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试验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01-14晋桂兰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16期
关键词:试验设备故障率责任人

晋桂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七〇一工厂,北京 100015)

0 引言

试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不仅会导致准确度下降,影响试验结果,也会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危及人员和设备,因此需要对试验设备加强管理与维修,以保证试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故概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 试验设备的日常管理

1.1 建立台账

建立台账是试验设备管理的基础。试验设备采购验收合格后,纳入试验设备日常管理台账,按要求统一管控。试验设备台账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设备出厂编号、生产商、供应商、生产日期、开始使用日期、精度参数、用途、计量日期、设备责任单位、设备责任人、原值、状态等内容,并做到设备的账、物、卡一致。

建立试验设备台账便于试验设备日常检查、使用过程中信息的随时记录,便于后期试验设备管理中信息的查询。

1.2 试验设备使用管理

试验设备使用前,管理部门应组织使用部门学习试验设备使用说明书等随机资料,必要时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使用前培训,制定设备操作规程,以便指导日常规范使用。试验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试验设备应有如下记录信息:①日常使用记录;②记录每次使用任务;③使用人;④设备使用状态;⑤使用时间。

试验设备责任人有义务监督试验设备使用人按要求规范使用设备。使用人员不但要确定设备使用前状态,更要确定设备使用后状态,试验结束后应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查、记录。通过使用记录可以方便追溯设备工作状态、使用时长,为设备故障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还可以提高设备使用人员规范使用的责任意识,降低设备人为操作故障。

1.3 试验设备维保

大部分试验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查、计量、校对、清洁、更换耗材等工作,也就是试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如同汽车定期保养一样,试验设备也应严格根据使用说明书、维保说明等要求,对其进行专业保养和检查。定期对试验设备的耗材进行检查与更换,在材料达到超过安全使用时限之前,应通过设备维护保养的方式对其进行更新,如果由于耗材未及时更新而导致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会对试验过程造成影响,因此试验设备配套耗材必须选用与试验项目需求标准一致的材料,而且还要以定期维护保养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查更新,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影响试验结果与进度。

试验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属于预测性维修,即试验设备未出现故障,还可以正常运行的时候,提前将故障隐患排除,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过度损耗,可降低试验设备的故障率。

1.4 试验设备维修

建立试验设备维修台账记录维修情况。维修台账应包含如下信息:设备名称、品牌、型号、生产日期、原值、使用单位、故障现象、维修日期、维修单位、维修内容、维修费用等。定期对设备维修情况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哪个品牌、哪类试验设备维修频率较高,是否存相同故障现象,是否存在相同故障原因等。以此为线索,检查设备使用环境、本身情况、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找本单位试验设备故障发生规律,为后期改进管理提供依据与思路。同时,定期对在用试验设备故障率、维修费用占比进行统计,为年初订立试验设备的采购更新、维修预算计划提供数据支撑。

试验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设备使用人员需详细描述故障现象,并通过管理部门联系专业维修单位对故障进行检查与处理,且在故障排查与排除过程中和使用人员进行沟通,从而了解故障发生前的设备运行情况、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故障以及故障症状的详情,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另外,对该次维修情况及故障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维修台账中进行详实记录,维修手续应存入该设备档案妥善保存,并对该档案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更新。

2 故障分析与措施

试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做到了建立台账,制定了针对试验设备使用、维保等管理制度,明确了责任,也不可能避免试验设备出现故障,但通过上述各种手段、措施可以达到尽量降低试验设备故障率的目的。但设备运行就会出现损耗,损耗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就一定会发生费用,就会影响单位运营成本,因此设备维修是各单位最为关注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随着试验设备功能越来越强、精度越来越高,集成度也越来越高,造成了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困难。关于故障原因,专业维修单位一般会给出3 个以上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的原因,包括静电冲击、电压不稳定、器件自然损耗等。即便是维修单位,甚至是设备生产研制单位,也无法很快确定设备故障的真正成因。在此,结合本单位试验设备管理经验分析设备故障成因。

