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思唯尔数字化发展路径及启示

2023-01-13李文路

海峡科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期刊

高 然 李文路

(1.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2.建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05)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科技期刊作为记载与传播创新知识的主要渠道[1],承载着科技创新成果首发的历史责任,是荟萃科学发现、激发学术争鸣、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2]。长久以来,以爱思唯尔(Elsevier)为代表的国际商业出版巨头,通过对知名期刊资源的集中控制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获取出版产业垄断性市场份额和超额利润。据2020年度Scopus数据库统计,全球前四大出版商(Elsevier,Springer Nature,Taylor & Francis,Wiley-Blackwell)拥有的期刊和论文数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4.89%和44.39%(见表1)。

表1 全球前四大出版商拥有的期刊和论文数量占比情况[3]

步入信息技术主导经济发展的时代,数字技术创新打破了传统纸质期刊市场的物理壁垒,对科学知识的产生、评估和传播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学术生态系统内部各参与者的需求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塑[4]。例如,搜索需求从过去对已有期刊的查找转向对新知识的挖掘,传播需求更侧重于科研社群和共享文化的建设,同时对各专业领域解决方案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多。此外,伴随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开放获取(Open Access)开始影响甚至威胁到传统科技期刊出版环节的价值。在开放获取模式下,对数字内容进行复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而出版商向论文作者或科研资助机构收取的“文章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显著低于机构订阅收入[5],导致以纸质订阅与读者受众为核心的传统商业模式难以为继,科技期刊出版企业的整体场景呈现出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的趋势[6]。面对新的出版范式,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仍处于观望状态,数字化转型发展基本停留在利用第三方平台或技术向用户简单提供数字化内容的阶段。而以爱思唯尔为代表的国际出版巨头,因其市场化程度较高、资本运作成熟而逐渐走出了摸索阶段,进入到实践和收获阶段。国际出版商在数字化转型期摸索出的发展理念和策略特征,值得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企业探究借鉴。

爱思唯尔是一家成立于1880年的荷兰出版商,从1931年开始发展国际科学出版业务。20世纪70年代,爱思唯尔通过并购奠定了国际科技期刊出版的领先地位[7]。目前,爱思唯尔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商,拥有8700名员工,客户群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2021年,爱思唯尔营收高达26.49亿英镑。从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爱思唯尔的营收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营业利润率长期维持在35%左右,甚至超过了苹果公司(2021年利润率为29.8%)[8]。在传统出版式微、开放获取挑战传统订阅模式的数字经济时代,爱思唯尔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现实参考。本文通过系统性梳理爱思唯尔的数字化发展历程和策略特征,对其从出版物经济向知识服务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平台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范式和路径选择,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的集群化、平台化、网络化发展。

图1 2001—2021年爱思唯尔营收情况[9]

2 爱思唯尔数字化发展历程

爱思唯尔的数字化转型经历了两次跨越,第一次跨越以1997年推出的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为起点,推动爱思唯尔从纸质出版商转型为在线数据库服务商,重在获取信息产品收益。第二次跨越是进一步转型为定制化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重在获取数字决策工具的知识服务收益。从两次跨越历程可以看出,爱思唯尔的经营战略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转变,从单纯提供文献转向提供有情境的解决方案,从内容提供商向信息服务商转变。

2.1 第一次跨越:数据库内容电子化

凭借对科学研究范式转变和数字技术发展的敏锐洞察,爱思唯尔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引入数字技术,开启数字化变革。1997年,爱思唯尔推出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引发电子订阅的需求增长。2004年,爱思唯尔推出了全球最大的科技文献摘要和引用数据库Scopus,为业务范围拓展至整个科研工作流程奠定了根基。

2.2 第二次跨越:数据赋能知识服务

在基本完成数据库内容电子化后,爱思唯尔的战略从内容提供商转向信息服务商,大力投资数字化产品开发,通过增值服务创造用户价值。爱思唯尔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层理解,将领先的数据集与强大的全球技术平台相结合,研发复杂的分析和决策工具,为科研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提供服务。同时,爱思唯尔充分挖掘各个产品与服务所包含的底层数据和相互作用关系,并用这些数据赋能知识服务产品,从满足需求转向激发需求,并最终实现高附加值发展。如图2所示,近十年来爱思唯尔以数据库和分析工具为主体的电子化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图2 2011—2021年爱思唯尔电子化产品收入占比情况[9]

3 爱思唯尔数字化发展策略

3.1 服务面向科研全生命周期需求

面临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开放获取的挑战,爱思唯尔意识到基于垄断的传统订阅模式难以为继,出版商的价值定位不应局限于出版环节,而应涵盖从科学发现、实验、产出、传播、应用到重用的整个科研流程。爱思唯尔的用户超出了传统出版环节中的作者、审稿人、读者范畴,而是面向整个科研生命周期中的研究人员、科研管理部门、科研资助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各类利益相关群体,按照需求对用户群体进行细分,对各类用户群体的需求进行响应(如图3)。

