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创造现状研究
2023-01-13◆陈珊
◆陈 珊
知识产权创造反映了企业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发明而获取知识产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决定区域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帮助企业开展创造性的知识活动,形成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秘密等形式的知识产权[1]。知识产权创造是地区提升创新实力、增强核心科技、强化重点技术产权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策略,在知识产权强省和强国建设过程中起到“强心针”和“助推剂”的重要作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尾”城市群,占据独特的地理优势,不仅能够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机遇,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的战略支撑要地。对这一经济圈的大力发展有助于提高川渝两省市的协调性,同时为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源泉[2]。该经济圈的发展要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的原则,要整合多种创新资源,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和创新共同体,从而使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西部起到创新驱动的先导作用,提高其核心地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要素驱动,知识产权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高。然而,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必须依靠知识产权创造激发创新活力,以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势在必行,并且对该地区的知识产权创造现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前提。为此,本文分别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以及专利结构三个维度进行指标构建,衡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其中,专利数量包括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专利质量通过专利被引次数来测度;专利结构通过专利申请主体的类别进行测度。同时,本文还收集了《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个省份经济统计年鉴的报告数据,旨在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0~2019年知识产权创造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
一、专利数量
专利数量包括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两个主要方面,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成就、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或者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专利数量越多,意味着一个社会的创新积极性得到了调动,社会的创新活力就越强。因此,专利数量是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4]。接下来,本文分别从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2个指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专利数量进行现状描述。
(一)专利申请量
专利的申请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能够通过科技创新、知识产出等成果从侧面反映该区域的创新能力、科技水平和市场化程度。
表1的数据表明,2010~2019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但和长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的差距甚大。截至2019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受理的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9.2万件,相比于2010年的6.2万件增长了211%。在这十年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专利申请量在全国专利申请量中的占比集中在[4.6%,7.2%]区间内浮动,其中,2015年的占比最大,为7.2%,2019年的占比最小,为4.6%。长三角经济圈的专利申请量在全国专利申请量中的占比集中在[44.2%,31.2%]区间内浮动,其中,2012年的占比最大,为44.2%,2019年的占比最小,为31.2%。珠三角经济圈的专利申请量在全国专利申请量中的占比集中在[10.4%,17.4%]区间内浮动,其中,2019年的占比最大,为17.4%,2013年的占比最小,为10.4%。京津冀经济圈的专利申请量在全国专利申请量中的占比集中在[8.0%,10.3%]区间内浮动,其中,2016年的占比最大,为10.3%,2012年的占比最小,为8.0%。
表1 各经济圈的专利申请量(单位:件)
如图1所示,2010~2019年各个经济圈和全国总体的专利申请数均逐年上升。在各个经济圈中,专利申请量最大的为长三角经济圈,其次是珠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但是后三者和长三角经济圈相比差距较大。十年间,专利申请量增长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441.0%、京津冀327.3%、全国278.1%、成渝210.9%、长三角188.5%。数据结果显示,长三角经济圈的专利申请数量低于全国水平甚至低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说明其研发活动可能已经形成了集聚效应,发展速度较慢,不具有结构效率。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目前依然处于发展阶段,注重利用区位优势吸取邻近地区的创新资源,从而提高创新速度。但相比于京津冀和珠三角经济圈,其创新能力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1 经济圈专利申请量变化趋势对比
(二)专利授权量
专利授权信息是对各个领域专利权人的权利保护,能够确保各种经济组织财产的所有权并维持经济社会的文明健康发展[5]。因此,专利的授权量也是凸显一个地区和社会知识产权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从侧面反映科技产出和知识创新的质量高低,因为获得批准的专利通常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特征。
表2的数据表明,2010~2019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专利授权数量逐年稳步增长,该指标同专利申请数一样与长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的差距甚大,这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知识创新和科技产出质量也远不及这两个经济圈。截至2019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受理的专利授权总量达到12.1万件,相比于2010年的4.3万件增长了180.4%。在这十年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专利授权量在全国专利授权量中的占比集中在[4.8%,6.3%]区间内浮动,其中,2015年的占比最大,为6.3%,2011年的占比最小,为4.8%。长三角经济圈的专利授权量在全国专利授权量中的占比集中在[30.5%,46.2%]区间内浮动,其中,2012年的占比最大,为46.2%,2019年的占比最小,为30.5%。珠三角经济圈的专利授权量在全国专利授权量中的占比集中在[11.7%,19.2%]区间内浮动,其中,2019年的占比最大,为19.2%,2012年的占比最小,为11.7%。京津冀经济圈的专利授权量在全国专利授权量中的占比集中在[7.1%,10.2%]区间内浮动,其中,2017年的占比最大,为10.2%,2012年的占比最小,为7.1%。
