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临床工程师制度 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2023-01-14李晓炜
李晓炜
(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淄博 255000)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入临床医疗领域使得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设备和仪器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推动医疗卫生结构的更迭。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精细、智能的医疗设备已然成为衡量医疗卫生机构规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引入高效便捷的医疗设备将成为现代化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临床工程师制度成为先进医疗设备管理的首选,临床工程师的职责和发展现状成为医疗卫生组织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临床工程师行业发展现状以及职责转变进行观察分析,探讨临床工程师制度对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
1 临床工程师
1.1 临床工程师的概念
临床工程师是凝聚多学科、多领域的新型生物医疗工程专业人才,兼修了生物学、人文科学、医疗工程管理、物理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具备将现代技术与管理理念有机融入医疗组织结构的能力,是新时代医疗卫生机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员[1]。由于临床工程师制度是对临床工程师进行基础工作的有效保障,规范了临床工程师的职业标准。临床工程师在医学行业的发展是临床工程师制度应用与临床医学的重要体现。
1.2 临床工程师的职责和重要性
临床工程师的职能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其在医疗卫生机构担任着各种工作职责,在医疗机构中是一种“全能型职工”的存在。临床工程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决定着其可胜任的基本职能有:对医疗设备和医疗系统的日常维护;对医疗设备以及医疗耗材进行管理和采购;保障医疗设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应用性;对医疗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技能技巧的培训;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管理固定资产以及对其进行折旧评估、完善报废流程;负责网络信息工程和内部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医疗设备成本效益评估和监测以及不良事故监测;除上述职能外,临床工程师还能够协助进行各项工程技术的管理和维护[2]。由此可知,一位临床工程师具有完善的医疗专业知识以及新型的医疗设备管理理念,能够对医疗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维护,从采购到报废等各个阶段均能够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价值以及成本效益评估,提升了医疗设备的应用价值。临床工程师能够应用现代先进技术以及结合医疗工程学以及工程管理的理念对精细的医疗设备进行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不仅符合医院对设备管理的要求,更是顺应了时代科技发展的主流,对于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同步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
2 临床工程师在医学行业的发展现状
临床工程师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其具备专业技能较为全面,一名获取了专业资格认证的临床工程师毫无疑问能够胜任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行业的完善,传统的医学理念以及医学管理模式的地位仍然具有重大的决定作用,同时,临床工程师的发展和应用机制尚不完善,这使得依附于临床工程师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3 个。
2.1 传统管理理念与现代医疗设备管理理念的冲突
传统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主要提倡“以维修为主,坏了修”的管理机制,将医疗设备的管理纳入后勤职业范围,导致日常设备管理行为空缺,设备效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严重忽略了医疗设备成本管理和医院资源合理利用[3]。而现代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主要提倡“以日常维护为主”,加强医疗设备日常管理和日常监测以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强调医疗设备管理流程的创建。在医院自身管理理念和市场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两种管理理念的冲突使得临床工程师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完全按照某一种模式进行设备管理,导致临床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内外调控不一致的情况。
2.2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管理机制的空缺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医院智能化、精准化的医疗设备的应用大幅度增长,而医疗设备的管理涉及医院内部各个部门,其中的关系网错综复杂,多数医院设备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使得临床工程师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职责权利无法保障。从设备的采购到设备报销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流程和环节以及部门,其中包括采购申报、报销审批、成本核算、价值评估、折旧计提、维修费用管理等,这些都需要临床工程师管理和监测,但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空缺使管理流程不可把控,设备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2.3 临床工程师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
医疗设备管理涉及的事项非常繁杂,其要求临床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生物医学知识储备、扎实的实操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由于临床工程师发展历程较短,对于学科的专业授教以及职业认证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对于临床工程师的实际操作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继续教育机制并不完善,导致临床工程师的专业技能输出不稳定,无法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4]。
3 临床工程师制度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临床工程师在医学行业的发展并不会止步于目前的状态,医学技术的进步必将凸显出临床工程师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价值。因此,针对临床工程师在医学行业的发展现状,实施临床工程师制度是改善其工作效率,将临床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管理相结合并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有效地实施临床工程师制度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实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针对临床设备进行合理化、系统化的管理体制。临床工程师对采购、验收以及报废等环节进行责任制管理,其中包括对部门提出的采购申请进行论证并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建议、两个及以上工程师联合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验收、对报废申请进行审核等。严格规范临床工程师作业机制以完善医疗设备在医院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管理体系。
3.2 制定明确的医疗设备管理机制
医疗设备管理的核心是医用设备,医院在规划和制定设备管理的时候要采取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实现日常管理的可行性和可控性。因此医院在进行设备管理时实现临床工程师分片区管理机制并成立专家团队即每个工程师负责一个片区的设备管理,同时实施对口维修方式,专家团队对工程师的管理情况以及设备维护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就专业性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这种设备管理方式有利于完善临床工程师内部机构,提升专业技能技巧和设备管理效率。
3.3 强化医疗设备日常维护
设备的日常维护包含许多细小的环节,包括日常维修、保养、检修以及功能效益分析等。而设备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包括医院内部和外部外包两种方式,临床工程师在进行内部日常维护时应当对设备仪器进行常规安装、技术改进、日常维修以及设备调试,对于急救类等必需安全的设备进行定时巡检,针对超出规定成本的维修和保养费用需要向上级部门进行申报并完善维修和保养记录;在进行设备外包维护时临床工程师需要按照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论证,由专家工程师团队审核同意后,进行保修合同签署。同时,临床工程师需要对设备的不良事故以及设备成本效益进行记录评估形成报告,并分别向质检部门以及上级部门上报。
3.4 完善临床工程师考核机制和技能培训机制
临床工程师的设备维修技术是影响设备使用的重要风险因素。医院应当遵循临床工程师制度对临床工程师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技能技巧进行考核,并将其考核成绩纳入工作绩效;其次,组织和引导临床工程师进行技能培训、参与专业知识继续教育以提升临床工程师的自我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医疗设备管理;最后,在先进技术和新型设备引进后,对临床设备操作人员和临床工程师进行设备操作培训以及日常维修保养培训,增加其对先进技术的认知,强化其临床设备管理意识[5]。
4 结束语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日,临床工程师制度是规范临床工程师工作的重要手段,更是保障其工作权益的重要保障。临床工程师能够通过其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念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但目前临床工程师在医学行业的发展具有局限性并存在一定的阻碍,医院采取临床工程师制度能够帮助临床工程师更加规范高效地进行医疗设备管理,从而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但临床工程师制度仍然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