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2023-01-13孙瑞瑞
孙瑞瑞
一、引言
从农耕时代到如今的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力量推动着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迅雷般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世界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社会将迎来一个最前沿的时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经营战略理念和经验不断被颠覆,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维持“永续经营”的局面也愈加困难。在这样的互联时代背景下,“战略制胜”是企业能够立足于市场,实现永续经营的唯一出路。互联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我国传统企业已和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诞生出一批新兴产业,这批新兴企业对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并从存在问题的实践分析中展开研究与探讨,勇于接纳新思路,勇于摈除不适宜的流程,使中国企业更加适应于市场竞争。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规划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该目标考虑到企业的整体发展要求,明确企业的经营方向和未来愿景,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适用,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也为全体员工描绘一幅发展蓝图,共同奋斗,众志成城,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理想。
1.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能够增强凝聚力
若一个偌大的企业确立了战略管理的目标,能让企业增加收益的同时也能激励到员工的个人利益,那企业中的每一个个体,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会积极热情地投身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中,能极大地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也能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紧密联系起来,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健康运作。
2.企业战略管理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企业资源配置是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部门、各种用途上的分配。企业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重点就会清晰明朗,企业的资源就会有目的被合理分配使用。合理的资源配置能使资源利用符合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优化的资源配置,则能给企业带来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企业战略管理能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完成长期的企业目标,企业战略管理还会规划各个部门的近期目标,那企业管理者就可以按照该目标对每份资源进行监督,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了内部监管,使企业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更胜一筹。
三、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所谓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即家族式、感情化管理,无组织、无结构、无计划管理。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求有高的经济效益,还要具备创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内部结构。目前,很多传统企业管理者无法融入互联网新时代的思维,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怎么会跟网络信息相关,所以,还是“传颂”着传统的经营战略管理理念。中国“十四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伴随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去挖掘市场、发现商机。信息技术的利用差距,导致企业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创新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企业战略管理理念落后,限制创新思维
理念是一种思想和理论,指导着企业中的实践行为和管理方面,是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时的参考依据。在过去的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没有积极地将互联网信息与企业融合,认为互联网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过分地注重企业内部的管理,扭曲创新战略管理的含义。但企业战略管理理念落后,一定会使企业的发展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限制创新思维,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2.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限制创新发展
传统的企业管理,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目光短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只看到了眼前的短暂利润。加之传统的企业管理大部分使多层管理模式的架构,灵活性局限,不适宜多变的市场,阻碍企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他们主观地认为,眼前的利润是最可靠的,没必要承担太长远的风险,故而错失未来长远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诸如此类缺乏前瞻性的、缺乏科学性的管理模式致使传统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规模效益百无一利。而利用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企业和客户双方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到最新经济信息,以做出应对的管理策略,促进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进步。
3.企业组织形式不完善且单一,缺乏灵活性
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管理效率和发展。若企业的组织形式能加以完善,丰富组织形式,那企业的管理效率势必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事实上,金字塔式的多人模式仍是众多传统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牵一发而动全身。企业的组织形式必须要足够灵活,才能够及时地发现市场商机,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战略管理,为企业带来足够多的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4.落后的人才管理方式,导致缺乏创新型人才
传统的企业家管理思想落后,采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如使用极端的手段监督、监控企业人员,缺乏一定的人身自由,让员工产生不适感,从心理上抵触,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落后的人才管理方式,无法吸引创新型人才加入企业,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型思维,没有创新的企业犹如没有灵魂的肉体,丧失生机和活力。长期严重缺乏创新型、战略型管理人才,企业战略管理的后劲就不充足,逐渐失去企业可信力、竞争力,无法在互联网时代立足。只有变革创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吸入更多的创新型管理人才,为企业注入新的力量,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
1.知识是浩瀚的海洋,互联网知识能为企业谋未来
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战略管理,能促进企业为长远地发展谋取擅长互联网运作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的手段得以创新,管理更加地高效,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为应对复杂多变、无法预测的趋势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方法,不断推动企业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发展。另外,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方面,在重视内部资源和优化运营模式的同时,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的管理创新相融合,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实现真正的管理创新改变,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2.互联网能促使企业建立独特的企业战略定位
被誉为世界管理思想界“活着的传奇”的哈佛商学院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了“战略定位”的概念,是指具有攻击性的市场准定位,如果你打算打开市场,需要一个核心定位,就是全局的中心,这便是战略定位。战略就是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能迅速地掌握整体经济大数据,搜索到整体经济环境的优劣,对手的竞争信息,甚至捕捉到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由此来建立有特色、有优势的独一无二的战略定位。
3.互联网能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提供补充,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社会是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企业的产品已经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向消费者传播,并产生了很高的收益。而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企业文化、产品功能、产品内涵,并和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网络就是一块敲门砖,它打开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大门,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补充。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使得企业与互联网技术达到了充分的融合,使得企业充分地享有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力量带来的源源不断地高收益。
五、新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策略
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在互联网新时代非常重要,实现战略管理的变革和创新已是毋庸置疑的重任。企业应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理念、模式和组织形式的调整、变革,确保实现企业战略管理和发展的目标。那互联网新时代,应该怎样制定企业战略管理策略呢?
1.确立正确、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理念
战略管理理念,其实是界定在高度抽象层面的“使命”“宗旨”,让人闻之肃然起敬。企业的经营存在于多元而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网络系统中,通过系统关系的经营,许多的决策也应运而生。审视互联网,它为这些决策提供了多少信息资源?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管理者要学会使用互联网思维,建立正确的战略管理理念,制定新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战略,才能为企业制定高使命、高宗旨,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
2.摈弃旧的模式,建立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只重视企业内部的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这使得企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存在局限性。科学的战略管理模式,就是要求企业不仅考虑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预算成本、生产营销,还要重视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如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就是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目标,提高经济收益。因此,企业的战略管理模式是否科学、正确,是企业战略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它甚至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兴衰。
3.以“人”为发展核心,完善企业战略管理组织形式
金字塔型的企业战略管理组织形式是传统的企业固有的管理模式,互联网时代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智慧型组织模式,就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遵循自然组织的普遍规律和基本法则,能够不断修正、自我调节、随机应变的智慧型组织。它将中国为人处世之道与西方现代科学管理相互融合,进行企业人性化管理,以“人”为发展核心的文化氛围,是企业人才凝聚力的基础。加强员工的知识学习,夯实企业团队建设,培育创新型人才,让个人与企业的发展共同进步,让人才成为企业利润创造的源泉。
六、结语
传统的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服从互联网时代的要求,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探索,更是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称之为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产生,会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价值,保证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定位,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另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必须按照党中央的政策方针,立足企业实际,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完成企业管理工作上的转型与优化,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归属感,展现全新的灵活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使人才成为创造企业利润的力量源泉,并在科学的战略管理作用下,促进新时代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