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技术应用分析
2023-01-14崔瑞军
崔瑞军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介休 032000)
引言
我国煤矿开采多会使用综采技术,究其原因和该技术可提高煤矿日常生产量有关,为提高开采作业的安全实行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非常关键。需要注意的是,综采工作面水害的发生,直接关系到综采工作面开采作业、综采设备使用时间,因而建议在综采工作面中应用、推广,以此避免发生水害问题[1]。
1 综采工作面综合防治水工作现状
1.1 防治水技术缺乏问题
煤矿防治水工作中,多会实行疏法、堵法、注法,操作原理均比较简单,然而实际施工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合理选择相关参数。如果防治水施工相关参数存在问题,必然会对水害防治工作构成不利的影响,此时引发煤矿水害事故的可能性加大。较多煤矿防治水参数的确定,会考虑到邻近矿井以往相关参数,比方说:注浆时间、钻孔深度相关参数[2]。防治水施工的过程,岩层水压存在一定的变化,所以无法确保采用防治水对策的实施效果,同时岩层水压、水头、煤层开采强度等均存在紧密关联性,容易致使防治水施工期间的挑战性加大。水害区域综合防治,会以采区、大构造,以及水文地质单元等为主,联系实际情况来看易受到井下采掘交替因素所影响,而且完成作业面防治工作后马上进行采掘工作,仅可获得作业面回采范围内水害防治的效果,而综合防治效果欠佳。
1.2 防治水理论问题
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地下水水压发生直接变化,而这也是造成煤矿突水事故、透水事故的基本原因,导致煤矿企业经济损失严重。煤矿防治水工作中有较多技术问题、理论问题,具备相关防治水理论,然而为通过特定地质条件获得、适用性欠佳,煤矿突水情况的发生和煤矿开采方式联系紧密,同时煤矿水害的出现,与地质构造有直接关联性。需要注意的是,水害涉及复杂流固耦合,因此要求深入研究水的来源、预估水压,以此获得准确的煤矿水害相关数据信息,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3]。
2 综合防治水技术应用情况刍议
2.1 在矿井涌水量监测中的应用
工作面开采范围非常大,无法很好的实行相关防治水对策进行对综采工作面处理工作,一般会采取岩层注浆的方式处理。局部防治水工作中应严格监测矿井涌水量,明确用水异常部位,在矿井涌水量监测时要求于工作面排水沟置入水流速度测定仪器,主要对不同阶段水流大小进行测量,以此客观评判水量是否存在异常。此外,如果水流速度在某阈值以上,则可以判定为存在矿井涌水量异常。
2.2 在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的重点为明确综采工作面突水来源,然后通过相关对策进行防治处理,该项工作开展的时候需确定含水层、工作面间的距离,以及含水层水压状况,如果回采工作面采动影响涉及到含水层,这时则应实行堵水处理。一般情况下,工作面突水、底板承压水,以及断层地质构造、陷落柱等关联性紧密,因而进行地质构造区/水压异常区勘探工作非常关键[3]。地下水为流动性的,压力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大,因而应实行岩层水压动态监测,同时进行矿区四周废弃采空区含水量勘探也极其必要,以往矿区四周可见部分小煤窑,但未对上述小煤窑于地图上标注,小煤窑完成开采作业逐渐形成采空区,一些采空区长期废弃状态下会堆积一定的积水,如果没有及时勘探采空区积水状况,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发生煤矿透水事故的概率则会加大。
2.3 在改善排水设施中的应用
通常状况下煤矿水害的发生和排水设施联系密切,排水效果不理想回采工作面为泥泞的状态,综采设备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于此,需要改善综采工作面排水设施,确保排水沟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利于防止发生排水沟内部滞留淤泥、碎煤的现象。除此之外,要求满足水泵工作面生产排水相关要求、水仓工作面生产排水相关标准,及时清理排水沟中存在的异物,确保流水为通畅的状态,并且定期做好排水泵出口检查工作,从而避免出现异物堵塞排水泵出水口的情况。
