共生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一项全面气候协议
图书借阅公约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我国将承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0年在昆明召开
寻找最大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