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人罢工半生,一地鸡毛

2023-01-13李玥

看世界 2022年25期
关键词:冲突工会法国

李玥

2022年10月10日,法国里昂,车辆在加油站大排长龙

受12月2—4日铁路工人罢工影响,法国的铁路网陷入暂时的混乱,约60%的国有铁路运力被取消,长途运行的国内高速列车和城际列车尤其受影响。

此次铁路罢工,发生在12月7日强制性年度工资谈判前夕,诉求不外乎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和增加招聘机会。法国总工会、铁路团结工会等暗示,如果谈判无果,可能将影响法国新年假期的铁路交通。

此前的11月10日,法国多家工会举行跨行业大罢工,要求提高薪资水平。当天,巴黎等多个城市的交通出行均受到影響。其中,巴黎多条地铁线路完全停止运营,几十个地铁站临时关闭,公交车的车次也减少了1/3,许多人不得不选择驾车出行。

近些年在提到法国时,不少人会联想到罢工。无论是今年9月法国加油站大排长龙,许多人依旧无油可加,还是今年夏季法国机场罢工,成千上万的旅客和行李滞留机场,抑或是2018年法国春季交通部门“两天罢工、三天工作”的周期性大罢工,让不少上班族只能沿着铁路线步行上班……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巴黎市政厅

在法国生活或旅行过的人,可能更有感触—时常出了门发现地铁站人山人海,下一班列车在30分钟后;或是从博物馆出来,发现来时的地铁站已经被封锁,核心街区充斥着游行示威的人群。

那么,法国人为什么总是罢工呢?

法国的罢工“基因”,或许在他们的语言中就可见一斑。

在法语中,表示罢工的单词为Grève。该词原指海边或河边平坦的沙石滩,现在巴黎市政厅解放广场的位置曾经就是一片沙石滩,在这里很容易装卸经由塞纳河运达的货物,因此逐渐发展成一个装卸木材、小麦、葡萄酒和干草等货物的重要港口—Grève港(Port de Grève)。

12世纪初,随着贸易的繁荣,港口扩展成公共广场,并得名为Grève广场。该广场一直沿用此名至1803年。在那个时期,失业的人很容易在Grève广场找到装卸货物的工作,因此,法语中的“罢工”(Grève)一词,最初即指失业工人聚集起来,站在Grève广场等待工作机会,之后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含义,即工人为了表示抗议集体拒绝工作的行为。

现在,Grève一词不仅指罢工,还囊括了罢课、罢市等抗议行为。在表示罢工之意时,该词格外强调罢工是以获得加薪为目的的。

法国历史学家斯蒂芬·西罗表示,罢工在法国的历史相当悠久,可能与有偿工作产生于同一时期。在中世纪,法国就爆发了具有团体性质的罢工,特定类别的工匠为捍卫自身权利拒绝工作。例如1280年,法国西北部鲁昂的布商进行罢工;1511年,负责修建波尔多大教堂地基的工人停止工作并破坏设施,以便获取更好的报酬和工作条件;1539年,里昂的印刷工人进行罢工,因为要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罢工的骚动一直持续到1544年。这些罢工,常常以被暴力镇压作为结局。

在1789年大革命之前的几年里,罢工在法国各行业中成倍增加,但1791年宪法明令禁止工人农民罢工。直到1864年,在法国罢工才被免除法律责任;罢工权得到某种程度的法律承认,这一时间甚至比工会获得合法地位还要早20年。1946年,法国宪法正式承认罢工权。

2022 年11月9日,希腊爆发了有关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危机的大罢工

现在,Grève一词不仅指罢工,还囊括了罢课、罢市等抗议行为。

由上述历史可见,罢工在法国有着深厚的土壤。而罢工文化不断发展,在现代法国也生根发芽,则与法兰西人的民族特性密不可分。

法兰西民族是占法国人口大多数的主体民族,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最终形成的阶段,革命的过程促进了民族的统一;反对欧洲反法同盟武装干涉者的斗争,也促进了法兰西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大革命过程中的关税、行政区划、兵役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都有利于地区性的消失和语言的统一,使南北法兰西人融合成统一的法兰西民族。

革命中浴火淬炼出的法兰西民族,自诞生伊始就带有着天然的浪漫性、激进性和反抗性。这也造就了法国人擅长革命、学潮和罢工的传统。

根据德国Hans-Böckler基金会202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2009—2017年,法国每1000名员工平均每年罢工的天数为114天,英国为19天,德国为18天,美国为6天,瑞士仅为1天。这也令不少媒体戏称法国为“世界罢工冠军”。

如前所述,法国人遇到问题,习惯诉诸游行、示威、罢工等手段来解决。相比其他国家,法国的罢工更加频繁、持续时间更长,“罢工文化”也不尽相同。

对此,斯蒂芬·西罗提出了两种社会关系模式:一种是以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拉丁国家,其社会规则强调冲突,通过冲突方式表达诉求是首选之策,罢工时也常常采取游行、示威甚至打砸抢等冲突手段;另一种是以德国、英国和北欧诸国为代表的西北欧国家,其社会规则强调谈判与和平,谈判先于冲突,罢工只是谋求谈判的手段。

以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拉丁国家,其社会规则强调冲突,通过冲突方式表达诉求是首选之策。

