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植骨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3-01-14杜夏铭姚毅勇李自强陈维华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万向偏角腕关节

杜夏铭,姚毅勇,李自强,陈维华,姚 斌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市东医院骨科,上海 200438)

骨折(fracture)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骨科类疾病,而桡骨远端骨折损伤的部位常发生在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2 cm的位置,骨折发生时常牵连下尺桡关节以及桡腕关节部分同时受损,且发病率较高,约占骨折患者的1/6[1]。由于桡骨远端背侧骨皮质较薄,骨折后可引起骨质压缩、嵌插以及复位后的骨缺损等,治疗中如不及时进行骨修复,便会对骨愈合过程及腕关节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最新研制的以常规点状接触钢板和动力加压钢板相组合而成的内固定方式,这种固定方法能够经由掌-背-桡骨茎突等位置进入并可脱离骨面展开固定,对于较为复杂的关节内产生的骨折和较为陈旧的桡骨远端所产生的骨折均比较适用,能够在维持受损部位血液微循环的同时也避免了钢板下坏死[3]。因此,本研究以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干预,并以单纯钢板内固定手术作为对照,旨在为临床相关骨折疾病的诊治提供一定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20年12月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市东医院收治的58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93±6.48)岁;平均BMI指数(24.87±2.03)kg/m2;左侧骨折15例,右侧骨折14例;骨折AO分型:C1型9例,C2型13例,C3型7例;交通事故伤11例,跌倒伤7例,其他1 1 例。对照组男1 3 例,女1 6 例;平均年龄(62.81±6.50)岁,平均BMI指数(23.98±1.87)kg/m2;左侧骨折13例,右侧骨折16例;骨折AO分型:C1型8例,C2型10例,C3型11例;交通事故伤5例,跌倒伤10例,其他1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AO分型、受伤侧位、伤病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过CT或X线片检测后确诊为C型桡骨远端骨折;闭合性骨折;AO分型为C型及单侧骨折;短期骨折。排除标准:存在相同部位骨折史;具有凝血功能障碍;恶性疾病引发或病理性骨折;伴有其他部位严重骨折;伴随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具有感染性疾病;有严重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史。

1.3 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 观察组使用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术治疗:患者在平躺后保持稳定呼吸,对其注射麻醉药物进行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为患肢气囊止血,手术开始通过桡侧腕屈肌间进入,随着肌腱的方向直至腕横纹肌位置将皮肤进行切口,长度约为5 cm,沿桡侧腕屈肌向里层解剖,并将桡侧腕屈肌、拇长屈肌、神经等拉至与尺侧同一方位,并把旋前方肌进行剥离显露骨折端并保护桡动脉,而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患者可能要将腕关节囊进行剥开才可见关节面,直视下牵引复位;将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度调整为10°~15°左右,尺偏角20°~25°,将桡骨远端的高度调整为1.0~1.5 cm;骨折复位完成后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处理,将选好的钢板两端置入螺钉,先由滑动孔皮质骨螺钉进行加压固定,将钢板位置调整完成后将远近端用螺钉进行固定;在骨植入前首先用0.9%氯化钠溶液将异体骨进行浸泡,时间约为10 min,在复位时将异体骨在缺损位置进行填充,一般需要3~5 g,植骨需保持适量;将旋前方肌修复完成后缝合伤口;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固定2~4周,于第2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手指活动,进行腕部功能性锻炼,定期复查。

1.3.2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单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在臂上方将止血带进行绑扎止血;常规消毒后于腕掌侧桡侧屈腕肌腱桡位置向近端行8 cm切口,远端仅可与腕掌侧远端横纹持平,如若骨折比较朝外,可位于腕屈肌腱的外侧展开切口,为保护桡动脉可向外进行适当牵拉,将腕屈肌腱以及中央神经向内牵拉;如若骨折线比较偏于内口,剥离屈腕肌腱以及桡动脉,将旋前方肌露出,并在桡骨外侧边缘将其剪断,并翻向骨折的位置;将关节囊行2 cm切口,检查关节面后用克氏针将其固定,确定骨折复位完成后用支撑钢板展开固定处理部,便可在腕屈肌腱内的旁边展开切;术后加压包扎,固定保护3 d后适当展开关节功能训练。