图3 爱思唯尔在科研全生命周期中的呈现[10]

爱思唯尔将新的价值增长点聚焦于数据赋能知识服务领域,通过运用算法工具和数据科学,将其拥有的高质量科研数据打包成网络化的智能产品组合,为各类利益相关群体提供包括科研过程、出版发行和绩效评估在内的全流程解决方案[11]。面对研究人员的科研需求,除了保障学术资源的规模和质量之外,爱思唯尔还使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基于主题对科学知识进行分类和组织,帮助用户快速检索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以及追踪各个领域的前沿主题(Mendeley、SciVal),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科研工作效率;面对科研领域的交流需求,爱思唯尔于2013年推出文献管理和合作平台Mendeley,帮助研究人员对文档进行管理和注释,新建引文和参考书目,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并与同行建立社交网络;面对科研机构对绩效评价的需求,爱思唯尔通过将高质量数据资源与分析技术相结合,对科研绩效进行追踪、对标和分析,验证科研质量极其影响(Pure、SciVal),从而帮助用户有效做出关于研究经费和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决策。

除科研领域的用户之外,爱思唯尔也关注更广泛的用户群体需求,不仅服务于完整的科研生命周期,还为其他专业领域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在工程领域,爱思唯尔为工程师提供交互式工程工具,帮助用户开发和改进产品及流程(Knovel);在医疗领域,爱思唯尔正在研发使用认知技术和大型图像文本内容存储库来支持临床决策,这些嵌入技术平台的应用程序,将有助于帮助医务工作者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以确保制定恰当的诊疗方案(Complete Anatomy、ClinicalPath);在教育领域,爱思唯尔通过数据赋能教育产品,提供个性化和适应性的教学解决方案(Sherpath、HESI)。

3.2 实现从原子到比特的转变

爱思唯尔数字化转型的两次跨越,构成了新型商业模式的最基本支撑条件。第一次跨越实现了数字化界面与出版流程自动化,为实时、即时的信息交换提供了媒介,但这仅是数字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次跨越的重点是数字化决策支持,只有将实时的信息与分析工具结合起来共同改善复杂的决策,数字化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爱思唯尔利用机器学习帮助用户从已有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从而建成了信息采集、资源集成、在线服务、版权保护、学术评价、按需印刷、咨询分析、流程管理等一体化的完整决策支持体系[12],实现了“从原子(实物资产)到比特(数字化信息)”的转变,获取了长久维持利润增长的能力。

爱思唯尔的母公司英国励讯集团(RELX)于2000年自主研发HPCC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开源处理、分析及大规模并行处理,是整个集团的技术核心[13]。通过自主研发与并购科研交流在线平台、软件提供商、网络订阅咨询服务公司等,形成以大数据系统开源平台HPCC为基础提供高性能计算集成,以知识工程语言、可扩展自动链接技术等领域专用抽象语言为支撑,以数据标签技术LexID为保障,以数据清洗与关联为核心流程,以机器学习模型和算法为重心的技术布局[14],励讯集团每年用于技术研发的费用高达15亿美元。近十年来爱思唯尔的重大并购操作表明(见表2),爱思唯尔通过收购众多信息技术提供商来实现数字化转型。

表2 近十年爱思唯尔主要收购行为一览[9]

3.3 强化用户的路径依赖

爱思唯尔一方面通过对产品进行垂直整合,嵌入整个科研流程,在加强对科研活动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获取相关数据用于再生产;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基于指标的决策分析工具,为其集成系统内的学术内容以及用户赋予优势,使得用户的科研成效和影响力显著依赖于其在爱思唯尔体系中的参与度,从而将部分决策控制权让渡于爱思唯尔。这使爱思唯尔成为开展研究、评估绩效,乃至研究人员职业发展环节中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从而强化了用户的路径依赖,进而获取对学术内容资源的话语权和控制权[10]。

3.3.1 机构层面的路径依赖

①爱思唯尔的智能化产品(Pure)通过嵌入科研机构的工作流程提出优化建议,这使得爱思唯尔能够从中获取贯穿整个科研生命周期的机构数据。②爱思唯尔通过提供基于文本挖掘的算法驱动型产品(SciVal),为科研机构选择基金、寻找合作、评估绩效及人员评定等提供推荐服务,从而加强了对机构战略决策的控制和影响。③爱思唯尔利用高校对排名的热衷,通过提供科研机构绩效表现的比较指标进一步强化了路径依赖。例如,包括《泰晤士高等教育》在内的排名机构大量使用Scopus中的文献计量数据,并据此进行大学排名。这促使大学更加热衷于在爱思唯尔旗下的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从而在排名中获得优势。而对高影响力期刊的追捧会使得那些知名老牌期刊优先受益,反过来强化爱思唯尔的地位。