表2 各经济圈的专利授权量(单位:件)
如图2所示,2010~2019年各个经济圈和全国总体的专利授权数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在各个经济圈中,专利授权量最大的为长三角经济圈,而后是珠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后三者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差距甚大。从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来看,珠三角经济圈的涨幅最大,且从2017年开始逐渐拉大与京津冀经济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距离。这表明该经济圈对技术创新的关注度更高,旨在通过技术革新与研发支持和投入推动创新发展;同时更注重技术成果转化,能够为成果转化提供一系列服务平台保障并设立了响应的激励机制。十年间,专利授权量增长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347.9%、京津冀342.5%、全国234.1%、成渝180.4%、长三角141.9%。可见,相比于长三角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拥有较高的创新速度和科技发展水平,但相比于京津冀和珠三角经济圈,其受限于创新基础薄弱,难以实现创新活动的集聚效应,因此该经济圈对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还有待提高。
图2 经济圈专利授权量变化趋势对比
二、专利质量
长远来看,专利质量对于提升工程(如培育高价值专利)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高质量的专利有利于激励社会开展开拓性和原创性的科技创新,从而有效提高社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转化能力;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创造的重点任务就是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发明出一系列拥有高价值的专利,努力提高专利的质量[6]。当前,无论是从宏观的国家和社会层面还是从微观的企业层面,所提出的政策都在倡导实现专利由“量多”到“质优”的转变。接下来,本文主要通过专利被引次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专利质量进行现状描述。
专利被引是指一件专利被而后的专利申请人或审查员所引用,代表两件专利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关联。而在这种关联关系中,所蕴含的重要信息有待被挖掘[7]。目前,人们通常认为,一件专利被后续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该专利技术的重要程度越高、专利价值也越大。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收集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专利被引次数并予以修正。首先,我们从样本企业中筛选出2010年公布的专利,统计其每年被引用的次数,同时计算出每一年的专利被引数占其总专利被引数的比例作为数据修正依据。其次,我们统计所有样本专利分别在每一年的被引次数,依据公式对专利被引数进行修正:
其中,Praw是修正前第t年的被引次数,t∈(2010,2019),Ws为基准数据中专利第t年被引数占总被引数的比例,Padj是修正后的专利被引数。
最后,本文利用专利ID和证券代码匹配专利地址,统计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个地区专利在每一年的被引次数,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专利被引数(单位:次)
统计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上市公司专利的被引情况基本发生在成都市、重庆市、德阳市和绵阳市,且成都市和重庆市的专利被引数大幅度地先增后减,绵阳市和德阳市的被引数保持同步增加,但增幅很小。具体来看,成都市和重庆市的专利被引数在2010~2016年呈上升趋势,在2016~2019年呈下降趋势。德阳市和绵阳市的专利被引数在2010~2019年均呈现出上升态势。此外,成都市和重庆市的专利被引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专利被引总数贡献最大,以2016年为例,成都市的专利被引数占该年总专利被引数的46.7%,重庆市的专利被引数占该年总专利被引数的50.7%,比成都市高4个百分点。二者占该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专利被引数的97.4%。
不难看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专利主要集中在重庆、成都、德阳和绵阳四个城市,而重庆和成都的专利被引数甚至占到总数的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发展引擎城市。这表明区域内的创新发展水平还不够均衡,其他城市的创新动力有待增强,创新水平也有待提高。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而言,要以大带小,注重发挥重庆和成都这两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榜样力量提高其他中小城市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要以点带面,维持中心和区域的均衡关系,推动区域创新的协调发展,从而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且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圈格局。
图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利被引数变化趋势对比
三、专利结构
专利结构是从宏观视角彰显知识产权的自身特点,通常由专利的不同主体或者不同类型专利的比值加以体现,用以分析专利的发展态势和技术进步程度。对专利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经成为了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切入点[8]。当前,由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处于发展初期,其知识产权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必需通过优化专利结构实现知识产权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的转变。接下来,本文通过专利申请主体的类别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专利结构进行现状描述。
一般而言,专利申请人按照类型可以划分为以下4类: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个人。其中,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非生产经营单位通常不具备独立完整的参与行业市场竞争的能力,其研发成果偏向于尖端探索和理论研究,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的概率较低,因而,一般认为其专利申请涉及的技术的成熟度较低,产业化程度不高;企业则作为最直接的市场竞争主体,通过申请量体现出的技术研发实力,可用于锁定行业中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结合国别等信息,还可以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对国家/地区竞争实力进行评估。
