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项举措都写满检察担当
2023-01-13郭树合通讯员白树文
文/ 本刊记者 郭树合 通讯员 白树文
山东青岛检察机关在12309检察服务热线开设护航企业发展专席,24小时接听电话;设立微网站,为实体经济提供法律政策指引、企业风险防范、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法律服务
“是你们给了企业新生!今后我们要努力把企业做得更好,保障电力供应,尽心尽力回报社会。”2022年11月3日,山东省莱西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对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进行回访,该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表示。
一起土地违法行政处罚监督案中的“检察智慧”
2021年5月,该负责人火急火燎地来到莱西市检察院,向检察官诉说公司遇到的难题。2020年5月,该公司因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土地建风力发电机组被自然资源部门行政处罚。行政部门责令公司退还占用土地,同时没收新建的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但公司逾期未履行,也没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2021年1月,自然资源部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裁定准予由某乡镇政府组织实施强制执行。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愿意接受处罚,可拆除建好的价值2亿元的风力发电机组,损失难以承受。“我们知道错了,可真的拆不得啊!”公司负责人请求检察机关全面考虑执行处罚对企业的影响,从法律监督的角度为企业找到妥善的处理方案。
检察官调查后认为,法院作出的行政裁定并无不当,主要问题是处罚决定的执行。为积极稳妥地办理该案,该院第一时间成立一体化办案团队,并向青岛市检察院汇报,青岛市检察院指定一名员额检察官全程包案指导。团队迅速启动审查和调查工作,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梳理争议焦点,进一步明确审查调查的重点。
检察官了解到,该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系国家大力提倡的新能源环保发电企业,目前每年发电量1.4亿余千瓦时,每年纳税1000万元左右,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涉案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点项目,总公司要求必须在2020年12月之前完成并网发电。施工前,风力发电公司已经与当地乡镇政府签订《风电二期风电20MW工程项目征占用地补偿及附着物补偿协议》,并支付补偿款及用地费用,持有的自然资源部门批复的临时用地批准文件也在有效期内。虽还有其他手续未得到批准,但公司认为批准只是时间问题,工期不等人,于是违法占地。
如何能既履行生效行政处罚决定,又充分保障企业发展?检察机关按照“检察建议+公开听证+争议化解+社会治理”模式,围绕风电产业发展、加快消除违法状态、准确把握执行尺度等问题,组织行政机关、镇政府、法院进行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官助理参加。通过听证,各方在该案执行方案上达成一致,由镇政府暂缓执行处罚决定,给予企业宽限期,企业加快用地审批申请以落实整改。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该项目用地已依法履行了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告听证、办理补偿登记、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等相关程序,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符合有关规定,已经层报上级审批。审批完成后,莱西市检察院根据现有政策,协调相关部门对公司占用的50余平方米耕地采取占补平衡的方式守牢耕地保护红线。随后,该院向公司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建议其提高守法经营意识,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存在的问题隐患摸排整改。目前该公司已进行全面排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设置专岗进行专项督导。
声音
印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既要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又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绿色新能源产业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中,能动履职,监督到位。
张建华(全国人大代表、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被害企业存在法律意识缺失、客户信息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检察官多次到企业走访,协助企业健全保密信息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制度上做实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郭锐(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首席技师)
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青岛市检察机关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强化法律监督,想方设法为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出真招、出实招,切实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法律保护。
孙永建(山东省人大代表、莱西市日庄镇河头新村党委副书记)
在这起土地违法行政处罚监督案过程中,检察官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生产运营难点、堵点、痛点,争取相关行政部门理解和支持,促成暂缓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解决方案,给予企业一定宽限期,最大限度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在这起土地违法行政处罚监督案办理过程中,检察官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生产运营难点、堵点、痛点,争取相关行政部门理解和支持,促成暂缓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解决方案,给予企业一定宽限期,帮助企业加快用地审批,最大限度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担当。”11月3日上午,在该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看到十余台风力发电机组运营良好,山东省人大代表、莱西市日庄镇河头新村党委副书记孙永建由衷感叹道。
2022年11月3日,检察官与人大代表走访某风力发电企业。
完整了解了整个办案过程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印萍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更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性工程,我们每个人都是答卷人。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中,能动履职,监督到位。”
打击违法犯罪,还需“多行一步”
“检察机关的工作不仅要重拳打击违法犯罪,还要积极为被害企业挽回损失。”10月召开的青岛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工作调度会上,青岛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洪智勇在点评即墨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典型案例时说。