2.4 在防治水工作中的应用
全面了解水害状况后,结合具体状况确定防治水方案,参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关煤矿防治水要求作业,目的为防止引发煤矿突水事故、构成不可估量的影响。陷落柱/断层四周回采期间,使用探水钻孔探明陷落柱、确定实施疏水/堵水措施,综采工作面底板有承压水的话,可实行注浆加固底板,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问题,注浆控制的要点为在含水层注浆作业时,考虑到含水层上下隔水层边界,在注浆期间进行有限空间作业[4]。
3 综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和综合防治水技术实践探讨
以某井田为例,灰岩岩溶水标高约为460 m,采煤不会遭受岩溶底板突水因素所影响。第四系冲击层、松散层含水层,实行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含水性不佳、区内井泉为零星分布的状态。二叠碎屑岩类含水层单层厚度不会很大,含水层弱富水性为主,补给条件和垂向水力联系均非常弱。石炭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发育不佳,所有层均存在砂质泥岩和泥岩隔水层,一般情况下灰岩层垂向水力联系不佳。另外,尽管大气降水对于该层补给效果不好,然而断层构造发育区域能接受其他含水层垂直补给。
12#煤12706 综采工作面,处于12705 回采工作面背部,12#煤七采皮带西部改善厚度约为190 m、采高为1.8 m。12706 工作面上部有82706 采空区、82708 采空区、82710 采空区,南部和12705 采空区距离较近,工作面四周、上层没有小煤窑分布,上述采空区有一定的积水。工作面矿井涌水水源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以及上层老空积水、含水层水,工作面防排水工作任务较大且重。回采治理水害为综合治理,这就要求避免工作面地表施工时,顺着河坝、河床硬化作业,除此之外应该进行井下探放,不可释放上层采空区积水,并需及时选用排水设施进行钻孔疏放定位处理,目的为确保工作面回采的质量[5]。
3.1 综合防治水技术在地标防洪工程中的实践
受埋深浅因素下固庄煤矿需在雨季会做好相应的踏勘工作、设计工作、施工工作、验收工作等,在每年雨季前实行全面排查,如果遇到汇水面积较大、植被覆盖不佳、径流坡度缓季节河沟等情况,则建议实施工程综合防治水工作。主要回填积水洼陷,顺着河坝收窄河道,并且利用柔性材料铺河床,进而有效控制雨季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补给量[6]。
3.2 综合防治水技术在上覆采空区探放中的实践
地面瞬变电磁勘探成果、上层采空区底板等高线图下,上层不同采矿工区实行设计、探放,完成探放水作业后统计放水量,在第一时间对放水量<预计水量区域,进行施工验证探放水钻孔补给处理,旨在获得最理想的探放水效果。
3.3 综合防治水技术在定点定位钻孔中的实践
工作面推进到最低位四周,因易于受到水仓回采因素影响,所以需提前拆除水泵,这时工作面需进行排水,为降低排水方面的压力建议将积水排至下组煤层巷道中,经15#煤备采巷道水仓探透12#煤水仓,作以精准探放作业。
3.4 综合防治水技术在工作面施工导水槽中的实践
因12706 工作面倾斜回采,导致回采过程中采空区出水会跟随工作面,这时工作面内低洼位置积水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日常生产情况。故而,在实行工作面支架、溜子间开挖导水槽时,应该促使采空区用水引至进风顺槽,建议以底板等高线图为基础,认真做好进风顺槽标记工作,待工作面达到这一位置即为工作面积水条件下施工作业,应结合导流槽深度确定工作面底板倾斜状况[7-8]。
4 结语
矿井水害,关系到工作面开采质量和安全,当前煤矿开采的深度不断加深,尤其为工作面回采时采动应力复杂,一些煤矿企业实行了防治水施工,然而因缺乏防治水理论、防治水技术,所以整体煤矿防治水工作效率无法得到保障。针对于此,建议在综采工作面中科学应用综合防治水技术处理,以此有效发挥出综合防治水技术的最大作用,从根本上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