两者的这一不同,与这些国家的公司组织制度也有密切的关系。比起拉丁国家,西北欧国家的社会民主模式,赋予了员工在公司里更强的影响力。

这里可以对比德国和法国:德国公司的员工享有更多的权利—就监事会的代表权而言,德国2000人以下的企业,员工代表需要占监事会代表的1/3;2000人以上的企业,员工代表需要占监事会代表的一半。而法国现行的法律则是规定,1000人以上的法国企业,监事会里的员工代表必须有1—2名。当公司授予员工的权利不足时,冲突是员工主张权利的唯一途径。

权利也对应着义务。在德国,罢工只能由工会领导。德国等国家的罢工是集体的、制度化的,只有在大多数工会成员投票赞成并且谈判失败的情况下,法律才允许举行罢工。因此,无序的、“野蛮”的罢工时常不被允许。而在法国,个人就可以组织罢工。即使自1980年代以来,拉丁国家的社会关系一直朝着更多的社会对话方向发展,但在法国,冲突的比例仍然很高,冲突往往是调节社会关系的第一步。

除了以冲突为导向的社会关系模式外,法国能荣获“冠军”,与法国政府对罢工的干预较少也有很大关系。例如,在同样以冲突为导向的意大利,国家层面对罢工等社会运动进行了大量干预,尤其是近年来,部分社会运动质疑、抗议国家政策,例如养老金政策等,意大利政府对此进行了管控。但法国对于全国范围内发生的罢工等社会运动很少干预,也造成了大量罢工运动的出现。

此外,近来罢工在整个欧洲范围内重新抬头,也让法国的罢工者更加理直气壮。例如今年11月9日,在法国大罢工的前一天,比利时和希腊爆发了有关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危机的大罢工。而自今年夏季开始,英国的罢工频次也倍增。自1980年代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反罢工立法以来,英国民众很少诉诸罢工来解决社会问题,目前英国罢工运动的复苏是不同寻常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也纷纷出现罢工的情况。这一系列罕见的罢工现象,都令罢工运动在整个欧洲大陆上此起彼伏,甚至蓬勃发展。

尽管法国人热衷于罢工,频频罢工,甚至形成了“罢工季”(尤其是秋冬季),但实际上,许多罢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法国由此陷入了不停罢工、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又引发新一轮罢工的怪圈。法国人罢工半生,归来仍是一地鸡毛。

政党斗争是造成如此乱象的原因之一。法国的一些在野党,无法取得好的竞选成绩,却往往喜欢给执政党找麻烦,煽动民众罢工游行便是其惯用的手法。例如,马克龙第一个任期内所发生的黄马甲运动,以及2005年持续数月波及全国的大罢工,背后都逃不开政党斗争的推波助澜。今年上半年,法国刚刚举行完新一轮总統大选和议会选举,紧随其后的秋冬季罢工也实属意料之中。

法国特殊的工会文化,也许是将其拖入罢工怪圈的推手。一方面,法国的工会有着比起欧洲其他国家而言更加激进的社会变革传统,更具抗争性,罢工在工会组织战略和规划中占据中心地位,工会希望通过罢工达到改变社会的目的,因此罢工活动频发。

2018年11月17日,法国阿维尼翁,马克龙第一个任期内所发生的黄马甲运动

但另一方面,法国的工会力量仍旧薄弱。二战后,法国民众的工会化率持续下降。1949年,约有30%的法国民众加入工会,到现在,这一比例仅仅略高于10%。而工会的分化更是削弱了其力量:同一个公司或行业内部同时存在数个工会,不同的工会对于罢工的立场和看法不太一样。对待同一事件,不同的工会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更倾向于谈判,有的则选择罢工,在选择罢工的工会内部也可能出现分歧。

同一个公司或行业内部同时存在数个工会,不同的工会对于罢工的立场和看法不太一样。

例如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数个工会签署一项集体协议后,其中两个工会号召其成员罢工,要求根据协议加薪2%,两周后,另外两个工会根据同一协议发起罢工,要求加薪4%。也曾出现过罢工期间,政府、资方和工会经多轮协商达成协议,但此后工会反悔、再次抬高要价,导致罢工一再延续的情况。

工会力量的薄弱和内部的分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罢工的有效性。工会难以形成一致的团结的力量对外,导致员工诉求始终难以得到满足,以致出现反复罢工的情况。

罢工的同时,罢工者也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罢工者希望罢工能持续下去,向资方或政府施压,以满足己方要求;但另一方面,罢工者不能放弃薪水太久,因为罢工意味着当日没有收入。如此矛盾,也使得罢工常常半途而废,无法真正解决工人的诉求。

细究法国罢工背后的原因,无论是从历史维度来看,从民族特性分析,还是考察背后的政党、工会博弈,都不能回避的是:罢工在现实中,最终会落在一个个鲜活的人身上。法国《进步报》所采访到的一名罢工者表示,自己罢工只是为了提升工资和购买力,以适应不断飙升的通胀水平,而法国大多数工人的生活状况正在恶化,必须团结一致争取自己的权益。

但对于不参与罢工的普通民众而言,他们的所求只是正常出行,而非被部分罢工者和工会绑架,沦为向政府讨价还价的“人质”。要想跳出罢工怪圈,法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何任远 hry@nfcmag.com

猜你喜欢

冲突工会法国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法国(三)
法国(一)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工会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