3.3.2 个体层面的路径依赖

①爱思唯尔通过提供包括选择研究主题(SSRN)、寻找合作机会(SciVal Funding)、实施科研项目(Mendeley)、选择发表期刊(Journal Finder)在内的各类服务,影响科研人员的决策。②除了为自己旗下的期刊提供出版服务外,爱思唯尔还为其他出版商提供投稿服务,特别是在收购Aries系统后,爱思唯尔通过向拒稿用户推荐转投合作期刊,进一步加强了对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和内容质量的把控。③前述机构层面的路径依赖,可以通过渗入机构对个体的绩效评价体系强化爱思唯尔对个体的影响,例如,机构会选择使用爱思唯尔的SciVal产品辅助人员招聘及留用决策。

4 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平台数字化发展对策建议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研成果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中国已成为全球高质量科技论文第二大贡献国[15]。然而,由于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科研实力的增长,中国优秀科研论文呈现整体性外流的恶劣状况。与此同时,中国的英文学术期刊大多搭载在国外出版商平台“借船出海”,必将导致中国在学术话语权和资源安全方面蒙受巨大的损失。面对国际出版商对学术内容资源的长期垄断性占有,数字技术发展及开放科学运动为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机遇。

吉姆·格雷于2007年提出了在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之后的第四种科学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16]。在全新的科学范式下,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由传统依靠“垄断信息源”转向提供智能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推动出版企业向数据出版、平台出版转型。然而,面对新的出版范式,我国的出版产业仍处于观望状态,相关实践探索差异较大,已有的数字出版平台建设重点聚焦于对数字资源的汇聚和存储工作,缺乏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广泛共享。本文立足中国国情,以科技经济社会进步需求为依据,就推动科技期刊出版平台数字化转型提出以下建议。

4.1 扩大平台高质量数据资源规模

借助开放科学的东风,加强对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的有机集成,逐渐形成标准化的资源收集、管理和存储解决方案。平台的内容资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吸纳中国科技期刊入驻,同时要加强对收录期刊的质量控制与遴选,并采用动态调整的方式确保数据质量;二是灵活运用著作权及其著作权限制与例外,运用法律合同或者开放许可协议授权机制等[17],吸纳国外科技期刊资源;三是充分挖掘我国特色的高质量内容资源,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的实验数据等。为了更好地推进多种类型学术资源的生成与利用,平台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学术资源的异质性、异构性,构建更加灵活的学术资源融合策略和保存策略等。

4.2 研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研工具

对平台的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结构化后,再对其进行解析和关联,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需求,研发决策分析工具,支持用户对数字资源进行探索、发现、分析、关联和重组,打造全颗粒度、充分关联交互和充分集成的数字出版平台。要坚持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中心,由市场驱动平台工具研发[18],更多地进入用户情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与用户现场的交互,准确把握用户工作流中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决策分析工具并基于效果反馈进行动态调整[19]。平台的各个产品和服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结合科研活动的全流程,实现关联共享,共同服务于数据密集型的知识发现过程。

4.3 建立以我为主的新型科研成效评价体系

科研生态中最核心的是评价体系问题,评价是一种原动力。长期以来,“唯期刊、唯论文”的学术评价标准形成了明显的马太效应,加重了中国优秀论文外流,因此,亟须建立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科研成效评价体系,与我国科技发展、科技期刊发展、数据话语权形成相辅相成、正向互动的关系。新型的评价体系要逐渐探索论文评价与期刊评价的脱离,从看重所发表论文的期刊国别、影响因子和期刊等级向看重论文本身的创新型和社会价值转变,充分考虑研究成果在产业界的使用水平。建议结合数据密集型国际出版平台建设,建立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的计量指标,例如专利活动以及是否与商业性企业进行联合研究等指标,来衡量单篇学术论文的使用与影响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新的评价系统必须是数字化的,可以基于数字出版平台的工具实现对论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使用大数据和语义分析来评价论文影响力。

5 结论

数字技术创新和开放科学运动正在深刻改变科学研究范式、学术成果的分享和科研价值的评判,从而颠覆了由高影响因子期刊和国际出版商垄断的传统学术出版模式,当代学术出版的国际竞争已经由传统依靠“垄断信息源”转向提供智能化、网络化的全产业链信息服务。尽管当前技术能够实现期刊开放获取,但新型学术出版模式所需要的价值体系层面的文化变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挑战。学术出版生态的变革与重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厘清不同利益相关者发生利益变革和冲突的根本原因,需要政府部门、科研资助机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出版机构等各利益相关方各司其职、彼此合作、共同努力,推进科研治理从观念到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建立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特色的学术出版模式既有利于强化本国学术评价话语权和数字资源安全,同时中国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其出版实践也将为全球科研社群生态建设和共享文化缔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术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科技期刊的分类
学术动态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