2008年前后,孙某、林某、张某同在青岛某全屋家居有限公司销售部工作,后孙某、林某相继离职,张某继续在该公司担任销售部经理。2016年,三人决定投资生产家具,共同出资在即墨区某街道办事处开设加工厂,从王某处购买了带有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公司注册商标标识的板材,生产冒牌橱柜并销往全国多个城市,直至2019年11月案发。
案件移送即墨区检察院后,面对犯罪区域跨度大、环节多、链条长、分工细,犯罪嫌疑人对犯罪数额避重就轻等问题,检察官引导公安机关对林某涉案笔记本电脑进行电子勘验,提取假冒注册商标的橱柜下单、设计、收付款的相关证据资料,并结合银行交易记录对犯罪金额进行审计。经审计,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三人非法经营额达1000余万元。
针对侵犯商标权的板材生产商王某的无罪辩解,检察官引导公安机关对扣押的王某手机进行电子数据勘验,提取的微信聊天记录证实王某明知孙某等人没有得到授权,仍然提供板材,同时进一步查明王某的销售数额共计142万余元。
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全面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积极开展释法说理工作,对部分犯罪数额不大且主动投案、认罪认罚、愿意赔偿损失的末端销售商,力促其与被侵权公司达成和解,赔偿损失。该院对达成和解的车某等10名经销商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对于主犯,检察官说服他们赔偿权利人损失,经过反复做工作,张某积极赔偿权利人经济损失并与其达成案外和解,又因张某涉及的犯罪数额相对较少,检察机关对其提出可以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
经过不懈努力,检察机关为被侵权公司挽回227万元经济损失。针对侵犯商标权民事案件,即墨区检察院积极开展支持起诉工作,与权利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就侵权数额和证据完善等方面充分沟通,向权利人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指导,并协助权利人调查取证,为启动民事诉讼做好充分准备,全面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021年9月,即墨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检察机关结合退赔情况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被法院全部采纳。判决宣告后,被告人王某提出上诉,青岛市中级法院于2022年3月裁定维持原判。
“被告人受到惩罚、企业也挽回部分损失,但检察机关并未止步于此。检察官多次到企业走访调查、举办知识产权保护讲座、提出整改建议、协助企业健全保密信息管理制度等,从源头上做实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这种做法值得称道。”全国人大代表、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华对检察机关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服务实体经济振兴“不打烊”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2022年上半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发展24条产业链的战略布局。“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青岛市检察机关迅速行动,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制定推出《三年行动意见》《2022年度实施方案》。”青岛市检察院检察长段连才向记者介绍。青岛市检察院迅速召开全市检察机关动员部署会,设立服务保障“招商引资、科技创新、高效土地利用、人才集聚、产业融资、安全生产”六个专项行动工作组,以及服务保障“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青岛片区”专项工作组。对前期出台的6个服务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意见进行全面修订,重新制定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健康发展的十二项措施》等制度规范。
推行“产业链长+链主企业+检察长”制度,青岛市检察院每位院领导定点联系2至3条重点产业链、5至6个链主企业,主动深入产业链、“链主”企业听取意见建议,根据每个产业链的发展重点和不同需求,研究制定靶向服务措施,实施全方位精准法律服务。青岛市检察机关在12309检察服务热线开设护航企业发展专席,24小时接听电话;设立微网站,为实体经济提供法律政策指引、企业风险防范、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法律服务。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全市检察机关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深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升级全市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数据共享平台,形成一体化保护格局。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77件,同比增加63.8%;开展骗取高新企业补贴专项法律监督,移送线索11件,协同公安机关帮企业追回损失1000余万元。坚持风险评估在前、稳控预案在前,依法办案与释法说理并重,畅通信、访、网、电等企业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受理法律咨询、解决涉法涉诉问题136个。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律师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活动,完善检调对接、涉民企案件公开听证等检察和解工作机制。
积极打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线上线下一体化布局、一站式检察服务平台,胶州市检察院主动对接示范区需求,定制开发App服务软件、为示范区提供线下服务,通过创新建立“上合检察服务保障”微信群,开展群里问计问需,实现“一群连百企”;运用视频对话系统和客户手机终端,建立“屏机视频”对话平台,让企业负责人畅享检察长的“零距离”服务,实现实时互动。
打造“检护自贸”服务保障一体化工作平台,黄岛区检察院与青岛自贸片区签署《服务保障合作备忘录》,创建法律服务智慧平台,畅通涉自贸区案件网上办案进度查询、网上预约阅卷、生效法律文书公开、在线举报、法律咨询等全方位、立体式检察服务网络;设置集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一体化服务的“自贸企业维权绿色窗口”;创建“双向打击、追赃挽损、延伸保护”金融链三同步保护机制。
青岛市检察院与青岛市工商联、李沧区检察院与李沧区工商联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做法入选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最高检发布的《工商联与检察机关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2019—2022)》。即墨区检察院“分类定策、分层研商、分级处理、分块服务”的“四分式”工作法,被国家标准委立项。城阳区检察院携手“青岛云”企业服务平台及青岛市高级专家协会、银行、保险等单位,组建集法律、技术、人才、保险、金融、协会等一体的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开放式服务联盟,建立联盟服务信息数据库。
“每一项举措都写满检察担当。”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首席技师郭锐表示。青岛市检察机关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想方设法为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出真招、出实招,切实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法律保护。
走访过程中,4位人大代表希望检察机关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要求,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