2.1 使用人员培训不到位

使用人员培训不到位,是导致设备故障的直接原因。一般试验设备专业性较高,同时功能较为复杂,对使用人员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首先试验设备进厂后应进行专业设备培训,培训内容包含设备基本功能、操作步骤、日常维保内容、使用内容及禁止操作注意事项。使用部门根据设备培训内容及设备使用说明书制定试验设备操作规程及维保规定,以便指导设备的规范使用。新员工应在上岗前进行试验设备使用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初次独立操作设备时,应在有经验的人员指导下进行,确保设备使用人员具备规范操作使用设备的能力,避免设备出现人为操作故障。

目前存在新员工上岗前培训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上岗后相关部门不安排正式操作培训,随便安排老员工说一说基本操作,对试验设备日常维保、注意事项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导致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因缺乏日常维保、忽略设备使用环境等原因造成的故障。该问题主要是设备管理工作没有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同时和管理制度对试验设备维保规定制定要求不够具体有关。

2.2 设备管理责任不明确。

试验设备管理责任不明确或是划分不当,是导致设备故障率上升的根本原因。整改措施是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从单位制度层面明确故障原因,分清责任部门、责任人。明确设备责任人提供试验设备故障发生过程、现象及初步的原因分析,设备使用部门提出设备维修或更新建议,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专业维修单位,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查分析,结合设备使用环境,给出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的原因,从专业角度判定设备故障的性质。

试验设备故障性质一般分人为操作造成的故障和设备正常损耗造成的故障。设备管理规定中明确针对人为故障,责任人应负的责任,将人为故障率与设备责任人的绩效、评奖甚至是晋职挂钩,让每台设备的责任人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同时,设备管理制度可明确设备故障率明显低于同类设备(使用年限、设备类型、设备使用频率、设备使用环境等)的,应从精神及物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设备责任人主动维保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主动学习并规范使用设备的主体意识,提升设备使用专业能力,达到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目的。

2.3 设备管理投入不足

试验设备管理投入不足是设备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设备制定了完善的制度,进行了专业培训,如果没有足够的管理投入,也会导致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设备管理投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投入,二是人员投入。

(1)资金投入。包含设备维修、维保费用。单位应保证设备管理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并对设备管理有正确客观的认识。无论是成套设备还是器物都有自然损耗,均与使用寿命有关,为尽量降低设备自然损耗速度,应根据设备出厂要求及设备价值,结合设备使用情况进行适当维护,即预防性维修;即便设备按要求进行了预防性维修,因自然损耗发生故障也是必然的,因此设备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维修一定要有充足的资金预算,以满足设备有计划的或不可预测性的费用需要,确保生产需求。

(2)人员投入。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从设备选型、调研、采购、验收、使用、维保、计量、维修、转移、封存、启封、报废处置等方面以及各方面落实标准、程序、要求等制度层面的工作均属于设备管理工作范畴,该项工作面广且繁杂,同时需要设备管理人员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企业应了解设备管理的工作强度,以保障设备管理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将设备管理工作做稳做准;设备使用部门应熟悉每台设备尤其是影响试验任务进度的关键设备及价值高的设备,做到设备故障防患于未然,降低试验设备故障率,提高试验设备的使用价值。

3 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设备管理实际工作经验,总结提炼设备维修管理要点。企业应切实做到各层级统一设备管理理念、客观分析设备管理工作强度,合理优化设备使用资源,不仅能有效保障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也能降低设备故障率及故障停用时间,从而延长试验设备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试验任务成本。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相关设备管理制度及措施还要结合试验任务的变化进行局部完善,发现问题及时纠错,提升试验设备的运行使用效率,尽量避免在试验任务进行过程中出现因管理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

猜你喜欢

试验设备故障率责任人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
广东莱伯通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电梯故障率预测
广东莱伯通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莱伯通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莱伯通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通过控制策略的改进降低广五直线电机的故障率
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 履行“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
浅析如何提高TEG发电机运行效率以降低设备故障率
怎样开好“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