表4的数据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申请专利最多的主体分别为企业、高校、个人和科研机构,申请专利数的比值为10:5:4:1。长三角经济圈申请专利最多的主体分别为企业、高校、个人和科研机构,申请专利数的比值为5:3:1:1。珠三角经济圈申请专利最多的主体分别为企业、个人、高校和科研机构,申请专利数的比值为15:2:2:1。京津冀经济圈申请专利最多的主体分别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个人,申请专利数的比值为9:6:4:1。
表4 各经济圈不同主体申请的专利情况(单位:件)
如图4所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个主体所申请的专利数在2006~2013年间均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具体来看,企业和高校申请的专利数分别从2006年的661件和329件上升为2012年的2252件和1329件,分别增加了240.7和304.0个百分点,而后又分别下降为2013年的1991和1276件,分别下降了11.6和4.0个百分点。个人和科研机构申请的专利数分别从2006年的257件和54件上升为2013年的347件和338件,分别增加了35.0和525.9个百分点。
图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同主体申请专利数变化趋势对比
数据表明,四个经济圈的专利申请主体均以企业为主,这是因为企业的专利创造活动往往比较活跃。同时,这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创造发展活动是由市场机制带动的。一般而言,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企业的创新活动会更加频繁、创新积极性会更高、创新能力更强、创新成果也越丰富,从而带动技术成果的转化也更为顺利。此外,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高校聚集地,这为区域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良好的要素资源保障。通过整合各个高校的科研力量,有利于经济圈引进并形成高质量的科技研发机构,为技术创新中心的建立提供了智力支撑,同时也为区域之间的协同前进、高质量发展以及国际间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结论
知识产权创造反映了企业通过研究开发,创造新知识、新技术以获取知识产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决定区域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帮助企业开展创造性的知识活动,形成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秘密等形式的知识产权。本文将知识产权创造划分为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结构三个维度,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创造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专利数量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还存在一定差距,分别只占长三角经济圈的五分之一,珠三角经济圈的四分之一,京津冀经济圈的二分之一,说明其创新能力和万众创新积极性均有待增强。
第二,在专利质量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由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对专利的发明性和创造性的重视程度较高。该地区的专利被引主要发生在成都、重庆、德阳和绵阳四个城市,其中成都和重庆的专利被引次数占到总专利被引次数的90%以上,说明该经济圈以成都和重庆作为核心城市的极化效果显著,但带动作用有待提升。
第三,在专利结构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高校聚集地,同长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一样,高校申请的专利数在总专利申请数中的占比达到30%左右,能够为该地区的发展、研究提供智力支撑。
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优势和劣势
(一)发展优势
第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增长空间巨大,创新潜力较高,创新增速较快。从整体评价来看,该经济圈的创新实力远低于长三角经济圈,且差距有扩大趋势。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相比,其创新基础较为薄弱,创新资源也较为匮乏,但是该经济圈无论是从专利数量还是专利质量的指标来看,增速在四大经济圈中排名都靠前。同时,该经济圈注重专利的合作交流,拥有较多外国主体申请的专利,这说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拥有较大的创新增长空间,创新能力增长速度非常快。
第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高校聚集地,高校的资源能够为该地区的发展和研究提供智力支撑。通过建立高校联盟,经济圈在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方面会有一个更大的科研平台,彼此资源共享、联合进行攻关,研究成果互认,更好地落实国家和区域的重大需求;科技成果转化也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相对应的企业会更多、国际合作的实力和空间也会更强。
第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具备一定的创新实力。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其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各要素都在以快于长三角城市群的速度增长,说明现阶段该地区创新活动的基础设施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且对于该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对于调整产业布局、改善就业结构、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等都是有利的。
(二)发展劣势
第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能力较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以及专利结构各个指标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显示的数据都远低于其他经济圈,甚至低于全国水平。可见该经济圈虽然拥有较高的创新潜力,但创新实力还有待增强。此外,由于企业是申请专利最多的经济主体,对经济圈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方式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企业创新实力和创新潜力目前都较低,无法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想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难以大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极化效果显著,但带动作用有待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成都、重庆为核心城市,以交通网络建设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但各个指标所反映出的专利数据均表明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的差距较大,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经济辐射能力不显著,周边城市产业发展趋同性较高,缺乏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圈内城市发展差距过大会阻碍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的进一步提升,并且落后的周边城市也难以推动经济圈的整体发展,从而限制整个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