1.4 观察指标 ①腕关节指标: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对手腕关节功能进行系统性评估,分别经X线片检查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掌倾角、桡骨高度、尺偏角、桡腕关节平衡度等指标;②临床疗效: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分为4个等级:经治疗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无疼痛感,屈伸旋转等活动功能恢复,腕关节面不平整处≤2 mm,掌倾角失衡低于10°,桡骨远端降低不超过5 mm,尺偏角丢失低于15°,0分≤评分≤2为优;治疗后以上功能显著恢复,且患者关节外形仅有轻度变形,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痛感消失,屈伸旋转可基本完成,3分≤评分≤8分为良好;部分指标有所改善,患者关节外形变形显著,无较大痛感,屈伸旋转等功能无法完成,9分≤评分≤20分为一般;以上指标无任何变化或加重,患者的关节外形明显变形,存在明显的疼痛感,无法完成屈伸旋转等功能,且评分≥21分为较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③腕关节功能:采用Mayo评分法对腕关节功能展开检测,其中具有功能状态、活动范围、疼痛以及握力4部分,总分100分,除疼痛外其余分数越高则表明表现越好;④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48 h内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腕管综合征、肌腱损伤、桡神经感觉支神经炎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sm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较高(χ2=6.971,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关节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尺偏角、掌倾角、桡腕关节平衡度、桡骨高度均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关节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关节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掌倾角(°) 桡骨高度(mm)29 29 tP尺偏角(°)12.64±4.21 17.35±4.76 3.991<0.05 9.13±2.31 12.76±3.88 4.329<0.05 8.28±1.67 11.06±2.38 5.149<0.05桡腕关节平衡度(mm)1.57±0.36 3.08±0.59 11.771<0.05

2.3 两组腕关节功能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低,活动范围、握力、屈伸活动度评分较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腕关节功能比较(±s ,分)

表3 两组腕关节功能比较(±s ,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29 29 tP疼痛15.20±2.14 22.41±3.58 9.309<0.05活动范围71.22±18.95 53.16±15.14 3.920<0.05握力74.32±19.27 55.75±14.49 4.148<0.05屈伸活动度73.67±19.42 60.12±16.54 2.861<0.05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χ2=4.062,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也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所有患者的20%,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关节面受损同时伴随下尺桡关节和腕关节部位同时发生损伤,常表现为腕部肿胀明显、压痛感强烈、关节活动受限等[4]。现阶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在临床骨折治疗中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有利于减少肌腱损伤、缩短康复时间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桡腕关节平衡度、桡骨高度及疼痛水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动范围、握力、屈伸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研究表示[5],桡骨损伤可导致桡骨背侧的稳定结构遭到破坏并引发桡骨短缩,需植骨支撑以改善骨塌陷局面。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在支撑骨损伤导致的塌陷关节面的同时可通过植骨和固定可提高稳定度,保持掌倾角、桡骨长度、尺偏角及腕关节的平衡,降低内固定松动风险,有利于开展早期康复锻炼活动。在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术治疗过程中不需要对骨膜分离,降低了对骨膜的损伤,并能够高效促进植入骨块对缺损部位的填充和恢复解剖复位,降低术后患者疼痛反应并促进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屈伸活动度的恢复[6]。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可增加骨折的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同时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不仅能够经由螺钉固定增加稳定性,同时也可保持骨固定过程中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还可摆脱骨面对其展开固定,其稳定性高且效果显著[7]。

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修复中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骨折处位置的掌倾角、桡骨高度、桡腕关节平衡度、尺偏角等,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握力、屈伸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感,且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万向偏角腕关节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基于有限元的球铰万向轴剩余强度及偏载分析
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一种组合式万向虎钳的设计
A Survey on the Relational Processes of experiential metafunction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